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大精深(1 / 1)

觀蒼海 謝太宗 6123 字 2024-03-17

既來之,則安之。一頓談談說說後,夜幕已悄然降臨,屋內亮起了電燈,皎潔的月光灑落在外麵的地磚板上,顯得有些蒼白。七談八講了一通,李閣主便令張堂主領著我去舍居之處,安排我入住的事宜。   途中路上,張堂主和顏悅色的說道:“李兄弟大可不必懊惱,回不去也就回不去罷了,在此居住也未嘗不好,這人活著不就總想著找點新鮮嗎?”   張堂主看了看我,見我愁悶不樂,於是接著說道:“人生飄忽百年內,且需酣暢萬古情。你且要看得開豁點,來日方長,隻要你身體無恙,在哪不是生活?”   張堂主說得甚是開朗,人情似水分高下,世事如雲任卷舒。   雖說是這般道理,但人也非牲畜,豈能無情自尋安樂。我不由心生苦笑,淡然的說道:“張堂主所言甚是,晚輩隻是放心不下至親好友。如今我驟然不見蹤跡,怕是要勞費他們擔心了。”   說完我不禁抬頭望向天空,月色艷亮照人,頓時心中倍加思念之情,便黯然說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   張堂主眼絲一亮,甚為愕然,便笑贊道:“好詩啊,李兄弟,想不到你還有這般文采。物蓄人情,意猶未盡。皓月當空喻親故,孤高曠遠似思情,人與月互慰同情。妙哉!妙哉!”   忽得此般贊許,我又是喜悅又是慚愧,這不過是北宋大家蘇軾的名言佳句罷了,我又怎會識得作詩,又念張堂主不知有宋朝,便客氣地說道:“前輩過獎了,晚輩隻是認得幾句詩詞而已,講文采就不敢當了。”   張堂主默默含笑,似乎認為我是過謙了,然而也不作感想,隻是說道:“李兄弟對醫藥之術可否感興趣?”   “怎麼啦?”我問道:“莫非前輩有什麼指教?”   張堂主接著說道:“要是李兄弟感興趣的話,不妨跟在下習醫濟世助人。”   聽到此言,我內心為之一動,心想本來當初考大學時就有報考醫學專業的想法,隻是當時苦於生計而不得不報讀技術類的專業,如今不幸淪落到此地,也不須再為飛黃騰達、出人頭地而奔勞了,何樂而不為呢?   機遇來的恰是時候,真是一拍即合,我不加猶豫,悅色答道:“前輩不嫌晚輩愚鈍,肯收為徒弟,晚輩自是求之不得。還望前輩今後能夠多加關照。”說完我便立即拱手下跪,叩下響頭。   張堂主見狀連忙把我扶了起來,露出了彌勒佛般式的笑容說道:“我們這裡已經不興這樣的大禮了,以後你也別再叫我前輩了,叫我做師父就行,我最愛聽別人叫我師父了”   “禮數還是要有的,這樣才能顯得我誠心誠意,還望前輩能夠見納。”我認真的說道。   “你這小子,怎麼還叫我前輩,該是改口啦!”張堂主有些訓斥而又帶有淘氣的語調說道。   我木訥了一下,尷尬的笑了笑,說道:“對哦,我這就給忘了。”說著便叫了聲:“師父!”張堂主聽後登時和顏悅色,哈哈而笑,麵容變得更加親善慈祥,之後我們聊得甚是歡心。   到了地方,天色已晚,我便洗漱換了件衣裳,躺到了床上,然後腦海裡浮現了一些陳年舊事。小時候父母常常帶著我出去旅遊,父母都是旅遊愛好者,什麼名山奇景他們幾乎都去過。   每到假期之時,父母都會帶著我去遊山玩水,見識世界。有時候還會帶著我去參加一些公益活動,教我懂得大愛精神,如何養心育靈。那時候生活過得很充實,日子也過得很幸福,一家人其樂融融。   記得父親曾對我說過:“弘正啊!人的一生其實是很短暫的,生命有限,無論你再怎麼努力都是不會改變的。但是你可以改變自己,改變自己的知識和經歷。人活在世上,就要不斷地挑戰自我,在有限的生命裡做無限的事情,那麼這樣你的存在也就會變得無限了。”   情思故人心惆悵,月色消魂催淚流。那晚我回憶了很多,也不知冥思了多久,隻是在不知不覺中便睡著了。到第二天起來的時候,旭日初露,外邊人跡早已繁忙。   一走出門口,便聽到一陣鏗鏘有力的練武聲,可以知道聲音正是從鎮陽殿前的庭院那邊傳來的。