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走出花園 上高中之前,我迎來一個人生路上的重要儀式:出花園。 “出花園”是故鄉特有的成人禮。無論男孩女孩,到了虛歲15,都要舉辦“出花園”儀式。表示孩子已經長大,可以走出花園,不再是終日在花園裡玩鬧的孩童了。 七月初七,一大早,外婆就來到我家,帶來一套新衣服和一雙紅色的新木屐。外婆很少來我家,那天是專程為我“出花園”而來,並留下來與我們一塊吃午飯。本來,“出花園”應該是吃早餐的時候,但外婆不可能那麼早趕來,所以改在中午。 頭一天,母親已置辦好除必須由外婆或舅舅送的新衣服及木屐之外的所有“出花園”的東西。 儀式開始時,母親請出公婆神的神爐。三生果品共八件,放置於竹箕上,我穿上新衣服及木屐,跪拜公婆神。其實,我從小就討厭跪下來拜這拜那的,為此經常挨母親罵。但這一天我是主角,不願意也得跪下。拜完,屬於我的公婆神就永遠離開我家了。 吃飯時,我坐上“大位”,因為我是那天餐桌上的主角。飯桌中間放一盤雞肉,雞頭朝向我,盡管我從來不吃雞頭,但那天至少得咬一口。故鄉有句俗話:“已經咬了雞頭”,指的就是已經出花園。咬雞頭,表示出人頭地,獨占鰲頭。餐桌上除了肉、蛋之外,還有春菜(有盈餘之意),韭菜(韭與久同,意為長壽永久),厚合(與人人合得來),大菜(吃後變得魁梧高大),魚(意為有人扶助)。還有一碗用豬肝、心、腸、胃、肺等合成的雜燴湯,這一碗是必不可少的,我要盡可能把它吃完,吃不完也隻有父母可吃,他人不能吃。三個妹妹用那種能否分一點給她們的眼神看著我吃。母親瞧出她們的意思,說,今天你們不能食這碗湯。然後指著梅卿,還有三年輪到你。指著梅君,你還有五年。指著梅蓉,你還有八年。東光還小,不懂得嘴饞。這碗雜燴湯的意思是從此脫去貪玩、調皮等不良習氣,換上新的腸肚,因故鄉對通情達理的人叫“有肚腸”。儀式與這餐飯寄托著對我的期望:從此告別混沌懵懂但美好的童年,走上了成年人艱難的成長歷程。 29、戒賭一生 上高中之前,還有一件事情,影響我一輩子。 那時的故鄉,沒有通電,沒有任何娛樂活動。下雨天或晚上不用下地乾活的時候,已結婚的男女,上床造人,這可以解釋在那麼貧窮的年代,農村的出生率卻奇高的原因。 還沒結婚的年輕人,精力無處發泄,打撲克就成為唯一的娛樂。但要打撲克,必須有一個遮風擋雨的地方,能擺上打牌的桌子及幾張坐人的椅子,同時還不能是住家的,以免影響家人休息。另外,主人還要買得起煤油供晚上照明用。全村具備這些條件的房子屈指可數。我家新房,由於買不到足夠長、足夠大的檁,大廳未蓋,所以還沒搬進去住,那幾年成為老寨年輕人集中的地方。 每天晚上或下雨天,都有一兩臺打撲克的,先到的占了位置,後來者站著圍觀,有人走了,馬上就有人頂替。起初是純粹的玩,輸贏不要緊。玩著玩著就玩有激勵的,激勵品通常是香煙,能買到的是一包0.16元的大鐘或0.18元的百雀。如果帶的煙輸光了,就按煙價折算成錢。這就有賭錢的味道了,盡管賭資不大,但還是具有賭博的性質。 來得最勤的是哥來,他是賭場老手,贏多輸少。哥來父親高高大大,起碼有1.75米高,晚上經常去抓青蛙,我家除了跟他買過青蛙之外,基本沒有來往。哥來母親很矮小,目測身高也就1.45米左右。不清楚身高如此懸殊的兩個人,為何能成為夫妻。哥來兄弟三人,他排第二。三兄弟外形上沒有一人像父親,個個像他母親那樣矮小。那時,哥來已十九歲了,但比小他五歲的我要矮半個頭。 一開始,我隻打那種輸贏無所謂的,但沒有刺激,慢慢就沒人願意跟我玩。我既不參賭,又沒理由把他們趕走,導致別人在賭時,我沒事做,隻能站在旁邊看著別人玩,很無聊。過了一段時間,一方麵是經不住誘惑,另一方麵是哥來的不斷煽動,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我也參與到賭香煙中。開始幾天,有輸有贏,倒也無傷大雅。大概一周後,輸多贏少,大部分是輸給哥來。我越輸越想翻盤,結果是越陷越深,沒幾天時間,折算成錢輸給哥來五塊多錢。在今天,這幾塊錢可以忽略不計,但在四十多年前,對一個十四歲的小孩來說,這是承受不起的負擔,晚上常被噩夢驚醒。 無法描述我那段時間心裡的恐懼與難受:一方麵,如果父親知道了,少不了一頓“手術教育”,並且肯定是前所未有的“給力”,因為父親最痛恨賭博;另一方麵,沒錢還賭債,處處躲著哥來,甚至在自家的房子裡,他一來,我就得躲著走,要說多窩囊就有多窩囊,是從來沒有經歷過的體驗,還無處可訴說,真是走投無路。我非常後悔,後悔自己不該經不起誘惑與煽動。盡管也有人認為我參賭與哥來的煽動有關,但這解決不了問題,輸錢就得認賬,願賭就必須服輸。最後,是龍源幫我解決這個問題,他找哥來聊了一次,賠兩包哥來買不到的豐收煙,這事就算了結了。龍源跟哥來談了什麼,他沒告訴我,我也不好意思問。事情過後,我與哥來再無交集。 這件事,影響我一輩子。從此,不參賭成為我生活中的一條基本原則,在任何地方任何情況下,我都堅決不參賭,即使朋友同學聚會想助興,三缺一時我也無動於衷。好事與壞事,是辯證的,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好事可以變成壞事,壞事也可以轉化為好事,這取決於當事者本身。對我來說,這件壞事就轉變為好事,作為我一輩子的警示而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