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2)(1 / 1)

德國歷史:從古羅馬到統一和繁榮   德國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古羅馬時期,經歷了多次政治、文化和社會的變革。從部落聯盟到封建製度,再到近代國家的形成,德國歷史充滿了豐富多彩的故事和重要事件。本文將詳細介紹德國歷史的主要階段和關鍵時刻。   古代和中世紀   德國地區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古羅馬時期,當時這片土地被稱為日耳曼尼亞(Germania)。在羅馬帝國的影響下,這一地區的部落逐漸形成,並保留了許多日耳曼人的傳統。   中世紀初期,弗蘭肯人的國王查理曼(Charlemagne)建立了一個龐大的帝國,涵蓋了今天的德國、法國、意大利等地。然而,在他去世後,這一帝國逐漸分裂為多個封建領地。   封建時代的德國由各個小封建國家組成,其中最重要的是神聖羅馬帝國。這個帝國在中世紀時期起到了一定的統一作用,但實際上是一個高度分散的國家體係,各個封建領主享有相對的獨立權力。   宗教改革與三十年戰爭    16世紀初,德國成為宗教改革的中心。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於1517年發表《九十五條論綱》,抨擊羅馬天主教教會的腐敗和權力濫用。這一行動導致了宗教改革運動,德國成為新教(基督新教)的主要陣地之一。   宗教改革引發了宗教沖突,最終演變成了三十年戰爭(1618-1648)。這場戰爭導致德國嚴重的破壞和人口減少,但最終在西斯廷公約的調解下結束。這場戰爭在德國歷史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也為後來的國際關係產生了重要影響。   普魯士崛起與拿破侖時代   18世紀末,普魯士崛起為德國的領導國家之一。弗裡德裡希大帝(Frederick the Great)領導下的普魯士在七年戰爭中取得了重要勝利,進一步鞏固了其在德國的地位。   然而,19世紀初,拿破侖的征服軍隊占領了德國地區,導致了德國的分裂和政治混亂。拿破侖時代的改革也為後來德國的統一創造了條件,尤其是在行政和法律領域。   統一德國與帝國時代   19世紀中葉,德國開始邁向統一。普魯士領導的北德意誌邦聯在普奧戰爭(1866年)中擊敗奧地利,取得了領導地位。隨後,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被宣布為德意誌帝國的皇帝(1871年),實現了德國的統一。   統一後的德國在工業和科技方麵取得了巨大進步,成為歐洲和世界的大國之一。然而,這一時期也見證了民族主義和軍備競賽的加劇,最終導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兩次世界大戰與分裂   20世紀的德國歷史被兩次世界大戰所主導,給德國和世界帶來了巨大的破壞。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德國簽署了凡爾賽條約,承擔了巨大的賠款和領土割讓。這一情況導致了政治動蕩和社會不滿,最終為納粹黨的崛起創造了條件。   納粹黨在1933年上臺後,德國逐漸走向軍國主義和侵略政策。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德國成為軸心國之一,戰爭導致了數百萬人的死亡和國家的全麵破壞。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德國被分割成東德和西德,分別由蘇聯和西方盟國占領。冷戰期間,東德成為社會主義國家,而西德成為資本主義國家,兩部分之間存在深刻的政治和社會差異。   和解與統一   1989年,東德發生了大規模示威和政治變革,最終導致了柏林墻的倒塌。這一事件標誌著德國重新統一的開始。1990年,東德和西德重新統一為德國聯邦共和國。這一過程在國內外受到廣泛的歡迎和支持。   現代德國的發展   21世紀的德國是一個強大的歐洲國家,擁有先進的經濟、科技和文化。德國積極參與國際事務,致力於維護多邊主義、環境保護和人權。德國的政治體製保障公民的權利和自由,社會市場經濟體製確保了社會的穩定和繁榮。   總的來說,德國的歷史是一個充滿曲折和轉變的故事。從古羅馬時期到統一後的崛起,再到兩次世界大戰的痛苦和統一的希望,德國歷史展現出了不同時期的挑戰和機遇。如今,德國在國際舞臺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繼續為世界的和平、繁榮和合作做出貢獻。   德國古日耳曼的傳說   古日耳曼人生活在冰天雪地的歐洲北部,住在簡陋的茅草棚裡,身披獸皮,手持棍棒,靠狩獵和畜牧維持生計。   惡劣的生存環境造就了他們勇猛好鬥的性格,也形成了別具一格的日耳曼神話故事。   中華民族有盤古開天地的傳說,而日耳曼人版的創世神話則是冰雪巨人——伊密爾。   相傳最早的時候,沒有天、沒有地、沒有海也沒有空氣,一切都是黑暗的,隻有冷和熱可以區分。   冷是冰雪,熱是火焰,它們相接的地方是一條寬而深邃的裂縫。   後來冷熱相接,產生水汽和雲霧,就出現了伊密爾,與伊密爾同時誕生的還有一隻名叫烏特赫姆的大奶牛,它噴出牛奶供伊密爾食用。   母牛以冰為食。   奶牛吃著吃著,吃出了深埋在冰裡的神的祖先蒲利。   伊密爾的身體衍生出很多子女,他們卻不辨善惡,互相不容。   