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都城裡有三個勢大的商道家族,楊家、王家、崔家。三大家族富可敵國,同氣連枝,祖祖輩輩都有交情,皆起源於洛水河畔。所以每年三大家族都會在洛水上遊一同祭拜先祖,供奉河神,祈求“商道永昌”。 雞鳴時分,三大家族的祭祖隊伍在長信街匯聚。合計三百號人,皆身穿錦緞白袍,十分奢華。侍女手提紅木琉璃燈在隊伍前麵照明開路;男丁們抬著三塊名貴的紫檀木匾,上麵有用金粉混合生漆寫成的四個大字——“祈神祭祖”;馬車在後麵拉著三口紅釉大缸,每個缸裡盛著六萬枚銅錢。而後麵正是三族祭祀的大部隊。 楊家開頭,王家居中,崔家末尾。這樣的排列順序與家族勢力大小毫不相乾,三家實力和地位本就在伯仲之間。楊家是水路販運的龍頭,王家擁有宏都城最好的布莊,崔家在宏都有幾十家酒樓。 祭祀隊伍整頓完畢,開始朝著城關進發。約莫過了半個時辰,這時城門外的青山依稀可見,大批的人馬將要出城。 不久,隊伍行至崇山峻嶺,山野裡麵一片翠色。可唯獨這山路崎嶇難行,路上的碎石硌得人腳疼。不看腳下的,保不齊就會摔上一跤;拉缸的馬車也抖得厲害,左搖右晃的。 見此情況,隊伍前麵的侍女們各自提著一串銅錢,抓起三五個便撒,三步一抓,五步一撒,嘴裡還悠哉地哼著小調:“銅錢撒,銅錢響,各路神仙莫嫌少,此去艱險多保佑” 如果說這是迷信,倒不如說這是老一輩商人留下的習俗。 隨著祭祀隊伍的行進,洛水順著山勢蜿蜒而下,水邊山澗裡出現了白墻黑瓦的臨水漁家。 不久,祭祀隊伍便抵達了洛水上遊。眾人在洛水前安置了三張紅木方桌,上麵擺著楊、王、崔三家先祖的牌位,點著三爐高香。 各家隊伍都擺好了陣勢,祭祀將要開始。按照祖上的規矩來講,“祈神祭祖”時,凡是成年者皆要行三拜九叩之禮。現場莊嚴肅穆,楊、王、崔三家家主先是端起酒杯給祖宗們敬酒施禮,而後各自取下三柱高香,與身後眾人一同三拜。一拜頭,二拜身,三拜腰。 三拜過後,不等九叩。楊毅、王翎、崔昶三人早已按捺不住,爭先恐後地向著洛水中遊跑去。三人皆隻有十三,尚未成年,自然無人管束。 楊毅、王翎、崔昶到了洛水中遊,三家祭祀也完成了九叩。三人望向上遊,祈神儀式已經開始。膀大腰圓的壯漢將牌匾捆在缸上,幾個壯漢用盡全力將缸抬起,投入浩蕩的洛水中,這樣祈神便算成了一半。這時岸上開始跳起了大神,七扭八歪的,三人覺得無聊,便不看了。 一陣和煦的清風吹來,崔昶深吸一口清氣,疑惑地開口道,“如此貴重的匾額投入洛水,難道不會引人偷盜嗎?”楊毅搖頭,表示對此一無所知。“有啊!十幾年前就有”,王翎幽幽開口。楊毅、崔昶兩人紛紛看向王翎,異口同聲道,“講講怎麼回事唄” 王翎直言不怠,“據說,十幾年前我們三家祭祀後,有個自視水性頗高的賊人跳入洛水撈寶。下水時,倒是沒什麼,天朗氣清的,河水也平緩;可沒多久,突然烏雲密布,下起了瓢潑大雨,河水奔騰了起來。起初,並沒人知道祭品遭了賊。直到一個漁夫在洛水下遊,發現了一具光溜溜的屍體,屍體身下正是一塊祭祀的匾額。於是這件事便越傳越神,說是河神發怒,發水淹死了賊人。如此過後,便不再有人覬覦了” 洛水中遊河水碧綠平和,並無多少波瀾,時不時有魚兒遊弋,驚起陣陣漣漪。不知不覺地,三人都感覺肚子有些餓了。 “要不去摸些魚,拿來烤著吃”,楊毅提議道。 王翎道,“好!” 