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旨議傳下去不久,就有小太監從門外稟報內閣首輔也是如今內閣唯一的輔臣方從哲求見,萬歷皇帝輕笑幾聲就如他所料想的一樣,雖然方從哲有時跟萬歷會在政務上有不同的意見,一但萬歷堅持己見方從哲就會服軟,說到底了他方從哲不過是個碌碌之輩,這也是萬歷讓方從哲當內閣首輔乃至讓他成為首輔內的唯一成員的原因。 不過兵權還是極有可能皇帝想重新獲得兵權,即便是他也按耐不住了,如果下旨之後方從哲沒有要求覲見這反而不對。 這讓萬歷皇帝有一種盡在掌握的感覺萬歷皇帝很享受把臣子玩弄於鼓掌之間的感覺就如同他的爺爺嘉靖帝對那些臣子一樣,無論是不上朝還是修道亦或者是把握人心萬歷與嘉靖都有很大的相似,萬歷擺擺手示意太監讓方成哲進來。 方從哲進來後開門見山的對萬歷說道:“皇上,山東已有備倭營,如此匆忙之下又在江南設立備倭營兩者在職責上多少會有沖突,而且為了應對遼東戰事如今朝廷內國庫空虛,每一筆錢都有用處,如果再加上一筆一萬多人的銀響,恐國庫實在難以為繼,還請皇上收回旨議,三思而行。” 萬歷皇帝則是輕笑道:“我大明地大物博,難道區區一萬人的響銀都發不出來嗎?再者江南備倭營隻需從江南已有的諸衛中選取七衛組成既可,無需再新建,朝廷隻需額外負責那本部一千人的響銀,難道國庫連這筆錢都出不出來嗎?” “再者山東備倭營糜爛許久無法擔任絞倭一事,本朝的抗倭名將也多出自江南,在江南設立備倭營有何不妥?難道你方首輔打算任由江南百姓受到倭寇侵擾嗎?” 萬歷雖然說這話語氣平靜但氣勢很強,方從哲一時說不出話來,許久之後才說道:“吳顯年歲過小少無法擔任要位.....” 萬歷語氣輕鬆的說道:“所以朕讓他在今年考上進士之後再去擔任指揮使嗎,這年輕人雖然氣盛但心是好的,方首輔可不要辜負朕的一片愛材之心啊。” 方從哲沉默良久,輕嘆一口氣對萬歷說道:“陛下,老臣年老體衰,頭昏眼花,已經無法處理政務,還請陛下放老臣回家,頤養天年,臣乞骸骨。” 說完方從哲跪在地上,埋頭不起。 萬歷皇帝故作驚訝地說道:“哎呀呀,方愛卿你這是何意?如今這大明朝內閣內可就你一人呀,你若撂了攤子,朕如今年歲也大得很,這大明朝可怎麼辦?” 方從哲見萬歷皇帝說完這話後沒有其他反應,隻能站起對萬歷皇帝說道:“既然如此,老臣再拖幾年,不過這選取衛所之事可不是件容易事,吳顯歲數尚小,此事就讓老臣替他辦吧。” 萬歷皇帝點點頭,並讓方從哲去安排。 待方從哲出了乾清宮,萬歷皇帝喝著茶水笑著說道:“老狐貍。” 他自然明白如果讓方從哲選取七衛成為備倭營的名額的話,隻要在名單上的衛所人員必定是老弱病殘之多,不過這也就當做給吳顯的考驗了,畢竟,如果連這都乾不好的話,那麼他連做棋子的資格都算不上。 待方從哲在內閣中擬好衛所名單後回到家中從墻壁中一個隱秘的格子內抽出一封信件點燃炭火,把信件撕碎再投入炭火之中,在投入炭火中最後一片信件上寫著這麼一行字,吳顯親啟........ 想戲耍臣子的萬歷帝終究被臣子戲耍就如同其爺爺嘉靖帝一樣,自認為自己掌握一切是視臣子為棋子卻不知自己的行為被臣子猜得一乾二凈,反被利用...... (與此同時,杭州府,吳府正廳) 吳顯對遞給趙德一張紙說道:“這份名單上的人都跟我們家有聯係嗎?” 