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太平軍10萬大軍打武昌(1 / 1)

此時的太平軍,可沒有石達開強大,他們還在大路上奔跑。離開長沙後,太平軍經寧鄉去往益陽。   太平軍從長沙向北,順著湘江就可以殺入洞庭湖,為什麼走了很長的陸路,繞了個大彎往西北先攻益陽,再從資水進入洞庭湖?   原來長沙圍攻失敗後,太平軍高層開會,大家又開始慌了,最後還是楊秀清,提出經益陽前往常德,再從常德占據湖北荊襄地區。   之所以選擇這樣走,是無奈之舉,太平軍也想走水路,可是這時候的問題,是他們沒船。   他們在全州搶來的船隻,全折在江忠源手裡了,長沙打不下來,沒有水上交通工具,就沒辦法利用湖南的水係快速行軍。   太平軍運氣又回來了,益陽有很多船。   華夏二年12月3日,太平軍前鋒,蕭朝貴到達益陽城外,此時的益陽還是個縣,知縣是李鴻章的弟弟李瀚章。   這哥們聽到太平軍進入益陽地界,早撒開腿跑長沙去了,隻有五百團練在城外白馬山,跟太平軍意思了一下,一觸即潰。   清軍退退退,太平軍自然是進進進,蕭朝貴經資江劉公灘水淺處,徒步過河,輕易拿下了益陽城。   太平軍進城後,照例燒廟宇,並開倉放糧。剛走完流程,屢敗屢戰,大清忠臣向榮,帶著追兵,又又又來了,囤兵城外陸賈山。   向榮都是火槍怎麼辦?太平軍火槍彈藥已經用盡,蕭朝貴的回答是,沒有火槍怎麼打?擼袖子,刀在手,跟我走,那就肉搏!   沒錯,用冷兵器對戰火槍,這需要大無畏精神!蕭朝貴當然不缺勇氣,見到手下敗將又來送經驗值,也不客氣,分兵三路進攻陸賈山,力摧敵陣。   蕭朝貴如視天光破雲,率軍沖鋒,不懼刀槍所阻,登鋒履刃,何妨馬革裹屍。   蕭朝貴的勇敢,可用斷劍重鑄之日,便是英雄重來之時!太平軍太猛了,打得向榮老頭子哇哇叫。   蕭朝貴太猛,就問向榮還敢不敢來!清軍敗退,太平軍緊追不放,斬清軍總兵紀律於茶亭街橋下。   向榮敗仗打多了,也是經驗豐富,奪命狂奔,太平軍再追,將向榮一口氣從石頭鋪,追到滄水鋪才罷休,連追四十裡地,一路殺清軍千人。   要是擱別的將領,一而再再而三,被蕭朝貴反復羞辱,心態早就崩了。但做為大清忠狗,向榮韌性很好,六十歲還在戰場上這麼玩命,被摁在地上反復磨擦也沒爆心態,老頭子已經很不容易了。   其實不是向榮有多差,他要是真差,吃這麼多敗仗,早被鹹豐換下來了。   向榮在清軍裡屬於特別能打的,前期鎮壓天地會起義,他是戰績最出色的老靚仔。   實在是清軍綠營戰鬥力太拉垮,打打毛賊還可以,遇到硬茬就暴露出真實水平,而蕭朝貴和太平軍足夠勇猛,兩邊遭遇屬於降維打擊。   不是向榮不努力,蕭朝貴太猛,向榮真的已經盡力了。   那綠營打仗,為什麼這麼拉垮?   其實是滿清需要他們這麼拉垮。沒錯,是滿清需要,不是太平軍需要。   清時綠營一般在60萬人左右,是八旗兵的三倍,在八旗入關迅速腐化。清綠營的高光時刻,是在鎮壓三藩之亂和平準噶爾。   滿人素來防漢第一,生怕這支漢人軍隊造反,等到天下太平,便故意削弱綠營的戰鬥力。   滿清故意給綠營極低的薪資,綠營士兵主要分守兵、戰兵、馬兵三個等級,馬兵月薪2兩銀子、戰兵月薪1.5兩,守兵僅1兩,守兵的收入隻相當於一個地主家長工。   這個月收入還包括了士兵的夥食費、軍裝費,馬兵甚至包括了馬匹的飼料費,根本隻能勉強度日。   如果加上軍官克扣,那這日子就更沒法過了。   滿清還有個奇葩規定,綠營日常訓練的費用也得士兵承擔,像火繩槍的火繩、裝火藥的袋子這些當兵的自己出,大家就故意不訓練,以致軍備廢馳。   因為軍餉太少,綠營兵有的出去做生意,有的出去打工,想盡辦法多賺點錢養家,以致於綠營越來越不像一支軍隊,而像是一支臨時警察隊伍。   他們隻能抓抓小偷流氓、催繳錢糧、征派徭役,平時偶爾去削一下盜匪就是武力極限,弄不好還得乾守陵、碼頭搬運這種雜活。   滿清還給綠營世襲製,老爸死了兒子當差,那年頭工作難找,有一份穩定的固定低薪,總比沒有薪水好,這就使綠營長期保持這種“穩定的低下戰鬥力”。   為了防止綠營造反,滿清把綠營軍駐紮分得極散,少的十幾人,多的上千人,而八旗則是集中駐紮,方便隨時撲滅綠營反清。   