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理解到位(1 / 1)

道友請快跑 遙望桅帆 4271 字 2024-03-18

考官幾乎是讀一句看一眼,嚴格按照記錄審查,覺得描述相符他便還回準考證,準雨晴天入寺。   此時大殿中已擺好七排書案及坐墊,屏風上貼有考生的名字,雨晴天找到自己的位置後盤腿坐下。   在他的正前方是玄門寺供奉的太祖金身,也是聖京最大的一尊太祖金身像。   東極嵐州無論道家還是佛家,皆供奉太祖。   沒辦法太祖貢獻太大,如果不是六百年前太祖斬了妖族九靈元聖,斷了妖族命脈,東州還不知道是什麼樣子,還處於妖族橫行的洪荒也說不定。   雨晴天抬起頭,瞻仰了下金身全貌。   隻見太祖本尊手掐劍訣,目光沉穩衣袂飄飄,神態被匠人刻畫得栩栩如生,使人光是坐在金身像下就心生敬畏。   就是考場安排在這,有沒有考慮過巨物恐懼癥的感受……   雨晴天用手撐著額頭,不敢再看太祖,巨恐說的就是他。   看是不敢再看了,他隻能在心裡默念:   ‘太祖在上,小生雨晴天,不知道穿越人士歸不歸您管,總之先給您磕頭了,保佑我這次大考順利通過,太祖好帥,重復三遍。’   祈禱完了,監考官員開始陸續進場。一位監考官清點完人數後,躬身向一位醫士請示,那醫士約莫四十來歲,考醫科的學子都知道他。   他名叫太虛彥,是高天閣首席禦醫,校勘過不少醫學著作。   作為玄門寺的主考官,太虛彥示意可以發放考卷,此時考生隻能看題不能提筆作答。   等巳時的鑼聲一響,眾人挽起衣袖開始考試。   ……   午時。   雨晴天甩了甩快要寫抽筋的手,仰天長嘆,無聲地哈了一聲,他終於答完卷子了。   這次考試題目明顯有點超綱,讓他這個高端玩家差點翻車。   “製約”的最後一題用一個兩千多字的真實案例考了個極冷門的妖怪——屍妖。   屍妖多出現在戰場荒墳等地,一般不會在活人多的地方現身。   案例正是運用了這一點,誤導大家以為是“魁”、“白鬼”、“百目精”這類同樣嗜好吃屍體的妖怪。   但在字裡行間以及插圖上留下了暗示性線索,例如吃屍體的方式、牙印等。   不同的妖怪喜歡啃食不同的部位,魁好開膛破肚先食五臟六腑,白鬼沒有尖牙,隻食肉不食骨,百目精隻啃臉,尤其是眼睛,眼睛要完整的吃掉。   而插圖上屍體是由腦袋往下身“損毀”式的吃法,進食的方式非常野蠻,大概是吃到一半聽見有人來才放棄的。   另外文字裡還有一個容易被忽略的“酸臭難聞”四字描述,這是屍妖吃屍體時分泌的一種酸性毒液,用來融化骨頭。   同樣在遊戲中屍妖的表現方式也是個遠程讀條怪,擊中玩家會造成魔法傷害並有一個持續疊層dot,需要治療及時驅散。   這題基本上隻有見過屍妖,或者把《百妖譜》吃透的人才能推斷出來。   藥理部分的題目同樣很難,其答案全部在“原作設定”當中,隻玩遊戲不看裡麵文字描述的話同樣答不上來。   做藥、煉丹在遊戲中是被簡化方便的操作,隻用數量和原材料模糊代替了其真實操作過程,但在遊戲文本中有全部體現。   估計幾千個人裡才能有一個像雨晴天這樣的休閑玩家,一字不落的看完幾千萬字的遊戲文本量,跟活在這個世界裡一樣。   憑借他自身的經驗加上李大年所學,他們二人的知識儲備結合起來完美回答了藥理的十道題目。   答完考卷趁還有時間,雨晴天捧起卷子開始檢查錯別字。   嗯,一個錯別字扣一分,要打起十二分精神。   