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尼布楚條約簽訂後,俄國的東進運動就遭到了不小的阻礙,原先俄國的擴張極度依賴東西走向的河流,等到河流沿岸的國家被吞並後,擴張的成本大幅度增加,唯一一個沿河但沒有被吞並的國家就是滿清,由於滿清人口眾多,並且仍處於頂峰時期,所以擴張並沒有取得太大的成功。 最近五年的殖民情況給了亞歷山大底氣,他希望停止東進,轉為殖民。 當然了,亞歷山大也知道東進運動雖然腳步放緩,性價比降低,但依舊存在巨大的利益,他給出的補償就是退休金+補貼,如果這群人願意殖民,亞歷山大願意給出一人40英鎊,65畝土地的補貼,如果不願意,那就給出200英鎊的退休金。 亞歷山大給出這麼高的補償是防止這群人叛亂,這群人遠離中央,在地方根基極深,如果叛亂,鎮壓起來還是比較費勁的。 況且這一群人本身就極具開拓精神,是殖民的好手。 1799年1月1日,黑海海軍與英國地中海艦隊集合,英俄聯軍共擁有兩艘一級戰列艦,24艘三級戰列艦,法軍擁有一艘一級戰列艦,16艘三級戰列艦,單從數量和噸位來看,英俄聯軍占據了極大的優勢,但是法軍依靠岸防炮的加持,依然擁有一戰之力。 經過偵查,法國的海軍一字排開在阿布基爾港中,並且降下船錨,沒有出來交戰的欲望。納爾遜向烏沙科夫詢問是否有什麼看法,烏沙科夫表示既然法國海軍不出戰,那就圍困阿布基爾港,畢竟拿軍艦和岸防炮對轟是極為奢侈的事情,東方軍團的補給依賴於法國本土,隻要切斷補給,土軍應該能取得成功。 納爾遜搖了搖頭,“我打算趁夜攻襲!” 烏沙科夫大吃一驚,隨即表示拒絕,雖然夜戰可以避開岸防炮的攻擊,但是在這個時代,夜戰的難度極大,戰列艦依靠旗語溝通,在天氣狀況良好的日子,通訊距離大概是1.6公裡,夜晚隻能靠航海燈語溝通,通訊距離不超過200米,溝通效率過低,很容易走丟,然後被逐個擊破。 納爾遜表示自己會先手進攻,俄國隻需要防止法軍逃跑即可,烏沙科夫也不好說些什麼,隻能同意了納爾遜的命令。 納爾遜此舉並非是沒有經過考量,法國人雖然率先到達埃及,但是並不熟悉埃及的水文條件,但是英國作為海上霸主,極為了解阿布基爾港的水文條件,法軍後側仍有一條深水區可以使戰列艦通過,通過這條線路,可以對法軍實現兩麵包夾。 此外,納爾遜相信皇家海軍的精銳程度,在通訊不暢的夜晚中,納爾遜相信自家海軍軍官可以憑借主觀能動性,做出合理的安排。 當晚8點,納爾遜命令先鋒“歌莉婭”號發起進攻,由於法軍軍艦已經下錨,無法在短時間進行機動,憑借皇家海軍高超的海戰技巧,在局部形成了四打一的局麵 緊接著,後方海軍跟進,迅速包圍了法國旗艦,雖然地中海艦隊軍艦數量少於法國艦隊,但是憑借水文條件的理解和戰術動作的精煉,在法軍左翼形成了以多打少的局麵。 這個時候黑海艦隊在乾嘛呢? 在看戲! 這倒不是烏沙科夫想賣隊友,而是擔心在混亂中無法實施有效進攻,更有可能的是痛擊友軍。 法軍後衛艦隊指揮官維爾納夫也抱著同樣的想法,不敢輕易機動。 就這樣,24vs17+岸防炮的局麵變成了13vs9 21:00,法軍征服號、勇士號因火勢過大掛起白旗投降。 22:00,法軍旗艦東方號被擊中彈藥庫,發生大爆炸,法軍指揮官布律埃斯將軍戰死。 1:00,法軍戰敗,撤出戰鬥。 法軍損失軍艦11艘,戰死1700人,傷亡超過3000人;英軍軍艦無沉沒,但重傷5艘,戰死200人,傷亡800人。 撤出戰鬥的法軍正好碰見了等待已久的黑海艦隊,黑海艦隊以逸待勞,全殲了剩餘6艘戰列艦。 這場海戰的慘烈程度在同時期的海戰中可謂沒有最慘,隻有更慘。當時的海戰通常都是打得不順就跑,一著火就撤出戰鬥。但是此戰法軍抵死不退,英軍也是往死裡掐。但是英軍憑借靈活的戰術、豐富的海戰經驗和卓越的指揮取勝。 在戰爭結束後,納爾遜向烏沙科夫哭訴道這場戰爭抓到的法軍俘虜實在是太多了,自己沒有能力妥善處置。 烏沙科夫感嘆於皇家海軍的強大,夜間四打一看起來簡單,實際上是一點都不容易,這需要極高的默契和對戰艦相當的熟悉才能做到,黑海艦隊隻能在白天成功復刻四打一戰術,在這場戰爭發生之前要是有人跟烏沙科夫說夜晚四打一,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烏沙科夫絕對會給那個人兩個大嘴巴子。 與納爾遜表麵哭訴不同,拿破侖是真的要哭了,當他收到戰報,感到了深深的絕望,這意味著他在埃及的大軍已經沒有了護航艦隊,喪失了製海權,退路被斷,他將戰敗的責任都推給了戰死的布律埃斯。 但是推卸責任容易,改變現狀很難,海軍的失敗意味著他和他的大軍被隔絕在埃及,需要在這裡征稅、征兵和補充後勤。 拿破侖做的第一件事是重建當地的政治體係。 拿破侖采取埃人治埃的策略,組建了一個由當地頭腦人物組成的行政機構作為政府機關,組成了一個由9個穆斯林酋長為議員的議會,在埃及下屬的各省也都組建了類似機構。這些行政機構的主要任務就是為拿破侖的大軍籌集軍費和後勤物資。 為了提高這些行政機構的威信,在成立初期,拿破侖就乾掉了亞歷山大港的富豪穆罕默德·科拉伊姆,罪名是叛國罪,具體罪行是拒不繳納他“應當”的稅款。自此之後,各地納稅人大都如數繳納法軍要求的金額。 隨後,拿破侖就開始了埃及的近代化建設。他頒布了一係列法令,鼓勵埃及人種植穀物,開墾耕地,建造大型烤爐烘製麵包,建造糧酒廠,建造零件加工廠和鑄造廠,建造火藥廠。 在建設過程中,體現出了拿破侖卓越的戰略眼光,通常這些近代工廠都需要專業的設計和設備,但是這些人才和器械在軍中很匱乏。還好,在出征前,拿破侖帶走了大量的學者和專家,在他們的指導下,這些建設工作進展的比較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