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彭城破(1 / 2)

  第139章 彭城破

  次年開春,楚軍南下。

  從齊地轉進楚地沿途的過程中,沒有遭受到任何激烈的抵抗。

  他們經過陰平縣時,被熊心封在此地的陰平君是主動打開城門。

  城內百姓亦沒有露出畏懼的神色,反倒試探著走近楚軍士卒,想要向他們問詢自己曾追隨項羽的親朋如今的消息。

  見著這和諧的一幕,項羽不由得拍了拍烏騅,感慨道:“征戰三載,我就沒打過這麼輕鬆的仗,這幾天算是長見識了。”

  陳洛在邊上頗為認同地點了點頭。

  按照常規思路來說,一場戰役越到後麵,應該是越艱難的,純純是在比拚意誌、裝備、後勤了。

  因此他們出兵的時候,甚至已經做好遭受熊心的阻擊的打算,每前進一百裡,便會戰死無數士卒。

  結果就這?

  與他們料想中的情況可謂是天差地別。

  從齊地進入楚地,他們軍隊沒有減員,反倒是補充了三四千新生力量進來,屬於是人數越打越多,等到彭城的時候,說不定可以擴展出一軍來。

  “按照這個速度下去,即使在此地休整一天,我們六七日便可抵達彭城,士卒還可以保持最佳狀態。”估計一番後,項羽嘴角微微上揚。

  這些時日特麼能叫打仗?

  和鹹陽休憩相比,隻怕也不遑多讓啊!

  按照後世的說法,他們這一趟是帶薪旅遊了屬於是。

  六日後,彭城。

  “楚人不打楚人,勸汝等速開城門。”

  “安澤侯前些時日所撰寫的檄文沒看過嘛?那熊心罪行累累,就是商紂王那樣的暴君!”

  “項氏對楚國怎麼樣,諸位心中該有考量。項氏從未負過楚人。”

  “你們不投降,漢王來了,他可不像項王這麼講道理,到時候你們可沒有好果子吃。”

  之所以他們對彭城圍而不攻,隻是大聲勸降,是因為項羽不想在楚地多造殺戮。

  哪怕歷史上有屠城和坑殺降卒行為的項羽,那也是針對秦人、齊人,從未對楚人這麼乾過。

  更不用說現在的項羽,是對普通百姓多了憐憫之心。

  當然,他也是一路上嘗到了“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甜頭,能平穩地接收楚地,何必要再大動兵戈呢。

  不得不說,這攻心之計是起到了效果。

  在絕大部分楚人心中,項氏確實留下的是頂好印象,哪怕項梁率軍出征大敗,葬送了無數士卒,但經過陳洛一篇《數“十罪”檄熊心文》,徹底調轉矛頭,那都是熊心瞎指揮導致的!

  大概是距離產生美。

  項羽被封為翟王,離楚地太遠,因此生活在熊心的統治下,這兩年稍有不如意的楚人便會是想“項氏若在,何至讓宋義霍亂朝堂”。

  現在項羽殺回來了,他們還需要猶豫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