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的本科學業終於完成,畢業了。 那時人們經常這樣議論:隻要能考上大學,就是國家人員,上學國家包吃包住,不花家裡一分錢,另外還給學生補貼,畢業包分配,農村出來的孩子換成城市戶口。 的確是這樣。 能夠上大學是“命運之神”的眷顧,歷史給予的機遇。但作為“天之驕子”,我們有一種“以天下為己任”的抱負,人生能有幾回搏,決心畢業後大乾一場。 畢業前一年,我就開始考慮自己畢業後的去向。由於我在大二暑假已經結婚,妻子是TA市區一個中學的數學教師,我畢業後自然想回到泰安,兩人在一個城市工作,省了調動那些麻煩事。 在校期間,我比較喜歡‘生物化學’這門課,如果畢業後能從事生物化學這門課的教學,就如願了。 泰安有好幾所大學:SD農學院、SD礦業學院、TS醫學院、SD煤礦學院、TA師範專科學校等,我想去的是SD農學院,也就是現在的SD農業大學。 三年級暑假回泰安後,我想了解SD農學院是否缺生物化學方麵的教師,就直接去了SD農學院,找到生物化學教研室,正好有人在。 裡麵坐著一位五十多歲的長者,後來知道他是動物生化教研室主任Y老師。我向他說明了來意,他說:“我們學校有兩個生物化學教研室,我們這裡是畜牧獸醫係動物生化,還有一個植物生化。我們這邊不算缺人,已經有四個教師了。植物生化剛成立,人手不夠,如果你來的話,估計學校也要把你安排在植物生化教研室。” 我明白了。向長者告辭來到樓門口,外麵下著瓢潑大雨,我沒帶雨具,隻好等雨停了再走。 樓門口陸續聚集了幾個人,都是等雨停了才走。有一位長者,看到我說:“我怎麼不認識你,這個樓上的人我都認識的。”我向他做了介紹,並說明來意。 長者說:“你能來很好,又是名牌大學的畢業生。如果來了的話的確可能是去植物生化教研室,那裡現在還沒有本科生的課,是先開碩士研究生的課,包括實驗課,也確實需要人,現在隻有兩個教師” 我有了更深的了解。向他感謝。雨停後,我們各自回家。 後來我知道,他是植保係的H教授,是國內知名的昆蟲學專家,後來我們成了忘年交。 當時包分配的流程是國家教委聯合其他部門,根據國有企業、政府機關、事業單位等用人需要,製訂分配計劃,然後下發給各個高校,高校根據需要,分配合適人選。 由於畢業分配單位的好壞關係到每個學生的前途命運,盼望著分配一個好單位,是每個大學畢業生乃至整個家庭的心願。 七七級27萬和七八級40萬名大學生本專科陸續畢業,成為改革開放後所選拔、培養的第一批優秀人才,為求才若渴的中國社會注入了一批新生力量。 畢業時,係黨支部書記公布學生分配去向。我是到SD省人事廳報到,並給了我一張派遣證。 上海的同學都留在了上海,外地的同學都回了本省。 由於我的分配去向尚不明晰,我立即打點行裝,托運行李,買了車票,與老師同學們告別,回了泰安。 雖然還沒有參加工作,但這次的車票和行李托運費都是國家發的,名曰派遣費。 回到泰安後的第二天,我即去省城交派遣證。在省政府院內有一個《SD省大中專畢業生分配處》,在一棟樓的一樓大廳。 我到那裡時大約上午九點鐘,廳內廳外到處都是學生,廳內隻有一個工作人員,同學們排著隊等他接待。 挨到我時,我把我的派遣證給了他,他拿在手裡看了看,作了登記,讓我一周後再去。 回來後,我到SD農學院人事處去問今年是否進人。人事處的趙處長和王老師在辦公室,我說明來意後,趙處長說:“植物生化教研室今年報來一個名額,根據你的情況可以來,但需從省裡辦手續。後天王老師去省裡,你們兩個一塊去辦理吧。” 兩天後,我和王老師一塊去省城找到了省畢業生分配處領導,王老師向他說明了情況。領導聽後知道農學院需要人,也同意我去,隨即在我的派遣證上寫了:‘請SD農學院安排工作’幾個字,並簽上了他的名字。 我回到家告訴妻子我被分配到SD農學院了,妻子很高興,親戚朋友也都很高興,覺得我分配了一個好工作。 第二天我即去SD農學院報到。人事處長通知生化教研室主任張建達老師來把我領了去,並安排了小型見麵會,從此我正式成為了SD農學院的教師。 教研室主任分配給我的任務是與教研室梅老師,還有動物生化的李老師三個人,一起承擔全校碩士研究生的生物化學實驗課,那時學校還沒有博士研究生。 實驗室很簡陋,沒有大型貴重儀器,大多是玻璃儀器。 一天,動物生化的楊老師問我:“小王,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你會做電泳實驗嗎?我們這裡買了臺電泳儀,沒人會用,如果你會做的話,可以教給研究生做” 我說“電泳實驗我沒單獨做過,但我見別人做過,隻要有儀器,我應該會做。” 楊老師說:“那太好了,你把電泳儀拿去,先做一下看” 於是我從動物生化實驗室拿來了電泳儀,在一個周日,我獨自在實驗室裡做電泳實驗,材料用的血清蛋白,電泳後一染色,七八條譜帶很清楚。 周一上午,研究生聽說我做的電泳實驗結果很好,都來參觀,看見一條條清晰的譜帶後,很驚羨。 張建達老師和楊老師都說要把這個實驗加到研究生實驗中。為此,張建達老師組織了一個實驗講座,讓我把電泳原理講給研究生聽。 我細心做了準備。講課時雖然臺下都是研究生,而我還是本科生,但我一點沒慌,一環扣一環地詳細講解,係統地講述了電泳原理,研究生們都很認真做筆記。我講完課後,他們報以熱烈的掌聲,張建達老師也說我講的很好。 在我的指導下,研究生兩人一組,認真做了電泳實驗,效果很好。後來,他們都把這項技術應用到畢業論文中,提高了論文的質量。 到大學工作後,我最大的體會是,在高校工作的教師,其實有兩個身份,既是教師,也是學生。你必須時刻學習,接受新知識,虛心向別人請教,不斷提高自己,才能成為一個好教師。大學永遠有你學不完內容,也永遠有你學習的機會,你不能隻當老師,更要當學生,否則,不進則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