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杭州人居然是吃辣鼻祖?!(1 / 1)

“你是說,豉油?”   一直在攤位前默默觀看的汪壽泉忍不住開口問了句。   見他主動開口,史蒂芬周看了他一眼,心中暗笑。   終於忍不住了嗎?   “對。”   史蒂芬周點了點頭:“黑豆豉油,黃豆醬油,以前官醬園主要生產的是豉油。   後來合並改國營,建立工農釀造廠以後,因為物資有限,黑豆都被拿去做豆豉了,供應量跟不上,就轉用黃豆釀醬油了。”   汪壽泉默默的聽著史蒂芬周的解釋,麵無表情,心中卻滿是疑惑。   官醬園合並工農釀造廠,改生產工藝的事,已經是他年輕那會兒的事了。   那會兒還是八十年代,這小子別說出生了,他爹估計都還是個半大小子,他是從哪兒知道這些事的?   沉默片刻,他開口糾正:“我們這裡不叫黃豆,叫大豆。”   “一回事,都是一個東西。”   史蒂芬周淡淡一笑,沒有在意,就看向了方玲。   方玲已經按照他的要求,把盆中的醬油攪拌均勻了。   讓方玲把調好的醬油倒進了一口新的不銹鋼湯桶裡後,史蒂芬周就吩咐:“用來澥醬的醬油是需要熬製的,熬製的時候需要加入一些香料來增香。   我告訴你怎麼配,你用電子秤稱好,香葉5克,小茴香5克,桂皮7.5克,八角7.5克,山奈7.5克,甘草7.5克,白豆蔻7.5克,草豆蔻7.5克,香果5克,一共是60克的香料。   這些香料是熬兩斤復合醬油的用量,你如果要多熬或者少熬,就按照比例增減用量就可以了。”   看著方玲配著一樣樣的香料,汪壽泉眼神微凝。   復製醬油他也會熬,配方和這小子說的大差不差。   由此判斷,這小子教的應該是真的。   但是,隻是個油炸臭豆腐而已,有必要這麼麻煩麼?   他倒不是瞧不上臭豆腐,他在天外天的菜單上也有臭豆腐,而且賣得挺不錯。   但也僅僅是不錯而已。   這種食物做得再好,也就是個路邊小吃而已,上限很低。   哪怕是放在天外天這種級別的餐廳裡,也隻能當個佐餐的小菜,上不了席麵。   在這種小吃上花費這麼多心思,有意義嗎?   然而,直播間裡,很多觀眾卻並不這麼想,反而都在認真的記著筆記。   “豆蔻是多少克來著?”   “我隻記了五種,誰記全了,能不能在公屏發一下?”   看到直播間裡觀眾熱情很高,史蒂芬周就又把配方說了一遍,才補充:“復合醬油的用途很多,可以炒菜,可以燉肉,可以炒飯,也可以拌麵拌飯。   但是不同的用途,用料和配比也不一樣,各個廚師的配方也不一樣。   我教你們的這種配方是比較適合炒甜醬,配臭豆腐吃的,另外也可以蘸餃子吃。   但做其他的就不太行了,最好不要亂用。”   聞言,直播間觀眾紛紛發著彈幕詢問。   “那做其他的菜,怎麼配復合醬油啊?”   “有沒有能拌涼菜的?我怎麼都調不好拌涼菜的汁。”   “怪不得去店裡吃飯,總感覺店裡的醬油特別香,尤其是我家小區門口的那家煲仔飯店用的醬油,拌飯不配菜我都能吃三大碗!”   “撈汁海鮮用的也是復合醬油吧?該怎麼配啊?”   看著刷屏的彈幕,史蒂芬周笑著打趣:“怎麼?想一口氣吃個胖子啊?就連臭豆腐的醬你們都沒學會呢,就急著想學別的?   不要貪心,穩紮穩打,慢慢來,想學就點點關注,以後肯定會教你們的。”   聽他這麼說,直播間觀眾都被逗樂了,也不再繼續追問,紛紛發著彈幕開起了玩笑。   “原來是想騙關注!可惡,被你騙到了!關注了!”   “已經關注了,我打算學會以後,也去擺攤賣臭豆腐去!(狗頭)”   安撫好觀眾,史蒂芬周就回頭讓方玲把配好的香料泡在水裡,洗了洗上麵的塵土。   隨後又放進了一碗黃酒裡浸泡了起來,目的是為了讓酒精加速香料出香。   