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都紫府,無邊無際,匯流中洲靈脈,滋養生靈無數。 其中靈島仙山處處,仿佛天成,又似鬼斧神工,星羅棋布,拱衛中心玄山。 相傳太清創派之初,開宗祖師以無上神通,移來靈山無數,用以鎮壓靈穴,又引南海之水,匯靈集脈,在玄都紫府之中各處靈穴支脈處布置島嶼,這才有了太清傳道萬世之基。 玄都紫府中心處,有一陸洲,是太清正宗的山門核心所在,亦是門中長老靜修之所,其上仙山數百,靈峰無算,仙舍連綿。空中有島嶼懸空,亭臺樓閣隱遁於雲間,雖是一派仙家妙象,但平日卻也稍顯冷清。 但其今日卻是熱鬧無比,隻因門中鳴鐘九響,慶賀有弟子煉就上品金丹,舉辦真傳儀禮,金丹大典。 雖不比元神大典,會廣邀四方觀禮,但也算是宗門中極為隆重的事情,凡是玄都紫府在冊弟子,隻要在宗門內的,無什麼要緊事纏身的,都應參加儀式。 當然,宗門又非不近人情,隻消推脫閉關之類,自也不會強求。 但是這等大事,能見著各路長老高人,真傳弟子,乃至掌教真人,對於尋常內門弟子來說自然是欣然願意的,這才有了此時的熱鬧景象。 首陽峰,乃是太清群峰之首,接天連地,其頂直插雲中,猶如一根寶柱雄屹於眾峰之中,故又稱天柱峰。 首陽峰對大多數太清弟子來說,乃是非常陌生之地,隻因峰上許多地方乃是禁止弟子隨意走動的。 但有一處地方卻是例外,那便是去往太清祖師殿的路,此路卻是每位太清門人都輕車熟路的方向。 太清祖師殿前,有一片巨大的廣場,整個廣場以白玉鋪就,大氣恢弘,在大日照耀下,更顯得熠熠生輝,不同俗地,山腰處有煙霞之氣生騰,更顯仙家勝地之風彩氣度。 廣場之上人來人往,當真是熱鬧非凡。日正當空,真傳大典正式開始。 “哐哐。” 仿佛在呼應著他的動作一般。祖師殿中,聲聲清脆的玉磐之聲,驀然響起。 伴著這玉磐聲,尚有各種雅樂,儼然浩瀚天音,匯合一處組成一曲天簌。婉轉悠揚,有繞粱之美,又不失莊重威嚴,在整座山峰間回響。 顧承玄此刻頭戴紫虛太極冠,身穿紫色真傳道袍,滿麵肅穆地站於廣場盡頭。 “轟!” 雲霧翻滾,耀目金光透出,一條大道,貫通內外,蔓延而出,直達顧承玄腳下。 兩旁各站百十餘位弟子,皆有道基境修為,乃是門中內門弟子,其中甚至不乏身著白衣的預備真傳。 “我等拜見顧師叔!” “賀師叔,踏上金丹大道,成八百壽元,元神有望,得大自在法!” 數百人聲,字字句句,匯成一片莊嚴肅穆,攪碎層雲,破除迷霧。 麵前有雲霧翻滾,腳下鋪金光大道,直入廣場正中。 這種莊嚴,這種正大,那無數人意念,匯合數萬年傳承的宗門之威,融成了震撼人心的肅穆與精神。 此情此景,即便是以顧承玄的定力,亦是不由得深吸了一口氣,方才壓下了心中的激動。 顧承玄心中默念道:“古禮賀金丹! 金丹成,大道門。 鬼神為之哭。心劫為之降,待得煙消雲散,方為宗師,有諸弟子賀,有宗門慶。 太清正宗十萬年傳承,也隻有像這樣的大宗門,才會遵行古禮,才有這個資格行古禮! “這隻是第一步而已!” 他心中明白,那些底蘊不深,威名不大的宗門,就算是想行古禮,也沒有資格。 “哐” 恰在此時,玉磐再響。 悠悠蕩蕩散布,仿佛牽一發而動全身。整個首陽峰上下,無數鐘鼓齊鳴,不盡琴瑟佳音,組成一曲天簌,猶如所有寂滅的宗門前輩,亦在冥冥中之為後輩賀。 也是在此時,腳下的金光大道驟然一凝,如黃金般的璀璨,卻又不失之庸俗,反而有說不出莊重之意,好像一步踏上,即入天梯。 灑然一笑,顧承玄舉步而出,落足其上,漫步而行。 一步、兩步、三步。 隨著顧承玄的靠近,廣場上空的雲層,愈發地劇烈翻滾了起來。其中龍吟虎嘯,鳳鳴猿啼之聲,漸至震耳欲聾。 “嗯。” 