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回1路風行向治所1走馬上任察民情(1 / 1)

話說張聯奎中了進士,即用到山東青州府博山縣縣任知縣,吏部下了文書.張聯奎擇日向山東博山縣進發。   張聯套是晝夜兼程,過了廊坊,不日來到天津.   到了天津驛站,已是日落西沉.在驛館吃過晚飯喝過二兩酒,就來到街上.天津不愧是大都市街上熱鬧非凡,燈火輝煌.天津的各種美食,琳瑯滿目,教人口饞.天津有名的狗不理包子,即使在晚上也有生意.張聯奎也買了一個嘗嘗鮮.他邊吃邊往回走.不多時來到驛館休息,   第二天,換了一匹白馬,向濱州進發.   這天,天氣晴朗,紅日剛剛探出頭來,灑在身上暖暖的,很愜意。正是草長鶯飛,百花競放的季節.一路上,張聯奎邊走邊興賞沿途風光,到了驛站也不多停留。這一天,到濱州驛館,館內主事熱情招待,在濱州過了夜,又換了匹馬,次日接著趕路,向淄博策馬而奔,望著眼前的景色.又想起這一路見聞,心有感概,剛過了一道山崗,又見前麵一山突兀,澗水川急,偶有猿聲傳來。過了此峽穀,就離博山縣的地界還遠了.   張聯奎出得山穀,見前麵有個亭子,亭子兩側有圍欄,圍欄下有用長板做成靠椅,專供來往行人在此休息.他下馬來到亭子,舉目四望.隻見樹木蔥翠澗水潺潺,鶯歌燕舞,百花爭榮,心中愉悅.他立在亭中高聲一吟曰:   一路風行向日邊,沿途景色色鮮妍.   或驚山矗猿聲急,時見澗流瑟弄弦。   鳥躍枝頭花入夢,山牽雲腳霧連天。   濱州已過任所近,不日衙臺到眼前.   張聯奎躍馬上路,向東快馬而行。又過幾日到得博山縣城已是傍晚,他把馬交於驛站,打算在此體息一晚.他吃過晚飯,獨自一人在街道徘徊。   想了解一下當地的風土人情.   第二天,張聯奎吃過早飯,背著行囊,身著淺藍的粗灰衣服略顯有些疲憊,   這一路風塵,向縣衙走來,衙門前有兩名把總,高聲道:   “來者何人?進衙何事“。   張聯奎拱手作揖道:“,湖廣興國州學生張聯奎拜見劉知事。“   聽知張聯奎已到,衙內知事忙從後堂內跑了出來.又忙向張聯奎拱手道“早聞張知縣即將到任,已接青州府臺公文,仰慕久矣“。   張聯奎拱手道:“,學生慚愧,,路途遙遠一月才到,今日匆匆趕來赴任“。   劉知事拱手說道:“前任周大人已在兩月前到州衙任職,衙內事務由我暫為打理。今日大人到任,實為我久盼之事也.“說罷將張聯奎讓進後堂拿出一個紅包裹,打開驗看,篆書刻,“大清博山縣印“。劉知事便親手交於張聯奎大人。   張聯奎見劉知事,中等身材,年將半百,天庭飽滿,地角稍尖,甲字臉,眼睛不大,卻炯炯有神.暗思,此人精明,能乾或許是個好幫手.   這些天張知縣十分忙碌,先是出告示安民告示,又是下鄉了解各地情況,天文地理,人文科教,農業生產,工商交通一一作祥細調查。   話說湖廣,興國州收到文蝶,已知張張聯奎中了進士,即任山東博山縣知縣。興國州府老爺帶著一行人,來到排市鄉長樂裡龍口莊拜見張老太爺和嫂夫人鐘氏。張府上下才知道老爺已金榜題名,已任山東青州府博山縣父母官。一家人是萬分高興。州老爺也是十分謙恭,送上厚禮,老太爺是非常感謝!   這些天,整過龍口莊洋溢在快樂祥和的氣份中,張府大宴三日,感謝眾鄉親和親朋好友對張家的關愛。   欲知後事,請聽後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