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煙酒僧”Routine(7)(1 / 1)

路修遠 奚兮CC 5668 字 2024-03-17

日子一天天地過去,眾人“按部就班”,各自與日俱進。這其中,當屬郭子昱收獲最大——他的蛋白實驗終於獲得進展,足以應付審稿人提出的要求了。   那日郭子昱回了宿舍,向師兄師姐們探索經驗後,便將實驗過程進行“逐條拆解、逐步排查”,最終找出了失敗的“罪魁禍首”——原來是實驗室的電泳儀出了些故障,時而電壓不穩,轉膜時的電壓值“一上一下”,跳躥得厲害。正巧天氣炎熱,最近實驗室冰袋也不足,郭子昱又是個十足的“懶人”,不想耗費體力去樓下的“冰室”打冰,補充“冷源”,於是導致轉膜時溫度過高,影響了轉膜效果,大部分蛋白都沒能從電泳膠“轉移”至印跡紙上。再加上抗體的效價原本就不高,等到了“顯影”這最後一步,結果肯定是“雪上加霜”——想要的目的蛋白條帶,是“白茫茫的一片”。   如此條件下,自然無法得到理想的結果了。   所幸郭子昱及時糾正了“錯誤”,獲得了一張“完整的”蛋白圖。隻可惜那上麵的條帶歪歪扭扭,像極了“舞動之獅”,於是他又請教了陳幸。在陳幸的幫助下,他最終令結果精進了不少……待一切實驗補充完畢,郭子昱終於能“大手一揮”,將文章投回了期刊編輯的郵箱裡。   編輯也頗有效率,隻過了三天,郭子昱的文章就被期刊接收,直接在線發表了。郭子昱總算能放下心裡的一塊“大石頭”,可以每天“一心一意”地出現在門診和病房,為患者們勞心勞力了。   陳幸也打心眼裡為他感到高興,隻是忍不住叮囑他:“等你讀博找導師的時候啊,得一定問清楚這畢業的‘條件’了。”   郭子昱的文章影響因子不算高,隻是勉勉強強過了畢業的“及格線”,可他若是要讀博,就憑他現今文章的質量和水平,在陳幸看來,可遠遠達不到“標準”。   “幸兒,你就別‘打擊’我了。”郭子昱剛感覺自己“滿血復活”,又恢復到平時那副“不羈”的“吊兒郎當”樣兒,一臉輕鬆地回答道,“你明知道我不擅長做科研,所以我隻能‘走一步,看一步’咯……”   陳幸近日算不上繁忙,因此也有時間過來看看郭子昱,然後兩人順便出去“搓了一頓”,也算是慶祝郭子昱文章發表、“畢業有望”。   陳幸帶的兩個師弟師妹,最近參加了動物實驗培訓,結果卻是“一喜一悲”——師弟倒是上手很快,隻是師妹嘛……恐怕得用“一言難盡”來形容了。   許是女孩子天生就懷有一顆“憐憫之心”,她看著眼前這“弱小的生靈”,遲遲都下不了手。   “昨天培訓的是小鼠的‘頸椎脫臼’和解剖,我和她兩人一組。”師弟看到陳幸回了實驗室,於是便說起了培訓課上的情形,一臉無奈,“本來想著她沒做過此類操作,於是便讓她先上手試一試,可誰知她一直都‘狠不下心’,最後我就隻能選擇自己動手,而她全程都在一邊‘旁觀’著……”   “都已經麻醉了呀。”師弟提醒道,“你動作麻利一點,它不會感覺到疼的。”   可師妹隻是輕輕地拽著鼠尾,然後一人一鼠,大眼瞪小眼……   罷了罷了,師弟看不下去了,隻能“取而代之”——他快速地提了提鼠尾,然後乾凈利落地一按頭、一拉尾,三下五除二,兩人分到的這隻小鼠,瞬間就去“見了上帝”。   “好了。”師弟仍是“麵不改色”,對她提議道,“接下來的解剖操作,您老先自己試一試?”   這“活小鼠”如今成了“死物”,她應該就能動手了吧……   可師妹仍舊一臉驚恐,手裡拿著器具上前,卻半天都沒有動作。她似乎還在思考著,是不是需要在心裡多默念幾句“阿彌陀佛”,才可以抬手“下第一刀”。   “唉,就你這表情,我看呀,不是這小鼠上了‘斷頭臺’,而是你要上這‘斷頭臺’了。”