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達開在忙著調兵遣將,而歐洲大陸也是風雲再起。以亞羅號事件及西林教案事件為由,英法在準備聯手進攻華夏軍的戰爭。 不過英法在出兵之前,需要解決東方問題,這個東方是奧斯曼帝國,包括近東和中東地區。 在19世紀,歐洲人眼裡的東方問題,專指地跨三大洲,強大的奧斯曼帝國。 石達開希望華夏未來成為世界強國,就必須了解世界。他派出外交人員,去了奧斯曼帝國。 東方問題的提出,最早在歐洲大陸會議上開始使用,此後成為西歐外交上一個專有名詞。 東方問題是19世紀西方各國,在內部安定之後,出現的“無法解決的問題”、“無盡的困難之源”。 西方國家在談判中,把東方問題形象歸結為“對土耳其怎麼辦”。 東方問題的開端,可以從1774年《庫楚克—凱納吉條約》開始算起。奧斯曼帝國統治下的希臘,不願意被侵略,要求獨立的戰爭。 整個19世紀,這個問題總像幽靈一樣盤旋在歐洲,時不時就浮出水麵,“再無其他問題,在19世紀國際關係中占據如此長時間、無法解決”。 克裡米亞戰爭,就是19世紀中期東方問題的一個直接產物,也是東方問題的高潮。 石達開知道,“東方問題”是歐洲自我為中心,提出解決方案也顯然是以歐洲為中心來展開的。 對於東方問題,歐洲國家認為,這是國際局勢不安定的一個因素。 奧斯曼帝國在歐洲擁有大片領土,歐洲列強卻從未將奧斯曼帝國,看作一個歐洲國家,更不用說平等對待。 石達開認為,東方問題本質,是西方與東方在宗教、文化、習俗、觀念、偏見等在東南歐的沖突。 奧斯曼帝國還是這個世界,能夠挑戰歐洲國家的伊斯蘭勢力,是個大國。 奧斯曼帝國快速擴張,為紛爭埋下了隱患,而且占領純粹是軍事上的占領。 奧斯曼帝國缺乏技術、經濟及法律、製度方麵的同化力,並不能將如許多不同民族、信仰不同宗教的族群融合成一個政治實體,整個國家很大程度是碎片化的。 隨著俄羅斯帝國的擴張,奧斯曼最大敵人,已逐漸變為俄羅斯帝國。 18世紀後期,奧斯曼帝國中央政府,軍事實力的下降,已缺乏足夠力量維持內部穩定。對外交往中,無力抵禦法國、英國、俄羅斯、奧地利等國的威脅和挑戰。 奧斯曼帝國漫長的瓦解過程,便如同擴張一樣,持續對歐洲各國產生重大影響。 奧斯曼帝國不僅要麵對地緣上近鄰俄羅斯、奧地利等國的挑戰,還要應對來自距離遙遠的帝國,如英國、法國海上的威脅。 奧斯曼帝國的東方問題,表麵上是由於俄羅斯的持續擴張,奧斯曼帝國的衰落所引起。其實質是歐洲列強對奧斯曼帝國,各存覬覦之心,利益分配不平衡所引起。 奧斯曼帝國畢竟不是被瓜分的波蘭,領土麵積更為龐大、人口更多、民族宗教成分更復雜。 英、法、俄、奧等國即使對奧斯曼帝國達成瓜分協定,日後也不能保證不會因為分贓不均、內部紛爭再度引起戰爭。 此時的世界體係,還是歐洲大國打敗法國後建立的。維也納會議上,各大國為防止法國重新崛起,費盡心機。 俄羅斯、奧地利和普魯士組成的神聖同盟,最主要的目標便是針對法國。 1815年底,英國、俄羅斯、普魯士、奧地利還特別簽訂了《四國同盟條約》,以防止法國再次對歐洲安全構成威脅。 事實上歐洲協調體係,是幾個大國之間的遊戲,通過大國之間的協調行動,來處理國際事務,製定規則,維護均勢與和平。 其餘國家享有的權利更小,二等、三等國家甚至不被這個體係,視為平等夥伴。 即使是歐洲協調下,起作用的幾個國家之間也並不平等,法國最初由於戰敗,並不能以大國姿態同等對話,1818年亞琛會議,才得以加入其它四國的行列。 歐洲協調取決於少數大國的態度,而英國對這個協調體係,並不那麼熱衷。 英國作為島國,他的態度很簡單,希望不用過多介入歐洲事務,也能維持歐洲的均勢,這也是近代以來英國一貫的外交傳統。 英國希望保持歐洲均勢,即使在1815年,也擔心俄羅斯在歐洲大陸,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過於強大影響大國的均勢,擔心神聖同盟之間相互勾結。 對19世紀的政治家而言,歐洲均勢,意味著歐洲國家,或者一些國家組織之間的力量,保持平衡或者成一定比例。 歐洲大國勢力均衡,通常更多是英國的一種理念,而非一種現實。因為每個國家的相對實力,都在不斷變化之中,因此經常處於調整之中,英國不這樣想,他們就想平衡,在調整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實際上也隻有少數幾個強國,可以參與構建均勢,而各大國也總是希望“利用均勢,或建立把自己的優勢強加入的均勢”。 近代英國實行的是獨特、有利自己利益的均勢解釋方法,即在歐洲大陸維持均勢,防止歐陸出現一個獨占的霸主。 相對於的,英國要保持海上的絕對霸主優勢,絕不允許其他國家挑戰自己的海上霸權。 西方學者安德魯·羅思坦形象的把19世紀英國外交基礎,描述為“(用帕麥斯頓1831年對威廉四世的話說)保持英國作為歐洲仲裁者的地位,而後是全世界的仲裁者,這些由英國的經濟和軍事實力決定”。 所以英國在進攻華夏軍之前,必須解決掉東方問題,石達開不得不對奧斯曼帝國說聲謝謝了。 也因為有了分鍋俠奧斯曼帝國,石達開才敢於大動乾戈,乾掉在東方的英國遠洋艦隊,不擔心被報復。 石達開就喜歡,你看不慣我,還乾不掉的模樣。他還給奧斯曼帝國寫信,提醒注意歐洲大國的入侵,畢竟能多抗一段時間,華夏軍就有更多時間發展。
第31章 英法聯軍在準備第2次鴉片戰爭(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