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長安朝堂的變化(1 / 2)

  第293章 長安朝堂的變化

  代地與關中的景致頗有不同。

  往往到了九月,夜裡的氣溫逼近零度,次日清晨出門,枯草上往往結著一層薄薄的白霜。

  要知道在長安,甚至到了九月末都有穿著單衣在集市閑逛的人,他們還會說自己被擠出了一身熱汗,若是不那麼顧忌他人眼光,更是光著膀子,將外麵脫掉的衣裳搭在肩膀上。

  代地山野間的樹木,葉黃、葉枯、葉落,開始到結束的流程似乎隻需要一剎那,往往快得讓人有些反應不過來,仿佛一場秋雨就把它們連帶著樹上的蟬鳴全部打了下來。

  而且在代地的北邊,已經是稀樹草原的模樣,隻是大部分百姓按照千百年來的傳統,依舊固執地選擇在那並不肥沃的黃土地上耕作,但少數人因地製宜選擇放牧,故而出現了更南方以及關中地帶絕對看不見的成片牛羊。

  陳洛最初來到代地的時候,對於這些與長安、楚地迥異的生活環境頗為不適應,加上劉樂不在身邊,往往清晨衣服穿薄了,出門凍得一哆嗦,才急急忙忙回到屋裡加上一件內襯。

  現在他待了四年,對代地漸漸熟悉起來,知道一場秋雨一場寒,該在合適的時候添衣保暖、烤火驅冷、吃羊肉避寒。

  反而長安在自己的記憶裡沒有那麼清晰,在腦海裡回想起來,通常帶著一層灰蒙蒙的濾鏡。

  這幾年中,陳洛收到長安的信件並不多。

  在最開始來到代地的時候,倒時不時有人從長安寫信來關心問候自己,四年過去,他回想一番,這幾個月從長安寫來的信件屈指可數。

  唯數不多有印象的是張蒼向自己抱怨,說地方上有官員開始與豪強勾結,案例還不止一起。

  將封紙拆開,陳洛取出裡麵的信將。

  不過它並非私人信件,而是官方的通告文書。

  “天子欲臨北地巡狩,需安排好招待事宜?”陳洛看完全文後,默默念道。

  放下文書,他揉了揉下巴。

  這是劉盈今歲第幾次離開長安了?

  記得年初的時候,劉盈就回沛縣,在沛宮待了一陣,理由是思鄉戀舊,欲與鄉民同樂,還免除了沛縣與隔壁豐縣三年賦稅,說讓他們沐浴天子恩澤。

  當時劉樂專門寫信過來,對自己吐槽這事來著。

  天子頻繁離開京畿之地,並非什麼好事。

  不過陳洛很能理解劉盈的心態。

  劉邦留下的安排確實沒有什麼毛病,在劉盈繼位之初,各方勢力在明麵上都不敢輕舉妄動,保持著平衡,朝堂運轉沒有出現任何毛病。

  隻不過再完美的體係,終究需要人來維持運轉,其中“零件”的缺失,是需要安排合適的替補。

  若是劉盈學會他阿父一半的權術,會玩平衡之道,那麼這套體係長期維持下去,倒沒有什麼問題。

  可他並沒有那樣的心術。

  大漢十六年冬,舞陽侯樊噲於府中因病去世,太尉之位空缺。

  他在擔任太尉的一年多裡,常因為臥病在家,而未上朝。

  不過他上不上朝,管不管事,其實沒有那麼重要,重要的是太尉的位置,必須要有像樊噲這樣的人來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