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回去的路上,荊瑤很乖的沒有煩荊憶。乖乖的坐著,看著荊憶閉著眼。 荊憶思考著齊夫人說的話,齊夫人在後來告訴她,母親當年的死肯定跟她的貼身丫鬟逃不了乾係。當年母親嫁過來時,貼身丫鬟除了詩意還有三人,隻是為何現在出現在自己麵前的隻有詩意一人? 看來,是時候行動了,必須趕在嫁出去之前,完成第一步。 該死,哪裡來的叫花子,說這話的是外麵趕馬車的車夫。 荊憶睜開眼,掀開車簾。對車夫說道:住手,說罷,她起身走到馬車門口看著馬車下的人。那是一個女子,渾身的衣裳早已爛了,身上都是傷,她躺著,荊憶看不見她的臉。由於馬車驅趕到的是城中央,周圍看戲的人越來越多。 車夫見到這種情形,見狀就要用腳去踢那地上躺著的女子。 荊憶連忙喊道:住手,把她扶上來吧。 馬車對荊憶的舉動很是疑惑,又朝前麵馬車探出頭的於氏看去。荊憶料到於氏肯定不會讓自己救這位女子的,便提前開口說。 於夫人,我們救下這位女子吧。就當是給荊府積福了。 於夫人沒想到她用積福一事堵她的話,加之看戲的人越來越多。去京城的日子越來越近,當下關頭不是生事的好當頭。又想到反正她就一個人又礙不到她什麼事,還能得個好名聲。 當下對她點頭,就轉進馬車裡了。 於氏還真是,比較在意名聲啊,荊憶心想。 她示意車夫幫忙,叫詩意與鶯兒將那女子扶上來。荊瑤也沒說什麼,因為她本身就是個善良的女孩子,隻是這種事基本每次都能遇到,她救不過來。 見荊憶要救這位女子,也沒說什麼。她也沒嫌棄,讓出位置給女子躺著。 荊憶看著女子,救她並不是因為自己是個菩薩心腸,看不得世間疾苦,對於她來說她早已看淡這些事了。 她會救這位女子是因為她想到了當初自己從青樓逃出去,本以為自己要死了的時候,乾娘救了她。這女子的情形讓她想起了自己,也許救下她,便也是像乾娘一樣救下曾經的自己。 被救的女子,嘴裡一直再說著什麼。荊憶聽不清,隻道是她經過了生死一線,心有餘悸。 荊憶想了下對荊瑤說,妹妹,等下回到府裡,你可幫我請下郎中為這位女子瞧下。我見她受了很重的傷。 荊瑤回過神,回荊憶:哦,好的,大姐姐。 她剛剛看著眼前的女子,想到大姐姐以前流落在外是不是也是過的這樣的生活。還好大姐姐被尋回了,當即在心裡又暗暗發誓自己要更加對大姐姐好。 回到府裡,兩個小廝把那個女子抬到荊憶住的“思雲苑”右側的偏房。 荊憶就這麼坐在椅子上看著榻上躺著的女子,女子臉上的痛苦一直沒有減少。 過了一會兒,郎中來了。 郎中給女子把了脈,然後對荊憶說:小姐,不用擔心,這位姑娘隻是受了皮外傷。等下老朽開一劑方子,把藥熬好給她喂下去,三日內可會醒來。 還有一個老朽自己研究的藥膏,給這位姑娘一日三次的摸到傷口處,身上的疤痕便會消下去的。 嗯,謝謝郎中。詩意把郎中帶下去吧,順便把藥抓了。又吩咐鶯兒給她摸藥,換衣裳,自己則在一旁等著。 完這些,詩意的藥也熬好了端過,詩意跟巧兒把藥給女子喂下去。隨後告退,於夫人說了要把這個女子的情況盡快稟告給她。所以三人也沒有猶豫,當即退下。 荊憶見女子已經擦洗乾凈,換上了乾凈的衣服。她盯著女子的臉,總感覺自己在哪裡見過,但卻是想不起來。 就這樣,對於被救女子的事。荊府就像沒發生過這事一樣,除了荊瑤每日來一下看女子醒沒有。於氏與老夫人甚至荊案都沒有任何動作,估計是忙著升官的事,沒空管她。 連每日早晨的請安也免了,全府上下齊心協力忙著搬家的事。 荊憶也樂的自在,隻是詩意幾人,有時荊憶叫她們都不在。她也沒多管,還是如前兒個一樣,吃飯,看書,去看女子醒沒有。 到了第三日…… 荊憶坐著椅子上,看著眼前的女子。因為每天用藥膏摸身體,女子身上的傷明顯好了許多。