崔昶想了想道,“行吧!” 三人卷好衣袖褲腿,紛紛下水摸魚,但那些個魚兒卻生得機靈,死活不讓人抓住,左搖右擺的。 隨著一陣清脆悅耳的口哨聲傳來,洛水上蕩起了陣陣漣漪。眾人抬頭望見,一個老漁夫腰撐著竹筏漫遊在洛水河上。不一會兒,就有魚鷹上筏,吐露出了肥美的大魚。老漁夫給魚鷹喂了小魚,將大魚撿進魚簍,隨即撐起竹筏朝著岸邊緩緩而來,綠波蕩漾間,悄然而至。三人見狀,便想找漁夫買魚。 老漁夫靠岸停泊,見三人立在岸邊,便問道,“三位少爺可是要買魚?” 楊毅道,“嗯,要三條大魚” 老漁夫看向魚簍開心地笑道,“嘿!正好有三條大魚!十文一尾,一共三十文” 崔昶、王翎倒覺得大魚便宜得很,而這時楊毅卻犯了難。 老漁夫見眼前的少年犯難,生怕他不買,趕忙問道,“嫌貴啊,那八文錢一條怎麼樣?” “楊毅,你別亂殺價啊!十文錢一條已經很公道了”,王翎有些氣憤。崔昶也是眼神古怪地看著楊毅。 楊毅見狀,連忙解釋,“不是這樣的!我沒想殺價,我隻有些銀子,沒有銅錢”隨即,看向漁夫道,“老爺爺,我給您一兩銀子,您給我三條大魚,行嗎?” 老漁夫先是一愣,以為眼前的少年在蒙他,直到楊毅將一兩銀子掏了出來。漁夫接過銀子,頓時笑得合不攏嘴,二話不說就將魚簍給遞了過去。楊毅取完三條大魚,剛要歸還魚簍,卻隻見那漁夫頭也不回地就往村裡跑。 如此,三個少年開始分工烤魚,楊毅將魚開膛破肚,漂洗乾凈,最後用木棍穿好;與此同時,崔昶跑到田坎邊偷摸地薅了一把稻草;王翎在田間地頭亂竄,撿拾散落的柴火。萬事俱備,生起篝火,烤上大魚。楊毅、王翎、崔昶坐等魚兒考好。火勢漸旺,烤好的魚兒金黃酥脆,香氣撲鼻。這時三人肚裡的饞蟲早已被勾起,不管不顧的,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拿起肥美的烤魚就是大快朵頤。不一會兒,三條大烤魚就成了些零散的骨架。 飽食過後,便有困意襲來,三個少年昏昏欲睡,不過一陣清風拂麵,瞬間就被激起了精神。三人見祭祀隊伍開始返程,二話不說,帶著有些焦糊的烤魚便往回趕。 待到歸隊,三人同時將烤魚遞給了父母。楊毅將略有焦糊的烤魚遞給了父親,楊天風見狀,滿臉嫌棄地擺手;王翎還沒有把烤魚遞過去,父母就紛紛搖頭,十分抗拒;崔昶見父母避之不及,而侍女清暉正兩眼放光地看著自己。崔昶便隻好把烤魚遞給了侍女清暉。清暉見狀,一把就接過了烤魚,埋頭就吃,不管不顧的,弄得滿嘴油是油。崔昶疑惑地問道,“好吃不好吃?”清暉嘴巴吃得鼓鼓的,卻還連連搖頭,“唔~公紙介魚不好粗” 李文君見楊天風不願嘗試,於是從楊毅的手中接過烤魚,嘗了一口,隨即微微頷首道,“嗯,很是鮮香”,於是將魚遞給了楊天風。楊天風嘗後,回味了片刻,旋即大笑道,“哈哈!不愧是老祖宗發家的地方,這魚不錯啊!”崔昶的父母見狀,趕忙伸手去搶清暉手裡的烤魚,爭來奪去的,搶成了一團;王翎的父母見狀也是互相爭搶,誰也不讓著誰,“給我!”“不行,給我!”...... 一場嬉鬧持續不久,三家準備返程歸家,崔家在前,楊家最後。將離之際,楊毅轉身看了眼洛水。此時的洛水之上,綠波蕩漾,年輕的漁夫撐著竹筏,魚鷹吐著大魚,漁夫下筏上岸,提簍歸家,而洛河之水不停流淌,生生不息,又有些神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