趙德掃了一眼說道:“這些人早年間多半都受到過咱們家的照顧,再加上都指揮使不是什麼肥職就算吃空額除去上下打點與本身就不齊的銀晌基本沒什麼剩餘,所以收買起來倒是很容易,不過少爺就算方從哲按您的要求說了,您確皇帝會同意嗎。” 吳澤笑著說道:“方從哲不過一祿祿之輩,莫要說內閣首輔就算擔任一部之侍郎都是抬舉了他,此人毫無自己主見也就是這個原因當今皇上才會讓他獨攬首輔之位這麼久,當他得知江南商會成立這個消息且我成為會長之後之後,他必會對我的命令言聽計從就像之前當今皇上命令他的一樣,至於萬歷....” 吳顯說到這兒哈哈大笑起來,說道:“看似聰明無比,實則蠢笨如豬,正所謂嘉靖嘉靖,家家凈也,萬歷,萬歷,嗬嗬......不過一昏君兒!” 趙德等人聽到這兒,已經是麵色發白,渾身顫抖,而吳顯繼續訴說著:“在他的統治下國家外盛內虛,苛捐雜稅無數,各大礦監皆為殺雞取卵之舉,雖所得銀兩無數,但各地產量下降,商家減少,不知多少家庭因此破產,多少百姓沒了工作,若錢都歸了國庫就罷了可大多都給了他那福王更別提那福王封地上早已有數萬畝的田產,又因國本之爭,三十年不上朝,政務拖延許久,全然不顧大明江山。” “又在張居正死後抄家,逼死其長子,忽視戚繼光等名將,冷待忠臣之後,不用名將又視臣子為芥草,因國本之爭,有多少乾吏被他罷免?難道他不知道如果他開這個先河會對後續的君王產生多大的影響嗎?再說倘若的福王真的有才那就罷了,依我之見那福王,嗬嗬,比他還蠢!” 聽到這兒吳越發幾人揮手讓趙德他們出去,吳顯見狀對他們喊道:“盡快把那些人拉攏過來,然後我要盡快得到那些衛所裡麵到底有多少能戰之士,早日準備募兵,備好銀兩。” 吳越發對吳顯說道:“你到底要乾什麼?你知不知道你今天這話足以讓我們犯上誅九族的大罪?” 吳顯則是把麵前的茶水一飲而盡道:“難道您們認為皇上如果知道了這江南商會真正的含義之後,我們不會被誅九族嗎?再說了,我說的難道不是事實嗎?這天下他朱家皇帝不護,我替他護,這天下是天下人的,是世家的,也是他皇上的,如果他皇上一意孤行必會會被推翻歷史已經證明了這一點。” 吳越發開口說道:“我現在是越來越看不懂你了,之前還得覺得你天賦異稟搞出了江南商會,但現在我仔細想一下則細思極恐,我知道你想以世家之力來約束皇上,但你有沒有想過來誰來約束世家?如今江南商會的體量已經是非常龐大,而未來待成了完全體之後,那規模我連想都不敢想,以後一個人的一生吃穿住行,哪怕是生與死都離不開江南商會,你能保證你不變心?就算你能保證,你能保證你的子孫不變心?一旦繼任者動了歪心思,所牽扯的比一個昏君所造成的傷害還要大。” 吳顯說道:“不會出現這種情況的,如今百姓造反的根本原因是沒有飯吃,然而憑借江南商會這種模式能徹底的改變這種情況,世家推動皇帝或自己獲得更多的土地,這樣我們就有更多的貨物傾銷地,來獲得足夠的利潤,之後世家便能擴大產業,擴大了產業,皇帝就能得到更多的稅收。” “哦對了。”