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壽宴結束,回京述職(1 / 1)

2024-01-30作者:靈麓夜行 第387章壽宴結束,回京述職 又過半個時辰。 略感疲乏的韓信扭過頭去,望向曾孫,“阿緯,我先回房休息了。” “唯。”韓緯連忙點頭,“我攙著您老回去。” “不用,我未老矣。”韓信擺了擺手,接著望向陳洛,又是一陣恍惚。 剛才交談之時,對方舉手投足間自信的氣質,像極了當初的江寧。 若不是存在著某個明顯的區別,他恐怕會以為是江寧重生了。 嗐,自己大概是想多了。 以江寧的水準,大概率無法答上我剛剛提出來的那道問題。 其實韓信和陳洛之間存在信息差。 畢竟在他看來,麵前這位陳伯玉乃是第一次解答自己的問題,便輕輕鬆鬆地避開了設問中的那些陷阱,表現得甚至比漢初的那批名將都好,哪怕剛剛隻屬於紙上談兵,亦可以從中看出一個人對戰爭的理解。 這是韓信的視角。 而在陳洛看來,自己以前沒有做過“原題”,但經歷了無數輪“真題模擬”,對於韓信設問中的大部分陷阱已然明了,哪怕沒有演化出解題的公式模板,但基本的套路卻是摸得清清楚楚。 於是兩方的認知出現了偏差。 在潛意識裡,韓信便將這位“陳伯玉”的軍事能力往上劃了近半檔,單理論上看,乃有名將之姿。 當然,戰爭並非將理論學得透徹,便能夠戰無不勝。 很多戰例是不能用軍事理論進行解釋。 比如八百人追著十萬大軍打。 比如四十萬大軍圍城,隕石天降。 比如推進至敵國腹地,君主下令撤退。 再比如…… 初出茅廬的韓信當年同樣認為戰爭就是在戰場上取得勝利,擊潰敵人的軍隊,殺死敵人的主將,奪下一座又一座的城池,直到後來,江寧告訴自己,有種東西叫做“政治”。 在戰場上拿不到的東西,可以通過政治手段輕鬆奪取。 就像熊心愚蠢的分封手段,加上後續的迷之操作,讓楚國滅亡得比興起更加突然。 “年輕人,多學學你的曾叔祖父,兵事,沒有那麼簡單啊。”在離開之前,韓信想了想,緩緩開口道。 有些事情自己不好明說,到時候重新撰寫《淮陰兵法》的時候,在上麵專門單獨開個篇目,去點醒一下即可。 “我會好好效仿……嗯,曾叔祖父的。”陳洛有些拗口地答道。 韓信笑了笑,“你學到七成,再去軍中切身實地得待上三五年,那在史書上留下名將的稱呼,不會有什麼問題。” 聞言,陳洛再度誠懇點頭。 別說學七成,我曾經可謂是學到了十成十,在模仿陳洛比賽中足以拿到冠軍,也沒瞧見哪個史官誇我是當世名將啊。 待到韓信離開屋內,屋內其他人皆是圍上來。 “一路和伯玉相處,並未發現伯玉有如此軍略,我這實屬有眼無珠啊。”一名陽夏陳氏子弟如此感慨道。 陳旭同樣附和一句,“平日與伯玉交談,嘆服於博聞廣見,見伯玉賑災處事,嘆服於條理清晰。 沒想到如此種種,皆隻是伯玉的一小部分罷了。 我原以為世上沒有全才,現在看來是我不理解天才啊。” 送韓信出會客廳走了一小段路,然後被趕回來的韓緯亦是擠過來道:“伯玉兄,剛才我跟曾祖說了我的想法,結果曾祖就喊我走……所以我錯哪了?” “伯玉兄……” 聽著耳朵旁邊這群年輕人嘰嘰喳喳,充滿活力,陳洛覺得自己受到感染,至少年輕了……六七十歲。 他嘴角微微上揚,淡淡笑道:“淮陰侯這是出於對後輩的關心,願意提點一二,我可遠遠沒有你們說得那麼誇張。何況東升說我是全才,那我就更當不起這個名頭了。 就連陽夏文貞侯都算不上全才,那我又怎麼好意思稱自己為全才呢? 對了,文卿剛才與淮陰侯是怎麼說的,我來與伱分析一二。” 陳洛這番話不卑不亢,謙遜有禮,瞬間又贏得了屋內陳氏子弟和韓氏子弟年輕一輩的不少好感。 原本因為陳洛受到陽夏侯何太康侯同時看重,略有不忿的那些陳氏子弟,此時亦是心服口服。 而韓緯將自己解答問題的軍略說出,陳洛便一條條地進行分析,告訴對方存在什麼毛病,有理有據。 要知道韓緯的思路屬於最普遍的思路,屋內大部分人的想法基本上都限製在同樣的框架裡,隻是他們沒有公開表達出內心的想法。 直到聽完陳洛的解釋,他們老臉一紅。 原來自己的構思簡直狗屎。 存在的問題比蜂窩上的孔洞更多。 若是真在淮陰侯麵前說出來……罷了,淮陰侯大概是沒有精力來罵自己這麼一個廢物。 而韓緯死死抿著嘴,總算明白自己提問的時候,為何曾祖臉上掛著一副無可奈何的表情,以及之前那句“所幸大漢太平無戰事”是什麼意思,

