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調查病因(1 / 1)

明朝追妻記 堯鋒 3107 字 2024-03-17

馮木駕著馬車隨著公人百姓們趕到了“天逸館”,下車進了館內,便有一陣濃濃的藥香撲麵而來,館內目光逡巡著,濃香的來源都是席上之人,中毒的人比他預想的還多。   這時掌櫃帶著幾個維持醫館秩序的小廝走來。大聲喊道:“你們是何人,跑到這來,難道不知這是醫館,閑人免進麼?”   眾人很多進了醫館大門,吃皇糧的幾個公人,沒敢越前而居,倒是乖乖立在小姐身後,馮木和保夢娟的位置便很靠前,在眾人最前頭。   前頭的馮木正在四處逡巡,聽了這話轉頭一看,剛要開口回答,蒙通判挺著一身青焰焰的公服從身後走出來,笑嘻嘻地用一口百姓腔說道:“老夫鬥膽前來探望中毒之人,不知可否?”   “天逸館”的掌櫃戴年寧霍然轉頭,愕然看著一身大青的蒙通判,張口結舌地怔在那兒。   蒙通判臉上掠過一絲不愉之色,不滿道:“怎麼,不認識老夫?”   戴年寧“卟嗵”一聲就跪了下去,雙手伏地,顫抖道:“小民不知通判大人到來,怠慢了大人,請大人饒命!”   醫館的眾人看到青袍官出現也跪了下來,顫抖地雙膝伏地。   架已擺足,腔已說夠,一片顫抖聲中,蒙通判想起了知府大人的囑咐,便對眾人說道:“這位是知府大人的千金,老夫是遵循大人的吩咐,配合保千金來探望中毒的百姓的。”   戴年寧自然一口答應。   那醫館的大夫小廝們都知道假扮六品青袍官可是要砍頭的,這蒙通判又是掌櫃認識之人,這蒙通判不會有假,他說出來的話自然也不會有假,一眾小廝七嘴八舌地答應著。   保夢娟聽了蒙通判的話,啟身走出半步,柔聲道:“大家先起來說話。”   大夫小廝們隻管把診拿藥,至於知府千金為何而來,是否公差辦事,是否乾係醫館,哪裡乾係到他們身上,倒是不客氣地紛紛抬膝,起了身來。   保夢娟又盈盈一拜,福了一禮,道:“小女夢娟,街坊們若不嫌棄,可以喚我娟娟,承蒙父親大人信任,特來看望大家,並且帶了一箱珍貴藥材,希望對街坊們有幫助……”   她溫柔似水,和顏悅色地啟齒述言,她涓涓細流般的聲音短暫而又綿長,卻最後讓館內一聲大喊破壞了。   保夢娟秀眉微皺,就要再言,已挺身而立的戴年寧驚訝急道:“保千金,又有百姓中毒復發了。”   旁邊馮木循聲望去,就見那一百姓立身席上,雙手摁著腦門,微佝著背,搖搖晃晃地擺著身子,看起來就像一株高粱稈兒,迎風飄擺。   那百姓晃著身子才一會,又忽然哈哈大笑,單腳踮起,金雞獨立就著竹席繞圈轉,倒底是沒了重心,才一會兩腳著地又搖擺了身來。   就待馮木還看時,那百姓突然大喊一聲,仿佛身子被抽空了去,軟綿綿地往席上一坐,傾去前臉,一趴竹席沒了動靜。   蒙通判幾個公人麵麵相覷,這中毒的人也過於怪異了些,和印象中患疾之人有些出入,馮木和保夢娟也有些意外,這癥狀不同於倆人記憶中接觸的。   戴年寧大概是經常看到中毒的人如此怪異,慢條斯理地差使大夫、小廝上了去,給那百姓按按胸,針針灸,一副不慌不忙的樣子。   戴年寧見他們發愣,解釋道:“這中毒者需要珍貴草藥才能救治,‘天逸館’的珍藏早已耗盡,隻好用尋常方子、或針灸,推拿等外敷的法子緩解了,久而久之便會出現癔癥了。”   保夢娟聽後眼珠溜溜一轉,閃過一絲莫名的笑意,隨後向馮木遞了個眼色。馮木點了點頭,啟身往門外走去,才一會又進了來,兩手多了個木頭箱。   他打開箱蓋,從箱中拿出一個細嘴瓶,來到那百姓身邊。這人已讓大夫正過身子,一臉白霜躺在席子上,陳木將瓶中的藥悉數倒去。   這人才吃了藥,額頭鬢角就淌著汗,又一會,就醒了過來,精神也好了許多,完全不同於之前萎靡的樣子。   醫館內,戴年寧和眾大夫看得清清楚楚,大家驚訝地看著保夢娟,不敢相信她有如此珍貴的草藥,還拿了出來盡數用在百姓身上,戴年寧撫掌叫好道:“小姐真是菩薩心腸,竟然舍得拿出名貴草藥。”   保夢娟聽了戴年寧的稱贊,矜持地一笑,既然這藥水有用,她便趁機又道:“小女今天專門帶了一箱的草藥,幾位大夫現在就可以拿去使用。”   大夫們看了眼戴年寧,戴年寧點點頭,那大夫們便走到箱子處,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拿了藥瓶來到患病的百姓區。   大夫們一手拿著藥瓶一手端著藥杯,用清水盛滿做流介,滴了藥液,一杯藥湯一個百姓,不撒半滴地送到身前。   大夫們眼睛睜得大大,直直盯著百姓舉了藥杯喝下,這些百姓的癥狀很輕微了,隻要有良藥服用,哪怕將藥兌了水,他們仍然會快速地褪去癥狀。   百姓恢復了。   保夢娟看到事情解決,便告辭離開醫館了,馮木和萍兒見狀,隨即一前一後陪她離開,蒙通判見小姐走了,便也攜上公人出了醫館。   ※※※※※※※※※※※※※※※※※※※※※※※   這邊保渭河看到女兒消失了背影後,便進府署叫來了差役,候在班房的一眾胥吏早已等待多時,聽到大人吩咐,紛紛小跑而來。   保渭河向駐留府署的公人們介紹了前後脈絡後,便讓胥吏領著差役巡察各條大街,觀察奇異之人,而他帶著刑吏皂隸們來到中毒所在崇文坊,偵查一二。   保渭河趕到崇文坊時,兩邊街道人跡罕至、冷冷清清,幾家沒有患疾的人家把窗欞上了鎖、煙囪收了煙,關門謝客,平時摩肩接踵的水井也是樹影斑駁、空無一人。他扣響一家還亮著燈火的人家,說了登門來意,人家才把門敞了開來。   保渭河進了屋內,向主人家詢問著坊鋪近來的異常,又聽了街坊們的以往的糾紛,同時了解大家葷菜的原料來源。見府尊如此體恤,這戶人家全盤傾述,知無不盡一一告訴,那隨行的刑吏們給李渭河擔任筆吏,和一眾皂隸把信息刻錄到本子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