吳顯補了一句說道:“待時機成熟時,我便會向皇上提出收商稅的奏折。” “皇帝有了更多的稅收便可以征收更多的軍隊獲得更多的土地這是一個良性循環,而我們隨著產業的擴大,我們就需要更多的人口來為我們工作,而我們大明朝最不缺的就是人尤其是馬上就要餓死的人,而那些普通百姓就可以抓住這個機會在工廠裡麵混口飯吃,哪怕日子不會太好,隻要活得下去就不會有人想造反。” “就算有野心家其實也根本拉攏不到人,而有人造反之時,那些世家為了自己利益就會自發地撲滅,理想情況是隨著我們產業越來越大,利潤越來越高,不可避免的工人的酬勞也會越來越高,而那些其他依靠田產所生活的地主就必須通過降租來讓其農民留在土地上勞作同樣是個良性循環。” “而隨著土地的增多,人口也會增多,最後發展成土地越來越多,人口越來越多,我們世家越來越龐大,皇帝越來越神聖,沒有任何一個國家、任何一個政權可以擊敗到我們,這就是我要做的偉業。” 吳越發開口說道:“但這是建立在世家不會過度竭澤而漁的情況下,你應該知道有些也家的心性是什麼樣的,而事情一旦失去掌控就不是單憑幾個人的力量就能挽回了,尤其像你說的那樣,當世家的越來越強大力量之後,你能保證他們的私欲不會越來越膨脹嗎?” “又有誰能拒絕得了當皇帝的誘惑,反賊引起的造反可以利用世家的力量撲滅,但是如果是世家率先造反呢?而如果有一個世家造反,難道你能保證後麵的世家不會跟著造反嗎?這樣造成的後果堪比五胡亂華。” 吳顯聽完吳越發說的話則是笑道:“不會的,至少我活著的時候不會發生這樣的事情,因為我能控製住他們至於我死之後,嘿嘿....我寫了五本書,那五本書的東西能夠摧毀任何世家,任何豪紳,任何皇族的任何力量。” “待我死前我會把這五本書的知識拆的很細很細再交給一些人,這樣當不可控的事情發生之後,隻要有人把這些知識串聯起來便能獲得無與倫比的力量,同樣我也會提前交給當時的繼任家主,我相信當他們看完這幾本書裡的內容,是不會生出想造反的內心的,因為他們知道一旦讓天下人知道了這些內容,他們會活得生不如死。” “所以一旦有事世家造反,他們會作為第一個反撲他們的力量,並且如果一切保險措施都失效的話,那樣反而或許會開創一個更好的新時代,我現在之所以不這麼乾隻是因為生產力跟不上與其他原因而已,否則的話我早就把什麼皇帝,世家掃盡他們早該呆的歷史的垃圾桶裡麵了。” 吳顯說完這話,大步走向屋外準備製定練兵的計劃,隻留下吳越發幾人坐在正廳之中,麵麵相覷,不知所措。 李誌沛跟其他李家人差不多幾代之前就在吳家當佃農,自己家二叔在村門口閑聊看告示之後便急匆匆的回家告訴李誌沛的父親說要不是自己年齡太大過了招募的限製就這豐厚的福利自己都想去。 李誌沛知道自己家中的狀況自己作為老大還有老二老三以及一個妹妹哪怕因為租子很低但家中基本也隻能混個餓不死而已,如果自己去參軍的話家裡就少了一張吃飯的嘴,再加上那月薪有足足一兩銀錢,心裡想著也就動了去參軍的意思,在跟自己爹娘商量了一番後便去征兵處報到了。 征兵的家將瞅了李誌沛問了幾個問題問了他的家庭狀況便把他的名額寫在了一本本子上讓他明早去軍營那邊報道。 李誌沛到達軍營之後隻感覺自己每天過得很充實,早上起來後每人都會分得兩個裝滿羊肉或者豬肉的大肉包裡麵摻雜著一些芹菜和香菇,咬一口下去那汁水就嘩嘩的往下流,吃完之後每人還有一個雞蛋,一碗豆漿。 在所有人吃完之後便在操場上集合練習隊列什麼的如向前看,左轉,右轉,集合報數之類的,之後便是半個時辰的長跑再休息一會兒後每人都會知道各自早上的練習項目,自己安排練習,不要想著偷懶,因為隔幾個星期就會有教官進來檢檢,要是不合格的話,輕則踢出軍營罰沒銀響,重的話就是軍法處置說不定要掉腦袋的,李誌沛想到這兒便抖了一下連忙去做自己的仰臥起坐和引體向上了。 