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說冬洋叔的故事前,我先講講窯溝村的吳氏家族吧,吳家在窯溝村是個大姓,由於祖宗上麵兄弟比較多,所以吳氏後代分支很雜,盤根錯節。向上數很多代以前的關係我就說不清了,反正村裡麵的人都是沾親帶故,所以溝裡的吳姓都是出自一根枝的,我知道的就是我爺爺上麵我祖祖們那一輩的情況,我從來沒有見過我兩位祖祖,在爺爺很小的時候他們就雙雙過世了。爺爺說祖祖有四子妹,我祖祖是老二,上麵有一個大祖祖,兩個女祖祖已經外嫁他鄉了,現在的吳家邊,都是我祖祖和大祖祖的後代。而兩家人那時候都住在吳家老房子裡,由於人丁慢慢多了起來,就以原住房為正房,往左右那邊各自建起了耳房,慢慢的形成了一個典型的川式三合院。三合院呈“門”字形,列於同平麵的臺地上,正房較高於耳房前為寬大的院壩。正房四間兩進,左右各帶五至六間兩進的耳房。我們稱磨角房。耳房後麵建糞池和豬畜圈欄。院壩前是一片很大的竹林,爺爺那時候就和大公住在正房。爺爺說到後麵,老房子裡的實在住不下了,而且我老爸也該討媳婦了,就在88年的時搬出了老房子,在離老房子兩百米左右的地方蓋了新房,後麵也有幾個叔字輩的搬出出去,到了我童年的時候,老房子就隻剩我祖祖那支脈的永川大爸,菊艷大姑。大祖祖那支脈的春洪二爸,冬洋叔住在裡麵了。 小時候,我和二娃,總喜歡往老房子那邊跑,不止那邊人多熱鬧,而且遇到叔伯們在做好吃的,還能向一下嘴。而且院壩非常的大,經常滾著鐵環,或是推著家裡那老式二八大杠過去在那院壩裡麵學騎車。冬洋叔就住在三合院的右耳的幾間房裡。記憶中的冬洋叔那時候三十多歲,正直壯年,是一個嚴謹又勤勞開朗的一個人,他家中所有的土地沒有一處是閑置起來的,都被他耕種完了。家裡也被他收拾的乾凈又整潔。他做農活的時候,總喜歡叼著一支煙,夏天時上身穿著一個夾背心,露出健碩的肌肉。臉上總是滿足的表情,一直是笑嘻嘻的。每次去老房子裡玩,他都會坐在街蔭上,逗我們玩,說到:喲?!這不是顯輝幺爸屋裡兩個少爺嗎?幺爸今天中午煮肉嘎嘎,要不要吃。有時還會從籃盤裡抓出曬乾的花生給我們吃。冬洋叔雖說是喜歡活潑機靈的孩子,但是他對自家的兒子卻是異常的嚴厲,他兒子吳明浩前麵也有提到過,就是被陳明富死狀下哭的那兩個小孩其中的一個,浩弟比我們小三歲,剛開始的時候也是很喜歡跟著我們屁股跑,自從後麵帶他在河溝裡洗過幾回澡,偷過幾次陶家的梨後,被冬洋叔給收拾了幾頓後,很長一段時候就不跟著我們玩兒了,做起了家裡乖寶寶。後麵叫他一起去玩,他都不去,還偷偷給我說:他爸說讓他不要跟著我們兩兄弟玩,會帶壞他。我那時真的很無語,不過也沒太在意,溝裡這樣說的大人多的是,不過後麵我們也不喜歡主動去找吳明浩玩,在我看來,浩弟被他爸管的太嚴了,事情沒乾好,作業做不好,就經常被冬洋叔收拾。每次看到我們在老房子地壩裡麵玩,看得出浩弟是很想上來一起玩的,但是又不敢。 話回冬洋叔,我們房子的後麵有一塊地是他的,記得有一次,我正在家裡和二娃看西遊記,突然聽到屋後冬洋叔在叫我,說發現了好東西快來,我和我弟屁顛屁顛的跑了過去,隻見他拿著把鋤頭滿身是汗的站在地裡,看見我們來了後,笑嘻嘻的指了指田邊的一片小坡說道:“你們看那是什麼!?”。我們順著方向看過去,看著那一坡綠綠的,圓圓的植物葉子,不由的激動起來,“地瓜兒!是地瓜兒!”迫不及待的跑過去,攀了起來。野地瓜兒學名叫地枇杷,在雲貴川都有分部,俗話說:六月六,地瓜熟,是我們小時候最喜歡吃的野果,果子直徑大約2-3厘米呈扁圓形,沒成熟時青綠色或灰黑色,成熟後果實為紅棕色,果麵帶有白色小點,看著如北方的山楂果,但口感軟糯滋味吃起來香甜如蜜。野地瓜著有類似獼猴桃的香氣,在六月份的時候,隻要山上草叢中長有野地瓜,即便隔著很遠都可以聞到它的香味,農民又叫它“滿地香”。由於果中含有維生素C、膳食纖維,鋅等十幾種微量元素。所以它的果肉軟糯又香甜,當水果吃可以清熱利濕,通經絡祛風濕,對於跌打損傷、風濕筋骨疼痛和乳腺炎有很好效果,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是一種天然滋補珍果,作者強烈推薦書友們也去嘗嘗,真的很好吃,不過現在有點貴,好像網上已炒到60元一斤了。不好意思,又扯遠了,我和我弟攀了好多,後麵叫二娃回家拿了一個小膠盆,裝了滿滿一盆子回家,用水缸裡的山泉水洗凈後,和二娃,霜妹迫不及待的開吃起來。一顆入口,清香可口,那感覺簡直不要太爽!!中午時,見叼著根煙準備回家的冬洋叔,我用南瓜葉包了一些給他,讓他帶回家給浩弟吃,他打趣道:“浪娃子長大了啊,懂得分享了,有十歲了吧,以後你結婆娘,記得叫幺爸去給你抬行嫁(行嫁是指我們那邊女子出嫁的嫁妝,有家具,櫃子,棉被等,需人力抬回來),你叔我有的是力氣!”,我那時一個小孩子臉皮薄的很,臊得我的臉紅的像猴屁股一樣。 說一件和他一起記憶深刻的事吧,我記得也是那一年的夏天,遠嫁到幾二十裡外木橋鄉的一姑婆過八十大壽,家裡人為她大辦酒席為此祝壽,作為娘家的窯溝村吳家邊好多親人都收到了請貼。不巧的是那幾天我爺爺要到鄉上去開會,而家裡的豬牛又不能沒人喂養,所以奶奶也走不開。眼見著吳家邊好多人都先走了,奶奶隻好讓我和二娃代表爺爺這一支脈,找到還沒出發的冬洋叔,讓他帶我們兩兄弟一起去吃酒,份子錢也給了他讓其轉交,幺爸幸然答應下來,拍著胸脯說道:“放心吧曾幺嬸,我一定把這兩兄弟照顧好。”於是他就帶著我們兩兄弟,還有他兒子吳明浩,開始了一段艱辛的旅途,為什麼說艱辛?切聽我下回分享。 第十一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