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話:埋沒在歷史中的過往(1 / 1)

盜天成聖 李妙愚 3080 字 2024-03-21

“道長真乃性情中人!”   劉月玲莞爾一笑,轉而說道:“我聽薛掌櫃說,這裡是呂祖廟,供奉的是八仙之一的呂洞賓?”   午陽呲牙一笑,似乎是想到了什麼,點頭道:“沒錯!就是呂洞賓呂祖,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的那個呂祖。”   “哦——”   劉月玲似笑非笑的看了看身旁的沈姑娘,她總覺得午陽雖是個孩童,但說的話仿佛意有所指。   果然,那沈姑娘嘴角忍不住抽了抽。   好一個指桑罵槐!   沈姑娘這次卻學聰明了,不再與午陽爭論,而是接口道:“說起來,我也對這位神仙的故事有過一些了解。傳言當初呂洞賓進京趕考,卻在洛陽城遇到了他的師傅,於是做了個夢,夢裡高中狀元,並娶妻生子,結果醒來後發現一切不過都是空夢,這才踏上了修道的旅程。”   午陽微微詫異,這故事他還是第一次聽說。   倒是李妙愚肯定的點了點頭,道:“沈姑娘所說,確有其事。可惜當時呂祖雖得了正陽仙翁的傳承,卻並未領悟其中的門竅,仍舊處於懵懂之中,後來在終南山再遇仙師,方才徹悟。於是才有了那副晚聯【一枕黃粱點破千秋清夢,九轉還丹煉就無上真仙】。”   劉月玲適時問道:“所以,李道長是鐘呂門下弟子?”   李妙愚忽然露出一抹耐人尋味的笑容,捋了捋下巴處的胡須,淺笑道:“也許算是吧。”   劉月玲好奇道:“劉道長,此話怎講?”   李妙愚想了想,回答道:“呂祖算是我的一位師傅,但我所學,並非全都源於呂祖。古來聖賢皆有傳,五行八卦演周天。連山歸藏與周易,陰符道德參同篇。破迷訣要無虛言,呂祖留下指玄篇。其中玄理真真切,心領神會氣概全。希夷之道未嘗斷,火龍授予三豐仙,聖師今將真訣傳,既明道要無妄言。”   聽聞此言,劉月玲頓時呆了呆。   饒是她聰慧有多,這番話中藏著的內容也實在是如同天書般晦澀難懂。   反倒是沈姑娘反復吟哦了數遍,似有所得,狐疑道:“周易一書,號稱古今第一奇書,天下宗理莫能出其右。不過我亦曾聽聞,易書本來有三本,分別是《連山》《歸藏》和《周易》。其中連山歸藏兩本書在先秦時代就慘遭損毀,早已失傳,現代人能夠看到的,隻剩下當初由一代儒家聖人孔丘和弟子們編著的《周易》一本書。   既然五行八卦古來聖賢都有傳,也就是說,李道長也善【易學】?”   李妙愚謙虛道:“略知一二。”   午陽忍不住起哄道:“師傅您可別謙虛了,您老說的這一二,是學得祖師爺們的一兩成。要是這世上的所謂易學大師,能學得師傅的半成本事就不錯了!”   沈姑娘感慨道:“雖然我也曾讀過周易,但始終覺得太拗口。至於李道長方才話中說的其他內容,我卻參悟不出寓意,道長可否明示?”   李妙愚道:“說來話長,沈姑娘若是不嫌棄,不如找個地方坐下慢慢聊?”   沈姑娘張口就想立即答應下來,進而又想起自己“丫鬟”的人設,硬生生將湧到喉嚨的話吞了下去,故作緊張的看向了一旁的劉月玲,道:“我隻是個丫鬟,一切全憑小姐安排。”   劉月玲暗自翻了翻白眼,心中吐槽不已,口中卻道:“正巧累了,就依李道長的安排。”   很快,師徒二人和劉、沈二女就圍成一個圈,各自坐在一塊平整的石頭上。   李妙愚先是吩咐午陽燒了一壺水,這才不急不慢道:“方才沈姑娘所問,貧道所說的,實際上便是我這畢生所學。方才沈姑娘已經說過,那《易經》被稱為群經之首,是由孔聖人師徒編著。剩下兩本連山歸藏確實也已失傳。   不過慶幸的是,老子所著的《道德經》和黃帝書寫的《陰符經》完整的流傳了下來。   於是東漢年間,陽真君魏伯陽(又號陰真人)借周易之名,寫了一本《周易參同契》,借用卦象和易理,論證黃老二人主張的天地人三才之理,以及盜天還丹術,證就長生之術。這本《參同契》,從此被稱為萬古丹經王。可惜真正能夠領悟其中長生術的,世上寥寥無幾人。   到了唐宋年間,丹法盛行,尤以鐘離權、呂洞賓師徒二人最負盛名,留下的傳說也最多。因呂洞賓好遊戲人間,點化眾人,於是那些經由他指點過的人,都自稱呂祖弟子。隻可惜人數過多,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就有了真偽之別,甚至有不少欺世盜名之輩。很多經書用的是呂祖的名義,不過要論其中道理分明,深入淺出,最得人心,也是呂祖最滿意的一篇作品,定然要數那《指玄篇》。道門歷史上赫赫有名的紫陽真人張伯端、泥丸真人陳翠虛、海南白玉蟾、北宗王重陽等人,都曾習讀過著指玄篇,並依此修成金丹術,都曾受過呂祖指點。“   說到這裡,李妙愚頓了頓,看向了沈姑娘。   沈姑娘立即點頭道:“李道長說的這幾人,我確實也曾聽聞過。”   她表麵上穩如泰山,實則心裡早就驚起了驚濤駭浪。   這北宗王重陽自然不必說,如今天下道派裡,最多的便是那丘處機龍門派的弟子,門下弟子畫符的、祈福的、做法事的比比皆是,真要問長生術淵源,以及鐘呂二人傳下的金丹術,卻鮮有人知。   至於張紫陽在道門中的地位,完全可以和王重陽同輩而論。而陳泥丸白玉蟾則都是張紫陽的傳人。   可以說張紫陽雖然未曾創建門派,弟子的人數也是屈指可數,但他的傳人個個都不可小覷,在歷史上留下過摧殘的一頁。   沈姑娘能知道這些,與她的身份倒是有不小的關係,他的父親曾為當今聖上尋找過一代宗師張三豐真人的下落,更與當今執掌道門宗教事宜的“道錄司”有著頗深的聯係。   忽的,她想起了李妙愚話中的那句【火龍授予三豐仙】,頓時兩眼放光,有如發現了一塊移動的金山,不過她還是暫時壓抑住了內心的渴望,緩緩問道:“道長,您知道張三豐真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