第21章 長安驚變,故國寥落(1 / 1)

大戰以晉軍慘勝收場,自在穀和天刀門也死傷慘重。莫無心身負重傷,但不危及性命,可那位從前名震江湖的自在穀主,最終卻沒能走出那片戰場。戰爭結束後吹了一場大風,陰雲散去,太陽卻快要落下山頭了。慕容寒對惡人笑等人交代好後事之後,獨自和葉北辰坐在殘垣邊上聊起往事來。   葉北辰少年時便向往江湖,不戀朝堂,那年他進京解職,在長安街頭遇見了丞相之子慕容寒。兩人家世相當,意氣相投,隻一麵便成了惺惺相惜的至交。慕容氏之案發生後,葉北辰不遠萬裡進京,助慕容寒屠了太師府並逃離了長安。   長安一別,再見之時慕容寒已成了自在穀主,而他身為玉衡掌門,正道的劍術宗師,兩人囿於正邪之別便極少來往了。不過江湖上人盡皆知,玉衡派與自在穀從不相互為難,三年前明濁峰一戰,玉衡派便沒有前往。此外,十幾年前葉青城遭紅蓮教之眾截殺,身負重傷,被慕容寒所救,玉衡派對自在穀的態度便也更加曖昧。   霞光映在斷壁之上,兩位故人時隔多年再一次坐下來有一搭沒一搭地聊起了一些對於他們來說瑣碎得不能再瑣碎的事情。可人之將死,在這淡淡的闃然當中,除了點點憂傷,反而平添了幾許溫馨的味道。   “還記得長安街頭你我持劍並肩而行的模樣嗎,那是何等的意氣風發啊……”慕容寒的眼神裡已經摻進了空洞和虛無,嘴唇泛白,毫無血色。   “那樣的日子,再也回不去了。”葉北辰輕嘆一聲。   太陽完全落下的時候,慕容寒靠在這位老友的肩頭沉沉地睡去了。從前的世家子弟也好,後來的自在穀主也罷,他半生撲在江湖,如今也是該下去陪陪妻子和父母,他的江湖路,已到盡頭。   ……   十日後,高平撤軍,但此役冀州守軍幾乎殆盡,北方戰事沒有穩定下來,沒有多餘的兵力填補,龍朔隻得繼續鎮守在巨鹿。但他不知道,這一守,便再望不見長安。他本想親自答謝天刀門和自在穀之眾,可江湖人行事總是隨性,不拘於禮數,因此早早便離開了。   冀州一役勝利的消息傳到長安,朝野歡騰,與此同時,貞安城內風雲暗湧。   貞安城地處青州腹地,與巨鹿戰場相去不遠,但從戰爭伊始到如今,南宮旭從未派兵前往增援。冀州戰事結束後,他即刻命陸鉞領兵出發,直指方才經歷過大戰的巨鹿。他的五萬大軍要想以最快速度集結以攻入長安,不可能做到悄無聲息,巨鹿是必經之地。   八月十三,當兩萬大軍開到巨鹿之時,龍朔遠遠望見玄蒼軍大旗,還以為是貞安來的援兵,欣然迎陸鉞等人入城。但當陸鉞一聲令下,雙方在城內交起鋒來,龍朔才意識到大事不妙。   “陸鉞!你這是要做什麼?”彼時龍朔手握長槍,厲聲嗬斥道,衣袍上的血腥味尚未散盡。而對麵騎著高頭大馬的白袍將軍卻是一臉淡漠,持方天戟直直沖殺過來。   “奉雲康王命,攻陷巨鹿,兵指長安!”   這一戰,龍朔領不足一萬人的守軍與陸鉞交鋒,最終不敵;龍朔被斬殺,其餘守軍俱被收編入南宮旭麾下。南宮旭的軍隊繼續前壓,多個郡城都有他的心腹,隻有少部分的忠貞之士還在負隅頑抗。   巨鹿失陷的消息很快便傳到了長安,舉朝大驚,南宮子雲更是不敢置信地向那傳信士兵再三確認,他無論如何也不能接受,從前教自己為帝之道,助自己重登帝位的族兄會在這個時候倒戈相向,更沒有想到南宮旭的羽翼已經豐滿到了如此地步。與此同時,漠北大軍開始步步緊壓,戰事頻起。   長安大軍基本都派往邊境,如今守軍隻有幾千人,正是空虛之時,西地和並州北境戰事正酣,難以撤回,南境太遠,故而離夙在得到消息後,於九月中旬領四萬兵馬返回長安,加上玄明禁軍總計五萬餘人,同時下令調集雍州境內各郡城的幾萬玄蒼軍,決意堅守長安。而西北雁門留了五萬兵,交由陳嵐槿的胞弟陳嵐英繼續抗擊漠北。   而令離夙沒想到的是,長安周遭數個郡城的玄蒼地方軍竟紛紛倒向南宮旭,九月二十,南宮旭率十萬大軍兵臨長安城下。長安雖為帝都,易守難攻,可雙方人數差距過大,經過半月鏖戰,長安陷落。曾經繁華昌盛至極的長安城,如今已在戰火下麵目全非。   ……   時隔數月,南宮旭再次回到長安城,卻是以一個完全不同的身份。   他為了今天,已經籌謀了數年,玄蒼軍首席大將陸豐,也就是陸鉞的伯父,一路護送他直到宮城。南宮子雲在離夙等人的掩護下於夜間逃離了長安,他雖下令派人去追捕,心上卻不以為意。對他來說,南宮子雲的性命並不重要,他現在迫切地想見到那個人。   