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晚8點,弗拉季斯拉維奇準時赴宴,他難得的在這位帝國重臣的臉上出現焦慮的神情。 還沒等弗拉季斯拉維奇開口,和珅就遞上了一張兩千兩白銀的銀票,雖然不知道出了什麼問題,但幾十年來的教育和為官經驗讓弗拉季斯拉維奇直接收下了這張銀票,沒辦法,他給的實在是太多了,就算和珅的要求完成不了,難道他還能要回去不成? “和大人,你我都是老朋友了啊!有什麼話就直說吧。” “往日俄國與我國的交易在恰爾圖,後來管理日漸鬆散,貿易中心就遷移到了南俄羅斯館,在今年的貿易中,俄國隻從我國進口了生絲,以往進口的寶石,茶葉,大黃,如今都不進口了,這是怎麼回事啊!” “廣州十三行的出口量也在下降,進口的花朵倒是越來越多,白銀大量外流。” 弗拉季斯拉維奇大致知道和珅的想法了,因為在清朝人看來,歐洲人離不開中國的產品,比如說大黃,沒有大黃歐洲人全都拉不出屎。 這種荒唐的想法是如何誕生的呢? 英俄等國對於遠東鞭長莫及,大部分業務包括外交都打包給了這些總督區和貿易公司,這些公司又多半是靠商貿過日子,貿易就是他們的生命線。 雖然英國人不靠中國的茶葉,大黃過日子,但遠東的貿易商人可是靠轉賣這些東西賺銀子,大清一旦斷了貿易,他們可就沒錢賺了。 所以1840年之前,隻要大清稍微表現出要斷絕貿易的樣子,列強在東方的代理人就會秒慫。 所以在大清的視角裡,隻要中國一威脅斷絕貿易,歐洲人就秒慫,自然而然就往“歐洲依賴中國輸出商品”去思考了。 在止疼藥的滲透下,茶葉和大黃的種子和種植方法俄國已經全部搞到手,養蠶的方法也搞到手裡了,隻是目前產量還不夠,所以還需要繼續進口,至於瓷器,工業化的瓷器製備成本比清朝的成本低很多,自然也不需要進口。 俄國人的進口一停,和珅大為恐慌,西夷不需要進口大清的物品,要麼就是西夷學會了滿清的技術,要不就是往日滿清的外交結論出了問題。 更重要的是,這些能跟俄國做生意的商人,都是要給和珅一筆孝敬的。如今貿易量減少,收入銳減,和珅作為一個寵臣,給皇帝撈不到錢,和珅就沒了! 聽完和珅的描述,弗拉季斯拉維奇豎起一根手指,和珅毫不猶豫的遞上了一張一萬兩銀子的銀票,弗拉季斯拉維奇一愣,他其實隻想要一千兩,低估和大人的奢靡程度了。 “都是英國人乾的,他們偷偷學走了你們的種植技術,還帶走了茶樹的種子和幼苗,不相信的話你們可以偷偷派人去印度查看。” 其實乾這件事的就是弗拉季斯拉維奇自己,英國人是沒有能力帶走茶樹的種子和幼苗的,又因為俄國沒有什麼地方適合大規模種植茶葉,就把這項技術賣給了英國,至於甩鍋給英國人,那是外交官員的必備技能。 “不過不用擔心,印度的種植技術還不夠成熟,估計英國人這次停止進口也隻是希望與貴國政府談判,希望開辟更多的通商港口或者說重新商談貨物的價格。” 接著弗拉季斯拉維奇又開始編排英國人的罪狀,什麼遇見災年不發救濟糧啊,什麼販賣奴隸啊,什麼種族屠殺啊,隻要是不當人的事情弗拉季斯拉維奇統統安插在了英國人身上。 接著和珅又向弗拉季斯拉維奇尋求建議,弗拉季斯拉維奇一聽,這機會不就來了嗎? 接著弗拉季斯拉維奇拿出了俄國最新的止痛藥,表示這玩意希望和大人可以安排在所有的藥店中,並且表示每賣出一兩,和珅可以抽三兩銀子的提成。 和珅苦於彌補虧空,就答應了下來。 1796年6月2日,瑪麗亞·克萊曼丁娜在眾位貴族的圍觀下為亞歷山大生出一名男孩。 這是規矩,為了保證繼承者血統的合法性,監督是必不可少的。畢竟這個年代醫學技術不發達,李代桃僵的事件時有發生,隻不過這種操作成功幾率不高。 經過一番商討,亞歷山大的兒子也被命名為亞歷山大,盡管亞歷山大表示抗議,但是被葉卡捷琳娜二世否決了。 1796年11月17日,葉卡捷琳娜二世駕崩,亞歷山大接過了帝位。 盡管亞歷山大已經攝政超過一年半了,在他攝政期間,由於葉卡捷琳娜二世的威望,沒有人敢提出什麼反對意見,但是當他真正管理這個國家的時候,牛鬼蛇神就紛紛冒出來了。 東正教大牧首希望皇後克萊曼丁娜改信東正教,理由是葉卡捷琳娜二世與亞歷山大的母親,瑪麗亞·費奧多羅夫娜都改信了東正教,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否則就拒絕為其加冕,亞歷山大表示自己可以為皇後加冕,不過最後還是克萊曼丁娜做出讓步,改信東正教。 按照管理,新沙皇會賜予貴族土地與農奴,亞歷山大並沒有遵守這一傳統,而是將俄屬南美殖民地劃分出12個公國,35個伯爵領,並把它們賜予了軍功貴族,表示以後無論是新皇登基,還是對外擴張,都不賜予貴族土地和農奴,而是讓他們在海外建國,並且賜予錢財。 在國內,必須逐漸施行去農奴化,斯拉夫化,工業化,世俗化。要是你不滿意,就去海外建國,在自己的海外貴族領,你可以自行製定法律,任免官員,組織軍隊,哪怕你在那裡自稱是上帝的幼子,也沒有人反駁你。 這項變動遭到了除軍功貴族的所有貴族的反對,但是還是被亞歷山大強行推行下去了。 從1796年11月25號亞歷山大登基,到1797年3月,亞歷山大跟縉紳議會發生過無數的爭吵,最後亞歷山大妥協了,畢竟他才繼位,沒有必要現在就去推行所謂的改革,阻力太大,得不償失。 爭吵這麼長時間是為了向全國表明自己的政見,希望能尋求更多誌同道合的盟友。 1797年3月日,亞歷山大再次召開縉紳會議,宣布成立國家改革委員會,皇帝本人提出的議案需要得到三分之二以上的票數就能通過,內閣大臣和世襲公爵及以上的貴族也具有提出議案的權力,但需要超過四分之三的票數。 此外,沙皇具有隨時解散國家改革委員會的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