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設立行禦史臺的同時,對於這個機構本身,也是做了限製的,及時肅政廉訪司。 不僅如此,地方除了固定的監察機構以外,也同樣設立奉使宣撫,這樣一個流動的、臨時的地方監察職務。” “固定點是元朝自己的創新,流動點是對前代的繼承,這兩種監察形式各有利弊,互相作為補充,確保了地方監察機構能夠起到應有的作用。 當然,相比而言,主要還是以行禦史臺和肅政廉訪司為主。” 李鴻運說完,將元朝監察機構的示意圖,也同樣發在群聊中。 隻見皇帝高高在上,中央禦史臺對其負責!中央禦史臺下,管理著行禦史臺和肅政廉訪司,行禦史臺對肅政廉訪司又有著上下級的關係。(肅政廉訪司雖然受行禦史臺的管轄,但是所行使的監察權利,並不低於行禦史臺。) “還是沒有理清行禦史臺和肅政廉訪司的關係,直接說說他們各自的監察範圍吧!” 大燕皇帝周峰在看完示意圖之後,對於其詳細的職權範圍還是不理解。 “行禦史臺監察範圍主要是行省、宣慰司、行樞密院、宣政院和肅政廉訪司這些較大的機構,而肅政廉訪司在行禦史臺的監察範圍的基礎上,還有路、州、縣等各地大大小小官府機構。 這兩者之間,前者是上級,但是後者對前者也有監督的職權,畢竟,肅政廉訪司,是可以跨過行禦史臺,直接向禦史臺負責的!” “監察力度如此大麼?想來這元朝的腐敗官員會少很多!” 衛國國君李康看著這樣一整套的監察機構,頗為感慨說道。 “那就要讓你失望了,在治理腐敗上麵,元世祖忽必烈還可以,但是越往後,這樣一套監察機構,針對於腐敗來說,作用已經不大! 元代後期的監察禦史張養浩,針對當時的腐敗混亂現象,謝了《時政書》給皇帝,在《元史》中是這樣評價的:言皆切直,當國者不能容。 所以那個時候官場的腐敗,可想而知!衰亡史就是腐敗史,這也不是沒有一定的道理。” “這樣都不能治理腐敗麼?” 大魏太子安逸有些不能接受,在他看來這樣的一整套監察製度,已經比自己的大魏好得太多,但是即便是這樣,還出現了腐敗。 要是讓李鴻運知道安逸的想法,絕對會跟他說:“還是太天真啊!現代製度這麼健全,都還有老虎蒼蠅一大堆,更何況你古代?在人治時代,還是洗洗睡吧!” 不過李鴻運還是自群裡解釋了一下: “首先在腐敗成為朝堂問題的時候,那就證明這絕對不是個別現象,而是整個朝堂這個染缸,都已經出了問題! 這個時候想要治理腐敗,中央還好說,就在皇帝的眼皮子底下,但是地方腐敗的治理,也就意味著行禦史臺和肅政廉訪司這兩個地方監察機構,已經有問題,不能再用。 皇帝也隻能派奉使宣撫來治理地方腐敗,也就是中央派人到地方來治理,這樣一來其實就跟改革是一樣的道理,這樣的一個治理腐敗的大臣,和改革大臣的境遇差不多,最終所能起到的效果,不能說沒有吧,但是也不會多! 再加上元朝,不到一百年時間,就換了十一個皇帝,想要治理腐敗,這些皇帝們的在位時長,都有些不允許。畢竟治理腐敗和改革一樣,都是要有一個堅強後盾的。 再者有時候不治還能多活兩年,治了……反而會加速死亡。” 看到這裡,皇帝們紛紛沉默了,前麵說權利紛爭還好,各個王朝之間的情況都不一樣,但是說到腐敗,這些皇帝們,可就不敢打包票! “除此之外,監察機構和被檢查機構之間本身就是有矛盾的,監察禦史辦好了事,但卻遭到群臣排擠,這樣的情形,你們應該也能夠想到,若是再換上一個不靠譜的皇帝……” 李鴻運後麵的話沒說,但是群聊中的皇帝們都能領會其中的意思。 “治理腐敗也是要看皇帝能力的!” 大翊皇帝劉信感慨說道。 “天下間沒有完美的製度,行禦史臺能夠監察行中書省那一刻,矛盾就已經誕生! 行省官員會聯合起來針對行臺官員,而行臺官員也會因為個人恩怨而濫用監察權,這樣的情景在元代十分常見,但一直未得到解決。 於是行臺和行省,在政治上內耗加劇,二者共事時各執己見,很多政事也就懸而未決,堆積成山,這樣一來,反而是影響了王朝的行政效率。” 在李鴻運說完之後,大魏太子安逸開口問道: “就沒有一個好的方法來治理這個問題麼?” “針對貪腐的話……我還真沒有什麼好的方法,這主要就看皇帝掌握的權勢和打擊貪腐的力度了!” 李鴻運擺了擺手,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對此他也沒有什麼好主意,而且李鴻運聊檢查製度的本意,也不是為了治理腐敗的啊。 “雖然在治理腐敗這一個問題上,這個監察製度雖然在後麵,並沒有發揮出理想的作用, 這一套監察網絡除了治貪外,對地方行省的財政、民政的監察力度也很大,雖然控製不了腐敗,但是行禦史臺和肅正廉訪司的存在,倒是元朝中央控製地方的一個好手段,也是防止地方變亂的一重要保障。 剛剛說了半天的腐敗問題,而這才是這一套監察網絡真正起到的作用,所以才說監察網絡是維護中央集權的最後一塊拚圖。” 經過李鴻這麼一說,群聊中的一眾人突然發現,之前的聊天不知不覺間,已經有些跑題了。 對啊! 不是在聊中央集權麼? 怎麼就扯到治理貪腐問題上了呢? 所以,千萬不要被事物的表麵現象所迷惑,說起監察機構就想到貪汙,這是不對的! 衛國國君李康的腦袋也有些混亂了,之前維護中央集權的思路,被一個貪汙的話題給攪得有些亂,翻看著聊天記錄,梳理說道: “首先行省的權利很大,但是行省內部卻各司其職,分權製衡; 其次,中央中書省有直轄區域,有著絕對的實力來壓製地方行省; 第三,行省之間的天然屏障被人為的割裂,讓單獨的地方行省難以形成割據。 最後,禦史臺、行禦史臺和肅政廉訪司,又讓朝廷對地方的監督增強,從而對地方的控製也加強!”
第54章 跑題了!李康的總結(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