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風波漸起(1 / 1)

雖然吳顯已經提前幾個月把製作膛線的方法告訴了南京將作營裡麵的工匠,但是在四月初還是隻趕製了一百五十把新式火槍。   因為哪怕用流水作業法一個功夫深厚的工匠,一天也隻能做出一把火新型火槍,一個半月有一百五十把已經是超出了除吳顯以外所有人的預料了,但吳顯還是對此很不滿意在說服了那些老師傅把手藝傳給那些其他學徒後新式火槍的速度才快了起來,而代價是那些老師傅在杭州府內平均每人都有一套三進的房子以及至少十五畝的土地還有一百兩現銀,好在吳,章兩家家大業大也不差這一點。   此時此刻,軍營外葉尚高和他的仆人則在軍營外麵觀看著裡麵的訓練,在觀看了一天之後,葉尚高在回府的路上對他仆人說道:“此子必成大器。”   仆人很疑惑的問向葉上高:“老爺,這隻不過一些訓練之法,小人認為這也沒什麼厲害的。”   葉尚高隻是笑著回道:“這看似沒什麼實則步步有深意,早上的那些隊列之法是在訓練那些士兵的意識與服從度,讓他們習慣聽命於長官的口令,之後他們每個人的訓練都是精心規劃的,隻要按時做完基本都是力竭,而每天的強度都會有那麼一點點的不同,保證每天都處於力竭的狀態,既緞練了他們的身體素質,也緞練了他們的精神。”   “之後的的文化課看似隻是交了他們漢字,實則是提高了他們的思維活躍,並且那些暗號與口令明顯跟其他部隊哪怕是跟戚家軍都相差甚多,恐怕是由吳顯親自發明出來的,在戰場上敵人根本就無法按照常識來推演他們下一步即將乾些什麼。”   “而之後的陣法訓練更是出彩萬分,根據戰場上的每一步都有相應的調整,武器損壞,人員損失,哪怕是全軍潰敗,都有不同的口號與公式來進行變換看似死板,實則在多變的戰場上十分可用,更可貴的是那些家將還時不時的會突襲,確保他們不是隻會演練的廢物。”   “在遇到突發情況下也真的會運用這些技能,而每晚時不時的夜襲既提高了那些士兵的警惕度,又減少了以後營嘯炸營的風險,而且你仔細看那些教官與中上層軍官,基本都是吳顯的家將與兩家的護衛隊成員組成的,隻要他們不倒那麼其他土兵很難形成大規模的潰敗。”   “而那些家將與護衛隊身上裝備更加精良,若想讓他們潰敗恐怕要陣斬吳顯才行,不過就按照之前吳顯展現的武藝的話與在戰場上其受到的保護程度,恐怕這也是難上加難。”   “而豐厚的銀響與戰死之後的榮譽則讓那些士兵沒有了後顧之憂,那些出生於貧苦之家的農民在知道自己參軍之後能讓家人過上那麼好的生活之後隻會對吳顯產生更大的感激之情,更何況吳顯又自己以身作法讓他們對自己心服口服。”   “據我所知吳顯已經在聯係杭州與其他州府,看看能不能提出一些必死的死囚讓這些士兵見見血,還說他已經安排鏢局能不能綁幾個滿人過來讓他們見見世麵。”   “依我之見這江南備倭營遲早會成天下強軍,有趣,有趣,實在是有趣,一個世家子不僅能搞出那麼多發明與創造,哪怕是在治軍上都有如此高的成績,實在是太有趣了.....”   “那老爺咱們要答應他的要求嗎?”葉尚高的仆人問道。   起因是在三天前吳顯向各大世家發了一則請帖,請帖內容是由於騎兵隊的組建耗費頗大,還請各家給予銀兩與人員上的支持,雖然吳顯並沒有強求,但受到請帖的家族基本都是頂級家族,便知曉吳顯其中的含義。   銀兩吳家是看不上的,恐怕是讓他們出家將或者類似於吳家的護衛隊,而這些都是這些家族的立根之本,所以他們都在等葉尚高回復,畢竟他幾乎代表了整個東林黨,並且資歷最厚,家族實力也頗強。   