我隨意打了個哈欠,向著庭院走去,隨即看到幾十個身穿素白長袍的人在舞弄著劍,旁邊還有一位穿著烏青長袍的人,那人便是精武堂的堂主黃塵遠,黃堂主正在一旁嚴格地督導著。   庭院武場中有人在博奕對練,也有人在自行練習,各人的劍術都使得行雲流水,蒼勁有力。我觀看了片刻,雖不懂武術劍法,但也看得入神。   正當時,耳邊似有叫聲,“李先生……”回頭一看,隻見一位小師父向我作揖恭請:“李先生,張堂主有請,還請李先生隨我而來。”   我隻顧得觀望,差點忘了這事兒。看樣子想必這位小師父是去屋裡找過我了,隻是見我不在便尋來此處,即使是沒有見過我,但看我這般奇異的模樣,自然也能認得出我。   五行堂坐落於通天閣的後方,離後山最近,其體積龐大,屋子左右構造各不相同,左邊是放藥櫃和研醫的地方,右邊則是煉丹處。尚未到達,離得且有十餘丈遠時,我便聞到了一股渾重的藥味,隻見屋外羅列擺放著各種藥草,一些人正在整理著分開來曬。   “殊同,你來啦,快快進來。”張堂主手裡拿著藥草筐子,走在門口說道。   我上前打了個招呼,叫聲“師父”,然後就進來了,屋裡的右側有個在燒煉的丹爐,左側的周圍則陳列了許多藥櫃,其中有一個人正在煉丹爐旁操縱著,樣子看上去很熟練。   “給你介紹一下啊,這是你的大師兄孫政,他是我門下最為得意的弟子,平日裡若是我不在,你有什麼需要大可詢問他。”張堂主拉著我指向那人說道。   “好的師父,弟子知道了。”我應聲答道,同時瞥眼注視了一下孫政,隻見他沉穩地操縱著煉丹爐,不作任何的反應,甚是認真。隨後我接著說道:“對了,師父,我今天要乾什麼呢?”   張堂主不慢不急地把我帶到了藥櫃旁坐著,說道:“不急,你今天隻要跟著我就行,你先坐一會兒,等一下你就知道了。”說完,他就出門去了。   我看著眼前的藥櫃,心中滿懷好奇,這櫃屜很多,少說也有上千個。心想:“不知道這裡麵裝著什麼奇丹妙藥,這藥丸又是長得怎樣的一副模樣?……”思索了許久,目光便開始漫遊,隨意掃視著藥櫃。   “你好!我叫孫政,你就是從異境過來的兄弟吧!想不到你的裝扮是這般的……奇特,我還是第一次見到。”沿著聲音看去,隻見孫政在一旁微笑的說道,不知道他是什麼時候過來的,突然的出現倒是讓我乍然一驚。他相貌長得敦厚,身材中等,看上去三十歲出頭的模樣,笑起來很親和。   我站了起來,微笑著說道:“你好,孫師兄,我叫做李殊同。”說完,我伸出手向前,孫政怔了一下,有些不解的也伸出了手,疑惑地問:“這是乾什麼?”   我跟他握了手,笑著說道:“這在我家鄉是表示友好的意思,意為交個朋友。”   孫政恍然大悟的說道:“哦,原來如此!長見識了。”說完我們相視地笑了一下,接著我問道:“孫師兄,你剛才……在乾什麼啊?怎麼會如此的全神貫注。”   孫政說道:“我剛才在煉丹藥,火候正是煉到最剛的關鍵時刻,爐內的丹藥正聚火氣合,故不能分神,必須要心神專注的去監看,以免出了差錯。”   我如釋困惑地點了點頭,做出一副明白的樣子。   正聊得歡暢,張堂主就走了進來,說道:“誒!你們怎麼這就聊上了?看來你們挺合得來的啊。”說著便哈哈一笑,繼續說道:“殊同,你快過來,今天你就跟著我去後山采藥,我教你識得草本藥理。”   說完,然後張堂主就對著孫政說道:“政兒,我們可能要晚點才能回來,這裡就交給你了。”   孫政應聲答道:“好的,師父請放心吧。”   隨後我們便坐著三輪自行車,沿著山路下去了。雖說三輪自行車不是高科技的產物,但也是頗有突破性的發明。   即使在古代的中國,中原人才輩出,也未能出現。而這些人隻是唐朝百姓逃難過來繁衍的後裔,居然能有這般創造性的發明,甚是讓人驚奇,難以置信。我本身也算是個富有求知精神的人,凡事總需要弄個明白,便不禁問道:“師父,你們這怎麼會有自行車?”   “自行車?你說的可是腳踏車吧?一百多年前就有了,它是我們通天閣的神機堂所創造的代步工具,製成後的幾年時間裡便流行於民間,供乘人載貨之用,喲!怎麼?你們那也有麼?”張堂主說道。   