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加料(1 / 1)

“喝!喝!喝!……”,圍觀百姓喊聲震天,廖鉞的臉色紅一陣,黑一陣,望著那加料的水盆,嘴唇一陣哆嗦。   張仨將銀錠和銀票揣進懷中,笑嗬嗬地看著廖鉞,道:“兄臺,你不會想賴賬吧?”   朱楨小聲在朱元璋耳邊說了當天查抄賭坊的事情,朱元璋嗬嗬一笑,心裡又對廖鉞看低了幾分。   一隻黑色鷯哥飛在空中,也大叫著:“喝,喝……”張仨心知,估計肖家兄妹很可能就在附近。   果不其然,一旁人群中走出一條大漢,正是肖泥兒。大大咧咧走上前向水盆裡麵吐了幾口塗抹,又索性端起水盆大叫道:“廖公子,剛才你家隨從也向這盆裡麵吐痰了,你能做,別人也能做對吧。”   肖泥兒端起水盆,繞場一周叫道:“來來來,誰想吐就吐,加料才有滋有味嘛!”   圍觀百姓大笑,不少人向盆裡吐口水,就連馬茂和常盛都沒忍住,狠狠向裡麵吐了幾口口水。   朱元璋低聲問身旁的朱楨:“這漢子是誰,不怕得罪了廖鉞?”朱楨低聲回答道:“這人是張仨的大舅哥,前幾日募捐大會,他是第一個插上日月黃旗的商紳。”   朱元璋點點頭,笑著看廖鉞如何應對。   肖泥兒把水盆端到廖鉞麵前,大咧咧問道:“願賭要服輸,舍得一身剮,來來來,這位兄臺想必是豪爽之人,一口喝了它吧!”   廖鉞眼睛都紅了,雙手顫顫巍巍接過水盆道:“爺爺從來都說話算數,喝就喝!”說罷,他揚起脖子,咕咚咕咚喝了下去,片刻工夫居然一口不剩喝了個乾乾凈凈,喝完還咂巴砸吧嘴巴,打了個嗝。   “佩服,好漢子!”肖泥兒伸出大拇指贊道,在他身後,眾人卻胃中一陣翻江倒海,惡心得夠嗆。   “嘿嘿,豁出去就是了,舍得一身剮皇帝也敢拉下馬!”廖鉞抹抹嘴說道,嘴邊還掛著一抹痰絲。   人群之外,傳來一陣陣軍士高聲吆喝聲:“讓開,讓開”,一對軍士沖進來,將人群一分為二,廖權一路小跑跑過來,抬眼就看到兒子廖鉞正在大叫“舍得一身剮,皇帝也敢拉下馬”。   眼見朱元璋就站在人群中,廖權嚇得魂飛天外,一把扯過佩刀,連著刀鞘沒頭沒腦地砸向廖鉞,把他打得滿地打滾慘叫連連。   “舍得一身剮,皇帝也敢拉下馬”這句話雖然是民間諺語,但是誰敢當著皇帝的麵說出來?這不是造反嗎?   廖鉞被打得慘叫連連,廖權卻絲毫不留手,佩刀好一陣亂砸,直到朱元璋慢慢踱步走開,他才氣喘籲籲地停下手來。   “給老子滾”,廖權厲喝道,又對一旁的隨手從叫道:“誰也不許扶他,就讓他自己爬回去。”   廖鉞倒也硬氣,自己慢慢爬起來一臉委屈,廖權冷哼一聲趕緊向朱元璋追去。   廖鉞一瘸一拐正要離開,肖溜子起哄問道:“諸位兄臺果然好賭品,剛才不是說抱著水盆喝一口嗎?你怎麼就一飲而盡了?”   廖鉞大怒,叫道:“他娘的太稠了,咬呀咬呀咬不斷,一咕嚕就下喉嚨了。”   這話連肖溜子都受不了了,捂著嘴擺擺手,四周不少看熱鬧的百姓也惡心地紛紛捂著嘴乾嘔起來。乾嘔過後,廖鉞“咬不斷”的傳說迅速傳揚開去。   臨近中午,朱元璋登上城墻的時候,眼前破舊的城墻還是讓他很意外。按理說,武昌府號稱九省通衢,可西上巴蜀,東下吳越,北溯漢水而至陜豫,經洞庭、湖南達湘貴,如此交通要道自然是富庶之地,但他眼前的城墻卻著實破舊,不但城磚斑駁,好些地方還遍布大坑小坑。   “廖權,你來說說原因?”朱元璋站在城墻垛口前問道,他身前的垛口本應是四方形,中間留有弓箭射擊孔,但現在卻方磚鬆動,他一使勁方磚居然左右搖晃,磚縫處掉下不少碎屑來。   廖權躬身道:“皇上,當年武昌府可是拿不知多少人命打爛了才拿下來的,這些年百姓雖安居樂業,但朝廷大興廉政賦稅極低,再加上這些年朝廷將大量防務重點放在北方,撥付武昌府的銀兩實在不多,所以……所以……。”   廖權說不下去了,但意思卻很明顯,城墻年久失修,這事可不賴我,一來是當年你破壞得太嚴重,二來是朝廷這些年太摳門。   朱元璋努努嘴,說道:“走,四處走一走,今兒朕要親眼看一看”,說罷當先而行。   太陽漸漸升起來了,護城河邊的柳樹無精打采地垂著枝條,城墻上雖然無遮無攔,卻連一絲風也沒有。沒過多久,朱元璋一行人已經汗流浹背,廖權幾次勸朱元璋歇息一會,朱元璋卻充耳不聞,任憑日頭暴曬,在城墻上這兒摸摸哪裡瞧瞧邊走邊看。   