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四年中,楊秀清在府中踱步,他在思考一個老問題,太平軍南京缺糧。 清軍江南大營看湘軍反攻,也開始攻擊南京,太平軍難以東西兼顧,這該如何是好? 石達開給太平軍楊秀清寫信,讓他們不用擔心曾國藩,有他在,湘軍打不過去! 楊秀清攻克南京後,與清朝江南大營近距離對峙。從廣西一路跟蹤而來的向榮、和春、張國梁駐紮孝陵衛,組建“江南大營”。 琦善、勝保率領八旗、綠營一萬餘人,在揚州城外駐紮,組建“江北大營”,與江南大營一起圍困京師。 兩座大營,巔峰時期兵力7萬餘人,是清朝在南方的主力軍,重點圍攻南京。 兩大營的任務,除了封鎖南京、鎮江、揚州,也阻止太平軍北伐,以確保江南財稅重地安全。 太平天國北伐、西征並舉,後因兵力不足,在南京采取防守姿態。 清軍兩座大營,他們經常襲擊南京,讓太平軍無法安心發育,一直處於尷尬的局麵。 在長江水麵上,太平軍號稱有萬艘戰船,都是民船、漁船,船隻的堅固程度,還是裝配的火炮,都遠遜於“清軍水師”。 清軍水師還裝備西洋火炮,對太平軍的“民船”優勢明顯,堪稱降維打擊。 楊秀清知道,太平軍想要在南京穩定下來,就得集中兵力,先摧毀兩大營。 楊秀清認為,從戰鬥力上看,兩大營不如湘軍能打,當然也不是很差。 兩大營兵力眾多,還有水師優勢,且吉爾杭阿、向榮、和春、張國梁也是一時之人傑,並非泛泛之輩。 單純靠南京太平軍的兵馬,自保還可以,想摧毀兩大營,那是異想天開,隻能是夢。 楊秀清相信石達開不會撒謊,他決定抽調各路精銳,組建東進兵團,大破江南和江北大營。 楊秀清“天父下凡”,他可以節製各路將士,隻要天父決定的事,就沒人敢反對,都得遵照命令行動。 韋昌輝在安慶,塗鎮興、陳仕章在皖南,胡以晃鎮守皖北廬州。他們得到命令後,立刻率所部兵馬來到南京聽命,準備下一場戰鬥。 為了救援南京,胡以晃放棄廬州,沒有任何猶豫。如果是大清,想讓地方團練放棄領地來增援京師,不可能。 韋昌輝集合安慶精銳,讓陳玉成帶著總計3萬人馬,開始東征,目標對準鎮江。 鎮江是江北大營的防禦範圍,力量相對江南大營而言比較弱,楊秀清決定從清軍的薄弱地方入手,撕開防線。 吳如孝在內,陳玉成在外,太平軍兩麵夾擊,清軍招架不住。陳玉成一馬當先,駕馭孤舟來回沖殺。 他打垮清軍後,進入鎮江。然後休整後,太平軍全軍出擊,一舉打垮清軍的江北大營。 鎮江獲勝,陳玉成乘勢北上,攻克揚州,奪取糧食數十萬擔,然後運回鎮江,給吳如孝使用。 聞知江北大營失敗,向榮很著急,立刻讓張國梁率兵北上,攻克浦口、江浦,阻止太平軍回京之路。 與此同時,江北大營的吉爾杭阿,整頓兵馬,試圖襲擊太平軍側後。 張國梁,號稱“江南長城”,勇猛善戰,頗有謀略。太平軍的戰術,張國梁非常熟悉,畢竟他們是老對手。 張國梁能打,陳玉成沒有直接交戰,而是再次聲東擊西,走高資,先滅了江北大營的殘兵敗將,再做打算。 九華山之戰,太平軍火炮猛轟,摧毀營壘一百多座。清軍救援不及,吉爾杭阿沒辦法突圍,絕望之下開槍自盡,江北大營被終結。 摧毀江北大營後,陳玉成向楊秀清提出要求,士兵長期交戰,疲憊不堪,應該先回來休整一個月,然後再攻打江南大營。 楊秀清不答應,陳玉成等將領聯名,希望東王能理解將士們的辛苦。 將士聯名上奏,楊秀清很生氣,大發雷霆。“東王不許,再敢商議,則嚴懲不貸”。 軍國大事,楊秀清說了算,陳玉成知道東王的脾氣,便不再提建議,而是立刻攻打“江南大營”,與向榮、張國梁對決。 楊秀清知道,沒了江北大營協助,江南大營也熬不了多久,這是摧毀他們的千載良機,豈能錯過呢? 知彼知己百戰不殆,楊秀清了解清軍,也知道自己人的情況。陳玉成是猛將,但謀略不足,與蕭朝貴、韋昌輝相比還是差了一點。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太平軍東進軍團兵力不足,僅憑陳玉成軍團,難以摧毀江南大營。 為了確保獲勝,楊秀清決定全權委托韋昌輝,讓他一起行動。 東王有命令,韋昌輝本想繼續在安慶,也不敢違背,便率餘下兩萬兵馬,進入皖南,攻打江南大營的側後。 陳玉成與向榮、張國梁相持不下,韋昌輝卻突然殺出來,局勢瞬間逆轉。張國梁為了保住後方,不得不分兵救援,阻止皖南方向的太平軍。 韋昌輝避實就虛,立刻間道襲擊,殺向京師郊外的孝陵衛,攻打江南大營指揮部。 張國梁心急如焚,又率兵返回,試圖救援向榮。結果,太平軍提前設好埋伏,清軍措手不及,張國梁無法招架。 好在張國梁勇猛,雖說戰敗,也救出向榮,然後一起逃向江浙。至此,江南大營被摧毀,太平軍天京結束了被圍困的歷史。 摧毀江南大營之後,楊秀清即令陳玉成統軍追擊殘餘清軍,韋昌輝主持安徽軍政。 陳玉成等率部於6月27日占句容,7月3日進抵丹陽城外,與清軍相持月餘。8月9日,向榮恐清廷治罪,自殺於丹陽營中(一說憂鬱而死),欽差大臣由江南提督和春繼任。 太平軍先後攻破江北、江南大營,打破了清軍對鎮江的圍困,拔掉了威脅天京的兩個釘子,大大改善了天京的處境。 太平軍這一重要的軍事行動,是集中了各戰場的主力進行的。它雖然取得了相當大的勝利,但從戰爭全局來看,丟失廬州,從後來看不太劃算。
第46章 太平軍東征(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