碩士研究生一畢業,植物生SL教研室的Z沐陽老師立即聯係到我,要我參與他科研課題的部分實驗。 當時,Z沐陽、梁錦成和T博鈞三位老師的DM品質育種課題,正在推廣優質DM品種盛豐六號。 盛豐六號DM新品種是由該課題組經過多年田間農藝性狀和實驗室品質性狀的精心選育,終於成功培育出的我國第一個優質麵包DM新品種。1991年8月獲SD省教委科技進步一等獎,1992年10月在中國首屆農業博覽會上榮獲金獎;1993年獲國家發明二等獎。 多年來我國糧庫大量存積的DM多為農民交售的一般DM和混合型DM,形成了一方麵普通DM積壓,另一方麵還要進口專用DM的局麵。例如,加工麵包的DM材料就主要依靠進口,國產麥難以符合DM加工品質的要求。 隨著我國DM產量的逐漸增高,蛋白質含量卻有所下降,如何在不降低產量的前提下,提高蛋白質含量,也是農業科技工作者的研究目標。 因此研究DM產量與品質的關係,改良DM品質的研究有重要意義。 Z沐陽老師見我科研比較勤奮,一直要我做DM品質研究,並且給予我很大的鼓勵。 但遺憾的是,Z沐陽老師和梁錦成老師身體都不好,在我研究生畢業後的兩三年內,兩人先後去世。這樣,DM品質育種課題組隻有T博鈞老師一個人了。 T博鈞老師工作勤奮,把畢生的心血都傾注到了DM品質改良上。 他是DM品質育種研究室主任,SD省農業良種工程DM首席專家,SD省DM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 他在全國率先提出了“超級DM”育種課題,並任該課題主持人。他主持培育出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優質專用DM新品種三個。他組建了達國際先進水平的農業部穀物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 T博鈞老師40年孜孜以求終於守得雲開見月明,他主持完成的“多抗廣適高產穩產DM優豐三號新品種選育技術”研究榮獲2017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我研究生畢業後,繼續在原研究的基礎上,與T博鈞老師合作,開展DM品質改良研究。T博鈞老師每年都提供給我一定的科研經費,再加上我自己主持和參加的省級及國家級科研課題經費,足以支撐我的研究工作。 我研究生畢業的第二年,由於發表了幾篇較好的論文,被破格提拔為副教授,緊接著又被遴選為碩士研究生導師。 帶研究生需要製定合理的學術規劃,包括確定研究方向,設定研究問題,製定研究計劃等。還要設定明確的研究目標,包括研究論文發表的目標,申請研究資金的目標等,擔子更重了。 我在作物類核心期刊上發表了多篇有一定影響的文章後,有個期刊的編輯們發現我是SM科學學院的教師,不是N學院的教師,對我產生了興趣。多次對我發出邀請,要我寫一篇如何專心致力於DM研究並取得成績的科研經歷文章。 我覺得我雖然熱愛自己從事的研究,但成績平平,並未做出應有的貢獻,我不能班門弄斧,吹噓自己。所以,他們每次發出邀請,我都婉言謝拒。他們以為我是謙虛,但我是真的不敢造次。 1999年,我主持的SD省教委課題《SD推廣DM品種加工品質性狀及其改良的研究》,獲SD省教委科技進步二等獎。 提升副教授五年後,我如期提升為教授,次年又被遴選為博士生導師。 博士生導師遴選時,一開始我不敢報,覺得自己沒這個能力,報也是白報。但N學院T博鈞教授和W教授見我沒有報,都給我打來電話要我一定申報。他們說,我在DM品質研究方麵有一定成績,申報肯定成功。 果然,我申報後被遴選上了。 我把這個消息立即告訴了我的同學和親友,讓他們分享我的喜悅。 在此,我要感謝T博鈞教授和W教授,不是他們鼓勵,我真的不敢報。 培養博士生的目標完全不同於本科生和碩士生。本科生教育培養的是基本素質,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碩士生教育培養的是工作技能,而博士生教育培養的是學術技能。 博士與學士、碩士的不同之處,絕非局限於知識積累的深度和廣度,而是意味著更高的要求,特別是創造性的要求。 博士生要時刻關注本領域學術前沿問題,開拓思維、提升學術水平,培養創新研究能力。要經常查閱有關文獻,以便更好地了解學科前沿和專業知識。 我的第一個博士生是TS學院的教師Z春元,當時他已經是副教授,年齡也較大了。 但他非常刻苦努力,每天第一個來到實驗室,最後一個離開,周末也不休息,天天在實驗室裡查資料、做實驗。 寫作水平也好,三年下來,發表了國內外重要學術文章五篇,其中有兩篇影響很大,發表後立即有幾個大學的教授來信請教。他們說,他們正為這個事犯愁,看了我們的文章,如魚得水,有了解決的辦法。 Z春元畢業後,立即被評為了教授。他們學校的職稱評定是省裡評的,那年他們學校評上了六個教授,其中五個是文科的,隻有一個理科的,就是Z春元。 Z春元後來榮獲“TA市第三屆青年科技獎”和TS學院優秀科研成果獎多項,是TS學院第一屆“最受學生歡迎的十佳教師”。 我另一位比較有成績的博士生是Z棕瑋,他是DY省農科院農產品質量檢測實驗室的負責人,擅長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和營養品質鑒定。 由於發表了多篇比較有影響的文章,博士畢業後,很快就晉升為研究員,並擔任碩士研究生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