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人都不明白姚清在中間建立的那個大廣場是乾什麼用的,他們這些人似乎也用不上。 不過他們很快就明白了。 隨著人越來越多,姚清一個個教授道法已經不現實,若是讓先行者帶後進者,似乎又有點不妥。 於是,那個大廣場的作用就體現了出來,姚清要開壇講法。 說是講法,實則他講得大都是道心與對道的理解,甚至並不禁村民們前來旁觀聆聽。 這一講,臺下的眾人便分出層次來。 有的若有所思,如朱秀才,他跟隨姚清時間最短,但卻是最先接觸《道法》的兩個人之一,天分也不差,領悟自與旁人不同。 有的恍然大悟,如王府在揚州的統領蕭義,這一點姚清沒有想到,他一直認為蕭義是個粗人,心狠手辣,沒想到在修行上還有幾分心得,不過想想也合理,蕭義可是王府有數的“合氣”高手之一。 還有的如癡如狂,如江州的某位小統領,名叫陳小柒,年歲不大,修為亦不高,但在講法中修為波動最大,幾乎立時就要突破,被姚清暗中壓下來,算是一個驚喜。 至於陳立等人,表現得中規中矩,跟隨姚清時間最長,修為相對也高,在聽講的過程中最多還是與自身修為相互印證,有無所得,一時間也看不出來。 剩下的大部分人,除了本身已在“合氣”之境的寥寥數人外,其餘人則完全聽不進去,不是抓耳撓腮,就是坐立不安,亦或者時不時尿遁。 若非姚清世子身份,怕很多人早就開始起哄:“講得都是些什麼玩意兒,為什麼不直接講如何一步步修煉?或者厲害的神通術法?” 能一直坐在這裡已經是在給麵子了。 姚清不動聲色,每天隻講半個時辰,到點收攤,哪些人能聽得進去、哪些人聽不進去他都一一記下來。 等到第二天,又把那些聽不進去的人全部打發與村民一起勞作,再進行篩選。 反復數天之後,很多人便被姚清指派了出去,要麼升職返回三州做統領,要麼到王府當親衛,倒也皆大歡喜。 但留下的人卻知道,那些人是被淘汰了,跟他們已不是同路人,這讓他們心中更是凜然。 對餘下的十幾人,姚清才在之後的講法中慢慢傳授《道法》。 之所以弄得這麼復雜,還是因為這本《道法》與之前的《萬法綜述》不同,無法樹立道心,便不能入門,強行修行的話,隻會走火入魔。 看似不如《萬法綜述》,復雜了很多,實則上限被姚清拉高了數個層次,可以說為煉神三境打下極為堅實的基礎。 因為有他頂在前,有些事便可以稍微激進一些。 等到整體格局有模有樣後,姚清提筆在大門上的牌匾上鄭重寫下兩個字:道院。 是的,經過反復思索後,他還是決定用道院之名,如此才名正言順,至於其他人怎麼想,就不管了。 此時,無人能想到,也無人知道,這簡簡單單兩個字所代表的意義和深遠影響。 此時,看著這兩個字,姚清整個人似乎都被觸動了,以前修行的目的是什麼,最早單純是為了變強,能打破虛空,找到回家的路。 後來一趟西行,他的心思慢慢就變了,具體變成什麼樣,他沒有詳細梳理過,隻知道經過雷州殺戮,道心愈發堅定。 直到此刻,看到這兩個字,姚清才明白,自己的到底是了為了什麼,是為了心中那個世界。 這便是立道。 沒有這一步,則永無可能達到元神之境。 當然,姚清還不知道這一點,他隻知道這一剎那,體內的真元直接縮水了一半,不是修為退步,而是達到了一種大圓滿之境才有的精純。 真元雖然縮水,道基卻在延伸,堪堪卡到“化氣”後期的門檻上,等到道基在體內無所不達,那便是真正的後期。 等到道基和真元在體內相諧無礙,精純如光,道音齊鳴,進無可進,則是真正的大圓滿,就可以著手準備煉神、進入“顯聖”了。 “老師可是心有所感?”說話的是一位十七八歲的少年,雙手抱著一個竹木大茶杯,出聲問道。 他來自於王府的另一處要地,專門推演陣紋的機密所在,被陳立全部接過來重新安置。 人數並不多,有老有少,代代相承,幾乎把一輩子都奉獻給了王府。 少年名廖玉傑,天資極高,對姚清來講則是最大的驚喜,去年陳立帶回來那個可以承受修士攻擊的小球,就是出自少年之手。 自姚清傳下《道法》,少年便執意以師禮執之,帶得其他所有人都要稱他為老師,眼看陳立等人也要有學有樣,姚清頓時大為光火,嚴令不準如此稱呼。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雖說學無老少,達者為先,但他一個半大小子,讓那些三四十歲的中年人稱呼老師,怎麼都感覺不得勁。 況且他暫時也沒有收弟子的打算。 於是除了廖玉傑外,其他人又稱回了世子。 至於廖玉傑,你說他,他會麵無表情說記下了,下次依然老師來老師去,也不知是臉皮厚還是性子執拗,姚清無法,隻能由著他。 陳小柒看得眼饞,跟在廖玉傑身後偷摸著把稱呼改過來,姚清一時間竟沒發現,等發現了卻是晚了,特麼叫都叫順口了,自己應也應順口了。 一看就是廖玉傑這個整天麵無表情之人的主意,陳小柒雖然有些跳脫,心卻沒這麼臟。 其他人已經各自去忙碌,門匾下隻剩下師徒三人,聽到廖玉傑發問,姚清便笑道:“這是我的道!” 廖玉傑若有所思,他之所以要執意行師禮,不單單是姚清傳授他道法,更重要的是姚清所描繪的那個世界,正是他所向往的,也是他所願意為之奮鬥的。 所以他願意緊隨其後,奉獻自己的一切。 “老師,什麼時候能教我其他神通?”陳小柒見縫插針道,他修行《道法》進境最快,所以姚清便把同源的“眾生印”傳授給了他。 畢竟是《道法》的基礎之一,陳小柒又有天分,竟然很快就領悟通透。 “粗鄙!”廖玉傑端起手中的大杯子,抿了一口茶水。 陳小柒乾咳一聲,也不說話,別看他年級更大,但不知為何,總感覺被對方壓一頭,還升不起任何反抗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