於是蒲利的孫子奧丁殺死了伊密爾,而伊密爾的鮮血將他的子女淹死了。   成為“眾神之王”的奧丁用巨人伊密爾的身體造出了世界。   頭變成了天,肉變成了地,骨變成了山,血汗變成了海洋,頭發變成樹木百草。   四個矮人站在東西南北四個方向扛住天。   奧丁取火球布滿天空成為耀眼的星星,最大的就是太陽和月亮。   萬物就這樣被造出來了。   世界初具規模時,神開始考慮要造出一種居住在這富饒大地上的完美生物。   有一天,三位神祇奧丁、威利和維在海灘散步,海浪沖過來兩截木頭,一截是榆木,一截是梣木。   眾神撿起之後覺得這木頭是塊好材料,便開始用刀把它們分別雕刻成男人和女人的形狀。   奧丁把木頭握在手中,賜予他們呼吸和生命,威利賜予他們靈魂和智慧,最後維賜給了他們體溫。   神給他們起了好聽的名字,男人叫阿斯克,女人叫愛波拉。   阿斯克後來與愛波拉相愛,世世代代繁衍,他們的子孫成為現在的人類。   日耳曼神話中最重要的主神是“眾神之王”奧丁。   奧丁作為世界的統治者,相傳年貌在五十歲左右,身材高大,神情冰冷而嚴肅。   奧丁頭戴大金盔,肩上棲著兩隻神鴉,分別象征著“思想”和“記憶”。   它們每天環遊世界,歸來後向奧丁報告大地上發生的事情。   奧丁不僅有耳目還有警衛,它們就是蹲在奧丁腳下的狼。   奧丁為了增加智慧、預測未來,以一隻眼睛為代價喝到了聖泉。   他發明了古文字,給人們帶來知識。   奧丁好戰且長於智謀,是諸神之王,也是死者之王、權力之神、魔法之神。   以勇敢為無上美德、將戰死視為光榮的日耳曼人,也把奧丁作為戰神崇拜。   奧丁在阿瑟加德有三處宮殿,其中有一處尤為著名,名為瓦爾哈拉,也被稱為英靈殿。   瓦爾哈拉是勇者的歸宿,凡是戰死的勇士皆可以成為座上客,奧丁會贈予精美鎧甲作為禮物。   在瓦爾哈拉,有一隊侍女名為瓦爾基裡。   這些少女或是奧丁的女兒,或是人間國王的公主,或是敬奉神明的貞潔少女。   少女們奉奧丁之命在人間戰場上挑選勇敢的戰死者,帶到瓦爾哈拉宮殿中享樂,以備將來“諸神的黃昏”降臨時,和諸神一起參加最後的決戰。   瓦爾基的形象十分迷人。   她們有著漂亮的白臂和飄逸的長發,戴著金盔或是銀盔,穿著血紅色的戰袍,拿著發光的矛和盾。   她們騎著精小的悍馬,在空中疾馳,送給那些垂死勇士最後的死亡之吻,接受了的戰士就可以被帶去瓦爾哈拉。   瓦爾基裡不僅會在陸地戰場上挑選戰士,還會到海上從大船裡帶走勇敢的維京人。   據說如果維京人看到瓦爾基裡就知道自己大限將至,便會不要命地狂歡等待死亡之吻。   瓦爾基裡中最為出名是布倫希爾特,她在德國古代史詩《尼伯龍根之歌》和瓦格納著名歌劇《尼伯龍根的指環》中都有出場。   被帶到瓦爾哈拉的戰士可以享受周到的服侍。   瓦爾基裡們脫掉染血的戰袍,換上雪白的長衣,露出美麗的臂膀給戰士們上菜。   大杯的神羊乳盛在他們仇敵的頭蓋骨裡,還有取之不盡的美味野豬肉供戰士們敞開肚子吃。   這種野豬肉十分神奇,是從神之豬沙赫利姆尼爾身上割下來的。   神豬有神奇的能力,割了肉會迅速長好。   在瓦爾哈拉,白天這些戰士們麵對麵地切磋武藝,晚上豪吃海喝。   這大概就是當時日耳曼戰士最向往的生活了。   他們就這樣等待著,無所畏懼地迎接“諸神的黃昏”。   諸神的黃昏,是整個人類乃至神界都無法挽回的災難。   光明之神巴德爾被黑暗之神陰謀殺害。   萬物都在為這個光彩四射的寵兒哀悼時,煤炭巨人沒有垂淚,導致巴德爾繼續留在死亡之國。   因此世界開始變得灰暗和陰冷,“諸神的黃昏”隨後也無可避免地降臨了。   這種災難極具北歐地理環境的特色,它源於人們對自然不可預知的恐懼,那就是嚴寒。   沒有生機盎然的春天、熱烈的夏天、豐收的秋天,隻有漫長寒冷的冬天。   太陽無法散發溫暖的光,隻有寒風無處不在。   世界上的一切和平、寧靜與美好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人們出於生存意誌而暴露出來的自私自利、妒忌和貪婪。   戰火在燃燒,大地在顫抖,樹木在傾倒。   被降服的惡魔掙脫鎖鏈再次逃了出來,在大地上肆意行兇。   這其中有惡魔洛基,吞掉太陽的芬裡厄狼,還有地獄的惡犬加爾姆。   大海掀起巨浪,吞噬陸地,也吞噬山脈,整個世界變成汪洋,無數生命被埋葬。   一條巨船在浪頭搖搖晃晃,載滿了邪惡的魔鬼,它沖破驚濤駭浪駛向“諸神的黃昏”的戰場——威格律特曠野。   惡魔們無所不用其極地摧殘著奧丁親手構建的世界。   芬裡厄狼噴出火焰,米亞加德大蛇扭動身軀噴散毒氣。   火焰巨人和死亡之國的魔鬼紛紛加入,越來越龐大的魔鬼隊伍向眾神居所亞薩園挺進,要與神進行決戰。   而當這一切正在發生的時候,神靈們沒有沮喪和氣餒。   即使這是他們無法逃脫的悲慘命運,也要奮起一戰。   亞薩園的守衛神吹起渾厚的號角,奧丁在作最後的戰略部署。   決心英勇赴死的神祇趕到瓦爾哈拉,數世紀以來的英靈戰士也已經列好森嚴的戰陣。   陣上是無數穿著閃光盔甲、神情肅穆的戰士,他們把長矛和弓箭緊緊攥在手裡。   奧丁引領著眾神與瓦爾哈拉的英靈向威格律特平原進發了。   最終,正義之師與魔鬼軍展開了激烈的戰鬥。   奧丁對戰芬裡厄狼,他持長矛將巨大的芬裡厄狼刺得體無完膚,自己也精疲力竭。   芬裡厄狼最終張開血盆大口將奧丁吞噬,世界的統治者奧丁最先應了他的劫難。   奧丁的兒子大力士維達爾見父親命喪狼口,氣憤至極,將惡狼的大口生生撕開,殺死了芬裡厄狼。   力量之神托爾大戰蛇魔,最終將巨蛇的腦袋打碎,自己也因為吸入過量的毒氣倒地而亡。   戰鬥異常激烈,持續了很長時間。   最後神祇和英靈戰士們一批批倒下,平原上密密麻麻都是眾神與惡魔的屍體。   火焰巨人見勝負難分,索性全身噴射火焰將世界毀滅了。   眾神的亞薩園消失殆盡,宏偉的瓦爾哈拉宮也不復存在。   “諸神的黃昏”以一個慘烈的結局落下了帷幕。   在“諸神的黃昏”之後,隨著生命之樹的重生,九個世界的幸存者才開始了重建世界的艱苦歷程。   日耳曼神話體現出強烈的悲劇色彩,古日耳曼人似乎偏好這種末日結局,這一點在《尼伯龍根之歌》等史詩中也有體現。   在上麵的敘述中是不是看到了許多熟悉的字眼?   隨著日耳曼民族的發展和德國的崛起,北歐神話經常被應用在文藝創作領域。   比如,十九世紀的德國音樂大師瓦格納就創作過著名歌劇《女武神》和《諸神的黃昏》。   瓦爾哈拉、女武神、諸神的黃昏這些概念,現在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各種小說、動漫、遊戲中。   北歐神話以這種方式,在二十一世紀得到新生。   德國古代傳說   公元4世紀,萊茵河西側,德國西南部,有一個王國叫勃艮第國,國王叫恭特,是一個英俊瀟灑的騎士。   國王有一個妹妹,叫克裡姆希爾德,是一個美若天仙的公主。據說有一天,公主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的老鷹被鷲給吃了,公主嚇得不行,醒來第一時間就告訴了母親。母親也害怕啊,就去詢問巫婆,巫婆告訴她:“夢是相反的,這個夢的意思是說以後你的老公要死於非命。”公主更害怕了,於是為了不讓夢成真,決定孤獨終老,堅決不再嫁人。   說完了公主,再來說說故事的主人公王子。王子是萊茵河下遊的一個叫桑騰的古城的王子,叫西格弗裡特,那是一個比   英雄跟美人的故事就此展開。   西格來到勃艮第國,為了一睹公主儀容,甘心做了國王恭特的馬仔,給國王打下手。   國王看上了一個彪悍的女人——冰島女王布倫希爾德。女王到底有多彪悍,她要所有向她求婚的人進行比武招親,不是一般的比武,是生死決戰那種。國王雖然厲害,但也怕死啊,可是又想抱得美人歸,於是就請求西格王子的幫助。   那時候西格王子有件隱身衣,穿起來就能隱身了。他利用隱身衣幫助國王順利拿下了女王。作為交換,國王也答應把妹妹許配給他。   可是當國王準備要洞房的時候,女王發飆了,質問老公:“早上你怎麼就莫名其妙地贏了?”國王心裡有鬼,肯定不敢實話實說,於是就支支吾吾,沒打算回答,就想霸王硬上弓。來硬的女王可不怕,她就是彪悍出身的,一把手把國王踢墻上了。國王那個鬱悶啊。於是又想到了西格,叫西格穿上隱身衣,把女王按倒扒了衣服,再讓國王接著把事情辦了。   有一天,女王從姑姑的口裡知道,原來一切都是姑姑的老公西格乾的,心裡很沒麵子,就回去把國王數落了一通。枕頭風是很厲害的風,國王恨死西格了。   國王有個很忠心的臣子,叫哈根,哈根決定替主子殺了西格。可是西格是個戰神啊,刀槍不入,怎麼殺呢?於是他就讓國王派西格出征打仗。然後就去找到公主,問公主:“西格王子就要出征了,他有沒有什麼致命弱點,你告訴我,讓我好好保護他。”按說這女人,就是好騙,三兩句甜言蜜語,就告訴了哈根:“西格在洗龍血浴的時候,有一片菩提葉子落在他的肩膀上,我在他衣服那裡做個標誌,你不讓敵人桶他標誌的地方就可以了。”   然後打仗之中,哈根就在背後,對著西格肩膀,桶了一槍,一代戰神一命嗚呼。   再牛的人都有弱點啊,一代戰神,看著強大,死得也是如此輕描淡寫,不禁讓人唏噓。   德國神話傳說   噩夢、魘   Elf在英語裡是美麗的小精靈,而其德語中的同源詞Alb卻很陰森,常常指魘(Mahr),即夜間壓在人身上使人做惡夢的妖怪。由此還衍生出一個詞Albtraum/Alptraum(噩夢)。魘可能是女巫所化,她們變身稻草,從鑰匙孔等通道漂入房間,壓在人畜的身上,使之做惡夢、窒息。魘還可以偷走奶牛和產婦的奶。   魘壓床   調包嬰兒   調包嬰兒Wechselbalg是指被精靈妖怪偷走人類小孩後留下的調換品,有時是一個妖怪小孩(妖怪爺娘嫌自己的兒女醜,喜歡人類家的小孩漂亮),有時是一個幻化成小孩的老妖精(為了可以不勞而獲天天喝奶)。   不同的妖怪和精靈都可能搞調包嬰兒這種名堂。魔鬼可能會把偷來的人類嬰兒吃掉,而精靈和侏儒可能會對嬰兒很好,甚至還會教他一些實用的技能,將來他回到人類社會時還能用上。   一般來說,六個月以內是嬰兒容易被掉包的危險期,家長要準備護身符之類的東西,而一旦孩子受洗禮,一般就沒什麼被掉包的危險了。   小巖魔看守偷來的嬰兒   精靈   這裡的精靈指的是英語的elf和fairy或德語的Elfe和Fee。英文語境中的elf往往是比較美好的仙女之類,德文中的Elfe與Alb(妖、魘)是同詞源的,其涵義也比較復雜,可能是森林中Nymph(林芙)、Nixe(水仙)一類的美貌仙子,也可能是Hauff童話裡的老妖婆。   精靈喜歡跳舞,她們會引誘過路青年男子,軟磨硬泡,讓其留下陪舞,直到男子跳累死為止,如果男子不願跳舞,那麼精靈會給他一記致命之拳。民間傳說認為,跳舞的精靈其實是出嫁前死去的新娘所化,她們耐不住墳墓中的寂寞。   精靈偏愛古老的大樹,特別是橡樹。依附於樹木的樹精靈會隨著樹的砍伐或枯死而死去。有傳說中提到有個倔強的蠢男人看中了林中的一棵大樹,想砍來蓋房子,這時出現了一個美貌女子,請求他不要砍,但這男人死活不聽,於是樹倒了,樹乾流出了血,而先前的女子也死了。   很多古樹下,會有一圈真菌造成的顏色異常的地帶(Feenring)。民間傳說認為圈內就是精靈的舞池,凡人禁止踏入。   精靈圈   山精   Rübezahl(字麵意思:數蘿卜)是德國傳說中的山妖。   他的名字是這麼來的,這個山妖曾有次虜了個公主回家,要逼她成親。可公主當然不樂意啦。而山妖種著數不清的魔法蘿卜,可以聽人話,變成各種東西的形狀,他就用蘿卜哄公主開心。公主對他說,你若能數清你有多少蘿卜,我就從你,數不對我就走。於是山妖就一遍遍地數蘿卜,生怕數錯。