師弟嘆了一口氣,又問她,“你本科沒有做過任何動物實驗嗎?”   師妹搖了搖頭:“我又不是動物學專業的,而且‘生理實驗課’的老師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我解剖的那堂課壓根就沒動過手。”   “唉,算了算了,那你今天就先看我操作好了。”於是他有條不紊地開始了解剖,一邊認真操作,還一邊給她講解小鼠的各個身體器官部位。   若不是師妹“心不在焉”,恐怕就會發現,師弟的操作幾乎和老師的示範“一模一樣”,都是近乎“教科書式”的標準操作。隻可惜剛剛在課上,師妹看著老師一臉淡定地“處理”小鼠,早就有些“心理不適”,根本無暇去關注這些細節……   師弟對著陳幸搖了搖頭,始終覺得自己的這位“同屆同門”太過“菩薩心腸”、感情用事:“她的分子和細胞實驗,都做得近乎‘完美’,唯獨這小鼠實驗……唉,她是完全下不去手啊!”   聽完了師弟的講述,陳幸也不免有些擔心——師妹現在依舊過不了心裡的“那道坎兒”,也不知她最終能不能通過培訓考核。要是過不了,導師會作何安排呢?或許……她這今後的動物實驗,恐怕都需要師弟“代勞”了。   在大學城的另一端,錢餘正在實驗室裡忙活。他近日也和前段時間的郭子昱一般,天天都在“跑蛋白”。   “師兄,我看你都‘跑’了三、四天的蛋白啦!”魏濼感慨道,“每天都重復同一種實驗操作,你不會覺得太單調了麼?”   錢餘無奈地笑了笑,回答道:“沒辦法呀,這突變體鑒定,除了要在‘分子層麵’進行確定之外,還得保證該蛋白‘沒有表達’不是?”   突變體,指遺傳物質發生變化的生物個體,其DNA可能發生堿基替換、插入、缺失等,導致某個基因無法正常表達。學院的各實驗室雖然研究不同物種,但其突變體的鑒定過程,其實都大致相同。   首先需要進行分子鑒定,即提取該突變體基因組DNA,經PCR擴增後,將克隆產物送至生物公司進行測序,可明確該樣品是否為突變體,並確認其突變位點信息。   由於基因的表達,通常包括DNA向mRNA的“轉錄”,以及mRNA“翻譯”為蛋白質的過程。因此,該突變體DNA的改變,會在多大程度上影響後續的“轉錄”和“翻譯”效果,需要進一步驗證。   最後,還需輔助突變體的各類表型觀察。其中最顯而易見的,便是對比該突變體與正常的野生型個體,查看兩者是否存在肉眼可見的“外貌”差異。   “提取斑馬魚基因組DNA,可以用成魚的尾鰭。”錢餘給魏濼做起了介紹,“將成魚進行麻醉以後,再將尾鰭切下,不過該成魚後續啊,需要進行單尾隔離飼養。”   “而斑馬魚突變體的突變基因表達水平,還需分別用整體原位雜交技術檢測mRNA表達,Western blot檢測蛋白豐度。”   “那你這……”魏濼看了看錢餘擺在桌上的樣品,繼續說道,“應該也做了不少突變體的蛋白鑒定了吧?”   “還有一些是‘轉基因魚’的蛋白樣品,我乾脆也一塊兒做鑒定了。”   這時順際寧走進了實驗室,看到僅錢餘一個人,就“霸占”了好幾個電泳槽——這工作量可真是夠嗆。   他不禁感慨道:“要是上學期期末的時候,實驗室沒有買這臺‘化學發光成像儀’啊,尹老師現在看到你這一排排的樣品,估計會感覺‘無比肉疼’。”   “為啥呀?”魏濼感到很疑惑,“不就是多跑了幾個樣品嘛!”   錢餘笑著回答:“師兄說的不是這些電泳槽,而是指‘顯影’的方式。”   “這‘化學發光成像儀’啊,自帶了‘CCD拍照成像係統’,可連接電腦,運用配套軟件進行Western顯影操作,如今深受科研人員的喜愛。”順際寧解釋道,“不過這傳統的顯影方式呢,用的則是‘X-光膠片’。”   “化學發光”的原理其實也很簡單,目前Western最常用的“化學發光底物”是辣根過氧化物酶HRP。