總之滿清在設計全國行政、軍事、文化、經濟框架時,一律以“防範漢人”為第一原則,故意使漢人的教育、科技、軍事保持極低的水平。   所以這樣的軍隊,怎麼可能打得過,從土客械鬥就在不斷實戰的太平軍?   而且綠營沒有“為何而戰”的覺悟,就當份差領薪水,誰會為了一兩銀子的工資玩命?太平軍主力廣西老兵,那是真信洪秀全上帝之子下凡,沖鋒時完全不要命地乾仗。   不怪向榮,真不怪向榮。   得勝回城的蕭朝貴,受到了洪秀全的親切接見,太平軍在益陽開了場Party,洪秀全和楊秀清心情都不錯,各寫了幾副對聯。   從對聯來看,太平軍想搞死滿清的大方向沒問題,可惜政治手段實在太差,像燒學宮這種事情,就是太過了。   一支軍隊沒有知識分子做參謀,就像壯漢沒有眼睛,再狠也遲早撞墻。   拿下益陽城的太平軍不僅擊敗了追兵,還獲得了心心念念的船隻。   益陽是資江樞紐,本來就船多,清廷原在湘江跟太平軍作戰,為了避免太平軍搶船,把湘江上的船都趕到資江去了,最後這些船都匯集在益陽,轉了一圈,又打包全落太平軍手裡了。   太平軍連征帶搶,四天時間搞到了幾千艘船,以及大量船夫。   這是太平軍歷史性的一刻,不僅有了交通工具代替雙腳步行,此後太平軍更以此為基礎,在嶽陽將民船、水手組建成了太平軍水營,全盛時水師達九個軍,擁有上萬船隻。   現在兵強馬壯,還去荊襄這種小地方乾嘛,直接打武昌啊。   於是數萬太平軍登船順流而下,順著資江進入了洞庭湖,13日進入嶽州地界。   嶽州就是今天的嶽陽,湖北巡撫常大淳親自趕來防守,他的辦法很簡單,命漁民、水手在船上裝滿石頭,沉船入湖,堵塞臨資口、土星港航道,隻要拖上幾天,就能等打不死的向榮再帶兵來援。   清軍隻撐了一天就不行了,漁民們早就想造反了,隻是沒有機會,他們都對清廷怨恨至極。   太平軍來到臨資口,漁民和水手一看機會來了,自己人啊,都來幫太平軍。那是成千上萬,紛紛跳湖,幾萬人潛入湖底,為太平軍清理障礙物,一天就疏通了航道。   部分漁民,也豁出去了,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他們把家裡東西一收拾,乾脆直接帶著船加入了太平軍。   這時候的太平軍,還是受民眾歡迎的,而清廷從來是本性惡劣,民眾痛恨至極。   太平軍兵臨城下,由於城裡就幾百個士兵,官兵幾乎做鳥獸散,太平軍沒遇到任何抵抗,兵不血刃拿下了嶽州城。   因為嶽陽位於洞庭湖,是整個湖南水係交匯的地方。楊秀清在嶽州停留這三天裡,再次搞到了幾千艘船,還找到了一個叫唐正才的老水手為典水匠,掌管所有水師。   唐正才駕船熟練,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本是個販木材糧米的小生意人,太平軍打到嶽陽時,他正運貨去武昌,剛巧路過。   他是漢人,當然反清,他將船上糧食獻給太平軍,又聯合熟悉的船戶一起參軍。楊秀清很欣賞他,命他正式建立水營,統轄水師。   此時水營有前後左右中五軍,共計2萬多人,已經是一支頗大的隊伍。   太平軍至此集齊了攻城利器,實力比起在打長沙時,已經不可同日而語。   工程兵加水師,是太平軍打武昌時的法寶,武昌就是通過“地道爆破”加水師圍攻拿下來的。   12月16日太平軍向武昌進發,總人數達到了10萬人,可以參加戰鬥的有5萬人,已經到“沿途清軍,望風而走”的地步。   此時出了一件大事,太平軍拿下嶽州城的同時,正在守喪的曾國藩,收到鹹豐皇帝的來信,要求其加急辦團練。曾國藩當然不急,他在慢騰騰的思索。   12月22日,蕭朝貴帶著林鳳祥和李開芳的前鋒大軍,到達繁華的商業樞紐漢陽,太平軍的船隻帆檣蔽天。   而漢陽卻隻有300守軍,太平軍不費吹灰之力便拿下漢陽縣城,順便繳獲了漢口港碼頭上停泊的上萬艘商船和民船。   洪秀全和楊秀清在幾天後趕到,洪秀全住在關帝廟,打造了一枚十餘斤的金璽,準備搞宣傳用。   而楊秀清住在萬壽宮,他接管了軍隊指揮,組織軍隊準備攻打武昌。   太平軍諸王越來越清楚自己擅長什麼,都隻在自己熟悉的領域活動,互不乾涉。   第一次武昌戰役就此打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