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尼羅河海戰後,地中海艦隊和黑海艦隊就分道揚鑣了,作為戰爭的金主,英國獲得了戰俘的處理權,換取了20萬英鎊的贖金,並且這一批戰俘在一年內不能參與與英國及其同盟之間的戰爭。 接著,地中海艦隊駐紮在那不勒斯大公國,破壞法國本土對北意大利和埃及的海上支援,黑海艦隊駐紮在塞浦路斯,為奧斯曼土耳其沿海地區提供支援。 1798年12月26日,蘇沃洛夫率領第一批部隊趕往北意大利前線,在臨行前,亞歷山大特意囑托蘇沃洛夫兩件事,第一件事就是約束士兵少喝點酒,意大利作為當時蒸餾酒的生產中心,如果不加以約束,恐怕那群酒鬼能喝死自己。 第二件事就是搜刮意大利的學者,此前拿破侖搜刮了整個意大利的財寶和學者,財寶大部分運回了法國本土,聚集起來的學者隻有一百多人被帶往了埃及,剩餘的知識分子依舊停留在意大利地區,這對正在進行工業化的俄國來說,是一筆寶貴的財富。 至於這麼打仗亞歷山大倒是不擔心,拿破侖不在,並且反法同盟處於兵力優勢,蘇沃洛夫會好好教他們做人的。 1799年1月29日,法軍準備趁俄國還沒有到達時主導發起進攻,此時阿爾卑斯山脈以北法軍共有9.8萬兵力,分別是3萬人的貝爾納多特軍團,3.8萬人的儒爾當軍團和3萬人的馬賽納軍團,奧軍則擁有11.8萬人,分別是9.2萬人的卡爾軍團和2.6萬人的霍茨軍團。 北意大利方麵,法國的舍雷爾軍團擁有8.3萬人,對陣的則是克賴的7.5萬人和貝勒加德的2.7萬人。 此時,法國元帥麥克唐納的3.4萬人仍在南意大利,鎮壓異動的羅馬共和國(教宗國)和那不勒斯王國。 值得一提的是,法軍的人事派有極大的問題。 馬賽納更熟悉北意大利地區,卻被安排在阿爾卑斯山脈以北的萊茵戰場,麥克唐納更熟悉萊茵戰場,卻成為了北意大利方麵的最高指揮。 更為離譜的是法軍五個軍團並沒有一個統一的指揮,導致搶先進攻的舉動失敗。 有兩個方麵的原因造成了法軍指揮混亂。 一個方麵自然是法國政府執政的瞎指揮。 另一個方麵就是法國共和政府不願意再看到一個拿破侖的出現。 拿破侖在第一次遠征意大利時初期取得了不錯的進展,卻得罪了兩撥人。 第一撥是之前東渡萊茵河的中部軍團,莫羅將軍和儒爾當在德意誌地區的進軍十分緩慢,幾乎可以用無所作為來形容,而一個不到三十歲、毛都沒長齊的同行在南方打得風生水起,他們心裡能舒服嗎?這也為他們與拿破侖後來的嫌隙埋下了伏筆。 第二撥是督政府內非軍人出身的政客們,還包括部分雅各賓派殘餘,他們心裡更不舒服。說好的革命是靠我們提出的方案實現法國的富強,可是怎麼就變成了這個鄉巴佬又打又搶才有效果呢? 於是,一個歹毒的計劃產生了。 洛迪戰役結束以後,督政府內部就有人提出,拿破侖態度傲慢,近乎反叛,需要加以製衡。這個製衡的方案是將意大利軍團一分為二,兩萬人由拿破侖指揮,兩萬人由克勒曼將軍。 消息傳來,拿破侖大怒,當即表示我有病,請求辭職。 督政府無奈,隻好安撫拿破侖,令他全權負責北意大利的軍政事務,此時的拿破侖,已經算是初步軍閥化了。 1797年2月2日,裡沃利會戰結束,法軍完勝,緊接著,法軍攻入威尼斯,這個時候的拿破侖,是一個徹徹底底的軍閥頭子。 他以將軍的身份與各個公國簽訂條約,從來不事先請示,都是事後打個報告。他勒索的金錢,自己總要先留點,再分給士兵,再運回國內。 督政府曾計劃委派意大利軍團特派員加蘭和薩利切蒂,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要求拿破侖所有軍事行動必須由特派員事先批準。拿破侖以堅決果斷的態度回復督政府:要麼收回成命,要麼批準他辭職。 在芒泰貝洛宮的拿破侖儼然成立了一個獨立王國,他給幾個兄弟和一群親信各置官位,治理郡縣,收取賦稅。隻要他一句話,原來的大臣可以被廢為庶民,貴族可以被剝奪封號和財富,然後被監禁或處死。儼然成立了一個新的獨立政府。 1797年10月17日,拿破侖與奧地利簽署了《坎波福米奧和約》,內容與之前他的草案一致。這個舉動更是讓督政府無法接受,勒令拿破侖返回巴黎。 由於拿破侖的“珠玉”在前,法國督政府才做出了如此荒唐的人事任命。 雖然法軍的第一波攻勢失敗,奧軍也沒能發起進攻,萊茵戰場的卡爾大公病了,癲癇發作,這是由於哈布斯堡家族長期內部通婚導致的。 北意大利戰場的克萊和貝勒加德也沒有發起進攻,因為奧軍真正的主帥梅拉斯還沒有到場,此外,奧軍的優勢也不是特別大。 1799年3月1日,蘇沃洛夫和梅拉斯到達北意大利戰場,蘇沃洛夫擔任北意大利地區的最高指揮。 憑借著兵力優勢,蘇沃洛夫當機立斷,攻入了米蘭。 法國國內也意識到過去的問題,命令萊茵戰場的法軍由馬塞納統一指揮,北意大利戰場則有莫羅元帥代替了原先的舍雷爾,同時也派出了七千人的援軍。 南意大利的麥克唐納在解決掉羅馬共和國和那不勒斯的動亂後也率軍北上,支援莫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