如果天下紛亂,那麼自己掌兵隻怕會是一場災難,白白送斷性命。 所幸大漢太平啊。 韓緯眼中帶著幾分蕭瑟,嘆了口氣道:“多謝伯玉兄指點,我現在清楚的認識到了自己,以後不會懷著指揮大軍的白日夢了。 要是將來朝廷決定與匈奴作戰,我現在多打熬幾分力氣,到時候去當個沖鋒陷陣的百夫長吧。” 一位少年的將軍夢慘遭擊碎。 不過現在認清自己,比起未來在沙場上明白自己能力有限,顯然幸運得多。 畢竟某位大明戰神走到了土木堡,都沒意識到自己前麵的操作全是瞎搞。 “文卿倒不必灰心,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就像陽夏文貞侯與酂文侯比內政,與淮陰侯比軍略,與楚武烈王比勇武,他是比不過的。”陳洛勸慰一番。 “嗯,好像有些道理。”韓緯歪了歪頭,“若是陽夏文貞侯與酂文侯比軍略,與淮陰侯比勇武,與楚武烈王比內政,那就全是長處了。咿,我悟了,多謝伯玉兄開解。” 陳洛一愣。 你這是悟出來了個啥?

不過看著韓緯的臉上露出陶醉的笑容,想了想,他還是決定閉嘴。 反正自己剛才的話是把對方往好的方向開導,總不可能搞出什麼亂七八糟的情況吧?

再去屋內眾人交談幾句,這次拜訪便以一場晚宴結束。 三日後,淮陰侯的正式壽宴開始。 這場壽宴的規格相當離譜。 大漢諸侯、列侯、千石以上的官員,全部派人送來了賀禮,無一例外。 活到百歲,在古代本身就能視為祥瑞。 何況作為開國元勛,大漢軍方的代表人物,韓信當世地位極高,尊貴程度僅次於天子。 漢武帝從長安千裡迢迢運來的賀禮,裝滿了整整兩百口沉木紅漆箱。 從高山上的奇石再到海底的夜明珠、珊瑚樹,從當今官窯燒製的瓷瓶再到商周時期的青銅鼎…… 黃金在這些物件麵前,不說廉價,但真要發生“零元購”的話,搶黃金被發現了,大概是關入牢獄,搶這些物件,大概連進入監牢的機會都沒有。 而此時此刻,陳洛坐在整個宴席會場中間稍稍靠前的位置,隻能遠遠望見韓信,聽對方出麵簡略地講幾句話。 沒辦法,哪怕他是陽夏陳氏子弟,但大漢百餘位列侯以及十幾名諸侯王派過來的親信,總不可能安排到後麵坐著。 至於兩千石官員的使者,同樣需要給上幾分麵子。 單純給這些人排座次,就得耗費不少精力。 當然,若真有人對自己的位置感到不滿,大概也不會直接說出來。 畢竟這是韓信的壽宴,鬧起事來,不免會被周圍眾人在心裡打上一個不穩重的標簽。 在這樣的情況下,陳洛樂得清凈。 韓信沒待多久,便已經退場,顯然他還是不喜歡這樣過於熱鬧的環境。 淮陰侯不在,賓客倒不需要過於端著,擔心失儀,於是宴席氣氛輕鬆下來。 恰好陳洛吃飽喝足,便自顧自地在會場內四處溜達。 在這過程中,他還發現了個頗為有趣的“解悶”方式。 不少列侯與諸侯王可能沒辦法親自前來淮陰賀壽,但派來的使團內,肯定會有家族子弟,大漢的開國徹侯,陳洛不說全部相熟,至少和絕大部分打過交道,剩下那些同樣有照麵。 隔著兩三代,血緣關係還不算遠,爺孫之間的樣貌有幾分類似,並不奇怪。 故而陳洛憑借記憶,去認一認那些故人的後輩,再找理由上前攀談,去確認對方的身份。 “閣下一表人才,敢問乃是寧地龍氏子弟?” “見之勇武,閣下想必是東茅鐘離氏吧?” “我見兄臺頗有眼緣,來敬你一杯,敢問這次是從何而來啊。” 若是那人回答是,那自己就驚喜地接上一句“久仰久仰”,再暢聊一陣,與對方推杯換盞。 哪怕對方搖頭,陳洛同樣不會尷尬。 畢竟他陽夏陳氏子弟的身份擺在這裡,在朝中又頗受重用,單純的攀交情,沒有誰會冷臉拒絕。 陳洛一共猜了十七次,倒隻錯了兩回。 其中還有一次錯誤的原因,是那兩家侯府聯姻,對方樣貌與母親更為相似。 甚至放寬標準,他最多隻能算猜錯一次。 陳洛猜身份的行為雖然隻是遊戲之舉,但也並非無的放矢,

