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叔孫通坐下後不到一刻鐘,朝堂上便開始了爭論。
  劉盈駕崩了,皇位上空無一人,但大漢的車輪仍舊滾滾向前,該由誰來執鞭?
  如今與大漢十五年可謂天差地別。
  當時大漢有非常明確繼承人,而且劉邦在駕崩前做好了種種安排,確保權力平穩過渡。
  可確保當時安穩的條件,現在一個都沒有。
  別說太子,劉盈連嫡子都沒有,而且在去世前的半年內,上朝次數屈指可數,沒有做出相關的安排。
  麵對幾乎沒有限製條件的繼承人之位,眾人蠢蠢欲動。
  像叔孫通這樣超然於外的官員很少見,絕大部分人都有著立場,需要為自己的派係去爭取足夠的利益。
  現在他們擺在麵前的,乃是扶立新皇之功。
  如果成功,那麼留下的福澤恐怕他們吃一輩子都吃不完,還能讓子孫吃上兩三代。
  這誰能不眼紅?
  “先帝駕崩,我認為當從先帝的幾名庶子中挑選有才德之人,繼承大統。”率先站出來的這人,乃是京兆尹,姓盛,在長安城內算得上一方人物。
  不過他的提議,並沒有得到多少附和。
  真正的大佬可都還沒發話呢!
  左丞相陳平瞥了他一眼,淡淡道:“盛京兆,幾位皇子年歲最大的不過八歲,最小的方才三歲。
  敢問盛京兆,你在這個年歲,可否找夫子發蒙了。
  而這幾位皇子若是在這個年齡登上天子之位,誰來負責教導他們學習治理天下,誰又能確保他們能在處理政事的時候不出錯呢?”
  說這幾句話的時候,陳平語氣鏗鏘有力。
  他這可不是在詭辯。
  少帝登臨帝位,本身就是對天下不負責任。
  一個六七歲的孩童,哪怕再過聰穎,讓他去處理那些錯綜復雜的政事,理清其中的利益關係……說實話,他能有耐心將一篇兩三千字的文書讀完就算不錯了。
  當然,陳平之所以振振有詞地提出這些觀點,更重要的是劉盈的這幾名庶子,與功臣派沒有什麼關係。
  如果曹皇後誕下的皇子活著,哪怕現在隻有兩三歲,那陳平都會毫不猶豫地選擇支持他登上帝位。
  皇子背後母族的身份,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屬於他們登臨帝位的隱藏助力。
  劉盈的背後如果不是站著呂氏,站著楚王和陽夏侯,站著沛縣故舊,那麼以他的性格,從太子走上皇位,恐怕會多出不少坎坷。
  當下這幾名庶子的母族,都隻是一些中層官員,他們是憑借著天子姻親顯貴,並非女兒因為他們才得以嫁入皇家。
  按照功臣派原先的想法,是不希望後宮中有人能威脅到曹皇後的地位,影響他的子嗣繼承皇位,沒想到變成現在這樣的情況。
  那幾名庶子的母族與功臣派沒有什麼牽連,所以陳平是不希望他們登臨帝位。
  右丞相審食其站起身來說:“陳丞相的話有些道理,但是不讓諸位皇子繼位,莫非你覺得還有更好的人選?”
  他和功臣派的利益不同,靠著呂雉賞識發家,必須為呂氏發聲。
  在劉盈執政的這兩年多裡,呂家兄弟扛不起大梁,於是功臣派再度起勢,將他們壓了一頭。
  隻是劉盈不想大規模任免官員,因此朝堂明麵上的局勢暫且看著像是均勢,實際呂氏已經日薄西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