廖權趕緊讓手下去尋水袋送來,藍玉卻悄悄向他擺擺手,他最了解朱元璋,想事情的時候從來都是滴水不進的。   武昌府城墻四圍共計二十六裡,朱元璋耗時將近兩個時辰,硬生生走了一遍。再走回武勝門時,包括他自己,還有朱楨、藍玉、廖權、馬茂等人個個如同水撈出來一般。   張仨才不受這罪,行了不到二裡路,就借尿遁逃下了城墻,反正巡視城墻,有他沒他眾人也不在意。   待朱元璋等人巡視城墻一大圈回來,張仨早就命人在城樓中準備好了涼茶,又命軍士尋來六七把大蒲扇,朱楨馬茂、常盛等人回到城樓拿起涼茶咕咚咕咚喝起來,又人手一把大蒲扇,人人都向張仨投來感激的目光。   朱元璋雖熱,但走進城樓後卻若有所思,喝了幾口涼茶後,嘆道:“這城墻是該好好修繕一番了,好在小六子前幾日募捐到了不少銀子,應該夠用了。”   廖權笑而不答,他拿出一幅地圖在朱元璋麵前展開,說道:“皇上,臣有一個大膽的設想,不但城墻能修繕一新,還能利用護城河渠造福於民。”   朱元璋接過張仨遞過來的一把蒲扇搖了搖,問道:“你且說說看?”   “皇上請看”,廖權在地圖上指指劃劃,說出了一個全新的計劃,城墻修繕隻是他計劃中的一部分,護城河的整修設計卻更為大膽,按照他的計劃,給護城河供應水源的倒水河、舉水河應同步修整,一來保留為護城河供水的功能,二來在這兩條河流上修建主渠、支渠、分渠若乾條,如此一來將有上萬畝難以澆灌的旱地因此而變成肥田。   廖權說道:“臣測算過,這上萬畝肥田,每年可多打糧食兩百萬斤。”   藍玉停下手中的大蒲扇,問道:“廖大人,按此規劃預計耗銀多少?武昌府可有能力自己承擔?”   廖權說道:“藍大人,按此規劃修繕城墻約耗銀十萬兩,修建主渠、支渠、分渠也需耗銀十萬兩,共需二十萬兩銀子,皇上放心,武昌府不用國庫撥付一兩銀子,自己就能完成這項利國利民的大工程。”   “好”,朱元璋道:“國庫要用錢的地方太多,武昌府能自食其力,朕很欣慰。”   朱楨在一旁不解地問道:“廖大人,這可是二十萬兩銀子,前幾日修繕城墻才剛剛募捐了十萬兩銀子,難道又要募捐?”   廖權嗬嗬一笑,道:“王爺莫要瞞我,當日募捐銀子共計二十萬零五百六十兩銀子,我老廖查得清清楚楚。”   張仨心裡咯噔一下,心道我可是和朱楨提前說好了的,募捐十萬兩銀子是為了修繕城墻,剩下的十萬多兩銀子,自己雖不可能全拿,但肯定能拿走一部分用來購買糧食回沔陽縣賑災,廖權這老狗,算盤打得真響亮,在這兒等著摘現成的桃子呢,這可不成!   朱楨為難了,他承諾過張仨,但此時此景,他又怎麼解釋?總不能實話實說,說自己當時束手無策,隻能一推二五六,全權交辦給張仨辦成此事,然後再欺上瞞下,分好處給張仨?要是這樣說,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莫說朱元璋會看輕自己,恐怕到頭來銀子還得被廖權全權接手。   廖權怎麼會知道當日募捐的銀子數額?原因很簡單,他派人向三十六家商紳私下裡問一問,誰敢瞞他?   朱楨這下被動了,張仨恨得牙齒癢癢,心道廖權這老狗心腸著實歹毒,不但派人封鎖人壞村要餓死全村老少,而且連我賣糧賑災的銀子也要一鍋端拿走。   怎麼辦?張仨腦筋急轉,透過城墻垛口,幾輛馬車正在出城,正是楚王府運送熟石灰出城的車隊。   “廖大人的計劃可行”,藍玉細細看著規劃地圖說道:“兩百萬斤糧食可不是小數,經年累月積攢下來,對武昌府是有百利而無一害呀!”   廖權在一旁神色頗為得意,他這是以陽謀困住朱楨,這一招任誰也說不出反對意見來。   朱元璋點了點頭,說道:“此事朕準了。”   朱楨心裡一片冰涼,不甘心地閉上了眼睛,朱元璋發話了,這事已然一錘定音,廖權輕輕易易就摘走了桃子。   張仨躬身道:“皇上,我有話說。”   朱元璋將目光看向張仨,張仨說道:“皇上,臣有一個修城建渠的妙招,想先在這城墻上試一試。”   朱元璋來了興趣,問道:“什麼妙招?”   張仨道:“臣稱之為‘點泥成石’秘法,如果成功,皇上必有大用。”   眾人麵麵相覷,從古至今也沒聽說過什麼“點泥成石”配方,難道是魔法?張仨裝出一副戰戰兢兢的樣子,心裡卻暗道:“老朱同誌,看老子怎麼忽悠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