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布局天下(1 / 1)

李鶴忠肅然起敬,坐直身子恭敬地把功名貼還給李謫,道:“那炎朝鳥皇帝如此對待先生這樣的大才,這豈有不亡國的道理!這樣的朝廷不值得先生為他效忠!先生,我主天王對待讀書人頗為禮遇,我李鶴忠一介武夫,也知道尊敬讀書人!”   說罷,他恭敬地站起來,對李謫作揖:“鶴忠懇請先生入我鶴王府西席,為我參政!協助我治理東洲!請先生不要推辭。”   李謫站起身扶起李鶴忠:“久聞鶴王賢名,李謫願為鶴王效命!”   李鶴忠大喜過望:“太好了!”   “鶴王請看!”   李謫轉身扯下身後的幕布,赫然是一張大炎全境地圖。   李鶴忠一下子被這張圖吸引住了,牛麻和馬洪也肅然站了起來。   這張大炎全境圖是他們從未見過的詳細,上麵標注著大炎全境的每一座城池每一條要道,最讓他們矚目的,是上麵詳細標注了當前的戰勢,標注著每一支敵我雙方在活動的軍隊。   東洲和唐洲的地圖邊框被標記成藍色,在東洲雷州城這一塊的地圖醒目的標注著鶴王二字,而在唐洲南域有一條猩紅的箭頭直指宛洲,箭頭上標注著虎王。   除了這炎朝失陷的二洲之外,炎朝的疆域邊界是用紅色標注,在直隸,密密麻麻的藍色箭頭指向唐洲,每一個箭頭都代表著一支軍隊,而在這麼多藍色中,有一支紅色箭頭在其中顯得尤其突兀,那是豹王韋尚義的騎兵。   在地圖的北上,龐大的瀚洲也有著數不清的藍色箭頭,這些箭頭指向南北指向兩個不同的地方,向北指著前乾的老巢燕洲,南下兵鋒直指唐洲。   而在地圖的南邊,宛洲境內稀稀疏疏的軍隊開始抵達唐洲邊境抵禦虎王的攻勢,浙洲的靖海軍也開始進入唐洲境內。   李鶴忠心中是驚濤駭浪,眼前之人,屈身草廬之中,竟然對天下大勢熟知到這種程度。   他李鶴忠是五雷教的核心人物,來東洲這段時間,他一直在關心南邊的局勢,知道的卻不比李謫多。   隻聽李謫道:“炎朝就是一隻沉睡的雄獅,五雷教起義迅猛,義軍連克東洲、唐洲,誰也沒想到這麼短的時間內能占領這麼多土地,這打了炎朝一個措手不及,五雷教在唐洲城開國建都,是站穩腳跟了,但以後如何?”   李鶴忠肅穆端坐,擺出一副洗耳恭聽的樣子。   李謫:“鹿王陸玄機謀略無敵,在唐洲立國後,以唐洲為據點,派了鶴王爺回東洲穩固大後方,其實是讓鶴王為雷國徹底消化東洲;然後他讓虎王南征宛浙,宛洲兵少,浙洲靖海軍不善陸戰,虎王提兵二十萬兩年之內打下宛洲,再一年再打下浙洲,宛浙是炎朝的賦稅根源,雷國得此二洲,再加上東洲和唐洲,天下可定!但是這裡有兩個致命的威脅!”   李謫指了指兩個地方,直隸和瀚洲。   李謫道:“炎朝在直隸有大軍六十萬拱衛京師,鹿王命豹王率領騎兵兩萬入直隸北伐,其實是讓豹王在直隸製造混亂,牽製住直隸軍使其不敢輕動,以策應虎王的南征!但這不是雷國目前所麵臨的最大危險,最大的危險,是瀚洲!”   “鹿王的布局中,龍王韓霜坐鎮唐洲西陲,就是為了擋住北方瀚洲來的百戰之師!瀚地男兒連年與燕乾作戰,起義軍再勇猛,遇到他們也是難以招架,若炎室朝廷真到了危急存亡之刻,炎廷會派出使者出使燕乾,以承認他們的政權來換取雙方停戰。屆時一旦瀚洲與燕洲乾人達成停戰協議,然後舉大軍南下,恐怕雷國大業會功虧一簣!”   李鶴忠神色凝重:“先生可有破解之法?”   李謫道:“先不說破局之法,鶴王爺覺得,虎王真能吃下南方二洲嗎?”   李鶴忠不假思索地道:“虎王蕭佛寅我深知此人,用兵雷霆萬鈞,至今未嘗敗績!我相信他不會辜負天王的期望!”   李謫頷首道:“在下說過,炎朝就是一隻沉睡的獅子,若等它完全醒了,恐怕就晚矣。兩年,虎王隻有兩年時間打宛洲,若兩年內他得不到宛洲的人口物資,炎朝那邊就有了足夠的時間喘息,到時候調兵遣將重新規劃全國的兵力布置,再合兵唐洲,雷國危矣!”   打下宛洲,有了人口就有了兵源,有了物資就有了軍餉。   李謫道:“自古以來,創業艱難,鶴王別看現在五雷軍雖勢如破竹,連克兩洲,可一旦虎王攻勢停滯,沒有一鼓作氣攻下宛洲,五雷軍便如強弩之末,很難有機會再收江南之地。