隨著考試進入尾聲,殿外鑼聲響起,有人朗聲喊道:“停——筆——”   眾人齊刷刷放下筆,雨晴天也放下了卷子。   待兩位考官收齊考卷後,方準考生離席。   ……   十天後,高天閣大殿,閱卷工作正在這裡有條不紊的進行。   此次大考一共收上來五千九百份考卷,考生主要來自聖京、淮業、關及道等地,其中不乏醫道名門子弟,他們是此次選拔的明星選手。   大殿內,執事們正忙著將考卷封遮處理,將閱好的卷子搬出去,再將封遮好的卷子依次搬進一席醫士的隔間。   一名一席看完就傳給下一位一席,如果題目答的過於糟糕,獲得三位一席的叉號,那這張卷子就不會繼續傳閱,視為閱完。   如果一張考卷還可以,有可圈可點之處,一席會在上麵畫個圈,傳給下一位一席,一直到七位一席都看過,或中間出現三個叉出局。   若閱完覺得完美,一席會在上麵貼一張紅條,若最後得了三張或更多紅條,這張考卷會被傳到閣主那裡。   “唰——”   隔間的門被拉開,一名執事抱著一摞卷子走進太虛彥的隔間。   “彥師兄,這是剛改完的。”   太虛彥正聚精會神的閱著手上的考卷,隔了兩秒提筆判了個叉,這才有功夫看向來者。   “辛苦了,就放——那邊吧。”   執事找了一下才勉強在房間裡尋得一塊空地,積在這的考卷已經多的放不下了。   來送考卷的執事放下卷子後偷笑一聲,對太虛彥說:“師兄,您這裡閱的也太認真了,我看其他一席那裡都乾乾凈凈,一張卷子幾筆就改完了。”   太虛彥提著筆搖了搖頭,“所以我才會這麼慢。”   執事會心一笑,蹲下來從剛剛抱進來的考卷中抽出一份道:“這次送來的考卷有一份好厲害,貼了六張紅條。”   “六張?”這個數字讓太虛彥抬起了頭,他停下手裡的活去看了眼。   這份考卷上的確粘著六張紅條,他閱卷已有七八天,還沒見過六位一席意見統一的情況。   他展開考卷草草看了眼,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嗯,字寫的不錯,製約全對,藥理也全對,推理過程分析的都很合理,兩篇文章上都有紅色標記,說明其他人是認真審過的。   能得到六位一席的肯定,此次大考的一甲可能就要產生了。   想到這太虛彥捧起卷子疾步走出了隔間,惹得那執事在後麵大喊:“卷子上還沒貼條!您中午要吃什麼?”   太虛彥沒有給出回應,他走出隔間時在大殿忙碌的眾醫士皆好奇的望向他,不知出了什麼事讓一向沉穩的彥師兄如此急迫。   太虛彥在路上快速審了遍文章。   第一篇文章是問:使者攜重禮欲求東州上乘醫道,傳,則顯我千盛國威,促進多方友誼,收獲更多朝貢。   高天閣則認為上乘醫道乃生命之源,長生奧秘盡在於此,不宜傳予外人。   這考生的第一篇文章與閣主向聖人提的建議很像,都是留人授學,而非直接回贈上乘醫經,此為“緩兵之計”。   意思是來學可以,但不能把上乘醫道直接裝箱搬回去,萬一這些醫經落到北州手中,將對整個東州不利。   這樣做一來可以促進千盛與諸國之間的文化交流,二來遣使求學彼此間的同盟關係也可以長遠穩定,使千盛能夠騰出兩隻手專心對付北州的遊牧帝國,此為主要目的。   一般來說要在文章中體現“提防北州”的意向,才算對時局有個正確判斷,否則文章寫得天花亂墜也得不了高分。   一路上太虛彥走的太快,剛看完第一篇文章他就已經來到西院竹林,竹林中呂尚陽正與惠州名士郭懷遠品茗下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