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相請看,這是朕草擬的寄祿格。”趙禎正在興頭上,遞給呂夷簡一疊書稿後就直接轉身,並沒有看到呂夷簡深深皺起的眉頭。 趙禎回到書案邊坐下,向呂夷簡述說道: “我朝官製分為‘本官、貼職、差遣’,此外又有‘爵、勛、食邑、食實封、散官、功臣號、檢校官、憲官、試秩’。其中散官又分‘文散官、武散官、內官、醫官’。” “官製內容之繁雜,朕梳理時常常感到頭痛欲裂。因此,朕打算將那些虛名統統廢除。” “朕擬設了兩套體係,分為:寄祿官和職事官” “寄祿官以品區分,每品分正從兩級,合計九品十八級,用來規定不同品級的俸祿、官服、朝堂站位、上下尊卑等等。” “朕雜取前朝和本朝的諸多官名,最終以文散官的名稱為基礎,重新擬設了文官銜。” “文官銜正一品為太師;從一品為使相;正二品為特進;從二品至從五品為諸大夫;正六品至從九品為諸郎。” “武官銜的擬定,朕認為武人不似文人,文人的官銜名號應盡量撿好聽的用,武人的官銜名號則應以方便記憶、方便區分為首要。” “因此,朕將武官銜正一品定為大元帥;從一品定為元帥;正二品至從三品依次為‘左將軍、右將軍、中將軍、少將軍’;正四品至從五品依次為‘左校尉、右校尉、中校尉、少校尉’;正六品至從七品依次為‘左都尉、右都尉、中都尉、少都尉’;正八品至從九品稍有區分,為‘準都尉、上軍士、中軍士、下軍士’,其目的是以左右中少、上中下之名,強化各級武官的尊卑觀念。” “內官銜則以本朝現存內官之名為基礎,重新梳理,確定品級。其中內官銜最低為內品三等小內侍,最高為從五品供奉官。” “內官若想繼續升銜,則需轉入武官體係,其本人也要轉出內廷機構,轉入外朝武官機構,受外朝轄製。” “從此以後,官員晉升除了提升職位,還可以提升官銜。” “職位代表權力,數量有限,除授要謹慎考量,但官銜主要與待遇有關,升降隻體現賞罰,不會影響其做事的權力。” “朕以為,銜級晉升第一看功績、第二看能力、第三看資歷。” “讓踏實肯乾,抓住機會,做出了成績的官員得到進步;讓沒機會做事,但能力很強,對其進行考核後也可以讓他得到進步;讓掌權無望,機會渺茫,能力又不夠出類拔萃的人靠磨資歷得到進步,隻要其在職期間不犯錯,哪怕一事無成,每隔五年也給他升一級。” “如此人人有出路,人人可得進步,國朝豈有不興盛之道理。”說到最後,趙禎還不忘畫個大餅。 聽著趙禎說了這麼多,呂夷簡一直低頭比照著手中的書稿仔細翻看,直到趙禎終於說完,他才抬頭看向趙禎。 呂夷簡開口第一句:“官家這是想更改祖宗之法嗎?” 趙禎聞言一愣:“呂相何出此言?” “官家可知,祖宗定立如此復雜繁冗的官製,有何深意?” 趙禎坐直了身子,一副洗耳恭聽的架勢,不解的問道:“朕不知,還請呂相為朕解惑。” 呂夷簡行了一禮,開口說道:“請官家恕老臣乾犯忌諱,臣才敢說。” 趙禎擺了擺手,讓殿內侍候的內侍們全部下去,等殿中隻剩下兩人的時候,趙禎說道:“呂相可以直言進諫了,無論你說什麼,朕都恕你無罪。” “謝官家,那臣便說一說。” “官家可知,我朝太祖是如何得天下的?” 呂夷簡開頭第一問,就是王炸。 趙禎頭皮發麻,雙手有些不自然的緊握在一起,他答道:“太祖乃黃袍加身而得天下。” 呂夷簡麵無表情的點了點頭,繼續說道:“那官家可知,太祖是如何安置前朝官員的?” 趙禎回憶了一下,說道:“太祖得天下後,對前朝官員一律加恩,籠絡,原職留用?” “官家說的對,但也不對,太祖確實將前朝官員全部留用,但並沒有讓他們原職留用,而是一道聖旨,罷免了天下所有官員的權力,那便是,‘非別敕,本官不得治本司事’,此舉的核心在於,‘名實分離’,將事權徹底剝離,而由君主重新分配。” “從此,凡是得到君主差遣,便等於得到了權力。” “為了與職官進行區分,便在職官名前加‘判、權知、守、試、兼、提點、提舉、總管、鈐轄、監押、簽署’等等具有區分作用的前綴。” “而為了防止權力固化,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君主授權的聖旨上,會詳細寫明每一項差遣的有效期限,最長不超過三年,三年後,無論事情成與不成,都要回京述職,等候君主授予新的差遣或延長差遣。” 趙禎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呂相說的這些,朕都聽明白了,但這與朕撤銷虛名的改革又有什麼關係?” 呂夷簡想了想,回應道:“名者所以名實也,實立而名從之,非名立而實從之也。官家所撤銷的雖說隻是虛名,但臣以為,您更深的意圖是想為差遣正名,從而達到‘名實相符’的目的,不知臣說的可對?” 趙禎聞言,雙手放在書案兩側,手指輕輕叩擊桌麵,語氣隨意的說道:“呂相不愧為宰相,朕的心思都被你猜透了。” 呂夷簡心中警鈴大作,但他養氣功夫極好,表麵上看不出任何變化,他繼續說道:“臣不敢揣度聖心,臣隻是從這幾張書稿上看出的。” 趙禎臉上一副原來如此的表情,心中卻是逐漸小心提防起來:“不愧是青史留名的宰相,我想恢復三省六部的意圖還沒開始說,他已經猜的一清二楚了。怪不得宋神宗改製的時候,壓根就不找宰相商議,這三言兩語就被看透的感覺,確實是不爽。” “那依宰相所言,你是不贊同朕的改革了?”趙禎的手指在書案上輕點,也不知在心裡想了些什麼。 呂夷簡躬身行禮道:“臣全心全意支持官家,臣隻是盡臣子的本分,向官家提出臣的看法。” “哦?是嗎?宰相真是有心了,那朕若是一意孤行……宰相會反對嘛?”趙禎話鋒猛地一轉。
第一十一章·試探改製(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