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劉裕的叮囑(1 / 1)

讓衙門私下裡營商,這想法有些天馬行空,甚至有些叛逆!   底下文武驚訝之餘,卻並沒有提出反對意見。   一個是有利可圖,另一個則是這個時代的原因。   大晉立國以來,太平不過四十年光景,便天下大亂。   亂世之中,世人追求享受離經叛道之舉不過家常便飯。   如此風氣下,在公堂上提出衙門營商,隻要去了外麵不挑破,賺點錢又何妨?   “桂陽公所言錢息卻也可行!”   王修說道:“不過,此事當再做商議,製定出完善的計劃!”   劉義真聽得笑了笑道:“如此,錢息之事就由安西長史府、安西司馬府全權負責。”   “諾!”   “杜玨、柳光世、韋祖宣、裴禹!”劉義真突然把目光投向跪坐在左邊後一排的四人。   “在!”   四人出列走向中央,向著劉義真躬身行禮。   “折沖府推行,還需你們做個前鋒。”   劉義真看著四人道:“之前在杜縣,你們四家答應了每家挑選三百人,我也答應由你們去統領。”   “現在,你們各回各家,將這三百人帶回來,去往‘楊林大營’,與‘楊林大營’的新兵合編為一軍同時訓練,由雍州中兵參軍段宏統領。”   “記住,這些人及其家人全部恢復民籍,不得有誤!”   “諾!”   四人齊齊應諾。   東堂的會議自辰時中一直進行到晌午才結束,確定了折沖府發展方向,劉義真終於有了些屬於自己的‘閑暇時光’。   在東堂隨意吃了點熱食,劉義真便叫上劉乞、杜驥,帶了二十餘名騎兵冒著風雪出了長安,去往‘楊林大營’。   ‘楊林大營’中的一幢人馬,劉義真非常在意。   而隨著杜玨、柳光世、韋祖宣、裴禹陸續將各家三百名僮仆帶到‘楊林大營’,整個‘楊林大營’肅殺之氣更甚。   為了這支部隊早日成軍,劉義真整個十一月幾乎都在‘楊林大營’度過。有關‘折沖府’的所有事情,也是全部送到‘楊林大營’由劉義真決策。   按照劉裕的本意,安西將軍府如今所行之事,本該由王修、王鎮惡、沈田子、傅弘之等人商議決定之後,交由劉義真批復便可。   奈何整個安西將軍府如今隻有一件事要做,那便是設立折沖府之事。   而折沖府之事盡皆出自劉義真之手,包括一些圍繞折沖府發展出來的民政。   如此王修、王鎮惡等人都需要谘詢劉義真,方能知道下一步的計劃,最後安西將軍府之事變成了劉義真決定、批復。   又因為劉裕還在長安,關中除折沖府以外之事,均由劉裕乾綱獨斷。安西將軍府也因折沖府的設立,完全圍繞劉義真在運轉。   由此,安西將軍府整個的權利,竟是在不知不覺中,慢慢為劉義真所掌控。   ......   這日,雪後初晴,楊林大營。   劉義真在杜驥、段宏、劉乞陪同下,正在校場上觀看新兵演武。   一名謁者匆匆來到劉義真身邊,向劉義真稟奏道:“桂陽公,長安來使,宋公召您即刻返回長安。”   劉義真聽得輕輕點了下頭。   如今已是義熙十三年的十二月,不用劉裕召見,他也打算今日返回長安。   東歸大軍已經在霸上集結完畢,沈林子亦奉命前往石門,阻遏大軍東歸之時,北虜南下騷擾。   午後的陽光明媚而溫暖,湛藍的天空上萬裡無雲,藍的讓人心醉。   領著杜驥、劉乞出得‘楊林大營’在十餘名騎兵護衛下,打馬向著長安城疾馳而去。   剛剛入得未央宮,一名謁者便上前向劉義真稟奏道:“桂陽公,宋公在天祿閣,讓您去那裡見他。”   劉義真當即向著天祿閣而去。   自打搬去長楊宮,天祿閣劉義真已經有一個多月未曾來過了。   在劉乞、杜驥陪同下,剛剛行至天祿閣,就看到了一身戎裝在外值守的劉榮祖。   “桂陽公!”   劉榮祖向著劉義真微微拱手道:“宋公說了,您來了不必通稟,直接進去就好!”   劉義真朝著自己這個表叔微微一笑,便大步走了進去。   入得天祿閣,劉義真就看到自家老子偉岸的身影,靜靜地站在巨大的窗戶前,望著窗外的景色怔怔出神。   “阿父!”   劉義真來到劉裕身後,輕輕地喊了一聲。   回頭看到自己的愛子,劉裕慈祥地笑了笑道:“回來了,到阿父身邊來!”   劉義真上前兩步,劉裕便伸手輕撫著他的腦袋,看著窗外湛藍的天空道:“明日阿父便要返回彭城,關中之事可就交給你了。”   “請阿父放心,孩兒一定能治理好關中!”劉義真認真堅定的說道。   “阿父不擔心!”   劉裕看著自己的愛子,和藹地笑道:“這些日子折沖府之事,阿父看到了你的能力,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不愧是我劉裕的兒子,你做得很好。”   “那些文武臣工們提到此,都對你贊譽有加。”   “為父擔心的還是胡虜。”   說到這,劉裕臉上的笑容漸漸隱去,慢慢變作一種嚴肅,眼中隱隱透著些許擔憂,說道:“昨日阿父收到自嶺北傳回的情報,拂拂虜已經開始向安定一帶集結。人數在一萬左右。”   劉義真聽得神色也變得嚴肅起來。   劉裕東還,拂拂虜南下,這是鐵定的,改變不了。   但真的直麵拂拂虜,劉義真心情還是有些沉重。   不管他之前如何藐視赫連勃勃,真正獨自麵對的時候,心理上終歸是有壓力的。   見劉義真不說話,眉頭也微微皺起,劉裕問道:“可是怕了?畢竟赫連勃勃可不是關中這些個塢堡主,世家豪右所能比的。”   “西北之地,赫連勃勃是絕對的霸主,連拓跋嗣都不敢輕易招惹。”   “孩兒不怕!”   劉義真揚起下巴,抬頭挺胸,大聲說道:“我相信留在長安的江東子弟,一定能守住關中。”   “光說沒用!”   劉裕看著自己的愛子,淳淳叮囑道:“得有個準備,更不能輕敵。”   “你的折沖府還未完全建立,各地防守依舊薄弱。拂拂虜又是騎兵,南下之時來去無蹤。阿父給你留的一萬五千人,除了防守。做增援之用時,需注意潼關和武關方向。”   “此兩處乃關中出入江左之咽喉鎖匙,若為拂拂虜騎兵阻遏,不論東出、南下,亦或是朝廷派人增援皆非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