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毫無長進(1 / 1)

一環 走錯的三角貓 2111 字 2024-03-20

王怡帶的第一批學生畢業了。怎麼說呢,成績平平,在意料之中。   全校90號初三學生,3個班。考上市重點的就一個孩子。當然,說考上也不太準確,是到校指標,比正常錄取分數低十幾分,在周榮老師的重點班。   達縣高中錄取分數線的有16個學生,王怡這個普通班上隻有3個,也在意料之中。班長、學委還有另一個認真刻苦的孩子。   其餘學生不少上了本縣的職業中學,也有外出讀中專、技校的,很多學校名,王怡都是第一次聽說,前途什麼的,她、學生,估計帶上家長都沒有寄多大期望。畢竟這麼小的孩子現在外出打工,還太小,再熬個三年吧。   最後一次班會上,王怡發揮她的專長給學生灌了一次承前啟後的雞湯,算作分別贈言吧。   王怡從蘇秦、張儀,說到黃巢、曹霑,從愛因斯坦、羅斯福,又扯到馬雲、比爾蓋茨,反正就是一個意思,人生路還長,一時的失意不算失意,一時的落魄不算落魄,隻要不服輸,隻要不氣餒,哪裡都能打出一片江山,無數事實證明,越是不順越有前途。   隻是,王怡沒說那些落榜歷史人物的最終結局。   暑假裡,王怡百無聊賴,在家整理書櫃。突然腦子裡閃過一個念頭,大學畢業幾年了,自己好像在專業上不僅沒有半分長進,甚至還倒退得厲害。   年前曾有心考個研,看了點兒復習資料,馬上頭大不已,英語扔完了,政治沒接觸,專業上,大學的庫存快遺忘完了,新的知識一點沒學到。   明明這幾年也沒歇著,起早貪黑、累死累活地乾。到底忙什麼了呢?   備課、批作業、盯背誦、管紀律。大呼小叫,苦口婆心,鬥智鬥勇,上躥下跳。   王怡見到這幫孩子時,恨鐵不成鋼,咬牙切齒;不見時,又覺得他們諸多不容易,要啥啥沒有,將來可咋整?怪可憐的。   可是,終究隻送三年這一程,仿佛時間都做了無用功,每天盯學習,結果考試成績一塌糊塗;抓管理,最後班級紀律還是亂七八糟。   王怡常怪自己能力不行,如果自己是魏書生就好了,想著法把每個孩子的學習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調動起來,成與不成,孩子們自己會盡力,好過現在生拖硬拽,就是不動彈,灌多少雞湯都不管用。   就是這一天,王怡坐在書桌前,真正沉下心來,好好盤點了一下這幾年的“收獲”。專業不說了,大不如前。教育成果呢,幾年前發奮買的教育理論書籍已經蒙塵還沒看完。旁人說,評職稱需要發論文,有人有途徑可以花錢購買,大家圖省事兒,就紛紛解囊。幸好王怡窮,覺得花代寫費實在沒必要,便自己寫寫,找人發發。   課題呢?評高級才需要,那就先別開了,等用得著的時候再動腦筋吧。   課堂研究呢?老老師怎麼講,她就怎麼講,周榮老師就是她的天花板,反正一年到頭,也少有外出培訓機會。網絡上的課程,有一搭沒一搭聽,少有讓她用得著的,在這裡,仿佛一切招數都是耍花槍,講清楚抓背誦就是最立竿見影的辦法。   對學生研究,同樣不深入,除了常規講課之外,王怡作為班主任,都是誰不聽話,她關注誰,誰給班級拖後腿,她專門治理誰,就事論事,就事管事,按下葫蘆起了瓢,竟少有幾天省心時候。   她就這樣,聽人說,跟人做,一步一步隨大流,一步一步看情況,拖拖拉拉,硬把自己磨成了一個沒有脾氣,沒有想法,沒有追求,甚至連欲望都沒有了的一個人。   一個庸人。   一個完全和好老師、好班主任不沾邊的老師、班主任。   一個旋轉的陀螺,卻隻能在原地打轉。   她被自己的盤點驚著了。她還年輕,今年才27歲,卻一眼能望得著全部的生活,一輩子圍著講臺和鍋臺轉。   如李老師一樣,由憤世嫉俗的到接受一切,由不甘心、不服氣到習以為常,表麵上樂觀豁達,骨子裡悲觀無奈。   王怡真正地體會到了,什麼是沒有活力,不存希望。   連自己都治愈不了,說什麼拯救孩子?天方夜譚,可嘆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