已經回到府上的葉尚高喝了一口龍井對仆人說道:“這也是他的聰明之處,他知道哪怕自己不開口其他世家遲早會向他施壓因為沒人放心讓一隻一萬多人的軍隊掌握在一個人手裡,哪怕這個人是世家子是屬於咱們文官集團的。”   “既然遲早要讓我們在裡麵摻沙子,那到不如讓我們耗巨資方便他組建騎兵隊,到是個人精。”   葉尚高說完,想了許久,開口說到:“葉家出三十萬兩白銀,五百匹戰馬,一百三十位壯丁以及.....三十五位家將。”   這最後一句話,葉尚高緩了很久才說出來,仆人驚訝地看著葉尚高,剛想開口,隻見葉尚高揮了揮手隻能下去照辦。   在仆人走後,葉尚高緩緩的自言自語道:“小子,我壓了那麼重的寶,可別讓我看錯你。”   沒過多久其他世家聽到葉家出了如此多的人也不能互相推辭,在短短幾天之內吳顯收獲了近一百五十萬兩白銀,一千匹戰馬,五百名其他家族護衛隊成員以及八十五位家將。   哪怕是吳顯這看到如此豐厚的物資也差點驚呆了下巴不過也沒有多慮把他們都安排進了騎兵隊,讓他們擔任騎兵隊的中高級軍官,滿足了各大世家往裡麵摻沙子的期望,同時也讓那些護衛隊成員與家將訓練其他兩千名騎兵隊隊員,吳顯期望那些騎兵隊能盡早成型,畢竟如今已經是五月了時間不多了。   趙德推門進來說道:“少爺,再過幾天就要去京城敢考了.....”   吳顯揮了揮手表示知道了,他揉了揉太陽穴,自從自己變成兩家家主後是變的越來越忙了。   產業轉型不是自己說一句轉就能轉的,凡是大的變動都需要自己批準,而在江南商會裡三天一小會,五天一大會,各個協會的正,副會長,商業紂紛的判定都需要自己這個江南商會的會長出麵。   逼著吳顯熬了兩天夜聯合其他家的人寫出了一份<<江南商業臨時商律>>需要自己出麵的商業紂紛才少了起來,而江南的訟師的行業倒也狀大了不少。   水泥不知道為什麼還是沒有製成,而因為萬歷派譴礦監使的原因各地礦產的產量與質量也都下降很多,吳顯計劃中的生產火炮的計劃也因為隻能因此擱置,無奈他隻能火錢買了一些其他世家遠洋艦隊上的火炮如佛郎機炮買了一部分給了江南備倭營。   同時還又從別家招了一些炮兵,吳顯想到佛郎機也就是葡萄牙與西班牙他又頭疼不已,原來吳顯想從他們手上買一些海圖與火炮的製作方式的,沒想到他們卻怎麼也不肯賣。   無奈吳顯隻能以會資助他們建教堂招攬了一批會數學,科學的傳教士(當時西方能來大明的傳教士都挺全能的)。   想到這吳顯問問趙德:“徐光啟給回復了嗎?”   趙德回道:“前幾日回信了,他還舉薦了郭居靜(傳教士)。”   吳顯原來還以為徐光啟還在杭州,可沒想到徐光啟早已是少詹事兼河南道禦史,但他對吳顯寄過來的東西頗感興趣,於是決定明年就辭官回杭州看看。(原歷史徐光啟於天啟元年12月辭官回鄉,所以時間相差不多)   沒辦法吳顯隻能讓那些傳教士先進入吳顯建立的江南科學院先研究新的挖礦,鍛鋼法,待徐光啟回杭州再研究水泥。   (科普徐光啟不僅漢譯了歐幾裡得的幾何原本前6卷,還在晚年編纂集中國古代農學之大成的《農政全書》和係統介紹西方古典天文學(主要是第穀體係)理論和方法的《崇禎歷書》,對引種和推廣番薯、良種水稻等高產也起了不少作用,火器也有涉獵,是個狠人)   在七月十日科舉將近,吳顯啟程前往京城備考,在去之前他自然是與章馨鴦膩歪了許久,因為他知道在後續的至少半年時間內,恐怕是見不到章馨鴦的麵了,當然是與其一起共赴了巫山幾十次,而之後一場波瀾壯闊的時代即將開啟。   在京到達京城之後,吳顯先是跟各家在京城的長輩碰了麵互相寒酸了幾句,匯報完了在江南各家的發展之後,吳顯也跟方從哲見了麵,閑聊了一會兒,也算是滿足了吳顯觀看歷史人物的一大愛好。   