所以當前最有利於雷國的局勢,就是虎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拿下宛洲。”   李鶴忠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馬洪沉聲問道:“先生,某家有一問。”   李謫:“將軍請問!”   馬洪問道:“先生是不是不看好虎王能打下宛洲?”   聽聞馬洪此言,李鶴忠驚訝地轉過頭看向他,隨即他馬上也品味出了李謫這番話的弦外之音,便又看向李謫。   李謫頷首:“是的,在下並不看好這次南征。”   牛麻怒道:“為何?”   李謫道:“三個原因,一是宛浙乃是水鄉,五雷軍皆是東洲人,不善水戰,若浙洲靖海軍把戰船開到宛洲鄱陽湖內,與宛軍列陣於水上,要攻克他們,簡直是難上加難。二,宛洲境內有瀚宛大運河,瀚洲在上遊,宛洲在下遊,若瀚洲軍從上遊發動攻勢,乘船順流而下,必然勢不可當!”   瀚宛大運河乃是炎太祖趙建炎年間開始修建,由於西北連年戰火,瀚洲的糧草都要從宛洲調撥,為了一勞永逸,加上鞏固中原王朝對北方的控製,便開始修建這條大運河,從永泰年間一直修到乾元年間,三代人修了四十多年才修成這條運河。   李謫繼續道:“第三個原因,宛人雖孱弱,但多士大夫,這些人書讀多了就有了風骨,就算虎王占攻下宛洲,也難以馴服這些人,恐怕會頑抗到底!”   李鶴忠聞言麵色凝重,沉默半晌又問道:“若事情真如先生所說的這般,虎王出師不利,先生可有何補救的辦法?”   李謫點了點頭:“有!”   李謫看著三人,一字一句地道:“大軍撤出唐洲,退守東洲,以唐洲關隘和大江為天險,北拒炎師!”   李謫頓了頓:“所以,鶴王爺一定要替雷國治理好東洲,東洲乃是雷國最重要的保障!”   李鶴忠鄭重地點了點頭:“先生所見,令我受益匪淺,我立即會把先生的意思上書天王!”   牛麻卻不悅道:“以你這娃娃的意思是,若虎王打不下宛洲,我們連唐洲也要拱手相讓?”   李鶴忠臉色一緊:“兄長,不得對先生無禮!”   “無妨。”李謫搖頭,答道:“牛將軍,唐洲無險可守,集中兵力固守東洲才是上策!”   馬洪問道:“如果這樣,我們雷國豈不是以後隻得關上門自己過日子?炎朝這麼大,可以調動的軍隊和糧食幾倍於我們,我們偏於一隅,總有一天會被攻破!”   李鶴忠也沉默地看向李謫,等著他的回答。   李謫沉默,片刻後沉聲道:“我有一計,可破此敗局!”   李鶴忠肅然,追問:“還請先生指教!”   李謫看著三人,一字一句道:“三分天下!”   李鶴忠渾身一震,問道:“還有一方是誰?先生是指北方燕乾?”   “非也。”李謫搖頭:“燕地乾人被西北軍堵在一隅百年,如何逐鹿中原三分天下?”   李鶴忠問道:“那先生的意思是?”   “炎朝中有一人,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可以離間。”   ……   京城皇宮。   陛見後,黃鳳清和李殊弦走在出宮的禦道上。   黃鳳清始終跟在李殊弦半個身子後,低著頭十分恭敬。   “老師。”黃鳳清道:“您最近腰疼好點了嗎?”   李殊弦點頭:“稍微好點了,這兩日為師叫了個郎中看了看,用熱鹽敷了過後就緩解多了。”   黃鳳清:“定是老師平時太過操勞,久坐不起,才會腰疼。”   李殊弦搖頭感嘆:“是老了!我在你這個年紀的時候,趴在案幾上讀了兩天兩夜的案卷,也不覺得腰累,還是老了,到歲數了。”   黃鳳清笑著:“老師可不能輕言說老,國事還要老師主持!”   “我要是不老,還不把外麵那些人急死!那些人盯著為師這位子日盼夜盼,就盼著為師老了死了才好!”李殊弦苦笑:“國事糜爛至此,真是愧疚!鉉錚,今日陛見你回答的很好,宛洲募兵這件事陛下猶豫了很久,今日你這番奏對讓陛下下了最後的決心,你是有功的。”   黃鳳清又問道:“老師,學生有一事,希望老師成全。”   李殊弦停下腳步,詫異的看著他:“什麼事?”   黃鳳清顯得有些頹然:“學生的家鄉要被戰火波及,學生卻在這京城之後坐享安樂,實在有愧於心,學生想請老師把學生調出京城去前麵,哪怕在直隸東邊做一個小官也好,這樣也可以為百姓做點實事,學生心裡也會好受一點。”