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瀟和趙婉兒慢慢解釋了前半生的經歷,婉兒也被楊瀟離奇的過往所吸引。兩人相談良久,趙婉兒也講述了自己以前更多的事跡,楊瀟對她的了解也大大增加。楊瀟誇贊了她幾句說道,到底是官宦世家的小姐,書讀的多,對世道的理解卻是比我們這些練武之人要強,在這方麵我不如你。趙婉兒也恭維了楊瀟幾句說道,書讀的多又有什麼用處,還不如像楊大哥你這樣有絕世的武功傍身,我要是有你這樣的武功該多好,那樣的話就沒有人再敢欺負我了。 兩人相擁而臥,耳鬢廝磨良久。楊瀟對趙婉兒說道,我該回家了,現在該是二更了吧。趙婉兒緊緊摟住楊瀟說道,楊大哥你能再陪陪我嗎,我知道你走了之後我倆怕是不會再見了。楊瀟說道,怎麼會,我不是說過要包下你嗎。 婉兒姑娘說道,那不過是你情欲濃厚之時說的鬼話罷了,我不是小孩子,我知道什麼是真什麼是假。楊瀟心中一陣贊嘆暗道,這女子果然了得,心思機敏和那趙玉姬有的一比,然則她也夠坦誠,將心裡話直言說出。看她的相貌隻是端莊大氣,全然不像有這般心計。 楊瀟說道,我對你喜歡的緊,隻是我雖然官居大將軍之職,但是始終權力有限,無法帶你出教坊司。婉兒靠在楊瀟懷裡說道,我知道,我不奢求你帶我走,隻是求你常常來看我。我雖然深陷囹圄身不由己,但是父親曾經教導我們,無論在何等絕望的境地都不要放棄追求美好。你是我見過的最好的男子,我願意依偎在你的懷裡。 楊瀟聽到那句無論在何等絕望的境地都不要放棄追求美好,心中頓時一震,好似被一道驚雷打醒。一瞬間,他覺得懷中的這個人兒境界真的不錯,她不該在這教坊司中。原本楊瀟隻是對趙婉兒的容貌有些興趣,她相貌端莊但是笑起來又有一些妖艷,與自己所見過的女子有些不同。或許自己睡過幾次之後,對她失去興趣不再找她。 但是,隨著兩人交談深入,楊瀟對她了解增多,覺得這女子實是一個優秀的女人。她出身官宦世家與趙青鬆的武學世家完全不同,她所擁有的好多東西正是自己欠缺的。楊瀟腦海中頓時想到文韜武略這個詞,不錯,自己隻有那個武沒有那個文。 想到這裡楊瀟抱緊懷中的美人問道,婉兒,你說這官場之中什麼最重要。婉兒聞言有些發愣,抬起頭看向楊瀟說道,楊大哥你問這個乾嘛。楊瀟說道,我見你書讀得多,又是官宦人家出身,隨便問問。婉兒沉思了片刻說道,做官首要的就是謹慎,我聽父親說過,官場最講究謹言慎行,一旦做錯很難更改。若是有家族裡的貴人相助那便是最好的。 楊瀟誇獎道,說的好,可是為什麼是家族裡的貴人相助呢,難道不能是至交好友和情義弟兄。婉兒答道,當然可以,隻是這家族之人有一樁好處是他人沒有的。楊瀟問道,什麼好處。婉兒說道,家族之人可是世代傳承,比如你的叔伯幫了你將你培養成人,那你也可以將你的子侄提攜,如此類推傳承不絕。若是知交好友、情義兄弟,很難有這種傳承。 不錯,不錯,楊瀟連連點頭。他這兩年來閱歷大為豐富,覺得那些氏族大家是那麼的興盛那麼的地位顯赫,聽到婉兒這樣說他頓時明了。是傳承,一代又一代的傳承,這種傳承所產生的力量是無窮大的。比你一個人累死累活地苦修簡直不要好太多。 