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 昨夜發生了什麼,朱瞻墡不知道,他的大哥朱瞻基也不知道,因為自朱瞻墡回來之後,他們兄弟二人就徹談了幾乎整夜。 朱瞻基對於自己弟弟的大開殺戒表示震驚,但朱瞻墡卻反勸自己的哥哥抓住這次的機會。 …… 絕大多數的人都不是慢慢成長起來的,就如同朱瞻基一樣。 他有豐富的理論知識,他的爺爺朱棣也不遺餘力的培養他,但正所謂紙上得來終覺淺,這時候的朱瞻基還沒有真正的成長起來。 歷史上,朱瞻基真正成長起來是因為兩件事。 第一是永樂二十二年朱棣再次,也是最後一次禦駕親征,最終病死榆木川。 當時的朱瞻基為了穩住北征將士的軍心,也為了搶在自己二叔的前麵讓自己的父親登基繼位而費心費力。 第二則是在他登基繼位的那一年,也就是宣德元年,他的二叔朱高煦起兵造反一事。 在經歷過這兩件事之後,朱瞻基才算是徹底成長起來了,而現在的他……還稍顯稚嫩。 不過朱瞻墡卻不是這樣認為的,他覺得自己這個大哥不是不夠成熟,也不是沒有經歷過讓他瞬間蛻變的事情,而是教育的問題。 儒家的教育,再加上老爺子曾經不止一次的教育他名聲的重要性,這才讓他認為朱瞻墡覆滅福餘衛和泰寧衛一事不是很妥當。 當然了,不是說朱瞻基認為福餘衛和泰寧衛不該死,他隻是覺得朱瞻墡不該,也不值得這樣去做,應該用更好的、更能保全名聲的辦法去做。 不過,這都不是朱瞻基能夠改變的,因為現在的他還隻是繼承人,還不是能夠拍板做主的皇帝。 …… 感受著身上盔甲的重量,看著麵前的喬巴山,朱瞻墡深深地吸了一口氣。 他知道,在自己的乾預之下,讓大明為之頭疼了十多年的阿魯臺即將成為過去。 但是,朱瞻墡也不知道。 他不知道沒了阿魯臺之後,草原上的勢力格局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 他不知道沒了福餘衛和泰寧衛之後,兀良哈三衛還會不會“北虜入套”。 他不知道阿魯臺死後,老爺子還會不會因為阿魯臺而第五次出征草原,最終抱憾在榆木川。 他也不知道,自己的未來會如何…… 不過…… 朱瞻墡深吸一口氣,迅速調整好了自己的心態。 現在要做抉擇的是阿魯臺,是老爺子,而不是他。 …… 喬巴山內。 看著麵前的錦衣衛,阿魯臺有些拿不定主意。 對於明軍抓到了自己妻兒一事,他心裡有個聲音告訴他這不可能,因為他雖然知道兀良哈三衛沒想過擁立自己,隻不過是想著做鷸蚌相爭後麵的漁翁,但他卻也知道兀良哈三衛和大明不是一條心。 也正是因為如此,發兵之前他才會將自己的妻兒送到兀良哈去。 但如果明軍真的抓到自己的妻兒了呢?阿魯臺的心有些動搖,但轉瞬就穩定了下來。 可是如果…… 思及至此,阿魯臺猛地搖了搖頭。 “來人!” …… 喬巴山外,朱瞻墡和朱瞻基站在老爺子的身後,和老爺子一樣死死地盯著喬巴山隘口的方向。 但因為距離有些遠,能看到的東西不是很多。 “啟稟陛下!” 就在朱瞻墡有些不耐煩的時候,前方的將士們讓開了一條路,讓一名錦衣衛走了過來。 “就在剛才,前方將士發現喬巴山隘口以及山頂有人出現。” “來人!”朱棣聞言雙眼一亮。 “把阿魯臺的妻兒全都帶到前方!” “是!” …… 朱瞻墡看著阿魯臺的妻兒被帶走,他知道,這場耗時一個半月的消耗戰要進入尾聲了。 果然,和朱瞻墡所想的一樣,很快喬巴山隘口的方向就有人跑了出來,而後越來越多。 “誒。”就在朱瞻墡目不轉睛地看著喬巴山方向時,突然感覺自己被捅咕了一下。 “咋?”朱瞻墡轉頭看向自己的大哥,一臉的莫名。 “你說,裡麵發生了什麼事兒?過程是什麼樣的?”看著事情正在朝著有利於自己一方的方向發展,朱瞻基的心情也放鬆了不少。 “能有什麼事兒?”朱瞻墡聞言聳了聳肩,心情也放鬆了不少。 “阿魯臺隻是將自己的妻兒送到了兀良哈三衛,但是沒有把自己麾下將士的家眷也送過去。” “阿魯臺不傻,這麼大的動作肯定是藏不住的,所以他選擇保護自己的妻兒,但如今他的妻兒被咱們抓住了,阿魯臺怎麼想先不說,就說他麾下的將士會怎麼想?” “阿魯臺都多大歲數了?這要是死了兒子,他估計就要絕後了,就算是他不想投降,但正所謂虎毒不食子,他麾下的將士肯定會有人認為他要投降。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 “隻顧自己不顧將士,將妻兒送去兀良哈保護起來,這本就會讓人產生落差感。” “左右不過是投降,那為什麼要在別人的帶領下投降?先投降說不定還能得到優待,甚至是重用,那為什麼不先投降。” “畢竟,阿魯臺隻是韃靼太師,他不是黃金家族的血脈,不像本雅失裡。” “本雅失裡能夠憑借著黃金血脈一呼百應,那是因為草原迷信於鐵木真的成就,認為隻有黃金家族的血脈才能帶領他們重回巔峰。” “阿魯臺憑什麼?” “嗯,瞻墡說的沒錯。”聽著兩個孫子的討論,朱棣也開口說了起來,這是一個很好的教育機會。 “不過還有一點瞻墡沒說到,那就是在經過一個月的逃竄之後,阿魯臺的聲望本就要衰落不少,再加上咱們將阿魯臺堵在喬巴山一個半月,這種情況就更加嚴重了。” “因此,應該過不了多久,喬巴山就會不攻自破了,阿魯臺也將會成為孤家寡人。” …… 聽了老爺子的話,朱瞻墡對著自己的大哥聳了聳肩,但是沒有再說話。 說實話,他還是傾向於暴力解決問題,因為隻有暴力的方式才能夠一勞永逸,不然的話遺患無窮。 如果接受了阿魯臺麾下將士的投降,以後要怎麼做? 殺了?朱瞻墡覺得老爺子不會這麼做。 帶回去?這顯然不可能,大明不會允許這麼多不安定的因素進入中原。 所以,結果就隻有一個,還是朱瞻墡最不願意見到的一個。 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