在乾完這些之後也差不多到了午飯的時間,每個人都是滿滿一大盆米飯,旁邊配著一些炒蔬菜如胡蘿卜,白菜之類的,湯是從早上就開始熬的雞湯,每人都能分得不少的雞肉亦或者一大塊足量的羊肉或者豬肉,雖說本朝之前正德皇帝有過令不許吃豬肉,隻不過沒有多少人遵從而已。 吃完之後便是去課堂學習文化課,文化課有一個時辰前一半是教自己的名字怎麼寫和一些基礎的漢字,後半部分的則是識別隊伍中的暗號和令旗,文化課之後每個人再去拿自己的裝備。 李誌沛是刀盾兵所以分得了一套皮甲一麵盾牌和一把橫刀刀,據說如果出任務打仗的話每個人還會多得一把防身的短刀以及用於應急的短銃。 不過想到那時不時會炸膛的短銃,李誌沛覺得如果上戰場的話自己為了自己的安全或許會跟長官要求換一把短弩,李誌沛突然想到似乎還有兩百多號人專門用新式火槍練習射擊,李誌沛雖然不知道新式火槍哪裡新,聽說加了好像叫什麼膛線自己也不懂這些,不過還是為他們捏了一把汗,希望他們不是第一批江南備倭營的犧牲人員。 跟自己的隊友組好隊之後便練習鴛鴦陣,三才陣,五軍陣,還有其他陣法之間的切換與配合,同樣的某些時候還要故意裝作某個隊友陣亡,依照公式來變換陣法,說實話李誌沛覺得這十分枯燥因為每個人都有固定的節奏和口號,但是還是要打起精神因為通常練習到一半當人們心神最放鬆的時候,旁邊的家將就會不知道從哪個地方用滿語鬼叫著過來,手上還會有武器製造出強烈的響聲。 如果自己這個小組沒有按照規定作出適當的反應或者驚慌失措的話,通常會加練並且晚飯減半,想到晚飯李誌沛便咽了咽口水,雖然都是千篇一律的羊肉或者豬肉,但是每天能吃三頓飯並且頓頓都有肉是自己想都不敢想的生活。 就在李誌沛幻想的時候就有兩個家將突然地從旁邊的草叢裡麵沖了過來,李誌沛按照訓練的內容身子蹲下用盾牌往前頂住家將的攻擊等待隊友的接應,在身後的隊友長予即將刺到家將時,他們急忙喊了停並告訴他們乾得不錯今天每人晚飯可以多拿一個肉包。 經過一天的勞動之後李誌沛在公共澡堂內洗完澡便躺在軍營的帳篷裡很快進入了夢鄉,在睡著前李誌沛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幻覺似乎現在自己在晚上也能看得清了。 就在自己在夢中馬上就能牽到鄰家小妹的手時,突然有一夥人大喊大叫的沖到營帳內李誌沛雖然很懵逼,但是身體還是按照之前教官訓練的做法做出了反應,利用自己身邊的一切東西做出反擊,於是李誌沛抄起自己的水杯就像那夥人砸去,李誌沛聽到那的叫聲突然覺得有些好像就是自己教官的聲音。 好在,在造成更多的受傷事件之前那夥人亮明了自己的身份正是自己的教官與那些家將,看到教官頭上腫著那個大包李誌沛也不敢出聲是自己砸的,教官之後讓他們回去睡覺。 在第二天李誌沛才知道如果在昨晚中因為襲營而發生類似營嘯之類的帳篷或者完全沒有做出反應的帳篷,前者所有士兵都會接受心理疏導,並且會換個帳篷與小組進行日後的訓練,而後者當天晚上幾乎跑了一個通宵的步,並且第二天還要繼續接受訓練。 在軍營中過得時間很快雖然每天吃好喝好,但眾人還是有了異議,畢竟這每天的訓練量也太大了,家將敏銳的感覺到了這些情緒,不過並沒有說什麼,隻是第二天李誌沛與其他人見到了傳說中的吳家少爺吳顯。 他們聽到吳顯上麵講道:“我知道你們覺得很辛苦,我也不跟你們扯你們的夥食和銀響有多好,畢竟這是你們該得的,不過今天我將會在今日陪著你們一起訓練。” 