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友情歲月(1 / 1)

心中若有桃花源,何處不是水雲間。   李、杜偏安一隅的日子過得顛三倒四,特別糜爛。   兩人性格天差地別,一個大大咧咧,快人快語;一個性子溫吞,慢手慢腳。他們相互打氣,相互慰藉,默契度越來越好。   時光飛逝,一晃兩個月過去了。李慕白那禿如鴨蛋的腦門,終於冒出兩厘米的青茬,煥發出勃勃生機。   在二人與世隔絕,相依為命的這段時間,大明星從不嫌貧愛富,看低阿杜,而是慷他人之慨,甘心“好鞍好馬乞與人,十千五千旋沽酒”。他們有錢同使,有飯同吃,絕不過多計較。   李白求知若渴,不恥下問,有事沒事像好奇寶寶一樣問東問西,多方麵了解當世的風土人情,民俗文化。   杜倫投桃報李,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很有成就感。還時常借著酒勁兒,大談人生感悟,分享市井小民的生存之道。   每當慕白為“失憶”而苦惱,覺得自己像個廢人一樣,什麼都不會,阿杜就會安慰他,如果舊的記憶難以修復,就用新的記憶填滿它。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有次阿杜喝大了,聊起自己的悲情往事。   “我以前在某本雜誌上,看過一篇文章,講得特在理,特精辟。說這世界上大部分的事兒,不是不願開始,就是不願結束。”   李慕白羽眉微挑,細細品味,不以為然道:“何以見得?”   阿杜打了個酒嗝,癡然一笑:“就說我吧,以為自己是天之驕子,前途一片光明,都大四了也不著急找工作。非要賴在學校,享受什麼校園的美好時光,不願提前邁入職場,開啟人生新的階段。”   慕白聽得似懂非懂,出於尊重,頻頻點頭。   “看著班裡越來越多的同學湧向人才市場,看著天女散花般撒出去的簡歷全都石沉大海,我終於發現高估了自己,有了強烈的危機感。於是拋棄不切實際的幻想,放低姿態,四處求爺爺告奶奶,總算有了現在的飯碗。”   靠人不如靠己,隻有自食其力,才是一個人最大的底氣和安全感。李白知道這樣混吃等死的“躺平”狀態不會持續太久,早晚得麵對生計問題,臉色不由一窘。   “麵對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工作,我常常會不甘心。本人好歹也上了四年大學,受過高等教育,怎麼能乾這種低三下四,沒半點技術含量的活兒?可是現在的就業壓力這麼大,滿大街都是985、211的高材生,實在沒勇氣離職,真是心比天高,命比紙薄啊!”   阿杜的酒後真言,令慕白感同身受,產生了共鳴。不管是前世,還是今生,自己何嘗不是如此患得患失,蹉跌失意。   他慘然一笑,擰開一瓶五糧液給阿杜斟滿:“來來來,別說這些掃興的話了。紅塵阡陌,俗世迢迢,不如一醉解千愁!”   “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阿杜一口喝掉杯中酒,激情滿懷地吟誦完偶像的千古名句,便趴在桌上,醉了過去。   孔夫子說過,以貌取人,失之子羽。自詡慧眼識英才的李白,從阿杜平日的談吐,偶爾露出的崢嶸,便知其飽讀詩書,絕非等閑之輩。從此更是青眼相加,視為莫逆之交。   二人形影不離,天天酒精考驗,身體倍兒棒,吃嘛嘛香,關係好到穿一條褲子。李白將所有煩惱埋藏於心底,成天嘻嘻哈哈,傻吃傻睡,一副沒心沒肺的樣子。   當他第一次瞧見巨型飛機劃過長空,差點驚掉下巴。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裡。想不到人類真的能像鳥兒一樣,在天空中自由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