汪壽泉看著史蒂芬周和方玲一個說,一個做,一絲不茍的操作過程,表情卻越來越凝重。   從史蒂芬周教的這些備料細節和處理方式來看,這小子絕對是專業的,而且絕對是經過名師指點。   可這樣一個名師弟子,為什麼要在街頭教一個普通女孩炸臭豆腐呢?   看著史蒂芬周麵帶微笑的樣子,他心中卻越來越不安,冥冥之中有種猜測,卻始終猜不透問題所在。   灶臺前,方玲已經把醬油燒開了。   隨後,史蒂芬周就讓她把香料都裝進了一個紗布包裡,放進了湯桶中,轉小火慢慢熬煮了起來。   拿起湯桶的蓋子,史蒂芬周把蓋子蓋在了湯桶上,一邊解釋:“復製醬油要用小火慢熬,把醬油的生味去掉,把香辛料的味道熬出來,融入進去,這個過程,最好是在三個小時。”   “啊?三個小時?”   方玲吃了一驚:“那不得熬到晚上去了?”   “你自己熬,最少要用三個小時,但有我在,一個小時就夠了。”   史蒂芬周笑著說了句,手依然按在湯桶蓋子上,沒有拿開。   “為什麼呢?”   方玲不解。   就算廚藝有高低,但總不可能廚藝高的人,做菜就能更快成熟吧?   “這你就別問了,趁著這個時間,你先把辣醬炒出來吧!辣醬比較簡單。”   史蒂芬周沒有解釋,隻是沖她吩咐,而手還是按在鍋蓋上。   廚藝高低當然不能影響食物成熟的速度。   但如果他會九陽神功呢?   在電影世界裡,他在食神大賽上,就用九陽神功加速過佛跳墻的成熟。   他現在的功力和那時候比起來差得遠,但讓醬油熬製的過程稍微加速一些,還是沒問題的。   聽他這麼說,方玲也就不多問了,而是回身準備起了辣醬的材料。   她從攤位下方抱出了一壇辣醬,揭開封口,倒進了不銹鋼大盆裡。   一股鹹辣的辣醬氣味頓時飄散了開來。   嗅到這股氣味,史蒂芬周點了點頭:“不錯,是淳安辣醬,醬豆的味道很明顯。”   辣醬的歷史比甜麵醬短得多,因為辣椒傳入國內也才不過區區幾百年而已。   鏡頭拍攝著盆中的辣醬,直播間裡頓時飄起了不少彈幕。   “這辣醬一看就不好吃。”   “要說辣椒醬,還得看川渝,郫縣豆瓣醬全國聞名,這種辣醬聽都沒聽過。”   “湖南辣椒醬才是最好吃的,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不服來辯!”   “天津的蒜蓉辣醬也不差啊?”   “江西人笑笑不說話,靜靜的看著你們裝逼。”   對於吃辣能力的高低,很多地區的人都有自己的看法。   直播間裡很快就掀起了一場關於辣醬的辯論。   看著刷屏的彈幕,史蒂芬周笑著開口:“每個省份,吃辣口味的深淺都不一樣。   但辣椒最早傳入國內,就是從浙江一帶沿海地區的海上商道進來的。   杭州是最重要的樞紐,所以從這個路線傳進來的辣椒叫杭椒。   國內關於辣椒最早的文獻記載,就是明朝萬歷十九年,也就是1591年,一個叫高濂的杭州人寫在《遵生八箋》裡的。   其中的《燕閑清賞箋·四時花紀》裡記載了106種觀賞植物,其中就包括辣椒。   他記的是‘番椒,叢生白花,子儼禿筆頭,味辣色紅,甚可觀’。   從記載裡的外觀來看,那就是今天咱們吃的杭椒,而且高濂是嘗過的,知道它的味道是辣的。   所以,從文獻記載的角度來講,國內最早吃辣椒的就是杭州人高濂。   也就是說,杭州人才是最先開始吃辣的。”   他這一番話出口後,直播間裡頓時都被問號刷屏了。   “???”   “????????”   “主播伱在逗我?”   攤位前,汪壽泉也聽懵了。   他作為杭幫菜掌門人的兒子,也乾了一輩子廚師,卻還是第一次知道,杭州人居然是吃辣鼻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