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打炮才是核心(1 / 1)

想當年,法國有個叫拿破侖的人,曾經靠著自己的一支鐵軍打遍歐洲無敵手。   如果從專業角度仔細研究拿破侖的軍隊,那可以寫出好幾本書。   不過說一千道一萬,有一個最根本的點,那就是對炮兵的運用。   過去的時候,各國的軍隊都是分散使用炮兵的,或者隻有小規模集中。但是拿破侖創造性的使用了一種炮兵集群戰術,把火炮集中起來,發揮其最大優勢。   當然,說來容易,實際操作起來學問可就多了。一般來說要先以部分火炮射擊,誘敵暴露,然後再集火轟擊,等等。   總之在當時的十八世紀,炮兵集群是一種很大的軍事創新,也就是憑借這個,拿破侖的軍隊幾乎橫掃了歐洲。   此後的歷史中,炮兵一直都是陸軍的重要力量。   後來隨著重機槍等武器的出現,陸軍戰法出現了一些變革,但是到了現代,炮兵再次成為陸軍主要的攻擊輸出。   21世紀的陸軍合成旅,除了攻擊一些價值極高的目標可以用飛機之外,剩下的普通攻擊基本都是圍著炮兵轉的。   打仗的時候,步兵的主要任務就是偵察目標,確定坐標,然後發給炮兵,接著找個安全的地方等著就好了,待炮兵的炮彈洗地之後,再上去收屍。   類似一戰二戰那種,步兵拿著槍在戰壕裡對射的情況,基本不會出現了。   總之一句話,打炮才是陸戰的核心。   不過話說回來,十八世紀的拿破侖能搞出炮兵集群這種劃時代的戰法,是有一些前提的。   首先,拿破侖本來就是炮兵出身,玩炮那是行家裡手。   第二,當時的火炮技術有了很大進步。   如果換做幾百年前的那種既笨重,威力又小,精度也低,時不時還能表演個炸膛的破爛火炮,那炮兵集群戰術也根本玩不轉。   在盤點了歷史和己方優勢後,林浩文決定向,借鑒歷史成功經驗,向先賢拿破侖學習,打造炮兵集群戰術,以炮兵為主要攻擊輸出。   登州軍事學院的學習,以及東海義軍的新兵訓練,也全都圍繞著炮兵集群戰術展開。   武器製造方麵,隨著基礎工業的鋪設,登州的軍工廠已經生產出了可以用作武器的黃色炸藥。   用這種炸藥製作出的炮彈,雖然跟驅逐艦的現代艦炮比不了,但是比起這個時代主流的黑色火藥,威力瞬間大了數倍。   登州煉鋼廠也傳來好消息,他們已經通過陶瓷和石英等原材料,製造出了一個大型的乾鍋,並且通坩堝煉鐵的方式,使用鐵礦石和木炭試驗了數次,最終成功試煉出了強度和硬度都達到基本標準的鋼材。   比起現代鋼鐵廠的冶煉技術,登州煉鋼廠連小作坊都算不上,但是他們出產的第一批鋼材經過實際測試,硬度和強度都還不錯,基本達到了預期要求。   當然,不論是炸藥還是鋼材,距離真正的現代工業差距巨大,但是用以製造這個時代的大威力火炮已經足夠。   除了鋼材和炸藥,登州軍工廠已經裝配好了第一臺蒸汽動力的車床和鏜床,以人力為動力的各種小型機床也造出了十幾臺。   有了這些機床,軍工廠已經可以進行初步的機械加工,把鋼廠出產的鋼柱、鋼板等原料切削加工,做成炮管和槍管,並且加工出膛線。   確立了炮兵為核心,也不意味著步兵就不重要了。因為最後結束戰鬥,以及戰後的實際占領,包括可能的治安戰,都需要步兵。   林浩文要打造的是一支不再使用大刀長矛的熱兵器部隊,但火器的製造需要時間,更需要錢,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經過嚴密計算,林浩文決定暫時按1:1的比例,配置冷兵器部隊和火器部隊。   到了十月中旬,登州軍工廠生產出了第一臺火炮。   火炮口徑130毫米,比驅逐艦的主炮口徑還要大,當然威力遠遠比不上驅逐艦艦炮。   此炮的炮管相當厚,看得出來軍工廠的設計師對鋼材信心不足,擔心炸膛或者損壞,把大炮搞得很笨重,機動性可能稍顯不足。   不過軍工廠的設計人員表示,如果第一次試射成功,他們就可以減少用鋼,把炮小型化。   除了炮管,火炮的另一個重要構件就是炮彈。出於安全考慮,炮彈采用分體組裝式,彈殼、發射藥以及彈頭分開,使用時組裝在一起。   現代炮彈的彈殼和彈體,一般用的都是銅、鋁、鐵等的合金,但是現在登州軍工廠剛剛起步,技術還不成熟,沒法搞出現代合金材料,彈殼隻能暫時用鋼和鐵替代。   火炮第一次試射的時候,林浩文親自到場觀看,已經接任軍工廠代理廠長的洪寬也一起到場。   試射前,洪寬打了無數“預防針”,告訴林浩文這是第一次試驗,不能保證成功,很有可能出現啞火、炸膛等等情況。   林浩文則哈哈一笑,告訴洪寬不用擔心,失敗是正常的,科學試驗哪能保證一次就成呢!同時他也再三強調,放手做事,不要怕失敗,就算失敗也絕對不會追究責任。   得到林浩文的保證,洪寬微微鬆了一口氣,下令試射開始。   沒想到,登州軍工廠第一門自造火炮的第一次試射,非常成功。   七枚炮彈沒有一枚啞火,全部成功發射,而且六枚都準確命中幾百米外的目標,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偏了的那一枚也沒有偏差太多。   至於威力,那就更不用說了。   不論清軍火炮、南明火炮還是農民軍的土炮,亦或是各方勢力從葡國倒爺手中買過來的紅夷大炮,通通是弟弟,現在登州軍工廠的大試驗場上放著的這門火炮都要秒殺它們。   “艦長,怎麼樣,還可以吧!”洪寬笑嗬嗬地對林浩文說。   看到試驗成功,洪寬說話也硬氣了許多。   “非常好!”林浩文點頭稱贊。   之前他還有些擔心,畢竟海軍“跨界”搞陸軍的東西,誰知道會搞成什麼樣呢!   雖然艦炮是驅逐艦的重要裝備,林浩文手下懂炮的人也不少,主炮和副炮分隊的人都是“打炮專家”。   但驅逐艦的主炮和副炮都是全自動的現代艦炮,誇張點說按個電鈕就啥也不用管的那種,搞這種全手動的老式火炮能不能行,還真不好說。   不過主炮和副炮的分隊長都表示,他們在軍校學習的時候,都係統研究過古往今來的各種火炮,而且驅逐艦的閱覽室也有炮兵的各種戰術資料,設計這個時代的手動火炮問題不大。   現在看來,這兩個分隊長沒吹牛,確實問題不大,炮已經擺在試驗場上了。   試驗成功後,火炮迅速進入了量產階段,同時也開始了小型化、便攜化,並且還預留了安裝發動機的位置,一旦未來可以生產汽油機或柴油機,就可以直接把這種火炮改裝成自行火炮,自己開著走。   到了十一月,東海義軍陸軍第一軍組建了第一個炮兵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