趁他數蘿卜時,公主就坐上蘿卜變的馬逃了。從此大家都嘲笑他叫“Rübezahl”。至今他都在生這個氣,所以當著他麵時不能這麼叫他,要叫“山君”或“約翰尼君。   Rübezahl時而友善熱情,時而陰險惡毒,Freiligrath有首詩就是講了一個窮人家的小男孩,他希望找到Rübezahl來幫助自己家擺脫困境。   Rübezahl   水精   德語裡可能跟水中的精靈扯上關係的詞有:Wasserfrau, Melusine, Wasserfee, Undine, Meerjungfrau, Nixe, Sirene等。這些概念很難明確區分。一般來說,Wasserfrau這個概念更側重善與愛,Meerjungfrau更側重需要拯救(沒有靈魂,遭到放逐等,如安徒生的海的女兒),Nixe與Elfe和Fee難以明確區分,Sirene往往有誘惑意味,Undine的形象則因Fouque的同名小說而不朽。   一個德國的關於Nixe的故事:   一個湖邊的小鎮子上的紡紗屋裡每晚總會有三個美麗姑娘出現,她們同鎮上的其他青年男女處得非常好。但是每晚她們都會準時在十一點鐘離開,怎麼留也留不住。村上的教書匠的兒子被她們迷住了,為了能多跟她們相處一會,有一晚,他就把紡紗屋的時鐘調慢了一個小時。三個姑娘沒有發現這個把戲,所以直到鐘上顯示十一點時(其實是十二點)才離開。次日早上,有人聽到湖邊有隱隱的哭泣聲,湖麵上有三灘血水。三個姑娘再也沒出現過,教書匠的兒子也鬱鬱而死。   鉤子人:   鉤子人是德國家長嚇唬小孩編出來的水怪,他們用鉤子鉤不會遊泳的小孩。注意:隻鉤不會遊泳的。他們收集小孩的靈魂,將其藏在人們扔進水底的罐子下麵。所以小孩如果不想被鉤子人鉤走,要麼就得不靠近水邊,要麼就得好好學遊泳。   格林兄弟著童話集   《格林童話》是由德國語言學家雅各布·格林和威廉·格林兄弟收集、整理、加工完成的德國民間文學。《格林童話》裡麵約有200多個故事,大部分源自民間的口頭傳說,其中的《灰姑娘》《白雪公主》《小紅帽》《青蛙王子》等童話故事較為聞名。   它是世界童話的經典之作,自問世以來,在世界各地影響十分廣泛。格林兄弟以其豐富的想象、優美的語言給孩子們講述了一個個神奇而又浪漫的童話故事。在中國、日本也有根據《格林童話》創作的故事集。   作品名稱   格林童話   外文名   kinder-und hausm?rchen   作品別名   兒童與家庭童話集   作者   【德】格林兄弟   文學體裁   童話集   故事個數   216篇   格林兄弟作為民間童話的引領者使得童話迅速在德國發展   童話在一定意義上也是文學的種類,所以其中富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藝術特色,它和普通文學作品是一樣的,也講究在形式上的工整、脈絡清晰,有詳細的思想體係等。   但是童話之所以被區別對待,自然也有它的獨特之處。在法國大革命之後的世紀之交時期,拿破侖占領了德國的萊茵地區,這使得德國國內有了不小的變化,從文化到政治都使得人們產生危機意識。   內容簡介    1812年格林童話第一集出版,包含了86篇童話故事,第二集增加了70個故事,內容不斷擴充,格林兄弟生前出版(第七版)的故事集有200則,加上聖徒傳說多達210則,再加上補遺就有215則。其中以《灰姑娘》《玫瑰小姐》《受騙的青蛙》《雪白和玫瑰紅》《貓和老鼠交朋友》《聰明的農家女》《三兄弟》《月亮》《熊皮人》《石竹》《白雪公主》《小紅帽》《睡美人》《糖果屋》《青蛙王子》《漁夫和他的妻子》《野狼和七隻小羊》《大拇指》《勇敢的小裁縫》《不萊梅的城市樂手》《穿靴子的貓》較為聞名。   灰姑娘   《格林童話》內容廣泛,體裁多樣,除了童話外,還有民間故事、笑話、寓言等。其中故事大致分三類:一是神魔故事,如《灰姑娘》《白雪公主》《玫瑰公主》《青蛙王子》《小矮人與老鞋匠》《玻璃瓶中的妖怪》等,這些故事情節曲折、驚險奇異、變幻莫測。二是以動物為主人公的擬人童話,如《貓和老鼠》《狼與七隻小山羊》《金鳥》等,這些故事中的動物既富有人情,又具有動物特點,生動可愛。三是以日常生活為題材的故事,如《快樂的漢斯》《三兄弟》等,這些故事中的人物勤勞質樸、幽默可愛。   作品目錄   1青蛙王子或鐵亨利   2小弟弟和小姐姐   3灰姑娘   4沒有手的女孩   5貓和老鼠做朋友   6萵苣   7謎語   8伶俐的罕斯   9馬利亞代養的孩子   10森林裡的三個小仙人   11老鼠、小鳥和香腸   12三種語言   13學習發抖   14三個紡線的女人   15何勒太太   16聰明的厄爾塞   17狼和七隻小山羊   18亨舍爾和格萊特   19七隻烏鴉   20裁縫在天國裡   21忠實的約罕涅斯   22三片蛇葉   23小紅帽   24會開飯的桌子,會吐金子的驢子和自己會從袋子裡出來的小棍子   25好生意   26白蛇肉   27布勒門鎮上的音樂家   27大拇指   28奇怪的樂工   29稻草、煤炭和豆子   30會唱歌的骨頭   31狐貍妻子的結婚(二則)   32十二兄弟   33漁夫和他的妻子   34有三根金頭發的鬼   35小仙人(三則)   36下流東西   37勇敢的小裁縫   38虱子和跳蚤   39強盜未婚夫   收起   40柯爾柏斯先生   41“鳥棄兒“   42小農夫   43六人走遍天下,萬事如意   44乾爹先生   45畫眉嘴國王   46蜂王   47狼和人   48竇魯德太太   49白雪公主   50三根羽毛   51狼和狐貍   52死神乾爹   53背包、帽子和號角   54金鵝   55狐貍和乾媽   56大拇指的旅行   57古怪的姓   58千種皮   