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畢其功於1役(1 / 1)

是夜,池陽縣廨,公堂。   燭火通明。   王鎮惡、傅弘之並一眾將領齊聚於此。   王、傅二人,應有嫌隙,均黑沉著臉,非劉義真詢問,皆不開口。   臨近子時,一身戎裝的劉乞匆匆入得公堂,朝劉義真拱手道:“桂陽公,索使君已經入了城!”   劉義真聽得嘴角微揚,立即說道:“快,去請他來!”   索邈,敦煌人也,曾寓居漢川,青年時因不得誌,東去建康,投奔劉裕。   此後追隨劉裕南征北戰,立功無數。   譙蜀覆滅,索邈因熟悉蜀中事務,於漢川又有威望,遂被劉裕命為梁州刺史,鎮守漢中。   不久又加任南秦州刺史,督梁、南秦二州諸軍事,西戎校尉。   沒多會兒,便見得公堂外漆黑的院中,一個魁梧的身影,在劉乞的引導下,大步流星地走進了公堂。   來人正是西戎校尉索邈。   隻見他穿著一身黑色甲胄,生得魁梧高大,臉型方正黝黑,看上去很是威嚴。   索邈入得公堂,當即便朝著上首的劉義真躬身行禮道:“末將梁州、南秦州刺史,西戎校尉索邈,參見桂陽公!”   “索西戎快快免禮!”   劉義真笑著虛抬了下手,看著索邈道:“我可是盼將軍盼了多日了!”   “末將來遲,還請桂陽公恕罪!”索邈再次向著劉義真行禮道。   “莫拘禮!”   劉義真笑道:“將軍來得及時,來!”   說著劉義真朝兩側的諸將道:“你們當中不少人與索將軍那是老熟人了,就先打個招呼!”   諸將不管認識不認識的,都朝著索邈拱手行禮。   索邈當即拱手還禮,而後向著眾將當中的傅弘之點了點頭,便朝斜靠在大堂一側胡床上的王鎮惡,大步走了過去。   看著王鎮惡坐臥難安的樣子,索邈麵露憂色道:“王征虜,要好好養傷啊,我還等著跟你再次並肩作戰!”   “放心吧,我還死不了!”王鎮惡黑著臉,咬著牙關,重重地說道。   這話落在傅弘之耳中,卻是及其刺耳。   跟王鎮惡真就是不死不休了!   “現在對下一步的作戰計劃,諸位將軍有何建議,大可說出來!”   待眾將寒暄過後,分兩側坐定,劉義真板著小臉,看著眾將問道。   “桂陽公!”   傅弘之起身朝劉義真拱手道:“如今段中兵於三原堡,王康於冶穀堡,此二處梯次布置,定能有效打擊拂拂人囂張氣焰。”   “如今舟師已入涇水,五日後,我軍便可部署得當,完全可在冶穀堡阻擊之後放任其南來。”   “池陽縣西北十裡,比鄰涇水的沙原,那裡是拂拂虜自冶穀堡南下池陽的必經之處,可做與拂拂虜決戰之地。”   不愧是沙場宿將,拋卻傅弘之、沈田子二人與王鎮惡之間的齷齪不說,三人都是少有的戰將,對戰場局勢的把控,可謂是步步為營。   “傅將軍所言可行!”   索邈朝劉義真拱手道:“來的路上,末將一直在研究敵我兩軍的形勢。梯次布防,阻緩敵軍南下,並尋機決戰,屬實是很好的應敵之策。”   “而沙原緊靠涇水,官道又穿沙原而過,若以此處再現太尉的卻月大陣,當是絕佳之所。”   “末將附議!”王鎮惡也出言道。   此計雖為傅弘之所提,但關乎關中大局,王鎮惡即使心中不樂意,卻也不得不承認,沙原作決戰之處最是合適。   “如此,便由傅弘之你來迎戰拂拂虜前鋒主力!”   劉義真盯著傅弘之,沉聲道:“我會給你五千人馬,務必於沙原畢其功於一役!”   “諾!”   歷史上,池陽之戰就是傅弘之打的,而且打得確實不錯。   這一次劉義真讓傅弘之以白衣之身,領兵作戰,也算是給了他一次將功補過的機會。   至於他同沈田子與王鎮惡之間的矛盾,就留給以後再說吧。   “潼關、青泥當如何布局?”   確定了決戰之處,以及領兵之將,劉義真把目光投向了兩側諸將。   “桂陽公!”   索邈向著劉義真拱手道:“放任拂拂人南渡渭水,由著他們去往潼關和青泥,此誘敵深入之策,當是可行。末將認為,可在潼關道和武關道上設伏。”   說著,索邈起身,朝劉義真重重抱拳,麵容堅定地說道:“末將請領一軍於潼關道設伏,定能打得拂拂虜丟盔棄甲。”   莫看索邈已是近五十的人,可說到打仗迎敵,依舊是當仁不讓,舍我其誰的氣概。   這點讓劉義真很是欣賞。   “既然索將軍自薦,這設伏潼關道,便由著索將軍!”   劉義真也不矯情,看著索邈,沉聲道:“不過,卻如將軍所言,我隻能給你一軍。你所帶來的兒郎,我還要留三千人守雍城。”   “晚間我剛得到密報,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西虜賊首赫連勃勃,親自領兵兩萬自蕭關南下,直逼雍城。”   此話一出,諸將皆是一怔。   赫連勃勃親自來了。   劉義真卻是很平淡地掃了眼諸將道:“赫連勃勃,威名雖甚,亦不過一方諸侯罷了。僭越皇帝名號,終究是沐猴而冠,上不得臺麵。”   “隻要我軍執行計劃,大敗其前鋒,赫連勃勃定然不敢造次,唯有退兵爾。”   這話說的雖然有些張狂,卻也是事實。   底下諸將在稍微的震驚過後,皆是朝劉義真拱手道:“末將等定然不負桂陽公所望,大敗拂拂虜。”   ......   翌日,天色剛亮,自池陽城湧出一大隊騎兵,此正是劉義真帳下二百輕裝簡從的‘具裝虎斑突騎’。   二百騎兵,護著兩輛馬車,自池陽至鹹陽的官道上飛快疾馳。   打頭的乃是劉義真桂陽公府典衛令劉乞。   他的旁邊還有杜玨、裴禹二人。   兩輛馬車,一輛載著劉義真,一輛則載著受傷的王鎮惡。   如此匆忙的南還長安,除了渭陽之事已經安排妥當,更重要的是趕回長安決定武關道設伏的將領。   此時的安西將軍府內,能打的,還能用的,劉義真全都給安排了。   唯有武關道,人選遲遲未定。   眼見著拂拂虜南下之勢愈發猛烈,劉義真不敢再在池陽逗留。他必須盡早趕回長安,與王修商議設伏武關道的將領人選。   阻擊拂拂虜之戰,任何一環都不能有差池,必須由身經百戰的老將率領,方可保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