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廷理府徹查細作開始,黃嘯也在龍州郡積極布防,更換之前的布防策略,重新規劃戰略,按照慣例,前線的所有軍事行動,均要仔細紀要,報與郢都,但是由於現在是特殊時期,黃嘯命令計不出龍州,令不報郢都。又加上廷理府的動作,郢都城內的細作行動暫時遲緩了下來,龍州郡前線形勢逐漸轉好,就在此時,趙國忽然傳來噩耗,趙國國內遭遇政變,趙王重疾纏身,被餓死在行宮內,趙國內亂,李牧下野,以致於向來積極攻秦的趙國一改往日之態,由積極進攻改為被動防禦,秦國抓住機會,趁機猛攻趙國陽平地區,最終打的趙國求和。 接著,秦國再度對楚國龍州郡發動攻勢,龍州郡一時又陷入戰爭,黃嘯與秦軍交戰半年,未得一寸之地,反到自己是情勢危急,屋漏偏逢連夜雨,黃嘯接到急報,由於龍州郡近年天災肆虐,糧食歉收,致使許多百姓流離失所,龍州郡到郢都之間,生出一股聲勢浩大的賊徒,劫掠周邊郡縣,龍州郡糧道受阻,於是黃嘯飛書郢都,要求調項璟黃延靖前去龍州郡,楚王命項璟從郢都領虎衛兩千,開赴龍州,沿途剿滅賊徒,安撫郡縣,項璟接到命令之後,不敢怠慢,即刻領兵出發,意料之中,又將黃延靖從風月閣拖出。 這虎衛是楚國最精銳的騎兵,每騎全副武裝,人馬皆覆重甲,持重槊,配短刀,上馬可沖鋒,下馬可步戰,每騎皆能以一當十,但是整個楚境加起來,虎衛也不過就三萬餘人。項璟所率虎衛,一般的賊徒哪裡是對手,所到之處,賊徒望風披靡,一觸即潰,很快在項璟的帶領下,就剿滅了眾多賊徒,收復了大片土地,最後,將賊眾餘部圍在了宛地,賊人據險而守,項璟體諒這些賊徒出生,大多都是因為天災而走投無路的楚國百姓,又希望節約兵力,不想徒增傷亡,於是派出使者,勸其投降。 沒想到這些人卻不怕死,下定決心要負隅頑抗,項璟帶人將其團團圍住,走到兩軍之間大喊:“汝等皆是楚國百姓,全因天災聚集,情有可原,今日若是放下兵器,我可上告楚王,免汝等一死,請楚王派發賑糧。” 沒想到這些人聽完完全無動於衷,竟然還有一人躍馬陣前,看樣子是賊徒的首領,大聲叫罵:“聽你在那放屁,若是有意體恤,楚王何不早日派人賑災,你那廝要戰便戰,再要花言巧語!看我等殺了你,再直搗郢都!” 項璟聽這話沒有惱怒,反而是黃延靖急了:“好大的口氣,區區蟊賊,小爺來會一會你!”,說完不等項璟軍令,自顧自地拍馬上前,對麵那人倒也不怕,拍馬迎上,兩人纏鬥十幾回合不分勝負,黃延靖戰的興起,邊戰邊罵,蟊賊,蠢材之詞盡出其口,完全不像將軍公子出身,倒有幾分底層行伍的意思,這也不怪,黃延靖自小在軍中長大,沾染些軍莽之氣,倒也正常。 項璟遠遠觀望二人,卻越發覺得那人好似熟悉,似曾相識,卻又全然不記得何時見過,於是令人鳴金,打算再作交涉,黃延靖聽到鳴金,勒馬便走,可是黃延靖要走,那人哪裡肯放他走,自交手開始,黃延靖辱罵便沒有停過,氣得那人怒火中燒,渾身戰栗,於是他拍馬來追黃延靖,不知不覺間,離楚軍越來越近,項璟看那人看得也越來越清楚,猛然間,數年前見過的一人出現在他的腦海。 “士端!士端!士端!”項璟連呼三聲,那人詫異,停下馬來,不再追逐。 “你是何人!?如何認得我?”那人驚訝的大聲問到。 “是我,項璟!”項璟回他。 “兄...兄長!!??真的是你嗎!!!???”那人不可置信的問到。 見他不信,項璟驅馬往前,留下一臉疑惑的黃延靖。項璟慢慢驅馬,到隻有十步之遙的地方停下,那人細細端詳,認出了項璟,立刻下馬,朝項璟奔來,項璟亦下馬,朝他而去,兩人相擁,這人正是之前與項璟一同到城陽的“韓猛”。 “兄長!”韓猛抱著項璟,幾乎哭出聲來,即使多年沒見,二人的容貌還是與當年相差無幾,項璟安撫韓猛,叫上黃延靖,三人攜手一齊到韓猛營寨中去,是夜,三人在營寨中把酒言歡,開懷暢飲,項璟韓猛互訴了這些年來的遭遇,項璟得知韓猛的父親韓忠,早已在饑荒中逝世,自己這些年因為饑荒,也落草為寇,項璟表示遺憾和理解。黃延靖方才得知項璟與韓猛早就相識,先前在陣前辱罵之事,讓黃延靖好生尷尬,韓猛卻大笑著說無妨,兩軍交戰,況且兩人之前並不相識,反而打上一架這樣才好,不打不相識。 黃延靖舉起酒杯,對著韓猛說:“韓兄與我同歲,你與我大哥是兄弟,自然也就是我黃延靖的兄弟,今後你我二人便以兄弟相稱,我淺飲一杯,韓兄!” 韓猛笑到回敬一杯:“哈哈哈哈,好好,自然是自家兄弟!”項璟詢問韓猛今後的打算,並說這剩餘的眾人的問題無論如何也得解決。 “兄長你放心,明日一早,我就召集眾人,原地遣散部眾。” “好,士端,如此甚好!”三人再次舉杯痛飲。 第二日一早,正如韓猛所言,他召集手下眾人,悉數遣散,項璟從軍中調來錢糧,散與眾人,並告訴他們,自己會履行賑災之言,上告楚王,不予追究他們的罪責,讓他們回到鄉裡,好好生活,切不可再為非作歹,等韓猛遣散完所有人,項璟說:“士端,如今你也無處可去,不如與我同去。” “不瞞兄長,我正有此意,隻是未曾想好如何開口,兄長不嫌棄,韓猛日後便鞍前馬後,追隨兄長!”韓猛憨厚的笑著說。三人相視一笑,結伴而行,自此,韓猛就算是入了楚軍了。 收了韓猛之後,此次騷亂也算是正是結束了,項璟繼續帶著人馬趕往龍州郡,等到了前線,正值黃嘯與秦軍交戰,項璟當機立斷,來不及修整,直接率虎衛繞行至秦軍側翼,發動進攻,秦軍大亂,秦將敗走,事後,黃嘯對項璟這次果斷的軍事行動表示誇贊。 見楚軍增援已到,並且得知來援的是楚國虎衛,秦王又向前線增援了兩萬大軍,並且由孟起率領,換下之前戰敗的秦將,改由孟起統軍秦軍增援陸續抵達戰場,黃嘯提前得知消息,早已命人做好準備,並且召集項璟黃延靖軍帳議事。 “子瑜,先前賊眾你如何處置?” “回上將軍,末將令人遣散眾人,命其各自還鄉。” “你可有接到任何軍令?” “未曾接到。” “私自遣散賊眾,調動軍餉糧草,不做上報,有通敵之嫌,即日起,你暫且革職,充入步卒,此罪戰後再議,虎衛的指揮,暫且交予孟文。” 項璟感到十分詫異,又不得不從,一旁的黃延靖更是聽得一愣一愣的,越聽越不對勁,心想自己父親是老糊塗了吧,這分明是強行網羅了一個罪名,強行加在項璟頭上,大敵在前,不知道父親唱的是哪一出,於是站出來想為黃延靖打不平:“父親,大哥他......” “住口,我意已決,休要再言,子瑜你先且退下。” “喏。”項璟應聲退出,黃延靖也要跟著退出,卻被黃嘯叫住:“孟文,你先留下。” 黃延靖又吃不準這黃嘯到底要做什麼,等到項璟退出,黃延靖略帶怒氣地又問:“父親你這是為何,大哥他有功不賞,反而罰他?” 黃嘯卻未回答他,隻說:“我軍得到消息,秦軍增援兩萬大軍,由秦將孟起率領,不日就到。” 黃延靖不解:“這又如何,打他便是了!” 見黃延靖仍然不明白,黃嘯接著說:“當年秦滅鄭國,項成將軍戰死沙場,孟起梟其首,辱其屍。”黃嘯這麼一講,黃延靖就回憶好像是記得有這麼一回事,但是還是沒徹底明白:“不是,父親,可這跟大哥革職有什麼關係啊?” 黃嘯嘆了口氣:“我要你好生看好子瑜,我怕他沖動,在戰場上魯莽行事,有所閃失。”這下黃延靖就徹底明白父親的用意了,原來黃嘯將項璟充入步騎,就是為了不給他馬匹,擔心他一怒之下做出什麼事情。