59狐和貓   60非特歇爾斯鳥   61愛人羅蘭   62兔子的未婚妻   63石竹   64檜樹   65金鳥   66十二個獵人   67聰明的格特   68老蘇坦   69狗和麻雀   70伶俐的小偷和他的師傅   71老祖父和孫子   72六隻天鵝   73斐德爾和小卡特裡斯   74約靈德和約靈革爾   75水妖精   76玫瑰小姐   77兩兄弟   78三個幸運兒   79小母雞的死   80滑稽大哥   81矮子土地   82熊皮人   83有本領的獵人   84賭鬼罕斯   85金山王   86鷦鷯和熊   87天上的連枷   88幸福的罕斯   89烏鴉   90甜稀飯   91兩個國王的孩子   92罕斯結婚   93聰明的農夫女兒   94聰明的人們   95聰明的小裁縫   96金孩子   97老喜爾得布蘭   98蛤蟆的童話(三則)   99清白的太陽要透露這件事   100狐貍和鵝   101三隻小鳥   102可憐的磨坊徒弟和小花貓   103藍色的燈   104窮人和富人   105活命的水   106兩個旅行的人   107固執的孩子   108會唱會跳的小百靈鳥   109萬能博士   110罕斯我的刺蝟   111三個軍醫   112放鵝姑娘   113玻璃瓶裡的妖精   114小壽衣   115七個施瓦本人   116年輕的巨人   117魔鬼的臟兄弟   118荊棘中的猶太人   119三個職工   120什麼都不怕的王子   121美麗的小卡特裡拉和匹弗·扒弗·波爾特裡   1122小羊和小魚   123草驢   124狐貍和馬   125希美裡山   126森林裡的老太婆   127跳舞跳破了的鞋子   128旅行去   129三兄弟   130六個仆人   131驢子   132鬼和它的祖母   133白新娘和黑新娘   134孝的兒子   135忠實的斐爾南特和不忠實的斐爾南特   136鐵罕斯   137蘿卜   138鐵爐   139三個黑公主   140返老還童的火焰   141懶惰的紡織婦人   142克諾以斯特和他的三個兒子   143上帝的動物和魔鬼的動物   144四個有本領的兄弟   145布拉克爾的女孩   146公雞馱木柱   147一隻眼、兩隻眼和三隻眼   148家仆   149討飯的老太婆   收起   150三個懶人、151b十二個懶農奴   151雪白和玫瑰紅   152鷦鷯   153牧童   154聰明的農奴   155比目魚   156星銀元   157玻璃棺材   158鸕鶿和戴勝   159盜來的錢   160懶惰的海因慈   161貓頭鷹   162選擇未婚妻   163鵬鳥   164月亮   165摔掉的東西   166強壯的罕斯   167壽命   168老麻雀和它的四個孩子   169到了天堂的貧農   170死神的仆人   171極樂世界的故事   172瘦李舍   173鞋匠師傅   174底提馬爾辰地方說謊的童話   175森林裡的房屋   176井旁的放鵝姑娘   177話謎   178同甘共苦   179夏娃的各種孩子   180兒童和宗教傳說   181池塘裡的水妖精   182海兔   183森林裡的聖約瑟   184矮人送禮   185偷竊大王   186十二使徒   187巨人和裁縫   188鼓手   189玫瑰花   190釘子   191穀穗   192貧窮和謙遜引人到天國   193墳墓裡的窮孩子   194墳山   195上帝的食物   196真新娘   197老林克蘭克   198三根青色的細樹枝   199兔和刺蝟   200水晶球   201聖母的玻璃杯   202紡錘、梭子和縫針   203瑪琳姑娘   204老太婆   205農民和魔鬼   206水牛皮靴   207天堂的宴會   208桌上的麵包屑   209金鑰匙   210榛樹枝   創作背景   時代背景   格林兄弟生活和創作的命運同德國文學的浪漫主義時期不可分割地聯係在一起。由法國大革命(1789—1794年)催生的浪漫主義文學運動在18—19世紀之交席卷全歐,最先在德國這片混亂、落後的土地上開花結果。   當時的德國,可謂歐洲最災難深重的民族國家。自“三十年戰爭”(1618—1648年)後,淪為主要戰場的德國,其政治經濟都分崩離析,雖然名義上還頂著“神聖羅馬帝國”的名號,實質卻分裂成由360多個大大小小的公國和自由城市組成的“布頭封建帝國”’一個結構鬆散的混合體,社會發展嚴重遲緩。1806年,橫掃歐洲的拿破侖戰爭徹底瓦解了神聖羅馬帝國,在法國的征服和統治下,德國民眾的民族意識被喚醒,要求德意誌民族統一強大的渴望空前高漲。在這種狀況下,大批知識分子投入到民族解放運動之中。但此時支離破碎的德國社會,諸多林立的公國之間存在的包括語言、文化等在內的差異成為民族統一的障礙,為了消除這一文化上的阻礙,德國知識界開始宣揚文化民族主義,希望借助古老的日耳曼民族文化來促成民族統一,這一時期的德國浪漫派在秉承浪漫主義文化精神的同時,亦將眼光轉向民間文化傳統領域,整理研究德國民間文學並使之發揚光大。   就這樣,德國浪漫主義在整理研究德國民間文學中取得的卓越成就,有力推動了德意誌民族文學的發展,提升了德國文學在世界文學中的地位。《格林童話》就誕生在這樣的時代氛圍和社會環境之中。   創作過程   俗稱為格林童話的《兒童與家庭童話集》,在1812年第1卷出版之前,經歷了長達6年的收集工作。而從1812年初版至1857年終版,其間更經歷了將近半個世紀的修訂再版,以及數個不同版本。   格林童話不都是對口傳故事的采錄,其中有相當數量的篇幅是來自書麵材料。格林童話也不是原汁原味的純粹的德國民間童話,而是受到法國等歐洲其他國家民間童話的影響,甚至有些童話源於他國。