我回道:“我們那也有,不過我們那的叫做自行車,不僅有三輪的,還有兩輪的。”   “哦,有這這樣的事?那你的故鄉還有什麼好東西?”張堂主追問道。   我心想此處的社會並不發達,說多了張堂主也應該理解不了,便簡單的說了幾個:“我們那還有摩托車,轎車,飛機等些交通工具。不過這些都不是人力運作的,隻要燃燒一種叫做汽油的燃料便能行走。”   張堂主詫異的點了點頭,感嘆的說道:“看來你們那的社會比我們這要先進的多啊!我們這與外世隔絕,倒是有點似井底之蛙了。”   聽到這裡,這讓我聯想到了科學家做的對照實驗,把實驗對象設計成實驗組和對照組,然後再看兩組的實驗結果有何不同。就好比老天就是科學家,而人類就是實驗對象,它把這桃花源裡外的人分開,分別加入不同的影響因素,而結果就是兩邊人的社會發展程度會有什麼不同。   過了一個時辰,我們從山下繞過碧峰山來到了後山。後山正是我穿越來時所看到的地方,這裡環境優美,春意盎然,山上山下都充滿著勃勃生機,眼前花紅草綠,群山圍繞的盆地裡種著許多糧食。我若有所思地看著太虛山那邊,頓時心生百感。   張堂主指著盆地說道:“這後山啊是我們通天閣的糧園,我們的糧食供給都是靠著這片土地,你看那地上種著的青麥,長得多好啊!”   我怔了一下,回過神來說道:“是啊,此番景色真美,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春意如此含蓄迸發,秋後便能安享豐年了。”   張堂主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便念道:“往事已矣,春來秋去,煥然重生。”   到了田野路邊,車停了下來。我們一行人分為了兩撥,我和張堂主等幾個人往田間河道走去,而另一撥人則往山上走去。看到這裡,我甚是不解,便向張堂主問道:“”哎,師父,這上山采藥……不應該是到山上去采的嗎?怎麼還來到河邊了呢?”   張堂主笑道:“傻小子,誰規定采藥一定得上山的?山下也是有不少的奇草良藥。”   張堂主在河道旁撥起了一棵草,接著說道:“凡是毒物出沒之處,七步以內必有解藥。這天地之間所有的病理皆是如此,世間上的疾病始於萬物,在這自然之中也必有解病之藥。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所謂一物治一物,無論是山上還是山下都有使人致病之物,當然也就都有解病之藥了。”   我如此聽來後,連連說是,便道:“師父說的是,弟子謹遵教導,”   張堂主接著說道:“人體經脈猶如天地之山河,天地合一,蘊藏生理。山脈如筋骨,山川如關節。十二經常脈如江河,川流不息,奇經八脈如湖海,蓄藏積貯。水堵積流,人則氣不通,血不順……”   聽張堂主這麼一說後,我對醫藥之術便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不禁感嘆中醫的博大精深。   張堂主往前走了幾丈,似乎看見了什麼東西,突然蹲了下來,回頭叫我過去,指著地上的一植物說道:“殊同你快來看,這就是垂盆草,它就有不少的治病療效,不僅可以清熱解毒,醫治口腔潰爛,消除癰腫,還可以化解蛇毒,是治療毒蛇咬傷的易得藥品。可單用鮮草兩斤,也可與半邊蓮並用,先用涼開水洗乾凈,搗爛絞汁內服,每日一至二次;並用鮮草洗凈搗爛外敷。若是在田野間被蛇咬到,可供應急使用。”   聽此一言,我甚是感到神奇,便嘆聲說道:“原來還真是有七步以內必有解藥的說法啊!”   張堂主拍了拍我的肩膀,說道:“你可要記好了啊,這幾天你都是跟著我來采草藥,今天田裡河裡采,明天山腳山上采,那可有得學咯!”   我應聲答道:“那是當然,師父請放心,弟子一定下足功夫來學。”   其後我便跟在張堂主的身旁一邊聽講一邊采摘藥草,耐心學習,悉心請教,一天下來收獲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