通用的商業抗體“二抗”通常以HRP標記,當完成抗體孵育、進行顯影之前,需要在“印跡紙”上加入“化學發光液”——其中A液為“魯米諾”,又稱“發光氨”;B液為“過氧化氫”。此二者混合後,再與結合了HRP標記抗體的“印跡紙”一起孵育,產生化學反應而生成的反射光,可以在425nm條件下,通過“X-光膠片”或者“化學發光成像儀”采集圖像。   魏濼想了一會兒,開口道:“我記得課本裡有介紹過,好像需要什麼‘X-光片夾’,然後‘曝光’什麼的。但具體的操作嘛……”   “那你有沒有‘沖洗’過照片呀?”順際寧又問魏濼,“就是最傳統的、用‘黑白膠卷’沖洗的那種照片。”   魏濼搖了搖頭:“沒有,我隻在電影和電視劇裡看到過。大概是……要進到一間不透光的屋子,貌似叫什麼‘攝影暗房’之類的。”   順際寧抬起右手,朝門外指了指:“看到轉角的那間‘暗室’了嗎?”   魏濼轉過頭一看,又接著點了點頭,問道:“那不是‘雜物房’麼?剛開學的時候,我幫實驗室管理員搬舊書,還進去過一次。那裡麵‘烏漆嘛黑’的,墻壁都塗黑了,而且還鋪了一層厚厚的報紙——簡直就是一間‘小黑屋’嘛!”   “那就是我們實驗室之前,用來進行顯影的‘暗房’啊。”順際寧進一步介紹道,“將Western的‘印跡紙’加入‘化學發光液’之後,便將其收入到‘X-光片夾’中,帶入暗房內。在黑暗環境下,將‘X-光膠片’置於‘印跡紙’上進行‘曝光’,時間自定。到點之後呀,就將該‘X-光膠片’迅速沒入‘顯影液’中顯影,待有條帶出現後,再浸入‘定影液’中,最後放入清水中洗去殘留液體,就大功告成啦!”   錢餘補充道:“其實跟‘沖洗照片’是一樣的,就是簡單的‘曝光’、‘顯影’、‘定影’、‘水洗’這幾步。不過呢,不需要像‘洗膠卷’那樣,將其進行‘放大’處理。”   錢餘剛進實驗室那會兒,大夥用的都是‘X-光膠片’,所以每次顯影,他都必須把自己“關進暗房裡”。   “其實兩種‘顯影方式’都是可行的,隻不過傳統的‘X-光膠片’顯影,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需要自行控製曝光時間。不像現在的這臺‘化學發光成像儀’,在‘化學發光液’作用的有效時限內,通過調整‘顯影係統’的曝光時間梯度,可得出數張不同時間的曝光蛋白圖,供科研人員隨意選擇並儲存,若是曝光時間不理想,還能再次進行調整。隻要‘化學發光作用’尚未‘淬滅’,可以隨時調整曝光時間,直到令你滿意為止。”   順際寧繼續說道:“可是這傳統的顯影方法,那就沒這麼‘自動化’了。每次顯影,我們都是要隨身帶著‘計時器’的。特別是剛開始的時候,手生得很,一張片子大概需要曝光多久,都需要我們慢慢地摸索經驗——蛋白的上樣量、轉膜效果、抗體的效價等,都決定了曝光的時間長短。信號強的話,所需的曝光時間就短,若是稍微多了幾秒鐘,那顯影後得到的蛋白圖啊,就是‘黑糊糊’的一片,別提有多難看了。”   “我們實驗室用的一直都是佳能的‘X-光膠片’,那東西可不便宜啊。每次實驗通常先‘壓片’曝光一張,若是效果不佳,那就隻能‘再接再厲’了。你看你師兄今天‘跑’了這麼多個電泳槽子,要是有那麼幾張需要重新‘曝光’的話,那這一盒‘X-光膠片’啊,可就要用去了‘小一半’咯。”   錢餘聽了順際寧的調侃,也無奈地自嘲道:“確實是啊,要是我再‘手殘’一點,尹老師估計會是‘滴血的心在地上打滾’的狀態。”   三人都默默地笑了。   “你和柳沅算是趕上‘好時候’了,現在‘顯影’啊,再也不用被關進‘小黑屋’裡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