那些口傳故事的敘述者,也並非以沒有受過教育的鄉野村民為主,而是大部分來自出身良好的中產階級家庭。   格林兄弟收集、發表這些民間童話,並不企圖逐字逐句、機械照搬原材料。對他們來說,最重要的是保存所記下來的民間童話故事的本真性特征並把它們的意義和精神表達出來。他們一方麵遵循忠實記錄的原則,謹慎對待民間口頭創作,保留故事的內容、主旨,情節發展的方式和方向,盡力保持童話的原始風貌,保留這些民間故事員天然質樸的一麵,“我們力圖保持童話的本來的全部純潔性,其中的任何一個情節既沒有捏造,沒有渲染,也沒有改變,因為我們力圖避免對於本來就很豐富的情節根據任何類推法和想當然進行充實的企圖。”另一方麵格林兄弟又對於從不同的敘述人和記錄者那裡所得來的全部故事進行校訂和語言修辭方麵的修飾,以便保持統一的童話體裁、語言風格以及和諧的韻味,但決不做過多的文學加工。最終,格林童話給人以這樣的印象:好像所有的故事都是由一個敘述者講述的——以一種簡單樸素而又生動活潑的民間口頭語言的敘述風格。   作品主題   善惡觀   《格林童話》蘊涵著深刻的道德主題,濃縮了19世紀樸素的善惡觀。《格林童話》中的形象粗略地分為三種:非人全獸形象、半人半獸形象和人的倫理形象。兒童就是另一種形式的三位一體,是獸類、半人半獸、人類的三位一體,而且這三類形象按時間順序發展變化。當然凡事旨有例外,它們有時也不按時間顧序而是直接以三位一體示人。兒童身上有原始初民的影子,有動物本真的影子。格林兄弟在處理這些形象時,大都寫得善惡分明,好壞黑白,一目了然,沒有灰色地帶,善惡好壞向兩極誇張。這顯然在照顧兒童的認知能力。   《格林童話》的故事讓兒童可以在閱讀過程中體驗到故事中主人公不同的人生經歷與冒險,而這些奇妙的經歷正是兒童在可以獨碰的日常環境中難以實現的。這些內容豐富又飽含趣味性的童話故事擴展了兒童的思維世界,在輕鬆愉說的閱讀中總結經驗教訓,喚起兒童對生活的熱愛與期待,激發兒童善惡觀的形成。   《格林童話》用富有象征意義的形象來影射善與惡,將生動有趣的故事來表達善惡觀,讓兒童引發對自我的追問,形成正確的善惡觀。童話中對童話形象的設置和對話的建構,體現了格林兄弟對兒童的成長和人類自身的關注,《格林童話》遵循了兒童本位,重視兒童的內在需求,關注入的成長,幫助構建兒童正麵的倫理觀善惡觀。其著眼點在於讓兒童成長為真正的“人”,教人“揚善避惡”,進行正確的倫理選擇。對“人”的強調、關注和尊重無疑在任何時代的文學作品中都會吸引讀者的注意,引發讀者的思考。在物質文化越來越發達的現代社會,對“人”的再發現變得日益迫切,走出伊甸園太久而迷失了自我和天性的人們尋求著精神上的回歸。   《格林童話》對人和社會都進行了某種程度上的還原,使人遠離塵囂,回歸人最本真的狀態。《格林童話》童話的純真、原型的靈性為兒童創造了一個倫理的伊甸園,具有精神啟蒙和文化回歸的意義。   結婚母題   結婚母題具有象征性與隱喻性特點。有關結婚的童話故事主要注重整個事件的敘述過程,尤其是英雄的冒險過程,開端、發展、結局等,而不注重其中個別人物性格的刻畫。母題部分地割裂了和現實的聯係,不關注現實生活的邏輯,很多故事講得並不圓滿,呈現出來的甚至隻是一個片斷,難以理解。因而故事中的結婚母題並非為人們提供現實的婚姻狀況,它僅僅被當做故事的結局,是獲得幸福達到圓滿的標誌。結婚母題往往表現出棄惡從善的道德意識。   《格林童話》中的童話往往是十分簡單、明晰的故事,品德高尚的主人公最終以結婚作為其幸福生活的開端,歌頌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因果輪回觀念,童話故事重在於教育孩子們要棄惡從善,提高道德倫理觀念。在《格林童話》中,許多故事經常用主人公和反麵角色的鮮明對比體現善惡意識,善在主人公身上體現的是他得到結婚的美好結局是由於他具有善良、樂於助人、品德高尚的良好的道德品質。這傳承了基督教的傳統思想一一愛人。如《林中的聖約瑟》中三女兒幫助化成平民的聖約瑟,獲得了一大袋金錢而大女兒由於自私不願幫助別人而被爍蠍和毒蛇咬死。第三是要誠實守信。誠實也是故事中人物的重要美德,這種美好的品德和善良的氣質緊密結合在一起,善良的人必然誠實,不欺瞞、不好詐,即使他完全不知道麵臨的結果,做任何事情都要對上帝負責,否則就失去一切。   《灰姑娘》中的灰姑娘得到了仙女的幫助,但要信守承諾,要在午夜12點前離開王子。如果做不到,就什麼都得不到了。   藝術特色   森林意象   在《格林童話》中,主人公多受到迫害或驅趕被迫進入森林,獲得棲居之所和安全的依靠,這樣的意象體現在《格林童話》半數以上的篇章中,例如《灰姑娘》《雜毛丫頭》等。   守護型的森林形象在《聖母瑪利亞的孩子》的故事中如是體現小姑娘由於貧困被聖母瑪利亞收養,打開了禁忌之門被聖母驅趕。女孩在森林裡度過了無數個夜晚她鉆進枯葉堆尋求保暖,采摘野萄子和果子充饑。與其相似的還有《雜毛丫頭》:“……她終於走進了一片大森林,因為很疲倦,便奪進一根空樹乾裡,睡著了。”這個樹林成為了她的另一個家,帶給她的不隻是物質上的充盈,更是精神絕佳的依靠。森林的神秘感源於人類對森林“未知”的探索,這種神秘印象通過童話傳承了下來。《格林童話全集》對於神秘意象的表現有《苗芭姑娘》《森林中的三個小人兒》《勇敢的小裁縫》等。   在《勇敢的小裁縫》故事中,小裁縫在森林打敗了危害不法的巨人,獨角獸,野豬,贏得了榮譽與半個江山。相同的奇遇在《六好漢走遍天下》和《斯默裡山》等故事的森林中,神奇的人和事物層出不窮。人們無法解釋森林的迷霧中閃爍的浮光掠影,也無法解讀人類走進森林緣何下落不明,出此當森林意象世界在人的審美觀照中湧現出來時,也必然帶有了人的情感一一對森林的神秘探索。