他四處攀談的效果,非常明顯。 待到宴會結束,不少人都眼熟他的麵容,記住了“陽夏陳氏,陳珣陳伯玉”這個名號。 陳洛這是先默默混了個臉熟,在他們心中種下了一顆種子。 哪怕這批人中半數未出仕,平日隻在自家的封地上待著,但他們終究屬於大漢頂級的權貴世家,或許單獨一人的能量不能成事,但想要壞事,並不困難。 至於日後這顆種子是否需要澆灌,生根發芽,那再根據實際情況去研究判斷,但隨手下一步閑棋,又不需要耗費多少精力。 曲散人漸離,空氣中彌漫著醉醺醺的酒味,陳洛安穩坐回到原來的位置,旁邊的侍從見他指了指輩子,便端著酒壺打算上來添酒。 “不喝酒,替我倒杯茶吧。”陳洛輕輕搖了搖頭,目光清澈透亮。 ———— 【貼吧·歷史吧】 【樓主:水貼升級,大家夥認為《淮陰兵法》【漢武時期版】是淮陰侯韓信所著,還是後人托名的偽作?】 1樓:陰贗頂針,鑒定為純純的盜版。 2樓:樓上簡直隨堂小測滿分!我在廁所直接笑拉了。 6樓:正經討論,我覺得《淮陰兵法》版本流傳太多,我記得考古出來的版本就有三四十種版本吧,而且很多版本內容大相徑庭,要說哪個版本屬於盜版,學界至今尚未完全定論,但如果說《淮陰兵法》【漢武時期版】有那些疑點,我覺得是可以討論一下的,我先拋磚引玉——首先,漢武帝剛登基的時候,韓信就已經九十五歲,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在這個年紀,他有必要,有精力再寫一本《淮陰兵書》嗎? 9樓:萬一兵仙他老人家想搞個《淮陰兵法》plus百歲專屬紀念版呢?所以在漢武帝時期再專門寫一冊。我這麼一說,是不是合理多了?

10樓:你以為賣手機呢?

21樓:6樓的思考角度很有意思,我也來說說自己的拙見。《淮陰兵法》版本雖多,但總體篇目基本固定,比如操令篇、軍陣篇、旗號篇,講的是練兵的法門,諸多版本裡的的內容雖然會存在差異,但一定會有它們,而《淮陰兵法》【漢武時期版】,裡麵多出來的政治篇,講述的是站在政治角度攻擊敵軍主將,瓦解敵軍戰鬥意誌,雖然寫得精彩,但在之前諸多版本中從未出現過,而且個人認為不符合兵仙的氣質風格。 22樓:樓上說得有道理,風格才是最大的漏洞,我覺得韓信行軍打仗,趕路一定要有好鞋,好鞋認證,請加微信KFCv50yuan。 23樓:廣告狗,給也爬!

26樓:蚌埠住了,這買鞋哥居然不是機器人。 157樓:話說陳濼教授不是專門研究秦漢史,而且玩貼吧嗎,把大佬@過來一下問問他唄。 161樓:@千載悠悠身後名,召喚大佬。 173樓:來了,關於《淮陰兵法》【漢武時期版】,最近考古發掘了一批史料,具有突破性的進展,我正在寫專門的研究論文,若是有了結果,到時候會通知吧友們的。 174樓:膜拜大佬,期待論文,好耶。 175樓:好耶+1。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