不需要再問了,楊瀟心中對婉兒已經有了評價,這女子不錯,我要了。他抱緊懷中的美人說道,你真不錯,我是真的喜歡你。自今日起我將你包下,你不要再見其他客人,隻陪我罷。婉兒掙脫楊瀟的懷抱問道,你說的是真的?楊瀟點點頭答道,是啊。 婉兒臉色大喜,舉起手卻顯得有些無措。片刻後,趙婉兒心情平復下來。她麵色有些沉重地說道,我能看出來楊大哥你是真心對我好,隻是你這麼做怕是要花費好多銀兩。我們這些被打入教坊司的女奴雖然身份卑賤,但是賣身的銀子卻不低。楊瀟說道,這個我知道,在教坊司花出去的銀子好像流水一般,不過想來,一天的花費三百兩定然是夠了。趙婉兒回答,卻是尋常人家一年的開銷。 楊瀟正色說道,那就這樣定了,我會派人送來銀子。你照顧好自己,有時間就做些自己喜歡的事情。 說罷,楊瀟穿衣起身。婉兒說道,楊大哥你這就走麼。楊瀟閃身下床說道,是啊。我眼下還不忙,但是要不了多久便會。楊瀟說到這裡不再往下說,婉兒知道或許是朝中要事不便多言。她也趕忙穿衣起身說道,楊大哥我送送你罷。 楊瀟對婉兒略一點頭,他穿衣完畢簡單活動了一下身子。須臾,婉兒也穿衣完畢。楊瀟轉身向外走去,婉兒緊隨其後。兩人來到一座院落,婉兒說道,楊大哥你等一下。說完,她走到一處房間門前說道,楊大哥,這是我的房間,你來之時直接到這裡來找我吧。楊瀟點點頭。 婉兒走進房中,過了一會後她手中拿著一樣物什走出門來。婉兒將一縷青絲交到楊瀟手中,楊瀟看到她鬢邊秀發變短,知道她剪下了自己的一束頭發。接著婉兒又將一塊金黃色的玉玨交給楊瀟,楊瀟見到後有些吃驚,這玉玨如同小孩子的手掌般大小,在黑暗中閃現光彩。楊瀟感覺這玉甚是名貴。 婉兒說道,楊大哥,這兩樣東西你收下吧。妾身時刻念著你,隻盼你能百忙中抽出時間來與我相會。楊瀟說道,這束青絲我收下了,隻是這玉忒也貴重,我不能要。婉兒說道,妾身別無他物,隻盼你收下這玉玨和青絲,閑暇時想起妾身便來這裡與我相會。 楊瀟從未想過會發生這樣的事情,自己會被一位教坊司的女奴贈送這樣厚重的禮物。楊瀟頓時想到禮物雖重但是情義更重,人家以這樣貴重的禮物相送,自己也要回贈。楊瀟收下玉玨和青絲,他伸手入懷想要摸摸看自己帶了什麼物件。楊瀟摸到一隻裝銀子的錢袋,一本官帖,一個石葫蘆和香囊,其餘什麼都沒有了,自己今日出門去兵部點卯,沒帶什麼貴重物件。 楊瀟頓時有些羞愧,將自己身上的白色暖袍脫下交到趙婉兒手中說道,婉兒,我今日出門匆忙未帶什麼貴重物件。這暖袍是白狐毛皮所製,是我大哥送給我的禮物,你收下吧。婉兒沒有接過說道,楊大哥,天氣寒冷,你穿上吧不要凍壞了身子。楊瀟笑了起來說道,你忘了,我是練武之人,這種寒冷算得了什麼。趙婉兒也笑了起來說道,是啊,我倒是忘了。楊瀟將白袍披到婉兒身上幫她穿好,隨後轉身向外走去。婉兒跟在楊瀟後麵。 到了連廊,楊瀟將錢袋遞給侍立的下人。隨後,楊瀟和婉兒一同走下樓來。此時大堂之中燈火通明,趙婉兒說道,楊大哥,我不能再送你了,你念著我的好,有時間便來看我。楊瀟說道,我定然不負所言,你照顧好自己。說完,楊瀟轉身離開。婉兒看著楊瀟離去,她走到門前靜靜地望著,楊瀟的身形漸漸消失不見。 