《格林童話》經過威廉·格林的多次潤色,“賦予一般的東西以高尚的含義,給普通以神秘的外表,給已知以位置的價值,給有限以無限的表象”。主人公與魔幻世界得到了融合,次元性趨於統一,平行世界變戊了交叉世界。   人物形象   《格林童話》中的形象的特征鮮明,價值取向明顯,表現出對真善美的追求,同情弱小,歌頌善良勇敢,諷刺虛偽愚塞,鞭撻貪婪自私,符合人類社會一致的道德價值觀,這種善惡觀通過直觀生動的形象顯現出來,符合兒童的心理特點與理解能力。格林童話中所宣揚的倫理道德觀,有利於培養兒童的是非觀、善惡觀、真偽觀、道德觀甚至人生現。《格林童話》寄托了人世間最美好的善,也揭示了人本身潛藏的惡。它指引兒童進行正確的倫理選擇,形成正確的善惡觀,故事的完美結局為兒童構建了充滿希望和理想的烏托邦。有學者認為“在童話中,假、惡、醜雖然常常與其、善、美並存於世,並互相發生沖突,但最終的結局基本上都是正麵的。   從整體上來看,童話展示的正是一個從沖突走向和諧的過程,從中看到了其對現實社會和諧倫理觀的追求”,《格林童話》中非人全獸形象、半人半獸形象、人的倫理形象三個類型代表了兒童理性成熟的三個階段。   作品影響    1812年,這些故事結集成《兒童和家庭童話集》的第一卷,於聖誕節前夕在柏林問世,大受歡迎。此後直到1857年,格林兄弟不斷補充故事,並一再修訂,共推出七個版次。第七版後來成為在各國流傳的原著版本,已譯成數十種語言,許多故事都廣為流傳。   格林童話多版信息   《格林童話》獲選為世界文化遺產,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稱贊為“歐洲和東方童話傳統劃時代的匯編作品”。   《格林童話》還被加入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記憶”項目中。   在中國,至少有100種以上的譯本和譯改本。在西方基督教國家中,他的銷量僅次於《聖經》。   2020年4月,列入《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中小學生閱讀指導目錄(2020年版)》。[8]   出版信息   翻譯過程   早在1925年,國內就有《格林童話》的譯本,由當時的河南教育廳編譯處編成,內收《雪姑娘》《六個仆人》等10篇故事,名為《格爾木童話集》,譯者王少明。此後名家趙景深也曾譯成《格列姆童話集》,收《烏鴉》等6篇,由上海崇文書局出版,但年代已不可考。   《格林童話》共收集多少故事,說法不一,有的說216篇,有的說211篇。1934年商務印書館推出魏以新的譯本。這個譯本共兩冊,據德國萊比錫“德國名著叢書“譯成,含210篇,書前有《格林兄弟傳》一文,名為《格林童話全集》。這個版本是解放前最全的譯本。新中國成立後,上海少年兒童出版社和人民文學出版社分別在1956和1959年將它重版,此後人文社又不斷再版,2005年又在“名著名譯插圖本”係列中將其推出。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版本,是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出版的楊武能譯本,早先曾由譯林出版社在1993年推出,後包含在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的《楊武能譯文集》中,含故事206篇。   作者簡介   雅各布·格林(1785年1月4日—1863年9月20日),德國語言學家,和弟弟威廉·格林(1786年2月24日—1859年12月16日)曾同浪漫主義者交往,思想卻傾向於資產階級自由派。   從1806年開始,格林兄弟就致力於民間童話和傳說的搜集、整理和研究工作,出版了《兒童和家庭童話集》(兩卷集)和《德國傳說集》(兩卷)。雅各布還出版了《德國神話》,威廉出版了《論德國古代民歌》和《德國英雄傳說》。1806—1826年間雅科布同時還研究語言學,編寫了4卷巨著《德語語法》,是一部歷史語法,後人稱為日耳曼格語言的基本教程。1838年底格林兄弟開始編寫《德語詞典》,1854—1862年共出版第一至三卷。這項浩大的工程兄弟倆生前未能完成,後來德國語言學家繼續這項工作,至1961年才全部完成。   格林兄弟對民間文學發生興趣在一定程度上受浪漫派作家布侖坦諾和阿爾尼姆的影響。他們收集民間童話有一套科學的方法,善於鑒別真偽,他們的童話一方麵保持了民間文學原有的特色和風格,同時又進行了提煉和潤色,賦予它們以簡樸、明快、風趣的形式。這些童話表達了德國人民的心願、幻想和信仰,反映了德國古老的文化傳統和審美觀念。《格林童話集》於1857年格林兄弟生前出了最後一版,共收童話216篇,為世界文學寶庫增添了瑰寶。格林兄弟在語言學研究方麵成果豐碩,他們是日耳曼語言學的奠基人。   德國浪漫主義的盛行時期剛好包含在其中,這樣混亂不堪的社會背景下竟然誕生了具有浪漫色彩的人與作品,讓人不免吃驚。   那些德國的詩人和作家看到國家處於水深火熱的境地之中心裡十分憂慮,他們看到德國國力日漸衰微,德意誌民族還沒有統一起來的跡象,於是向借用自己的能力幫助國家統一。   想要實現德意誌人們的統一局麵,那就要從語言和文字下手,隻有在交流上沒有障礙了才能進行下一步行動。   於是他們正是行動起來,主動研究民間文學,這是格林童話即將在德國出現的跡象。鄉野故事成為他們的素材,在關注日耳曼民族的歷史、傳說乃至神話的過程中,很多浪漫派作家都做出很大貢獻,比如人們熟知的歌德、馬克思和恩格斯,他們都堅信隻有在語言和文化上得到統一才能讓國家慢慢富強,人民才能更團結。   