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自鐘氏引珠嫁進張府,雖然家境拮據,靠著兩畝薄田,也能勉強度日。張聯奎在妻子的關懷下,讀書越發用功。 光陰彈指,夫妻倆已育有三男一女。長男取名家芝,字如芝,號九亭.次子名家蘭,字右亭,號南浦。幼子取名家芹。女兒取名張巧。是時,奶奶汪氏去世多時。為補貼家用,張聯奎以教書為業,是教書備考兩不務。 到了嘉慶六年(1801年)辛酉鄉試,張聯奎覺得火候已到,有意參加今年的秋圍。這天一家人圍在一起吃晚飯,張聯奎說出了自己的想法。父親張克孝象突然想起了什麼,隻見他很認真的說道:“當年聯奎剛要出生的時候,我和他母親做了同一個夢,夢見一道紫光穿堂入室而來,到得房間,頓時滿屋皆香,紫氣環繞。母親明氏回憶道:“確有此事“。父親接道“老婆子,你還記不記得,當年聯奎滿月的時候,有位算命的郭先生說:聯奎金神命格,當在三運四運時會大富大貴。算算時間,聯奎正走鴻運。母親回道.“記得。“妻子鐘氏也附和道,“當日我出嫁時,曾見夫君的頭上,有一道紫光環繞.“幾人詫異,同聲問道:“竟有此事.“鐘氏回道.“確有此事“ 這幾日,一家人為聯奎參加鄉試的費用犯愁。.家裡實在是沒有辦法。這天晚上,妻子鐘氏對聯奎說:“鄉親們也十分困難,這些年也得到了大家的幫助,好在我們挺過來了.你知道我嫁過來時,娘家還不算窮,給了我好些嫁妝,我還有一根銀釵,和一副金 耳環。妻子一邊說一邊把銀釵和耳環取下交於夫君。 聯奎連連罷手:“不可,不可“。.鐘氏急道:“快拿去,你明天到當鋪當了.切莫誤了你的前程。“ 且說張聯奎參加完鄉試,也無心在武昌府停留。返回家中,又到學館教孩子們讀書。 到了出榜那日,張聯奎還是和往日一樣,一早就向學堂趕,怕耽誤了孩子們的學業。父母下地乾話,妻子鐘氏在家料理家務。約摸巳時日分,聽得一片鑼響,有四匹馬闖來。四個人從馬上下來,把馬拴在了張聯奎家前麵塘邊的樹上,便高聲喊道:“快請張老爺出來,恭喜高中了。“屋內隻有四個孩子和妻子鐘氏,嚇得四個孩子躲在屋內,不敢出來,也不敢吱聲。妻子鐘氏忙開門出來,向四位來人招手.“幾位請坐,先喝口茶。“四位報錄人,魚貫而入。鐘氏端來茶水一一奉上。 報錄人說:“你是張老爺夫人吧?“鐘氏點首。那來人又說:“老爺夫人,快請張老爺吧.“鐘氏這才差大兒家芝,到學堂請父親。又差二兒家蘭去喊爺爺奶奶。二子剛出門,二報,三報到了,擠了一屋人。聽到吵鬧,四方鄰居來了,族中其他人聽到熱鬧也來了。張聯奎和大兒子趕回家時,見父母和眾鄉親都來到了家裡,門前的空院也站滿了人。 “張老爺回府了。“不知是誰一聲喊。報錄的共有九人圍著過來,向張聯奎討要喜錢。鄉親們見此情形,也知道聯奎家的家庭情況。便有的回家拿來臘肉,有的回家拿來雞蛋, 有的拿來了穀酒。這家送來十文錢,那家送來五十文。張聯套一一記下,足足湊了六佰文錢。 張聯奎回到堂屋,見堂中掛起的喜報,上麵寫著:捷報貴府張老爺諱聯奎高中湖廣鄉試第十五名,京報連登黃甲。張聯奎看罷,噓了一聲長氣。 新貴張老爺,便讓妻子鐘夫人將鄉親們送來的食物拿進廚房,母親也到廚房幫忙。中午時分,在各位高鄰的幫助下,一桌飯菜做好了。來報錄的人,圍了一桌。酒足飯飽之後,張老爺又將鄉親們送來的六佰文錢,用著打賞,眾人這才回去。 欲知後事,請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