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胡林翼坐山觀虎鬥(1 / 1)

華夏四年,左宗棠北上,兵圍武昌。清軍沒多少兵在城裡,湖北巡撫陶恩培到處求援。   可湘軍大將胡林翼,帶著楚軍,駐紮在武昌一百多裡外,按兵不動,坐觀陶恩培城破人亡。   半個月後,經過一係列的背後操作,胡林翼反而榮升湖北巡撫,湘軍上下,曾國藩心裡也踏實了。   本來曾國藩率領的湘軍,4天就收復了武漢三鎮,一時威風八麵。鹹豐也非常高興,這可是收復省城。   曾國藩收復武昌,論戰功,完全可以封為總督或巡撫。湘軍早期將領江忠源保衛南昌有功,被封安徽巡撫實職,可惜已戰死。   現在立了這麼大功,才弄了個代理高官,湘軍上下都很是不滿意,曾國藩心裡很不是滋味。   沒想到,就這個代理還沒正式履職,鹹豐又變卦了,改任兵部侍郎,繼續統領湘軍即刻開拔,攻占九江,去立新功。   曾國藩和眾湘軍將領這個氣呀,有功不賞,這大清中央腦子不清醒!   原來,鹹豐又被提醒,漢人要防!他也覺得曾國藩一介書生,竟能一呼萬應,建立這麼大的隊伍,再獲得地方大員職位,將來尾大不掉怎麼辦?   大清皇帝這改口,可是太傷人。湘軍都是聰明人,滿清皇帝這樣做,那是算計滿滿。   曾國藩離開武昌,去打太平軍,這樣做一則可以消滅太平軍,二則可以消耗湘軍,三則可以再考驗其忠誠度到底怎樣。   曾國藩的智慧豈能不明白,但是他沒有抱怨,畢竟是大清忠臣,皇上的心思,都快刻出來了,還能說啥,他隻得率軍繼續東征。   曾國藩打下武昌,當然有湘軍的想法。湖南回不去了,左宗棠拿下嶽州,還虎視眈眈。   華夏軍隨時可能打湖北,湘軍和湖南沒啥關係了,不拿下武昌,後勤怎麼辦?   本來曾國藩不想和湖南你死我活,原想湘軍以後,可以把後勤由湖北承擔。   這也是所有湘軍將士的心願,畢竟和朋友拔刀相向,他們心裡也不舒服。更重要的是,湖北就近供應糧草,有利於湘軍東下的軍事行動。   曾國藩既然自己做不了巡撫,他就上奏大清,希望皇上派個湘軍信賴的人擔任該職。   想得太天真了,既然有了猜疑,就不會遂你的心。大清很會選人,新任巡撫陶恩培到任,曾國藩和湘軍將士鼻子都氣歪了。   陶恩培不是湖南人,但擔任衡州知府時嚴密防守,太平軍被迫繞城而走,守城有功被提拔為三品湖南按察使,第三把手,到了省城著實威風。   當時的長沙,很快領二品銜的團練大臣曾國藩也到了省城練兵,整天要求巡撫各衙門支持,要這要那,動不動就拿聖旨壓人,品級還高。   陶恩培等湖南軍政大員很反感,合謀把曾國藩收拾一頓趕出去了。曾國藩嘴上不說,心理有小本本,這算是結下梁子了。   湖南官員們以為斷了曾國藩後勤,湘軍必定做鳥獸散,不曾想曾國藩有自己的辦法,還真把兵練成了。   曾國藩還帶著大隊人馬,說是和左宗棠比劃了一下,打的旗號是去湘南衡陽招兵買馬。   誰知曾國藩這家夥使詐,退到嶽州練兵。陶恩培和二把手布政使徐有壬,可算逮住機會了,力促巡撫駱秉章,參劾曾國藩並解散湘軍。   對曾國藩有很深成見的還有江忠源,他也覺得曾國藩殺人太多,都是湖南老鄉!   但從大局計,他又主張保曾國藩,關鍵時候老鄉幫老鄉。大清自然尊重江忠源的意見。   因武昌大捷,曾國藩和湘軍這可是威風了,他們知道被湖南官員下絆子,湘軍和陶徐的梁子算結死了。   鹹豐既想讓陶恩培牽製湘軍,又擔心他誤了事,任命他為湖北巡撫的同時,把胡林翼調任湖北按察使,以利於湘軍的軍事行動。   湘軍大佬胡林翼與曾國藩,還有華夏軍的郭嵩燾和左宗棠,被湖南讀書人稱呼為湖南四大天才。   左宗棠和郭嵩濤腦子清醒,不跟清軍瞎混,他們現在跟著石達開的指揮棒,在湖南搞分地,屯田建立漢家地方政權。   胡林翼也是人才,人才都有脾氣,他到任湖北,跟陶恩培根本尿不到一個壺裡。   胡林翼不願受氣,反正手下有貴州帶來的黔勇和楚勇,乾脆追隨曾國藩大軍去打九江。陶恩培樂享其成,走了清靜。   真是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倚,湖北局勢的發展,完全出乎了大清官員的小心思。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曾國藩帶著勝利的餘威,到了九江,結果華夏軍打的很頑強,雙方僵持,湘軍進退不得。   左宗棠反而趁勢攻湖北,很快到了武昌城下,陶恩培頓時慌了,手下隻有不足2000兵勇,守城無望。   總督楊霈怕死,以防止華夏軍進攻中原為由,把兵帶到鄂北去了。   陶恩培不願撤離省城,萬般無奈,向曾國藩求救兵。昔日的對頭,今天成了唯一可以求救的對象,真是造化弄人。   這時,朝廷又將胡林翼任命為湖北布政使,可能鹹豐就不知道胡不在武昌。   湘軍都在九江,打不破九江,也不是個事,乾脆就坡下驢分兵救援武昌。曾國藩派李孟群率水師,胡林翼率陸師回援武昌。   左宗棠水陸兩軍會師武昌城下,正猛烈攻城,武昌已岌岌可危。   李孟群找到胡林翼商議解救之策,胡林翼說道:”不著急,再等等看。”   結果,三天後,陶恩培孤立無援,投水而亡,武昌知府多山揮劍自刎。   消息傳到大營,胡林翼雖滿心愧疚,但堅信這麼做是為了湘軍的整體利益,他沒有錯。   當然他將陶、多悲壯的事跡上奏朝廷。鹹豐發了上諭,湖北巡撫著胡林翼署理。   轉了一圈,湖北巡撫這把交椅,又坐到湘軍自己人屁股底下。   曾國藩獲悉上諭,甚是高興,可能知道怎麼回事,也可能不知道怎麼回事,也可能以後知道。   不管怎麼說,胡林翼在湖北巡撫位置上,能讓湘軍獲益,起碼是日後後勤沒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