楊瀟的將軍府距離教坊司不算太遠,隻要穿過三條大街便可到達,隻是中間有坊市和院落阻隔需要繞行。楊瀟不願多行遠路,他抬頭看到此時已近三更時分,於是飛身躍上高墻,接著幾個翻騰越過中間的坊市和院落。不一會楊瀟返回府中,中廳仍然燈火通明。 進屋後,楊瀟見到趙青鬆和王顯圍坐爐邊,旁邊的桌案上放著幾樣小菜和酒。楊瀟說道,乾爹,姐夫,你們還沒睡啊。王顯說道,你回來了,兵部又有什麼公事嗎。楊瀟答道,沒有,我出去散了散心,這才回來。趙青鬆站起身來說道,天色不早了,馨兒她們早睡下了,咱們也回房歇息吧。楊瀟和王顯應道,是。三人各自回房歇息。 第二天,楊瀟喊來張鐮,將幾張盛世錢莊的銀票交給他。張鐮接過銀票清點了一下說道,大哥這是一萬兩銀子,你要我去做什麼。楊瀟和張鐮關係親厚,將事情的原委向他簡單講述一遍。張鐮聽完有些吃驚,隨即笑道,大哥,你這四大衛大將軍去教坊司原本也不是什麼新鮮事,隻是你為了一個煙花女子這樣做怕是不值得吧。 楊瀟拍了一下張鐮的肩膀說道,不必多問,你照做便是,等會吃罷早飯我還要去隔壁公主府陪公主一起去兵部。你不要誤事,馬上去按照我的吩咐做。張鐮麵色一正說道,好的大哥,我這便去。楊瀟點點頭,張鐮轉身離開。 張鐮騎馬離開大將軍府,不多時來到怡心靜院。他飛身下馬,將馬匹交給靜院門前的仆人。張鐮快步進門,有一位年輕的女子迎上前來。張鐮開口問道,錦娘在嗎,這錦娘是昨日接待楊瀟的那位鴇母的名字。女子微微愣了一下很快說道,錦娘她回去休息了。張鐮暗道,是的,這錦娘是昨日當值,今日歇息了。他又問道,你們這裡誰是管事的,請他出來說話。女子問道,客官你找我們管事有何差遣。張鐮略一擺手說道,不敢,隻是有些小事叨擾一下。 女子不再多問,大聲喊了一句虎子。接著有人應了一聲,一個黑衣小廝跑了過來,花姐有什麼事。花姐吩咐道,快去請張管事過來,就說有客人相請。虎子轉身穿過屏風,跑向後堂。 過了一會兒,一位藍衫男人走來,白麵短髯身形瘦削,顯得很乾練。這就是張管事,見到張鐮後知道這是到來的客人,拱手施禮問道,客官有何吩咐。張鐮拱手還禮說道,不敢,在下張鐮有事麻煩張管事。管事說道,告罪,快請客官裡邊坐吧,虎子,趕緊上茶。旁邊小廝答應著快步離去。張鐮隨著這位張管事,走進客廳。 兩人落座,張鐮問道,張管事,你們這裡可有一位名叫婉兒的姑娘。張管事答道,有的。張鐮又問道,有幾位名叫婉兒的姑娘。張管事笑道,客官不知,我們這裡雖然姑娘眾多,然而她們名字都是不同,隻有一個婉兒姑娘。張鐮說道,這就是了。說完將銀票掏出,放到了桌案上。張管事拿起銀票,看到每一張都是一千兩,他用手一撚立即看出這是一萬兩。張管事問道,您這是?張鐮端起茶碗喝了一口茶說道,勞駕,我家主人看上了你們這裡的這位婉兒姑娘,並且我家主人知道無法為她贖身,所以派我送來這些銀票。今後每個月我家主人都會送來銀票,隻是有一樣,這婉兒姑娘不能再接其他客人。 張管事說道,這就是說你家主人將婉兒包下了。張鐮放下茶碗,點了點頭說道,是的。張管事連連點頭說道,沒問題,好的好的。他對這種事情見得多了。長安城中有錢的公子哥何止萬千,為了胡人歌姬出價數萬兩銀子的也有。