顧承玄的腳步不覺間頓了一下,旋即若無其事,繼續向前而行。 隔著無盡的距離,山門深處無盡虛空中一座山峰入雲,霧霄煙霞,若絲絳纏繞,若浮雲烘托,洗若天上宮闕,人間福地。 在那個所在,數道目光投來,凝在了他的身上,並無掩飾,那種強者特有的鋒銳顯露無遺。 那種獨特意蘊,是絕頂強者本心氣質化作的實質,實乃他人之所無。 顧承玄心中明白,定是有宗門強者目視此處。 行至中心處,目視了一眼上首玄微真人。 躬身行了一禮,開口道:“拜見掌教真人。” “哈哈哈哈……。好,好,好,你今日能成就上品金丹,老道深感欣慰,望你再接再勵,為宗門爭光。” “弟子定當努力修行,不負真人所望。” “甚好,甚好。” 說完,手掌一翻,精光一閃,一枚青色玉製印章現於手中。 “此枚玉章,代表我太清真傳弟子之權柄,其中用途你當自知,老道便不再多言,此物你必須好生保管,勿要遺失。” “弟子知曉。” “且隨我進殿。” 言罷,玄微真人一改平日慈善,身形莊嚴肅穆地踏入了祖師大殿。 太清祖師殿中央立著四尊高大玉像,正中一道士,麵容模糊,道袍樸素,此為門派傳道祖師太清道人;左為長眉垂胸,懷抱拂塵,紫授道袍的老道形象,是開派祖師玄清子;右則為兩位中興祖師,太淵真君和太霄真君。 再其下兩側,則是數十尊稍矮玉像,是太清正宗傳道十萬載以來所有的元神祖師。 此時殿中一片肅穆,顧承玄跪在蒲團之上,朝門派祖師,開派祖師,中興祖師,各行三拜九扣之禮。隨後,又向各位元神祖師行禮參拜。 待得參拜完各大祖師和元神真人後,另一名道童捧來金筆玉冊,這是真傳名冊,需由顧承玄自己在上麵留名。 玉冊小小一卷,正合童子雙手尺寸,由童子捧著放在顧承玄身前。 顧承玄專心去瞧,隻覺玉冊上空間無限,一個個名字或光明大放,或樸素無光,顧承玄目光越過前代真傳無數人,來到最後,才見到自己所熟悉的幾個名字: 張道初,顧長生,雲夢璃,陳玄章,君劍嵐,姬素心,葉雲真,南宮羽,薑玄生。 顧承玄!顧承玄接過金筆,在最後位置留上自己姓名,玉冊留名,方為門中真傳,從此刻起,太清當代名傳神洲的便是十大真傳了,不過,前三位已然是修成嬰境,少在大千行走了。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童子收回金筆玉冊,供奉回祖師殿香案之上,殿中所有門人長老齊聲恭賀太清正宗再添載道真傳……。 待得眾人恭賀之後,玄微真人上前一步,聲音莊重地開口道:“自祖師立派之始,我太清傳承至今已十萬載有餘,門中無數前輩先賢篳路藍縷,櫛風沐雨,方才有今日之太清正宗,遙想當年,祖師……,汝今為真傳,當承前人之誌,以興太清。” “立派之初,祖師有言,道無止境,達者為師,故也未傳字續輩,僅傳下三字。 一曰:太,為真君之輩; 二曰:玄,為真人之輩; 三曰:景,為尊者之輩,真傳弟子,亦同列此輩,今汝晉為真傳,當有道號,賜其道號:景華。” 至此,真傳儀式便算到了尾聲。所有人陸續退場,直到祖師殿空空如也,隻餘掌教玄微真人和顧承玄二人。 “前幾日你須沐浴齋戒,我也無暇得空,尚未及問你,此番瑤池之行,可還順利否?” “回稟真人,諸事順利,隻是……”,顧承玄也不隱瞞,將北冥妖海之事從頭到尾說了一遍。 “多事之秋啊!承玄,待你傳承功法之後,切不可怠慢了修行,神洲之上,不出千年,必有變故。” 顧承玄聞言點了點頭,“真人放心,弟子省得。” “你心中有數便好。” 不待顧承玄請辭,便聽玄微真人繼續道:“你且來衍道樓三層見我。” 說罷,身形一晃,轉眼間化作一縷雲煙消散在了空中,原來眼前不過一道身外化身而已。
第13章:古禮賀金丹(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