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沅堂勾角動人心,古事重談起長雲(1 / 1)

同生太平天 離陽殘血 3590 字 2024-03-17

“三川爭流,千帆競發,淑芳起蕁,白水煮禾”,互庚城自古身居四州交塞,控軒百戰精兵,是朝廷養兵重鎮。   乾末北蜀開宇將軍宋似代曾畫鉉為牢,以僅僅四千餘兵卒擋住大盛王朝數年之久,以至於乾太祖都不得不感嘆,宋似代乃歷代兵家奇才,隻可惜不得用其時,困於蜀地。   北蜀朝政昏聵,宦官弄政,朝臣爭權奪利,宋似代數次即便擊退盛軍,亦幾度被猜疑,以至於君臣離心,最後被鳩殺,落了個五馬分屍的結果,令後人惋惜。   北蜀被滅後,一眾君臣被押送入京,大盛太祖曾當麵質對問道,“昔者恭豐(宋似代字)與其帳下將卒勠力同心,鎮比互庚,方保得汝數載疆域,何得與朝中構陷其罪,自斷臂膀乎。”   北蜀末帝隻得回答道,“世人皆言吾昏聵無能,何得知之權政皆掌與大內監魚重之手,過往奏章,其一人決之,輔立三帝,朝堂皆其黨羽矣,恭豐素正謹,不肯折腰事魚重,遂為其所惡,致攻訐而死”   史載,“太祖聞言,嗟嘆不已,下令以公侯禮厚葬宋似代,追封其為至正忠毅大將軍,並命禮部諸吏前往吊唁之”。   互庚城內,日高正照,不少軍士兵練完,也閑不下來,便各自簇嚷起來,鬥比,角力,好不熱鬧。   一眾軍士中心,一位身材壯健的六旬老人拉起長弓,往天空遠處一射,霎時一隻大雁聞聲落地,撲騰一會後就不動了。   陳東芝在一旁拍手叫好,“老將軍當真是雄風不減當年啊,在下此刻仿佛身臨其境,看到老將軍昔日手刃二十六漠北兵騎的樣子,即便是當年的宋似代都比不上您吶”。   “過譽啦,老夫豈敢與忠毅將軍爭比,年老體衰,早就拉不開弓,昔日老夫拉三四百石硬弓不在話下,如今再拉兩百石的硬弓都有些吃力了”   “老將軍過於謙遜了,放眼大盛王朝,又如老將軍一般的人可謂屈指可數,當真是可謂老驥伏櫪,誌在千裡啊”   “言重了”,李巖舒從臉色上看也對此贊譽頗為受用,得意地把弓箭放下來。   “傁管將軍,您手握近十萬兵卒,滌蕩奸邪,掃清州宇,深得朝廷倚重,當真是威風凜凜,風雲盛從啊,隻是不知道這般光景還能支承多久”,陳東芝意有所指,其清瘦的身材稍稍彎了下來。   “這兵權是朝廷給的,並非我李巖舒一人所有,老夫世代蒙受重恩,自當竭盡全力,報效皇恩,陳參軍不妨有話直說,遮遮掩掩,可不似正人君子所為”。李巖舒聞言眼中芒光一閃。   陳東芝聞言大笑道,“傁管兄,何必如此咄咄逼人,在下並無惡意,隻是想要知會傁管兄罷了,既然不願聽,也就就此作罷”。接著話頭一轉,說道。   “在下聽說令公子剛剛新舉才秀,登堂及第,當真是可喜可賀,陳某在此先祝賀老將軍一聲了,”   聽到這裡,李巖舒的麵色緩和了許多,言道,   “同喜同喜,老夫聽聞的陳參軍膝下三公子被選侍皇帝禦讀,可謂是前途無量,日後同殿相見,也好相互照應”。   隴西勛貴最近為了拉攏關南世家,特意提拔了一批關南的後進士生,雖然名義上是說為了京中才缺補闕,實際上其中所選之人基本都是關南世家的人。   “慚愧慚愧,幸蒙陛下恩典,臣不勝受恩感激,隻是犬子駑鈍,素日裡在府中胡鬧便罷了,如今入了朝殿,怕是又要招惹不少麻煩”。   