他看的出來眼前之人雖然一直稱呼我家主人,但是看他的裝扮不像個下人,他由仆看主知道背後之人定然是達官顯貴。哎,這幫有錢人簡直花錢如流水,張管事暗暗搖頭。 張鐮站起身來問道,張管事,我是不是可以向我家主人復命了,就說靜院裡的管事已經收到銀票,婉兒姑娘今後不會再見其他客人,隻等我家主人。張管事站起身來奉迎道,這婉兒姑娘身價頗高,她見一次客人怎麼也要百兩銀子,貴府主人慧眼識珠,用一萬兩銀子包下婉兒真是筆劃算的買賣。 張鐮有些沒忍住,頓時嗤笑出聲。但他很快收起笑容正色問道,你我說的是同一個人嗎,我家主人要的是趙婉兒,她大約三十歲上下,是謀逆案中的那個女子。張管事趕忙說道,是的,就是她,我不會弄錯的。 張鐮見到事情已經辦成,不再多言。他拱手施禮,轉身離去。張管事禮送張鐮出門,嘴上也跟著客氣幾句。張鐮說了聲留步,騎上馬返回將軍府。 楊瀟吃罷早飯,來到隔壁安寧公主府。見到安寧公主,兩人閑聊幾句,一同趕往兵部。 一人騎馬,一人乘轎,不多時來到兵部大堂。安寧公主先入,楊瀟跟在公主身後。此時,兵部各位堂官和西軍幾位將軍都已經到了。眾人見到安寧公主到來,都站起身來向公主見禮。 安寧公主擺手說道,眾位大人見過了,你們不必多禮。說完,安寧公主落座,楊瀟走到自己座位旁邊,和眾位將軍一起坐下。 今日咱們討論一下幾個出兵方略,安寧公主說完,向出席的參軍一揮手。有三位參軍各自將手中的作戰計劃和地圖分發到幾位將軍手中,一位主事將巨幅地圖懸掛到墻壁上。接著,軍師將軍劉知言站起身,走到巨幅地圖麵前。 安寧公主說道,劉將軍,開始吧。劉知言對安寧公主一點頭看向眾位將軍說道,各位,半個月前我們都接到了陛下的軍令,大唐要對奚國開戰。這段時間以來,我們經過研究製定了三個作戰方案,你們已經看過了,現在由我再向你們復述一遍。 說完,劉知言轉過身用指桿指向地圖說道,第一個方案,是自朔方、丹陽衛、和雲中出兵,其中最西邊的朔方和東邊的雲中各出五千騎兵,進軍路線在這裡。說著他指向地圖上的兩處水草之地,然後說道,作戰目標是包抄奚國後方,阻止敵人騎兵逃往突厥。中路主力是駐紮在丹陽衛的騎兵兩萬,這兩萬騎兵自丹陽衛出發,沿這裡進軍,目的是纏住奚國的騎兵主力,迫使他們和我們決戰。這個方案的作戰目的是全殲奚國騎兵主力和占領奚國牧場,消滅這個突厥的盟友。更詳細的部分已經發給各位,我不多說了。 眾人聽到連連點頭,楊瀟早已經看過這三個作戰計劃,他知道今日大家來兵部,是為了選出一個最合適的計劃上報皇帝陛下。當然了,現在安寧公主主管兵部事務,最終還是由她拍板,選擇一個作戰計劃呈送給陛下。 這時,劉知言說起第二個計劃。第二個計劃是這樣,將四大衛騎兵主力集中於丹陽衛,三萬騎兵全部自丹陽衛出發。在奚國南部,一個叫達沃爾的小鎮。我們在這裡分兵,還是左右兩翼各自分兵五千,包抄奚國主力的後路。這個計劃有一個優點和兩個缺點。優點是進軍速度最快,如果順利的話我軍能在五日之內將奚國騎兵全部包圍,不過缺點是在達沃爾分兵之後兩翼的進軍路線缺少水草。大家都知道,現在是冬天,草原上本來就缺少水源,而且草料也是一個問題。