格林兄弟可以被認為是民間童話的鼻祖,在德國浪漫主義盛行的時候他們二人受到社會環境的影響,也投身尋找民間故事的陣營之中。   在卡塞爾他們認識了阿爾尼姆和布倫塔諾,受到他們的啟發,這才開始了世界觀和人生觀方麵的思考與轉變。   他們盡可能地收集德國的傳說和神話,並且記錄下來。經過長達六年的不懈努力,終於完成了他們的童話故事第一章。   幫助過他們的阿爾尼姆和布倫塔諾其實是德國著名的浪漫主義作家,他們二人收集了16世紀以來的德國民歌集,後來遇到了格林兄弟,於是把收集民間傳說的重任交給了他倆。   故事合編完成之後就要進行出版和印刷,這又難到了格林兄弟,於是他們寫信給阿爾尼姆,希望可以得到他的幫助。   阿爾尼姆雖然是個作家,但是在一方麵的應對也比較吃力,幾個人歷經周折終於還是讓這本童話書問世了。   當時這部書是在聖誕節的時候出版的,受到很多小孩子的喜歡,書名叫《兒童與家庭童話》。   由此可以看出,格林兄弟生長在德國浪漫主義最為盛行的年代,這才獲得了浪漫主義作家的關注和幫忙,如果沒有這樣的歷史背景,可能也是很難有格林童話的出現。格林兄弟深知阿爾尼姆的貢獻,於是自己印刷了一本童話書親自送給阿爾尼姆剛出生的兒子。   要說童話在社會中的作用,其實並不是像一般人所認為的那樣,隻能哄哄孩子,很多大人也可以在童話的世界裡找到慰藉。   他們在書中強調德國的民族精神,想要用文學的力量鼓舞感染當時身處德國困境的子民,希望大家結合在一起,共同抵抗外來入侵的敵人。   濃厚的愛國主義情懷在當時感染了很多德國人,也確實對德國社會穩定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再說格林童話,德國對於這本兒童讀物情有獨鐘,僅僅是格林兄弟在世的幾十年裡就已經先後印刷了五個版本,同時,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和進步,各國之間的聯係也越來越緊密。   所以德國的格林童話遠銷海外,有了100多個不同語言翻譯的版本,成為家喻戶曉的童話書。   文學界對於童話的關注並不多,這樣一來使得童話在文學界逐漸蔓延,對於挽救德國的民間故事也做出巨大貢獻。   童話雖方便兒童理解和閱讀,但也有自己獨特的創作思路   雖說是為了鼓勵大人們在現實社會好好相處、團結一致,但是童話畢竟是麵向小朋友的,所以和一般的文學作品有對象方麵的差異。   瑞士的學者名叫“馬科斯·呂蒂“,他認為在童話中真實的世界和非真實的世界融為一體,相互交織。   童話裡出現一些讓人意想不到的驚喜也都不讓人覺得維和,因為在那樣虛幻和真實兼顧的世界裡任何事情都是有可能的。   其次,在情節描寫上也是有套路的成分,在主人公遇到危險時,總會有人第一時間出麵解救,比如在小紅帽中,大灰狼把外婆吞進了肚子裡,帶有主角光環的小紅帽通過自己的才智識別出來並且救下了外婆,這是在現實生活中不會存在的橋段,但是放在童話故事裡就讓人樂此不疲了。   固定的行文形式,固定的角色思路,這是童話適合小朋友閱讀的重要原因。   同時,童話在人物心理方麵的描寫也比較草率,或者說根本不需要太認真,因為好人壞人從一開始就被定義好了,巫婆是壞人,公主是好人,大灰狼是壞的,小白兔是好的,沒有心理上的深入研究,也沒有特殊背景,具體化的描寫反而會讓童話失去自身的魅力,變成枯燥無味的讀物。   其次,童話故事有比較傳統的敘述模式,比如開頭就是“很久很久以前……“最後是“他們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情節方麵比較簡單,一般是先抑後揚再抑,比如公主生的很美麗,過著幸福的生活,結果巫婆奪走了她的幸福,後來王子前來解救,二人又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程序化的敘述方式能夠很深刻地留在人們的心中。   當然,童話自身攜帶的正能量也是其備受關注和喜愛的原因。   那些高度正義的人物和他們所需要執行的任務都是為了家園的美好建設。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在童話故事裡小動物和人類是平等的,他們攜起手來共同對抗那些侵略家園的人。   由於童話故事的種類很多,有正義向上的日常故事,也有讓人害怕的驚悚故事,但是無論哪種都是在告誡人們不要做傷天害理的事情,在危險和驚悚之間,人們能感受到一股澄澈的清泉正在洗滌這些罪惡。   童話故事正是當時飽受摧殘的德國人民最需要的精神食糧   在童話故事中人們可以很輕鬆的找到存在感,這就是人與童話故事中的人物之間的共鳴,速度最慢的烏龜可以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超過兔子,下層人民雖然生活比較窘迫但是隻要積極向上,懷揣著一顆進取的、善良的心就會變得越來越好。   這些艱巨的任務、平凡的身世、美滿的結局,都能夠在心靈深處給人震撼。   小人物可以靠著自己的聰明和勇敢追求幸福,那麼當時的德國又為什麼不行呢?   童話用最正義的立場感染人們,表達對美好事物的無限向往之情,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樣簡單的道理反復強調也會生出花來。   對於德國的兒童來說,從小閱讀童話故事會對心靈起到啟迪和教化的作用,教導他們要像王子和騎士一樣勇敢,像公主一樣善良美好,即使沒有華麗的裙子和高貴的身份,也要堅持自己心中的凈土。   總的來說,童話故事的出現讓德國人民更加意識到堅持和努力的重要性,在文學層麵透析人們的思想需求,從而達到教化和鼓勵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