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原始(1 / 1)

草地木天 白馬風凰 2720 字 2024-03-19

原始   小鳥醒了,   對著月亮唱歌。   月亮越走越遠,   模糊了小鳥,   也模糊了自己。   小鳥說,   在林子裡不好嗎?   為什麼蹦出來顯擺?   月亮想,   天上的煙火是蔚藍色的,   那人間的煙火是什麼顏色?   ——白馬鳳凰   馬軍站在衛生間裡小便的時候,知道下麵的又長大了。它不安分,像一隻蓬勃的兔子,要竄出籠子。   走到車站小學後門口,馬軍看見俞糙戴著鴨舌帽,穿著製服,到門衛室裡去了。   他沒看見馬軍,馬軍也沒喊他。心裡納悶:他原來不是在十四中的門衛室的嗎?   馬軍在高一的時候就開始對俞糙沒有好感。   一天上午,俞糙逃課,到馬軍的207宿舍睡覺。中午回來時,馬軍發現自己皮箱裡的三十斤全國糧票沒有了。他問俞糙,俞糙臉一紅,說不知道。   馬軍說,那我向學校報告了。   當天晚上,俞糙的父母親讓俞糙喊馬軍到他家坐坐。   俞糙的父母都是陳州一中的老師,家就在教室宿舍樓。   俞糙的父親身材粗壯,俞糙的母親身材矮小。他們都教高中政治。   一進門,馬軍就喊俞老師,孫老師。   馬軍坐在背靠窗戶的位置,俞老師夫妻倆坐在馬軍的對麵。   馬軍就把丟糧票的事說了一下。   俞老師夫婦很和藹,問了馬軍的家庭情況。   馬軍說,自己家在蘇北,陳州有親人大伯。   俞老師說,有什麼困難給他說,一個孩子在外地,不容易呀。   第二天,馬軍對俞糙說,我不向學校報告了,你給我十斤糧票就行了。   俞糙站在班級的走廊上,說:“我憑什麼給你糧票?隨便你怎麼報告。”   馬軍不再說話,後來向同宿舍的同學借了糧票,也沒有向班主任說自己丟糧票的事。   工作後,他和俞糙相見,行同陌路。   賣豆腐的老由正忙著,嘴裡哼著小曲。   馬軍買了一塊豆腐,又買了一杯豆漿。   “不要糖。”   老由哼著小曲說:“哪能給你放糖呢?要錢啊。我多聰明了。”   老由的豆腐是他夜裡三點起來做的,有豆腐味。他做的豆漿又香又便宜,一塊五一杯,物美價廉。他的攤位前,每天都排著買豆腐和豆漿的顧客。   吃過早飯,馬軍開始了今天的行動計劃:理發、取錢、寫文、出試卷兩份。   他騎車趕到理發店的時候,女店主的店門關著,門上貼著一張紙,上寫:因家中有事,周六、周日兩天不營業。   這家女店主手藝精細,特別是光臉,她每次給顧客都是光兩遍,光過頭遍,再用熱毛巾捂捂,開始二光。臉光過,光鼻子,光過鼻子光耳朵。刀片在臉上小跑,像一陣細微的清風拂過,人清清爽爽的。最後,再用小剪子,把鼻孔裡的鼻毛修剪一下。   每次在她店理過發回到家,劉珊珊總是笑著說,又年輕了好幾歲,給學生家長看看。   馬軍到圖書館的時候,門剛開,隻有一個老人正坐在拐角看報。   《上海文學》頭條是石舒清的短篇小說《長河》。   第一篇《小賣部》,主題模糊。主人公背鍋向欠賬舍巴要錢,沒要到錢,反而被辱、被打。最後拿到錢了,人死了,給背鍋打墳的恰是舍巴。   第二篇《途中》,主題也模糊。主人公阿爺途中向丁為良借草料,看中了丁為良的三女兒燕燕,後討為小兒媳婦。後阿爺和兒子被淩遲處死。燕燕被賣到一官宦家做奴仆,在除夕之夜,趁老爺不注意,她一刀殺死了老爺。正月十六,燕燕被斬殺,結尾出現一個瘋子。   兩文主題隱沒,故事和人物,原始、粗糲、自然、無言。是故事還是寓言?   馬軍剛取完錢,在工商銀行門口遇到董文峰。   “你也取錢?”   “我來查工商銀行卡開戶行。我準備拿千把塊錢投稿,《綠江》詩刊,有稿費。”   馬軍笑了,拍了拍董文峰的肩說:“人家發表詩歌掙錢,你發表詩歌花錢。你不僅傷害了自己,你還傷害了詩歌。”   董文峰說:“我有自知之明,不是莫言,不是賈平凹,又不能給刊物掙錢,誰願意發表你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