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1 / 1)

薛雲青大概有六七歲的樣子,因為林遠道年紀太輕,林丘源決定就先教劍法給薛、夏兩人,他深知徒弟並不在多的道理,重要的是每一個徒弟將來都要能獨當一麵。練劍習武其實是件尤其枯燥的事,而這隻有兩個辦法克服,一個是堅韌的耐力,另一個就是絕佳的天賦。如果不能學得快,就隻有慢慢來。夏雨雪和薛雲青兩人暫時還看不出過人之處,不過好在他們能夠堅持。夏雨雪是個容易快樂而不太自知的孩子,她總是在林丘源教過之後問一些奇怪而常人不太會注意的問題,這一般無關緊要卻又著實不那麼好回答,因此常常弄得啼笑皆非。她有堅韌的一麵,並時常愛苦中作樂的胡做亂耍,林丘源自小也是這麼過來的,因此寬容很多。薛雲青的反應就顯得稍慢一些,他不愛講話,較女孩雪兒反而更內斂害羞,有些不明白的地方也總是憋住不問,這反倒令林丘源有些頭疼。不過他比夏雨雪要用功得多,雪兒當日在石蘭長坡上學完劍法後當日就不再練習,而是四處閑逛玩耍,逗逗林遠道或是纏著祝師娘閑話聊天,要聽故事。薛雲青就幾乎整日不休的練,雖然他進步飛快,但若是理解出現了差錯,也要花更多的時間糾正。   薛雲青雖然身世成謎,甚至本身帶了一些神秘色彩,但在每日相處的之後,眾人已漸漸習慣了他的存在,大家都把他親切的當成自己的同門師兄弟和朋友,師父林丘源也不論他表現如何都始終對他寄予厚望,而唯獨他自己對這謎團一般的身世深深執著,他內心堅信自己將來一定大有所為。他也在努力達成這樣的期望,那麼唯一的途徑就是日夜不休的苦練。每當師父林丘源肯定自己的進步時,這比其他任何事情都更令他感到快樂,這也成了他繼續堅持的動力。林丘源發現了這一點,而他隱隱覺得練劍或者其他什麼東西已經成了薛雲青身上沉重的負擔,可是他又一直不好言明。   第一次下山招徒歸來之後,祝玲發現師兄在漸漸轉變,或者說他們兩人的關係在發生變化。她感覺他們仿佛又回到了成親之前那實至名歸的師兄妹關係,又或是那種平等、相互尊重又無比遙遠的關係。那股禮儀的隔閡再次出現在他們之間。收了一些門徒之後,他就全身心的撲在教學劍法和規劃門派事務上,有時她感到林丘源在刻意回避自己的親近,他仿佛忘卻了自己身為“丈夫”的身份,又同時對她身為自己“妻子”的身份視而不見。在幾個漆黑寂靜的夜晚,她能明顯的感到他身上深重的情緒,那股情緒與成親當天如出一轍,濃厚到讓人無法逃離。她逐漸意識到,在華山和妻子祝玲之間,林丘源選擇了華山。而華山上的日子就像車輪一般滾滾向前,經年累月而如一日般沒什麼變化,這樣就使得本來隻屬於兩人的幸福愛巢成了如今掙不脫的枷鎖。祝玲越是這般想著,越是懷念幾年前隻有自己和師兄兩人的華山,而她每日向林丘源發出的暗示就如同落入深穀一般回聲寥寥,這找不回的過去時常令她感到絕望。所幸還有幾個孩子圍繞著她,夏雨雪簡單的可愛往往一瞬就令她忘卻了憂愁,而兒子林遠道雖然年紀尚小,懵懵懂懂,但越看那眉眼越同他父親的情態相仿,這也更令她對遠道疼愛不已;薛雲青則對誰都恭恭敬敬,尊稱自己為師娘,又內斂話少,練劍刻苦,仿佛成了林丘源的另一麵——那華山門規俗禮的化身。   如此過了幾年,世道又逐漸變得不太平。沒人期望如此,可習武之人的安身立命之本才重新具有價值。華山維持日用的資費再次收緊,之前靠變賣房屋田產撐過了最困難的時候,可這終究不是長遠之計。林丘源以為,隻有讓世人重新看到華山派對武林社會的貢獻,為維持正義付出努力,華山才能永不衰敗的持續下去。而近來,正在華山腳下的一處城鎮發生了好幾起毒殺事件,無人能追查到真兇,於是他決定這次獨身下山,一查究竟。   此鎮一月內已接連有十數人中毒身亡,死法奇異又各不相同,本以為互不相關,畢竟誰又能同時持有多種不同的致命毒藥?而隨著死亡人數的增多,則兇手越來越有可能是以殺人取樂、或以人試藥的製毒高手。當地官府此時一籌莫展,已發布懸賞緝拿真兇。林丘源到達鎮上,第一步便是觀察遺體,來到義莊,那十幾具屍體同其他屍體分隔開來,單獨放置在鄰近的一間茅屋內。屍體全部草草的排列在草席之上。奇怪的是,林丘源走近並沒有聞到任何腐臭氣味,細看那些屍體竟也並未壞爛,一具身上布滿了紅點,另一具又貌若常人,仿佛隻是在熟睡,有的則麵色霞紅,異常怪誕,很明顯那位兇手在不停的變換毒藥殺人,並以得到怪奇的死狀為樂。暫時也並未查出死者生前是如何中毒,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飲水飯食中沒有,而有數人突然暴斃於大街之上,可見其下毒手法十分精妙。   林丘源作為用劍高手,對藥理用毒卻幾乎沒有研究,問過查案捕快,鎮上最好的醫師也不知下的究竟何毒。中毒者之間沒有聯係,不過隨性殺人,如此,林丘源來也沒有更好的辦法。而整整一月之後,又再無人毒發的情況發生。這十數條無故枉死的性命似乎也將成一樁懸案。   林丘源一日在喧鬧的市集閑逛,恰有賣藝團遊走至此。那些胸口碎大石、口吐猛火的雜技引得行人紛紛叫好。而其中有一孩童手擲飛刀,刃無虛發,堪稱藝團的壓軸好戲。林丘源見此子天賦非凡,便欲收其為徒。那個男孩喚作小石子,因他石頭擲得準被藝團師傅相中收入團中做飛刀表演。那小石子無父無母,更不知自己姓甚名誰,於是大家也就“小石子”的稱呼起來。小石子從小隨團賣藝,四方雲遊,眾人因他的擲刀“絕技”扔過不少銅板,可他也隻勉強有碗飯吃。現在林丘源願意教他劍法,學真本事,他自然點頭答應。可他要帶那孩子走時,藝團師傅卻出來阻攔,稱他可不能拐走了自己的搖錢數,若是林丘源拿不出一比巨款來贖,便不能帶走小石子。林丘源的華山本已缺錢少糧,現在又哪拿得出錢替小石子贖身?可是問賣身契沒有,要人就是不放,他索性長劍出鞘,麵色作沉,藝團師傅見狀連退幾步,一言不發。小石子走後,才敢說出自己一直被賣藝團壓榨的實情,請求林丘源一同解救他人,林丘源當即答應,隻是轉身回到鎮上之後,那賣藝團已不見蹤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