另一個缺點就是如果奚國騎兵向東西兩個方向逃跑,我軍無法堵截隻能追擊。 安寧公主點頭,示意劉知言繼續往下說。劉知言回身繼續說道,如果用這個計劃,我軍必須攜帶大量的飲水和糧草,後勤壓力大大增加。最麻煩的是無法讓兩翼騎兵先行,很可能會驚動奚國主力被他們跑掉。 最後一個計劃是,全部的三萬騎兵自雲中出發轉向奚國北部。從北向南打,徹底斷絕奚國主力逃亡突厥的可能。隻是這樣做的話,四大衛必須先自丹陽衛出發前往雲中,後勤需要靠東軍那邊接應,進軍的時候也需要東軍策應。這個計劃需要東軍配合的事情很多,很難全部做到。當然了,如果計劃順利,奚國的主力會被全部殲滅。 劉知言說完,看向安寧公主。公主一揮手,劉知言回到座位。公主說道,在眾多的方案中,這三個被選了出來。現在你們說說看,應該用哪個方案。 楊瀟喜歡第三個作戰計劃,隻是他有所顧慮。因為第三個方案得從雲中出發,那裡是東軍的地盤。自己要是帶著四大衛去那裡,就得仰仗安祿山。不過楊瀟和安祿山沒什麼交情,不敢保證這個胡人能全力配合自己。 這時,有幾位將軍說著自己的意見。有的看好第一個方案,有個看好第二個方案,居然沒有一個人看好第三個方案。這也情有可原,此次參會的都是西軍將領,要是有人提議用第三個方案才真是奇怪了。 這時,有一個將軍說道,殿下,我們這些人都是出一部分精銳配合四大衛作戰。作戰的主力是四大衛,您應該詢問一下楊瀟將軍的意見,畢竟這次出征他是三軍主將。 楊瀟看向這人,是河西軍的一個副軍,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高仙芝的部下。楊瀟和高仙芝雖然隻見過幾次麵,但是兩人關係不錯,早在洛陽朱家時兩人就遇到過,那時楊瀟還是白身。 安寧公主點點頭說道,楊瀟將軍,你說說吧。楊瀟看向公主說道,我倒是十分鐘意第三個方案。正如劉知言將軍所言,如果真的進軍順利,奚國的主力就會被徹底切斷後路,突厥也無法支援奚國。隻是我覺得東軍那邊未必會配合我們,我和安祿山素無交情,不知道他心裡是怎麼想的。如果雲中是西軍管轄,我會毫不猶豫用第三個計劃,但是雲中既然在東軍那幫人手裡,那我反而覺得第一個計劃最好。 安寧公主心中罵了楊瀟一句,你這人說話忒直白,大家都知道是這個原因,偏就你說出來了。公主尷尬地笑了一聲,然後正色說道,話不要這樣說,西軍東軍都是大唐的軍隊,將軍們之間意見不一致也是常有的事情,你不要扯到兩隻軍隊身上。 楊瀟意識到自己說錯了話,趕忙站起身來向公主告罪。隨後楊瀟說道,是,殿下教訓的是。安寧公主一擺手示意楊瀟坐下。公主說道,如此說來,你是鐘意第一個作戰方案了。楊瀟正色說道,是的,我認為第一個計劃最好。 安寧公主點點頭,她早就和劉知言等幾位四大衛的將領研究了多日。綜合考量了各種情況,公主本人也傾向於第一個計劃。公主說道,既然是這樣,我去向陛下陳奏,就用第一個作戰計劃。 眾人一致表示同意,安寧公主站起身來。劉知言將早已寫好的奏章交給安寧公主,公主接過後向門外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