李誌沛當時雖然很佩服吳顯說的話,但還是覺得這簡直是在扯淡,畢竟一個世家子怎麼會堅持得住這麼猛烈的訓練呢?但是之後的事實很快就打了李誌沛的臉,因為他看見吳顯的訓練量幾乎是自己的快兩倍。 並且他足足堅持了五天並且在離開前還當著他們的麵穿著裝備把刀尖去掉以一敵三打敗了三個家將,雖然他之後也氣喘籲籲。 之前也有人挑戰過家將,因為他們說過隻要有人打敗了自己便直接賞銀百兩,李誌沛當然也觀摩了那一場戰鬥,不過那個自信滿滿的人連三招都沒撐過就被打敗了。 李誌沛不知道家將有沒有放水,但是他知道如果有一個人哪怕在三個放水的家將下都能擊敗他們的話,那麼那個人打十個自己是沒有什麼問題的,於是也對吳顯心服口服,平時訓練來也是更加賣力了幾分。 畢竟連一個世家子都能做到自己一個之前一直賣力氣的農民有什麼做不到的呢?人家讀書比自己好認了,難道連自己最擅長的體能也要比不過人家嗎?李誌沛想著便狠狠地咬了一口肉包子,畢竟隻能有了力氣才有功夫訓練嘛~ 五個月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一轉眼已經是九月了也到了秋收的時候,那些家將也履行了諾言放了自己去回家務農。 當然在回家前李誌沛問家將拿自己的銀響,而那些家將踹著李誌沛的屁股對他怒罵道:“問我乾什麼?我的銀子早花在玉軒館裡了,可沒有多的給你,去問那些在軍營裡的賬房先生。” 李誌沛顫顫巍巍的走到賬房先生前生怕他們克扣自己銀兩,在遞上專屬於自己的軍牌之後,帳房便很爽快的在賬目上記了幾筆,拿出了五兩現銀和李誌沛的軍牌還給了李誌沛。 李誌沛不知道自己是怎麼走回家的,他隻知道在走的路上的時候腿都是顫抖著的。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在村口他就看到了早早在等候著的爹娘,李誌沛的母親很疑惑的看著李誌沛,他發現李誌沛雖然黑了不少,但反而好像長得更高更壯了些看來沒吃什麼苦日子。 在接過李誌沛遞給自己的五兩銀子後差點叫了出來,打定過幾日就要買些好酒去款待一下這孩子的二叔,要不是他的話這五兩銀子不知道要過多久才能賺的回來。 而李誌沛的父親笑著瞇著眼一手摟著李誌沛的娘一手樓著李誌沛便回家去收割稻穀去了。 在回家路上李誌沛看到了鄰家小女孩,鼓起勇氣在路邊摘了一朵野花送給她,緩緩開口道:“俺.....俺會寫自己和你的名字了,明年.....明年我就上門提親娶你!”說完便紅著臉跑回了家。 鄰家小女孩則是紅著臉在原地跺了一腳白了李誌沛一眼也跑回了自家屋裡麵兒,李誌沛的爹看到這一幕哈哈大笑著,心裡盤算著怎麼跟隔壁的老王講這件事情並覺得這小子有當年自己的風範。 而李誌沛的娘則是白了他們父子倆一臉就去屋裡麵拿收割農具去了。 兩個月很快就過去了李誌沛回到了軍營裡麵,聽說少爺沒過多久就要從京城裡麵回來,又過了幾月李誌沛沒有看到少爺回來,隻是聽家將他們說自己即將出第一個任務跟著少爺與家將遠赴遼東支援遼陽! 聽說出征時會獲得雙倍銀響並且每一個人頭便有賞銀一兩李誌沛便把危險拋到腦後,先跟戚家軍一起會合再一同前往京城。 至於吳顯為什麼會從江南跑到京城,且看下章。
第14章 李誌沛的軍營生活(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