黃延靖表示此事包在他身上,然後也退了出去。 黃嘯煞費苦心,有意下令全軍不可走漏風聲,可沒想到,孟起領軍的事情,還是傳到了項璟的耳中,項璟得知是孟起統軍而來,果然怒火中燒,心中多年的仇恨再也壓抑不住。 幾日之後,兩軍在庸城之下擺開陣勢,雙方上來也不客套,兩軍主將坐陣中軍,指揮若定,先是兩軍短兵相接,鬥了一日,未分勝負,黃嘯便決定不再纏鬥,鳴金收兵,待日後再想破敵之計,待到步卒退回軍陣,那孟起卻躍至陣前,狂妄至極地說:“黃嘯老兒,我原以為你是個英雄,卻沒想到你也是個插標賣首之徒,今日還未分勝負,你又要龜縮在城中嗎?豈是不敢與我決一死戰?”這一番話惹得秦軍三軍大笑,楚軍三軍顏麵掃地,黃嘯看出他孟起這是激他再戰,心想恐怕秦軍此時已經繞道楚軍後方,擇時突襲楚軍,所以不為所動,堅持要退回城中。 黃延靖這時發現,自己所統帥的虎衛之中混入了一個步卒,大聲嗬斥:“蠢材,你難道是不知道步卒在何處嗎?為何混入虎衛!還不速速回去!” 那小兵結結巴巴的說:“回稟少將軍,我...我...我就是虎衛。” 黃延靖眉頭一皺,仔細打量,這一打量就看出,這“步卒”身上所著的竟然是虎衛的重甲,手上還抱著一捆馬甲,心頭忽覺大事不妙,轉過頭,四處尋找項璟的身影,找了半天,發現項璟在不遠處,而此時的項璟,正騎在一匹馬上,大有躍躍欲試之態,原來是項璟奪了這虎衛的馬,卸下馬甲,喚作己用。 黃嘯千叮嚀萬囑咐,千萬不要給項璟馬匹,沒想到他一時疏忽大意,竟讓項璟鉆了空子,黃延靖轉頭盯著那虎衛,咬牙切齒的說:“你可當真是個十足的蠢材,看我回頭如何找你算賬!” 這時,孟起見黃嘯不為所動,又接著嘲諷:“黃嘯老兒,軍中喚我梟首將軍,你可知為何?因為我愛梟人首級,今日我定擒你!梟汝首,掛在庸城之下,讓汝與那昔日項成一樣!” “項成”兩字一出,黃延靖就知道完了,朝著眾人大呼:“給我攔住騎都尉!給我攔住騎都尉!”同時驅馬往項璟方向奔去,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可是這哪裡來得及,隻見項璟騎著馬,從陣中騰出,那胯下之馬,本就是匹好馬,平日裡重甲覆身,不得施展,今日卸去重甲,如離弦之箭,直奔孟起而去。急的黃延靖直呼:“壞事!壞事!父親這下得砍了我!” 卻說那孟起正喊的興起,完全沒有注意到一騎飛奔而來,不多時,項璟已躍至幾步之遙,挺槍便槊,孟起終是久經沙場,瞬間反應過來,立馬持斧接下項璟一槍,借勢反手掄斧,便要劈向項璟,那巨斧勢大力沉,項璟回馬慢了一步,身下坐騎被削去半個腦袋,頓時摔在地上,孟起大叫一聲,又是一斧襲來,眼看正中項璟麵門,卻飛來兩箭,一箭有失,一箭正中孟起大腿,孟起哀嚎一聲,巨斧還是順勢落了下去,不過吃痛偏了許多,項璟在馬下抓住空擋,持槍擋住孟起一斧,又抽出腰間配劍,刺中馬腹,那馬便把孟起摔了下來,項璟逮住機會,上前兩步,趁那孟起尚未有招架的機會,一劍結果了他,梟其首。項璟回頭看時,隻見是那黃延靖彎弓搭箭,射中孟起。 秦楚兩軍皆被這忽然的變故驚住,場上頓時萬籟無聲,隻聽的黃延靖忽然大喊一聲,騎著那大青馬飛奔而出:“殺!”緊接著率虎衛掩殺過去,黃嘯也立刻反應過來,命人擂鼓,驅使三軍掩殺,秦軍尚處在主帥被斬的驚愕之中,軍心大亂,被楚軍殺個措手不及,秦軍大將已失,一路北逃,楚軍在後麵一路追殺,楚軍直至追到荊關之下,秦軍才所剩無幾,楚軍又趁勢奪回商陽城與荊關,秦軍退守鄭城。這仗過後,項璟名動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