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遠哥。” “九哥。” 迎麵過來的是唐秉義和趙延中兩人,年齡也是比常明遠略小,也是從小到大的兄弟。 “嗯,咱們進三山門。” 都是從小到大的兄弟,常明遠也不和眾人多客氣。 陸家兄弟二人,趙延中,唐秉義,費四費尚賢,這五人加常明遠是這個腳夫群體的核心。 還有幾十人是外圍,現在多半四散躲藏。 眾人輕身走路快捷無比,都有一雙磨出老繭的大腳板,貴人們要坐轎坐車的路程,對他們來說輕鬆無比。 一路說笑著便進了三山門。 過這門時常明遠還著意看了幾眼。 這門後來叫水西門,隻剩下個遺址碑和公園。 城門,箭樓,甕城,都被拆除了,連內外秦淮河也不再貫通。 現在的情形和後世完全不同。 當然沒有車水馬龍和高樓大廈。 但商行林立,人煙稠密,各種船隻沿著河道直入內城,也別有一番況味。 進入內城後也明顯和外城不同。 外城尚有不少草房和貧民窟,內城就隻有各條街道,不僅全是瓦房,還有不少院落,二三層的樓房也不少見。 畢竟是幾十年京師,二百餘年陪都。 當然也是因為三山門到三山街,再到大功坊,貢院,國子監,除了皇城宮城外,這裡原本就是南京最為精華的地方。 到了崇禎年間,宮城和皇城不少地方年久失修,宮室甚至有不少倒塌的,但三山街這一帶比國初時又繁華了百倍不止,常明遠雙眼所見,已經可以說是大明最為繁華之處了。 眾人快到貢院時,秦淮河畔的風景又是一變。 二層和三層的酒樓變多,還沒到響午,已經有不少客人進入其中。 費四看了一眼,撇嘴道:“都是些外地土佬兒,先在這酒樓吃飽喝足,吃罷酒就急不可耐要上花船。過了午就迎客的姐兒,在秦淮河上最多三流。” 唐秉義一臉羨慕的道:“我就想哪天有錢在這些酒樓好好吃一頓上席,聽說這些酒樓有不少還是太祖爺年間修建的。” 常明遠笑道:“傳言不虛,有些大酒樓是太祖年間修的。” 貢院到皇城附近的幾十家酒樓,確實有不少是朱元璋年代修建。 老朱當時缺錢的厲害,一邊限製官員消費,一邊修酒樓賺外來商人的錢,也純屬無奈之舉。 “你們這些外行。”陸世發不屑道:“哪有去酒樓的,真正好去處是貢院到國子監,莫愁湖一帶的河房。” 陸世發說的無疑是對的。 秦淮河兩岸有不少河房,庭院深深,花木茂盛,山石嶙峋,從外看就精致漂亮的很。 此時寂寂無人,到了黃昏之後燈籠亮起,河岸兩邊熱鬧非凡。 而且往來的都是官紳和士林中的風流才子,普通商人之類的,有錢也未必得到上等河房的款待。 秦淮風月被炒作起來就是明中期後國子監綱紀廢馳,大量監貢生跑到這邊來坐監,這幫人家底比普通人厚實,坐監無聊時隻能追歡買笑,秦淮河畔的河房裡名妓代代相承,可不就是這幫讀書人吹捧出來的。 這股風氣發展到明末,上到勛貴侯爵,下到士林名士,風流才子,無不以納娶名妓為榮。 今天撫寧候納的是名妓寇白門,還有錢謙益和柳如是,吳梅村和卞玉京,冒襄和董小宛……一出出悲歡離合的情愛大戲,配上詩詞歌賦和王朝顛覆的背景,惹的後人神往不已。 但在常明遠現在看來,鼎鼎大名的秦淮河就是條普通的河流,無非兩岸熱鬧繁榮一些。 至於河房裡的名妓…… 常明遠瞟了一眼那些精致的小院,不知道顧橫波,柳如是,卞玉京,董小宛等人是否都尚在。 …… 午時前後,眾人抵達撫寧候府。 候府外已經熱鬧的很。 大功坊一帶住著的都是勛貴,庭院深深,朱門大戶。 外間的街道俱是青石板路,寬敞整潔。 比起臟汙的江東門貧民區完全是天地之別。 平常時常明遠這些人是沒可能到這裡來,朱門大戶,各家裡的豪奴都是以百人起步,哪需要雇傭腳夫? 怕是剛接近一些,就會有家大戶的豪奴出來攆人了。 這些人背倚朱門,別說腳夫之類的下等人,便是打行的人,有字號的地痞無賴,或是衙門裡的差役,吏員,等閑都不敢惹他們。 今日算是難得,撫寧候府要擺大場麵,自家的仆役要在家裡幫手,寇白門的嫁妝好幾百抬,雇傭的腳夫自然也是多達數百人。 費四昨天就報了名,到管事跟前領了籌,眾人此時便持籌到劃定的區域等候。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剛到腳夫聚集之處,陸世發,陸世榮,唐秉義,趙延中等人都麵露狠戾之色。 對麵也有幾個滿臉陰沉的漢子迎了上來,四周好幾十人都是同時起身。 常明遠麵色不變,內心卻也是殺意彌漫。 對麵中間的幾個就是許六和許七兄弟,這兩人都是蘇州人,打行出身,年齡三十餘歲,常在江湖打滾的人,身上滿是陰沉狠戾氣息。 這幾人身量體形都是中等,看起來威脅不大,但常明遠記得那日動手的細節,知道這幫人不可小覷。 許家兄弟等人久在江湖,手頭人命也不止一條,身手靈活,出手狠辣,毫無顧忌。 再配上暗甲和上好兵器,普通腳夫遠不是其對手。 眼看常明遠等人也迎上來,人群正中的許六眼中露出猶豫神色,再扭頭看看四周,撫寧候府的管家執事等人就在眼前不遠。 許六擺了擺手,停下了腳步:“算了,今日不與他們計較。” “來呀,個狗日的,老子今天和你們再較個高下。” “有種來單挑,是漢子的一對一拚個高低上下。” “上次也就是人多還偷襲,這幫沒卵子貨哪敢單挑。” 費四和趙延中,唐秉義,陸家兄弟都是街頭長大,也知道和許六一幫人不可能善罷乾休,此時不免各種汙言穢語向對方噴過去。 對方幾個核心人物俱是蘇州人,臟話自然也會罵,但蘇州吳語底子就是輕聲細氣,如何能與南京人的江淮官話在臟話上一較高下? 完全是大敗虧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