之後的科舉也很順利吳顯憑借原身紮實的功底以及其人脈關係很輕鬆的就拿到了狀元的位置,很快到了殿視這個環節,由於萬歷皇帝許久擺爛的原因以至於殿視在萬歷朝基本隻是走個過程而已。   但是當吳顯即將抽身離開的時候,萬歷皇帝突然下了旨意,讓吳顯去暖閣見他,方從哲作為內閣首輔自然演了一場這不符合規定的戲碼,但是攔不住萬歷皇帝,於是吳顯在經過太監的指引之後卸下了身上的配劍等,進入了暖閣,踐行了大禮之後見到了萬歷皇帝。(情節需要與原歷史有出入)   後者散去了其隨身太監就留了吳顯一人,此時吳顯的心態很奇怪,他知道萬歷皇帝一個月後即將死去,他很好奇萬歷這時召見自己到底是為何。   萬歷皇帝直插正題問道:“愛卿此次回到江南就即將擔任江南備倭營指揮使,以愛卿之見當如何練兵?”   吳顯聽到此處便明了了把自己的練兵計劃簡略了一部分,並沒有說自己擁有各大世家支持與擁有新式火槍的事,隻是把平常的訓練計劃說了一下,萬歷皇帝的眼神中就流露出了滿意的眼神,之後他又問了一些治國的問題。   作為一個在貼吧、知乎、微博上,qq混跡數十年見過無數群友的瞎逼逼吳顯自然是信手捏來聽得萬歷徐徐點頭,在最後萬歷提了一個尖銳的問題,以愛卿之見如何處理世家問題?   吳顯裝作思考了一會兒回到:“世家力量強大若皇上想治理,必先消除遼東之外的威脅,練出一強軍之後一文一武兩種形式合並清除世家在朝堂上的位置消滅一批、拉攏一批,控製一批、扶持一批。”   “隨後培養親近於皇家的力量,填補世家之後的權力空缺,如此一來幾十年後世家便再也不構成威脅了。”這也是吳顯未穿越前的設想之一,不過自然自己做穿越成了世家,此舉自然是用不上的,他之所以敢說出來,便是打定萬歷不敢用出這一招。   萬歷聽到這一招後也不由得在心裡直呼了一句妙計,不過又想到以自己的身體恐怕是行不了但又想了想自己那不爭氣的兒子便是嘆了一口氣直說道:“若你能早生二十年便好了.....”   吳顯則是在心中想道:“早生二十年被你砍頭嗎.....”   隨後萬歷便興致盎然地讓吳顯退了出去。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在吳顯出來之後屏風後麵走出兩人,前者正是日後的隻當了幾個月皇帝的泰昌帝朱常洛,不過此時泰昌帝的麵色紅潤,一點也看不出有病重的危險,後者是天啟帝朱由校。   萬歷皇帝瞥了他們一眼說道:“此人可堪當大用,可依他之見,清理遼東等地邊患,亦可親理世家之禍,可比本朝張居正帶你掌朝之後便重用他吧。”   說罷萬歷咳嗽了幾聲把他們趕了出去。   天啟帝自己先行回到了行宮之內,而泰昌的麵色陰冷的走在前麵,其貼身太監說道:“爺,皇上讓咱們以後中有他,這可怎麼辦?”   隻聽到泰昌帝陰狠的說道:“吾費了很久的心思才拿到太子的位置,甚至不惜買通外人有了梃擊案(個人猜想),待吾掌權之後,必是要親自乾一番偉業,豈可讓此人效仿張居正把權數十年.....”   他哼了一聲之後便向前走去,其貼身太監隻能在後麵緊緊地跟著......   此時吳顯並不知道皇宮裡麵發生了什麼事,在回到了吳家在京城的屋子裡就當起了鹽魚,說起來這屋子還是當時吳越發在明穆宗時期當吏部待朗時買的。   在吳顯起程前往京城的前幾個星期家族的遠航商隊也終於回來了,在吳顯的安排下讓他們下次遠洋時多留意一些西洋的火炮與書籍以及分出一點小型艦隊前往南洋搜索一些新型種子與前往呂宋的南邊尋找那些香料群島,那些遠洋艦隊的船長見勸不動吳顯也隻能照辦,隻希望下次出海時不要出什麼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