整個人的精神看起來也是好了許多,隻是還沒醒。 傍晚,荊憶準備起身去吃晚飯,心想可能今天她也不會醒了。 沒想到荊憶剛起身,榻上的女子醒了。 那女子睜開眼看著荊憶。很奇怪荊憶看到了女子眼裡有淚水,但她又隻道是劫後餘生的欣喜之淚吧。 荊憶走到榻前,問女子:你叫什麼名字?年芳幾何,怎麼成這副樣子的。 女子眼裡依舊是淚水,似是忍不住,眼淚一滴一滴從眼裡落下來。荊憶見她如此,給她扶著背,示意她不要太激動了。 女子盯著荊憶好一會兒,才開口道:我叫銀鈴,今年二十有八。至於怎麼成這樣的,我也忘記了。說完她就要站起身,向荊憶跪拜。 荊憶攔下她,對她說:你現在傷還沒好全,不用在乎這些虛禮,快快躺下。 銀鈴聽她這樣說,也沒繼續動作而是躺下一直看著荊憶。荊憶也沒問她怎麼一直盯著自己看,而是告訴她休息會兒,等下會有人給她送飯來,待她徹底好起來再出門。 又過了兩天…… 銀鈴的傷勢也好了許多,可以起床出門了。她來到荊憶屋裡,對荊憶拜了拜。又對她說很感激荊憶救了她,自己沒有地方可去,自己便留下來服侍荊憶。荊憶也沒拒絕她,畢竟在這個府裡必須得有自己的心腹之人,才好辦事。 這幾天她什麼也沒做,就是等著銀鈴好轉起來。看銀鈴是個什麼想法,自己才進行計劃。現在銀鈴要留下來,自己便可以開始計劃了。她要做的第一步就是鏟除於氏給她的監視之人,還要把當年在母親身邊的丫鬟找出來。 正在她想怎麼實施計劃時,荊老夫人身邊的丫鬟叫她去正屋說是京城來人了。見她快去,不要耽誤了,可見京城來的這人來頭可不小。 荊憶帶著銀鈴等人到了正屋,見有四五個穿著與邊城不同的侍衛站在正屋外。正屋中一個上了年紀的老婦人正坐著喝茶,荊老夫人與於氏等人卻一直站在沒有坐下。 眾人見到荊憶到了,連忙拉著她跪下。荊老夫人說:高內侍,我的孫女荊憶來了。高內侍皇上有什麼指示嗎? 高內侍聽到荊老夫人說完,站起身,清了清嗓子。 看一眼眾人說:誰是荊憶,皇上有話說。荊瑤對著高內侍拜了拜道:高內侍,我是荊憶。高內侍瞧她一眼,又說到。 本來打算中秋後荊府大小姐荊憶嫁入睿王府,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但睿王最近被皇上派去了湟州,估計趕不上婚宴了,但我們睿王也可憐小姐,不願讓小姐一個人成婚。婚禮那便向後推延到霜降時節吧。 皇上還說既然婚約延後了,那荊將軍去京城的事便提前吧。本侍也會在荊府待到小姐嫁去睿王那日,這段時間就由本侍教小姐一些皇家禮儀吧。 眾人聽到高內侍的話,有忐忑也有欣喜。忐忑的是,都知道睿王根本不是什麼被派去湟州了,恐怖是身體又不好了。如果荊憶還沒在嫁去之前,睿王就沒了,那荊府在京城的助力就少了一個。欣喜的是,本來以為中秋前才能搬往京城。聽好內侍意思,怕就在這兩日就要搬了。 眾人又拜了拜,說接旨。高內侍走到荊憶麵前,遞給她一個很好看的盒子。高內侍打開,對她笑瞇瞇的說到:王妃,這是我們王爺給你的九頭鳳釵。 這鳳釵可是當初皇後娘娘嫁給皇上時候所戴的,後來皇後娘娘賜給了王爺,王爺便把它給了小姐你。 小姐可要放好了,別敷了我家王爺的一片心意。荊憶拿著九頭鳳釵,對高內侍拜了拜,對她說自己一定會放好的。 荊老夫人見高內侍跟荊憶說要,便對於氏說趕快安排上方,讓高內侍幾人下去休息。 高內侍聽到荊老夫人的安排,便對眾人點頭一下,就跟著於氏的丫鬟桃枝去往住的地方了。 荊印看到皇家竟然給荊憶這種人這麼好的釵子,當即心中怒火。還好於氏拉著她,要不然就鬧了笑話。 荊憶見事情也完了,便對荊老夫人施禮一番,走回院子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