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父親鐘修遠,是貞陽九代弟子第一翹楚,早在十六歲時便得了浮光劍的傳承,被定為將來的侍劍長老。他性子沉靜,孤高卻不失溫文爾雅,二十歲入二品凈塵,二十三歲入一品禦心,師父曾經說過,他與你向則師叔是貞陽最有望達到玄道之境的人。他與我與你沈師叔、向師叔最是熟悉,每回下山回來時都會帶些點心……”莫沉冬從幾人小時的事跡講到後來揚名江湖,從武功造詣講到個人私交,整整過去了一個時辰。 “你沈師叔和許多女弟子都曾喜歡過你父親,不過那時候他總是以追求大道、太上忘情為目標,加之貞陽戒律森嚴,因此他一直無心於男女之事,直到遇見了你母親。”提到三清的母親,莫沉冬的神情又變了變。 “那麼……我母親呢?”李三清的指尖輕輕撚搓著衣袖,努力做出自在的模樣。 “關於你母親,我知道的很少,隻知道她姓李,你的姓氏便是隨她……當年她將你留下後,與老觀主為你取名‘李三清’;此外,就隻知曉她曾在長安九凰坊任琴師,隻是在你來到貞陽三年後,我再去尋她,卻被告知她早已離開坊門了,或許因為病重,如今……或已不在人世。” “她離開前,曾三度囑咐我不要將你的身世告訴你,也許是怕變故橫生,隻願你能平安一世。” 莫沉冬一生磊落,人說他溫潤如玉、謙謙君子,可每每想到此人,便不由得自覺慚愧。 “她害的是什麼病?”饒是早已有了心理準備,三清的心裡仍是微微發緊。 “從脈象看,許是肺癆。” 旋即莫沉冬猶疑一番,又道:“不過,她的脈象極不平常,似乎比一般的肺癆之癥還要惡劣得多,隻是她不願留在貞陽,或許她自己比旁人更清楚病癥之嚴重,才會如此堅持將你留在貞陽,並且不願讓你知曉你的身世,所以……你不要怪她。” 李三清一麵聽著,一麵心裡微微發緊。而就在此刻,他內心已經下定了某種決意。 …… 晚間走在回房的路上,風雪已停,月色灑下,皓雪瑩煌,滿山幽玄。 “你當真想好了嗎?”莫沉冬偏過頭,再次輕聲問道。 “嗯,我自小在貞陽長大,如今也該出去自己見見江湖了,師父,眼下不正是最好的時機嗎?”李三清垂下目光,狀若無意地說道。 就在方才從三德殿出來的時候,三清告訴莫沉冬,自己想離開貞陽獨自去江湖闖蕩。沉冬自是以為他受了今日之事的影響,但三清卻表現得頗為堅決。 “向師叔是為救我而死,李三清永世感念此恩,亦不會因為今日之事對沈師叔心存芥蒂,請師父代我向沈師叔道謝,三清此去,大成之日便是歸山之時。” 李三清語聲淡淡,全然不似從前莫沉冬所熟知的那個少年豪俠。不知是因為戰爭、死去的故人還是被揭開的身世,他的身上緩緩現出從未有過的凜冽劍意。 莫沉冬定定地望著他,半晌後說道:“如此也好。” “何時出發?” “明日就走,晚些我便回去收拾行囊。” 送自家師父回房後,三清往清正峰,尋了小道直上奈何天。之所以走小道,自然是不願意在路上偶遇沈辰萱;他今日方知當年真相,也不知該以何種姿態麵對她,連道謝的話也隻能托與莫沉冬。他想起自小似乎隻見過沈辰萱寥寥幾次,一次是初上奈何天,一次是貞陽立觀三百年的大禮,還有便是沈辰萱偶爾到清虛峰小駐,但從來都隻是遙遙觀望。沈辰萱自然看見過他,隻是每回都驚鴻一瞥,便不再將目光投來,今日再細究,總算是明白了其中緣由。 奈何天上,雪夜寂靜,三清坐在崖角邊,隻有無忘川水響徹下方空穀。李三清在奈何天坐了一夜,天將破曉的時候才回了住所,簡單收拾了包袱,隨手拿過窗邊的長劍便抬步離去。他先去了無忘川,正碰見了在川邊長亭浣衣的清安道姑。 “李三清?你這是……” 年近三旬的女子手挽素紗,有些訝異地望著這位最年輕的十代弟子,注意到他的神情與舉止,不由得問道:“你要下山去?” “嗯,勞煩清安姐姐。”李三清微微笑道,掩下眼底的情緒。 短暫的沉默後,道姑走到亭中的石櫃旁,取出竹瓢;三清接過瓢子,足尖輕點,腳踏輕功落於川邊水潭。無忘川上遊發源於逍遙峰頂,垂落兩千尺,便分為數支在山野之中蜿蜒,其中一支分往鏡花池的萬化大瀑布,而主流則在空穀之中流淌,到了此處,地勢已經不甚陡峭,川水溫順,亦在川邊形成了無數水潭。他望著水中倒影,隨手舀過一瓢川水,仰首飲盡。 “李三清此去,未成大器,絕不回山。” 清安靜靜在不遠處望著他,眸中未透出多少好奇。她初來貞陽認識的第一個年輕人便是李三清,那時候,他還隻是個十四歲的少年,與幾個小道士來到無忘川邊,撞見她說的第一句話便是“姐姐真美”。貞陽的孩子大多不懂情愛為何物,隻是天性使然,那之後,李三清每回來到無忘川邊都會和她打招呼,似乎也將她當作了自己的姐姐。 李三清說完這話,便抽身退回到長亭中,將竹瓢還給清安便要扭身離開。 “三清,你此去何處?” “江湖浩大,不知所往。” 道姑似是有話要說,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到底還是咽了回去,隻說:“如此,你便去罷,早日回山。” 她原想說,若是去了天隱寺……至於這清安道姑與天隱寺有何淵源,暫且不表。 李三清離了無忘川,莫沉冬與味離、青陽和幾個年輕弟子早已在三清宮前等候。 “師父,師伯。”三清行了禮,也迎上了眾人的目光。 “去過無忘川了?” “嗯。” “江湖浩大,為師多年未出,沒什麼可交代你的,這個你收著。”莫沉冬抬手,便有一個十一代的年輕弟子走上前來,手中是一柄由藍白相間的錦緞包裹的長劍。 似是預感到什麼,李三清受過長劍,揭開錦緞,裡頭赫然是莫沉冬的佩劍,亦是貞陽八劍之一——傲雪。 三清愕然,其餘弟子亦是不自覺露出艷羨的神色。 “師父……” 莫沉冬沉聲道:“李三清,我以貞陽第九代侍劍長老之名,將此劍傳交與你,他日不論身在何處,亦須牢記自己師出貞陽,遇到不可解之仇怨,亦可回到觀裡。” 李三清瞧見自家師父難得一見的肅穆神色,當下也沒有任何遲疑,跪拜而受。 “李三清……願以此劍證道!” 一旁的青陽、味離微微頷首,不論從前如何,此時他們皆有預感,麵前的這個少年,將來定會成為名動江湖的一代名俠。 三清起身,向眾人作別,便轉身朝山門走去。這天,貞陽沒有如期下一場適時的大雪,李三清不知道,下一次再見貞陽大雪已是何年何月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