聞言,李巖舒眉頭一挑,似乎在思考什麼,說道,“老夫聽聞貴公子文誌過人,才華質表,深得士林贊譽,陳參軍和故說出此話”。   “唉,此事說來也是家醜”   “參軍不妨有言直說”   “老將軍可曾聽過,“八刀宸明,晟高德代”,陳東芝緩緩吐出字眼,盯著李巖舒。   李巖舒心中一驚,深了吸一口氣,穩定下心神,麵色不改,問道,“老夫從未聽說過,不知陳參軍從何得知”   “巧了,正是從這互庚城裡傳出來的”,陳東芝麵不驚心不跳,說道,   “在下還曾聽說十七年前,有一位宋衙司暗通八元會,違製編纂前朝史書,其中夾雜謀逆之言,企圖妖言惑眾,最後一眾三十五人被梟首示眾,其中好像有一位名察舉進士叫李鐔守,可惜了,貪名而不惜身,自傲而輕禮法,以致家破身亡。”,說著,陳東芝還刻意嘆了口氣。   “都是為朝廷做事,老老實實做好自己的事就可以了,其他的事情,老夫可管不著,朝廷的麻煩事,就留給那些貴人們煩惱吧,老夫能夠到今天的位置,都是仰得皇上的恩德,隻恨無力回報,”,李巖舒好像沒聽到似的,刻意避重就輕,正氣稟然的回答道。   “傁管兄不愧為朝廷肱骨,武將棟梁,在下佩服佩服”,陳東芝拱手道。   “老夫道是什麼事情,原來是這事,到時候你將其帶來便可,老夫便與你行個方便,”   “多謝將軍,在下先替犬子謝過了”,陳東芝淺淺笑道。   “老夫曾經深受陳老太公的提攜之恩,如今後人有事,自然會行個方便,不過,你總不會是為了這事來的吧,有什麼事就直說,總是藏著掖著,一點也不像你的先父”,李巖舒心裡有種不舒服的感覺,總覺得有什麼東西籠罩在自己身上,卻說不清,道不明。   李巖舒說著,流露出懷念的神情,   “要是陳先公在就好了”   陳東芝聞言眼神也變得嚴肅起來,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想當年,自己也算的上是貴胄公子,風流滿都,走到哪裡不是受到眾人追捧,見麵世人都要尊稱一聲“東芝名尊”,何曾受過什麼屈辱,便是王公貴族都對自己禮遇三分。   家父陳商鬥乃是天下公認的文壇大儒和政壇大佬,先帝發動大案時,陳商鬥當初為上書說故皇七子了幾句話就被貶,沒想到死後,家世一落千丈,子嗣被連累的避逃京城。   這些年來,陳東芝心裡對先帝一直都十分怨恨,心性和城府也深沉了許多,不過他很快就轉換了情緒,馬上也就借坡上驢,說道,   “如今朝廷局勢詭異,將軍難道沒有什麼想法嗎,或者說,是知道什麼實情,卻不肯告知在下在”。   “之前老夫已經說過,無可奉告,陳老先生為人正直,清廉守節,爾及子嗣更應秉守家風,其他的倒好說,唯獨廟堂之事,不可輕言探之,若是再說,便休怪老夫不念昔日舊情了”,李巖舒嚴詞拒絕。   “是,在下唐突了”,陳東芝低下頭,麵色變得陰沉,接著作揖。   “如此,晚輩就不叨擾了”   “去吧去吧,勸君好自為之”,李巖舒轉過身,擺擺手,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陳東芝離開不久,轉頭看向互庚軍營,對李巖舒的不滿一閃而過,心想。   “端的是好托詞,當初家父仗義執言,結果遭貶,又有誰站出來幫忙說話了嗎,沒有足夠的政治利益,誰會關心你是不是儒學宗師,都隻想要在你倒臺的時候分一杯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