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考取研究生(1 / 1)

從落魄到教授 教澤 1988 字 2024-03-18

由於長期與研究生們接觸,我漸漸有了繼續深造的想法,考研的星星之火重燃起來。我本科畢業時曾有這個打算,但由於急於找工作,就此作罷。我覺得考研不僅僅是為了有個學歷,更是為了提升自己,通過研究生階段學習,可以集中學到很多知識。   植物生理生化碩士點是我報考的目標。這個碩士點在1979年就批下來了,當時碩士點的負責人是鄭冠傑先生。我雖然未曾與鄭先生謀麵、未得到他的教誨,但從教師們的口中及報到的文章中,對鄭先生有一定的了解,為SD農學院有這樣優秀的教師感到自豪。   鄭先生的科學精神和人格魅力永遠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六七十年代的科研條件很差,但鄭先生克服困難自己研製儀器,如他製作的測光合的儀器,被師生廣泛應用,並推廣到全國。   鄭老師最為寶貴的是理論聯係實際的學風,他把植物生理學與栽培學緊密結合,開創了栽培生理學方向,對作物高產栽培研究產生了重要影響。   作為農業科技工作者,就要堅持和發揚這種理論聯係實際的作風,緊緊圍繞生產需要確立科研方向,為農業現代化建設作出應有的貢獻。   遺憾的是,鄭先生由於身體原因,六十歲剛過就病逝了,這對SD農學院及我國植物生理學界來說,是個很大的損失。   鄭先生去世後,植物生理生化碩士點的負責人是程先生。程先生也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學者,學識淵博,工作非常認真,治學態度嚴謹,深孚眾望。培養了大批研究生,桃李滿天下。   要報考植物生理生化碩士,須考四門課程,除外語和政治外,專業課是植物生理學,專業基礎課是生物化學。生物化學問題不大,因為我就教這門課。主要是另外三門課,需下大力氣復習備考。   考研的境界如同佛家修煉,首先要心靜。心中隻有一個念頭—考研,所謂“弱水三千,隻取一瓢飲”   我製定了一個詳細的備考計劃,每天按計劃進行學習。在選擇教材和資料時,選擇經典的教材和權威的資料,更好地掌握所需知識。   考研過程中,遇到各種問題,我主動向老師、同事請教,及時解決遇到的問題,提高學習效率。並保持積極的心態,堅信自己一定能夠成功。   考研期間,張建達老師為了照顧我,隻給我安排了較少的教學工作,以讓我安心復習備考。   我每天一早就來到辦公室復習功課,除中午打飯外,一天基本不出門,下午很晚才回家。   妻子也很支持我,家裡一切家務她都承擔了,怕我分心影響考研。   好容易熬到了考試的時間,考場就在我們辦公室所在的樓,監考教師是本校研究生辦公室的老師們。   考完試輕鬆了很多,能安心過個春節了。   春節後開學不長時間,初試成績出來了,我被通知復試,又過了幾天緊張的日子,好容易復試過去,隻等錄取與否的消息了。   由於是在本校,打聽到我被錄取了,但遲遲未下通知書,心裡不踏實。   直到6月份的一天,張建達老師有事要我和他一塊去省城,回來剛進校園碰到一個同事,他對我說:“你的研究生錄取通知書下來了,放在辦公室裡。”   回到辦公室,看著桌上的錄取通知書,我內心久久不能平靜,有激動更有感謝。激動源於自己終於實現了一個塵封已久的心願,成了研究生。   最主要的還是感謝,首先要感謝張建達老師,是他承擔了很多教學任務,才讓我有時間復習應試,有了他的照應,才有我今天心願的實現。   還要感謝我的妻子,沒有她承擔起全部家務,讓我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復習備考中,也不會成功上岸。   我回家告訴妻子,她高興得不得了,立即打電話告訴她的兄弟姐妹,碰到同事就對他們說,孩子他爸考上研究生了。   我考上研究生她覺得很有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