穿過層層宮門,他來到了熟悉的殿前,那人早已等在此處。   “我說過,城外麵要起風了。”南宮旭身穿黃金甲胄,好不意氣,初冬的寒風穿過殿門,在室內激蕩出陣陣呼嘯。   葉泠湘眉目如畫,卻是看不出分毫情緒,比起南宮子雲的震驚,她細細想來卻發現這突如其來的變故並不意外。   “雲康王,當真是好氣魄。”她一字一頓道,忽地想起多年前麵前這人在宮裡的酒後之言。   “如果就因為我得不到江山,就要失去你……好!那我就把這江山拿來給你看看!”彼時男人將五指成抓握狀,對星空皓月訴諸這萬丈豪情、忤逆之言,她卻隻當是醉後的玩笑。誰又能想得到當年那個滿腹才情、周身意趣的雲康王,有一天真能做出叛亂造反的事情來。   叛軍攻入長安,宮城被合圍之時,南宮子雲欲持劍陪戰士們死戰到底,最終還是被離夙等人勸下。離夙帶了兩隊親兵護送南宮子雲從長安北門離開,那裡雖然也有叛軍,可奇怪的是他們一路殺出去阻力並不大,似是南宮旭有意放他們一馬。南宮子雲雖在幾名將士的掩護下成功逃離,離夙卻沒能走出宮城,最後離夙見敵軍勢眾,不願自己手下的兄弟有更多的傷亡,便棄械被俘。與此同時,長安北門,數十個離夙的貼身親兵保護著一輛馬車離開,車內坐的是蘇城雪的夫人沐雨霏以及她六歲的兒子。   葉泠湘身為南宮子雲的暗衛,也被叛軍攔在宮城之內,隻是南宮旭早下了禁令,不許傷她分毫。   “但我詫異的是,你為何會放他離開長安?”   驟聞此言,南宮旭麵上沒有顯出什麼波動:“畢竟兄弟一場,我隻要這帝位,將他逐出長安,他的性命對我來說不重要。”   葉泠湘忽然發現自己已經完全看不清麵前這人了。   十日後,長安城內外被仔細打掃了一番,因為新帝要登基了。其間下了一場大雨,把滿城的血跡都重洗了個乾凈,仿佛這座城和從前別無二致,隻是主人換了。   十月十七,南宮旭在長安南郊舉行登基大典,迎蒼天;奠玉帛;進俎;行初獻禮,奏奉平之章,舞乾戚;行亞獻禮,奏嘉平之章;行終獻禮,奏永平之章;撤撰,奏熙平之章;送禮,奏太平之章;望燎。其後群臣拜服,呼為天子。   南宮旭早年便曾見過康文帝、安武帝和南宮子雲三人的登基大典,對這套禮儀可謂是爛熟於心,隻是在那時候他並沒有想到有朝一日自己會成為這典禮的主角。   十月二十,離夙在長安西郊被梟首。   長安被攻陷當日,離夙被俘下獄,南宮旭念他這麼多年對朝廷勞苦功高,戰功無數,想將他招安到手下。可離夙從小深受忠孝節義的家風影響,立誓隻忠於正統,堅決不願向南宮旭投誠。   離家是長安的名門望族,有南晉第三大氏之稱,向來隻低於皇族南宮氏和長安慕容氏,慕容家滅門後,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更是躋身於其上。當年泰武帝南宮禹身邊寵絕六宮的離皇後,便是離夙的姑母,離夙的父親也是前任的玄蒼軍首席大將,與慕容寒的舅舅梁驍交情甚好,後梁驍因案被誅,康文帝即位後命離夙之父掌管天絕軍,提陸豐為玄蒼首席。   又三年,離家父子助安武帝平定永安之亂,離夙的父親當年因舊友梁驍被殺一直鬱結於心,安武帝即位後他便決意解甲歸田隱居,再不問軍政大事,離夙便接了父親的職位,成了天絕軍最年輕的首席大將軍。南宮子雲即位後,雖然器重蘇城雪,封其為“神勇將軍”,卻始終對離夙心懷敬重,朝野上下亦是文臣以東方桓君為首,武官以離夙為首。   據說在行刑當日,離夙依舊仰天長嘯,壯懷激烈,盡顯天絕首席的錚錚傲骨。   離夙被誅後,按照梟首慣例,應當要將頭顱懸在鬧市示眾,可南宮旭沒有這樣做。離夙死後,他的親族為保離家的後代子孫,不得已向南宮旭稱臣,可離夙的妻子為了不汙丈夫名節,甘願自盡身亡,留下未滿十歲的兒子,交由親族照料。南宮旭亦加特恩,進行了一番封賞。林家和裴家是南晉名門,如今隻剩老弱婦孺,南宮旭也沒有動他們,至於龍家……龍家僅剩龍淵一人在外。   南宮子雲聽到離夙被誅的消息是在半個月後,彼時這位隻曾跪過君父的帝王北望長安的方向,屈膝叩首,長跪不起。山河滿目瘡痍,他回首故國淚下,舍去一身錦衣華服,換了破麻布衫,把自己扮得蓬頭垢麵,一路向南走去。   他要去楚地,還有很遠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