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三年整個10月,俄土兩軍都在進行戰略機動,以求在多瑙河下遊取得相對有利的態勢。 華夏三年10月28日,土耳其軍隊戰場指揮官奧馬爾·盧特菲帕夏,非常成功的率軍從多瑙河南岸,寬大的正麵渡過多瑙河。 華夏三年11月4日,土軍在奧爾特裡查擊敗匆匆趕來的俄軍。補給是雙方都要麵對的重要問題。 巴爾乾戰場遠離俄國的政治中心,盡管俄羅斯有多次對土戰爭的經驗,但補給仍然是限製俄軍行動的主要問題。 對土耳其而言,雖然君士坦丁堡距離戰場較近,但巴爾乾山脈和當地居民的叛亂,使得運輸也十分困難。 多瑙河航運發達,利用海運成為雙方補給的必然選擇。戰爭打仗以後,爭奪黑海製海權顯得尤為重要。 11月27日,一隻土耳其小型艦隊到達希諾普港。土耳其艦隊指揮官秘密行動,命令部下不準首先開火。 不久他就發現情況不對,六艘俄羅斯戰列艦在港外巡弋。他發出急件請求增援,但杳無音信。 這些俄羅斯戰列艦,從一百英裡外的塞瓦斯托波爾趕來,屬於俄羅斯黑海艦隊,由海軍中將帕維爾·斯捷潘諾維奇·納希莫夫指揮。 11月30日早晨,俄羅斯艦隊進入希諾普灣,要求土耳其艦隊升起白旗投降,土耳其指揮官拒絕投降並下令開炮,幾分鐘後俄羅斯戰列艦開炮。 當早晨結束時,俄羅斯艦隊取得完全的勝利。俄羅斯俘虜土耳其指揮官奧斯曼—帕夏,土耳其7艘護衛艦和2艘輕巡洋艦被擊沉,土軍死傷3000人。 這是木製風帆戰列艦,最後的輝煌,也是俄羅斯黑海艦隊最後的輝煌。本次海戰也作為帆船艦隊時代,最後一次大規模的交戰,而載入史冊。 正是在克裡米亞戰爭期間,蒸汽動力戰艦被英法廣泛使用,技術兵器的優勢大大體現出來。 而戰前擁有4艘120門炮戰列艦,12艘84門炮戰列艦,4艘60門炮巡洋艦以及大量輔助艦的俄國黑海艦隊不久就消失了。 消息很快傳到倫敦和巴黎,兩國的輿論迅速升溫(在英國,錫諾普海戰被更是渲染為錫諾普屠殺),兩國民意高漲,要求政府采取行動。 錫諾普海戰的勝利,是俄羅斯在戰略上取得的一次重大勝利。俄羅斯的勝利,就意味英國和法國在地中海地區利益的損失,因此兩國很快參戰。 華夏四年1月4日,英法艦隊進入黑海,為土耳其運輸船隊護航。這隻艦隊規模十分可觀。英國艦隊擁有11艘主要戰艦,而法國艦隊擁有14艘,並且裝備了更多的舷炮,超過100門舷炮的軍艦共有8艘(法國5艘,英國3艘)。 英法艦隊戰艦由風帆和蒸汽混合驅動,機動優勢非常明顯。一天之後,土軍在西塔特擊敗俄軍的進攻,這是俄軍的一翼。 華夏四年2月6日,俄羅斯宣布與英法斷交,作為英法聯合艦隊駛進黑海的回應。 10日,英國和平代表團到達俄國,作最後的外交努力並麵見了沙皇。雙方分歧很大,沙皇擔心與英法開戰,但也不願意就此退讓。 尼古拉一世對英國特使講:“你們不要以戰爭威脅我,而我可以依仗柏林和維也納。” 以此警告英法,可能再次引起歐洲大戰,然而神聖同盟早已貌合神離。 普魯士在石達開的勸說下,對1850年俄羅斯在普奧爭端中,袒護奧地利早有怨言,此時更不會俄羅斯火中取栗。 而奧地利就更加高深莫測了,尼古拉一世萬萬沒有想到,幾個月之後奧地利的背叛。 21日,俄羅斯政府宣布,與英國和法國處於戰爭狀態。俄羅斯以70萬兵力,與擁有約100萬軍隊的同盟國進行戰爭。 此時的俄羅斯,在軍事技術裝備方麵,遠遠落後於西歐諸國。戰爭擴大了,戰鬥在幾個戰區同時展開。 華夏四年2月23日,第一批英國陸軍上船前往土耳其。2月27日,英法向俄羅斯發出最後通牒,要求俄羅斯在4月30日之前撤離瓦拉幾亞和摩爾達維亞,沙皇置之不理。 3月12日,英法與土耳其結成同盟。3月19日,法國陸軍也登船前往土耳其。一天後,俄軍渡過多瑙河。 法國於3月27日,英國於3月28日相繼對俄羅斯宣戰。當時的三大列強一齊登場,戰爭擴大了。 華夏四年4月5日,英國陸軍在加裡波利登陸。隨後聯軍的作戰計劃是,6萬英法陸軍在海軍的配合下,在克裡米亞半島登陸,6星期內拿下俄羅斯海軍基地塞瓦斯托波爾。 這個目標很直接,目的是消滅俄羅斯的黑海艦隊,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結束俄羅斯在黑海的優勢。這符合英國的願望,對法國而言,開戰本身就達到了目的。 隨著更多的部隊到達,英法聯軍開始向君士坦丁堡進發。當地的酒和女人非常便宜,梅毒在聯軍士兵當中非常普遍。 當地的衛生條件非常糟糕,英國的後勤也同樣糟糕。自拿破侖戰爭以來,英軍的後勤訓練被荒廢了。大多數軍官都沒有經歷過戰爭,哪怕是低強度殖民地沖突。 法軍情況要好的多,拿破侖被打敗了,但法國並沒有失敗。法軍陸軍仍是歐洲裝備最好、組織最完善的軍隊,很多軍官擁有作戰經驗,後勤係統也很有效。 武器裝備方麵,英法的優勢來源於新式線膛步槍米尼步槍。線膛步槍相對於滑膛槍,最大的優勢在於射程和精度。 滑膛槍的有效射程隻有150碼(一碼約合0.914米),而線膛步槍有效射程達到500碼。 法軍在1840年代後期,率先裝備了米尼步槍,這使得它在同時期列強陸軍中擁有巨大的技術和戰術優勢。 新步槍帶來新戰術,拿破侖時代的散兵線隊形,可以進一步拉大,避免被對手火力密集殺傷。 而對手的密集隊形,將在更遠的距離上遭到精確火力射擊。此外炮兵的角色發生重大變化,射程大多數在1000-1500碼,相對於步槍射程優勢變小。 炮兵的作用變的類似後來的機槍,作為步兵的火力倍增器。英軍還是在1851年,裝備了1851式米尼步槍,這是英國陸軍的主戰單兵武器。
第32章 英法聯軍對陣俄羅斯(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